沈文生
尖锐湿疣是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由于HPV感染的日趋普遍,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迅速拉加,越来越多的研究也证明了尖锐湿疣的存在与外阴癌、宫颈癌发生的密切联系,以及HPV携带者孕妇的垂直传播对婴儿的危害性,均对妇女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作者:韩会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老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GIB)病人可同时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大量出血、低血压和严重心动过速.大量出血导致低血容量和心肌低灌注,这是发生AMI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本文将我院1993年8月~2002年12月收治的老年人GIB合并AMI 21例进行分析,以探讨该类患者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以减少漏诊,降低病死率.
作者:陈伟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缺氧对肺心病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方法:使用放射免疫法测定50例肺心病患者急性期、缓解期及对照组体内T3、T4、TSH水平,同步测定PaO2,观察T3、T4和TSH的变化,并分析PaO2与T3、T4的相关关系.结果:肺心病急性期血清T3显著低于缓解组和对照组,TSH较对照组略高,无统计学意义,P>0.05,PaO2与T3、T4呈正相关.结论:监测血清T3、T4水平有助于判断肺心病危重程度及其预后预测.
作者:杨玉敏;徐微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的疗效.方法:用纤维胃镜、纤维结肠镜对78例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进行内镜下微波治疗.结果:内镜下微波治疗这三种疾病疗效满意,副作用少.结论:内镜微波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息肉、疣状胃炎疗效好,操作简便且安全.
作者:林绮娜;赵勇;沈小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肝脏损伤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轻度肝损伤所占比例为53/94,重度肝损伤为41/94,总病死率为8.5%,轻、重两组死亡率分别为0%和19.8%,大失血为主要死因.结论:肝损伤要积极救治休克,正确选择治疗方法,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望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勇;杨绍雄;崔祥滨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洛赛克与雷尼替丁对防治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在脑出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加用洛赛克与雷尼替丁.结果:使用洛赛克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明显少于雷尼替丁组(P<0.05).
作者:江永才;张毅杰;杨元忠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的常见病变,临床上多以局部治疗为主.我院门诊自2002年3月~2003年3月共用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2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志梅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对重度有机磷中毒(AOPP)患者的治疗及愈后影响.方法:选择资料完整的重度AOPP患者共50例.按常规洗胃后留管与否分为留置胃管组及非留管组两组.研究两组间中毒至开始抢救时间,达阿托品化时间、达阿托品化阿托品量、阿托品总量、CHE恢复正常时间及死亡数、住院时间等项目.结果:50例重度AOPP患者留管组21例,占42%.未留管组29例,占58%.留管组与非留管组达阿托品化时间分别为(4.9±1.2)和(6.8±1.2)h;达阿托品化量留管组与非留管组分别为(289.3±187.5)和(449.7±223.6)mg;CHE恢复正常时间留管组与非留管组分别为(15±4.6)和(18±5.2)d.死亡数留管组与非留管组分别为1例和9例.上述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明显减少AOPP患者阿托品化量、缩短达阿托品时间及CHE恢复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韩文斌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α-酮酸制剂开同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的效果.方法:用体检、生化分析、调查问卷等方法对32例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应用开同治疗前后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价,同时与36例未经开同治疗的慢性维持性血透患者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开同治疗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均显著上升(P<0.001),体质指数BMI、MNA评分也明显升高(P<0.001),而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浓度有上升,但前白蛋白浓度、体质指数BMI、MNA评分无明显上升.结论: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透患者予以正规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以及合理的饮食结构调整结合α-酮酸制剂(开同)治疗,可以改善其营养状况.
作者:李素蘋;刘隽;马飞驹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估中西医综合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效果.方法:观察组120例采用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综合治疗,对照组仅用能量合剂治疗,治疗一周后,观察肝功能、胆酸、瘙痒评分.两组病人在孕32周后行NST检查,分娩后比较两组围生儿预后及产妇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血清总胆汁酸(TBA)、硷性磷酸酶(ALP)及搔痒评分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产时缺氧发生率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剖宫产率较低(P<0.05).结论:以熊去氧胆酸为主的中西医综合治疗ICP是非常有效的.
作者:孙曼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动态观察双氯芬酸钠联合地塞米松滴眼剂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内炎症反应的影响,比较联合用药和单独用药的优劣.方法:29例30眼施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使用双氯芬酸钠及典必殊滴眼剂联合滴眼,与单独使用双氯芬酸或典必殊组进行比较,分别观察术后1、3、7天患者不适症状,房水混浊,前房内纤维蛋白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前房内炎症反应消退明显加快,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使用过程中未见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白内障术后联合使用典必殊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能快速降低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眼前房炎症反应.
作者:陆斌;杨卫华;周方兴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介绍一种切除巨大咽旁颅底沟通瘤颅外部分的方法.方法:采用颈侧切开入路,切除肿瘤的颅外部分,颅内部分由神经外科医师完成.结果:彻底切除肿瘤的颅外部分;无神经系统并发症及面部畸形.结论:颈侧切开术虽然不能一期切除巨大颅底沟通肿瘤,但能充分暴露颈部重要血管、神经,并在术中加以保护,提高手术安全性、手术质量,利于病人术后恢复.
作者:黄新辉;娄卫华;孙永强;朱国臣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患者,男,54岁,既往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史十余年,先后间断服用西咪替丁、法莫替丁、庆大霉素、阿莫西林等药物.2002年4月改用奥美拉唑,每次20mg,每日1次.用药第6天出现牙痛来诊,查体见右下磨牙处牙龈红肿,未见脓迹附着,给予消炎、止痛等处理,治疗3天无效复诊,建议停用奥美拉唑,5天后红肿逐渐消失.
作者:于萍;刘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临床上常见的消化不良是一组以上消化道多种症状为主诉的症状群[1],不但患病率较高,而且长期困扰患者,以消化不良为主诉就诊的患者中,相当一部分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FD),依主要的主诉又可分为临床各型.对该病应根据临床类型提供合理且经济的治疗.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结果与动脉硬化指数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1年~2002年12月间,经心内科确诊为冠心病并行冠脉造影的患者,计算其LDL/HDL值.分析冠脉造结果,比较两者的结果.结果:LDL/HDL升高患者冠脉复杂病变及多支病变发生率高于LDL/HDL正常者.结论:LDL/HDL可作为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性的预测值.
作者:范卫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研究证实血清胆固醇水平越高,冠心病发病越早,血清胆固醇水平降低1%,冠心病危险性减少2%[1].
作者:王晓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为观察美托乐尔对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我院自1995~2002年,对各种原因引起的充血性心力衰竭48例病人中,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应用地高辛、利尿剂及卡妥普利等药物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随访半年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作者:施绍用;刘文合;谭广华;田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技巧.方法:对112例行LC的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几点手术技巧.结果:112例中完成LC101例,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只要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清晰,运用适当的手术技巧仍可顺利完成急性胆囊炎患者的LC.
作者:章涛;陈述政;朱锦德;邵初晓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则survivin,VEGF,b-FGF和CD34在10例正常大肠组织和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4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在正常大肠组织也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74%,与大肠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b-FGF在正常大肠组织中不表达,在50例大肠肿瘤组织中,阳性率为58%,与大肠肿瘤的Ducks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survivin,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均于肿瘤内微血管密度(IMVD)成正相关;survivin和促血管形成因子VEGF,b-FGF在大肠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survivin是血管的保护性基因,参与了肿瘤血管的形成.
作者:王黎;李琨琨;刘益清;唐芙爱;李振峰;杨荟玉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患者常见并发症,血肿是否能及时有效清除对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已有报道.笔者2000年1月~2002年12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HICH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翟国锁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