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ISNTCM的壮医诊断术语英译策略

蒙洁琼;宋宁;谢海涛

关键词:壮医, 诊断术语, 翻译, ISNTCM
摘要:壮医作为广西特色的民族医药,其简便廉验具有极其重要的对外推广价值,在国家《壮瑶医药振兴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颁布的背景下,壮医已经走出国门,得到越来越多国家人民群众的欢迎和依赖.然而由于其语言的特殊性,至今少有学者对其英译策略进行研究,限制了壮医的推广应用.故首次选取壮医诊断术语作为研究内容,通过对比壮医诊断方法与中医诊断方法的异同,探讨壮医诊断术语的英译思路,提出在其英译过程中采用或借鉴中医诊断术语英译原则及方法等策略.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黄帝内经》有关脾理论的研究

    为探索《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藏象理论主要学术内容,故以脾为切入点,检索并摘录《内经》中所有涉及脾、足太阴等有关论述,将其按脾的解剖、脾的生理功能及特点、脾与自然界的关系、脾与五脏的关系及其相关五行归属、脾的诊法、脾的病证以及脾病证治则及注意事项等给予分类、刻画并探究其学术内容,并就《内经》脾脏理论的内容、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展开了初步探讨.同时还联系后世对《内经》相关学术内容的引用,探讨其著作突出的学术贡献,如藏象理论创立、同病异证和同病异治描述、病机阐述等,并对所涉及的运气学说予以简要评价.

    作者:方肇勤;杨雯;颜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大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在通便能力上的差异.方法:严格依《伤寒论》制备两方原液,12位受试者先后服用两方,观察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并收集粪便,记录腹泻时间、次数和体质量变化,测定粪便上清Na+、C1-、K+、Ca2、SO42、葡萄糖、蛋白和密度、隐血.结果:在调胃承气汤服用剂量减半的情况下,受试者不适程度明显较服大承气汤为重,但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在首次腹泻时间、6h、24 h内腹泻次数和体质量变化方面,调胃承气汤较大承气汤强30% ~40%左右;Na+、K+、Ca2、SOi-浓度较原液明显降低,隐血试验为阴性.结论:调胃承气汤的泻下力较大承气汤峻烈,二方均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而无肠黏膜损害,其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吴中平;韩燕;朱文清;储成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孕.其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以补充雌激素为主但副作用大且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责之于肾,以肾阴虚为主兼夹肝郁、湿热、瘀血等,其诊断明确,疗效显著.故对近10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和展望,以期了解其研究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紫薇;梁尚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现代理论研究

    中医虽无“冠心病”之名,但其相关内容散见于“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各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生活方式主导下,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更加重视“治痰为先”的思想.故将从中医学痰邪致病的病机特点及痰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即炎症与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心肌纤维化等相关性出发,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理论基础,提高其治疗的针对性,彰显中医治疗优势.

    作者:吴玉婷;周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的应用

    探讨“血不利则为水”的学术渊源与这一学术思想在《金匮要略》妇人三篇中的应用.“血不利则为水”是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的著名论断,阐明在水肿病发生过程中水与血之间的内在联系.本为瘀血导致水肿病的病机,然张仲景治疗妇科病时,大量方裁活血药与利水药并用,或在活血化瘀中兼顾利水,或血水并利,或温阳化饮以利血气,此活血利水法的用药规律说明妇科疾病的发生与血水不利密切相关.可以说“血不利则为水”的病机理论,可为临床治疗某些妇科疾病提供利水以活血、活血以利水的新思路.

    作者:王馨怡;王萌;赵粉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风湿宁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探讨风湿宁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ofacitinib组(15mg· kg-1)和风湿宁高、中、低剂量组(1.32,0.66,0.33 g· kg-1)每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湿环境结合Ⅱ型胶原诱导的方法制备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28 d;观察药物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滑膜组织JAK2、STAT3及JAK2/STAT3通路负反馈抑制因子SOCS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风湿宁胶囊可显著降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度,抑制JAK2、STAT3 mRNA及蛋白的过表达,促进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风湿宁胶囊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作用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作者:王永辉;张晓园;李艳彦;周然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络病学谈偏头痛的针刺防治

    偏头痛病在脑络,其脑络病变既包括脑气络病变也包含脑血络病变,且在偏头痛的病程发展过程中,脑络可由功能性障碍逐渐发展到结构性损伤.针刺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可通过疏通脑络而达到防治偏头痛的目的.在偏头痛的发展过程中,其脑络病变具有动态演变的特点,因此针刺防治偏头痛的方案也应作出动态调整.在偏头痛发作期需积极止痛,缓解期需预防症状反复,偏头痛的发病之初需调整脑络功能障碍,病久不愈则需预防脑络的结构性损伤.

    作者:张树森;鲁凌云;赵妍;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对照组和雷火灸对照组、五禽戏对照组、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各30例,艾灸治疗组和雷火灸治疗组以及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均选取气海穴、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心腧穴、脾腧穴,点燃灸条开始施灸.艾灸组和雷火灸组均采用温和灸方法,五禽戏治疗组患者和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患者五禽戏练习方法:从起势调息,依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至引气归元收功,按照程序进行练习1遍然后行雷火灸治疗,每周1至周6连续治疗6d,周日休息1d,4周为1个疗程.结果: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在改善疲劳症状方面优于3个对照组,4组对改善患者体液免疫(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作用;(外周血CD3+、CD4+、CD8+)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治疗后与3个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3个对照组.结论: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那坤;赵冬琰;胡菱;李莹;何建根;武亮;孙洁;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川芎-当归、三棱-莪术对AS小鼠Cyr61、Sgk1、Ch25 h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川芎-当归、三棱-莪术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主动脉组织Cyr61、Sgk1、Ch25h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4只5周龄Apoe基因缺陷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钙组、低活血药组、高活血药组、低破血药组、高破血药组6组,造模成功后分别灌胃给药连续8周,处理动物并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小鼠主动脉组织中差异表达基因,并通过RT-PCR法进行验证.结果:川芎-当归、三棱-莪术均能下调Cyr61、Sgk1、Ch25h基因表达水平且存在量效关系.结论:活血药(当归、川芎)、破血药(三棱、莪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主动脉Cyr61、Sgk1、Ch25h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作者:周岚;张冀东;李杨;汪典;刘丹;卢青;王敏;陈旭;罗尧岳;谢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量分析

    痛泻要方载于多部医学古籍中用于治疗痛泻,现今在众多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药中应用频率高.故历数古籍中该方用量的记载,在换算成现代用药剂量的同时指出不同记载的差异,结合近5年间名老中医运用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文献,对比分析古今运用痛泻要方治疗腹泻的用药剂量因其所治疾病的病机略有差异以及方中药物不同的炮制而有所变动.对痛泻要方用药剂量的研究,有助于为临床医师用药提供借鉴.

    作者:冯文林;伍海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108例成人斯蒂尔病患者中医证型研究

    目的:探讨成人斯蒂尔病(AOSD)的中医证型分布与患者一般情况、服用糖皮质激素时间及C-反应蛋白(CRP)、血清铁蛋白(SF)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确诊的AOSD患者108例,频数表描述证型分布,SPSS19.0统计分析各影响因素与证型相关性.结果:108例AOSD患者67.59%在春夏发病,出现频率大于50%的症状有发热、皮疹、咽痛、关节痛、肌痛、瘰疬肿痛、乏力,证型分布为气阴两虚兼湿热痹阻证(25.93%)、湿热痹阻证(21.30%)、阴虚内热证(17.59%)、气营两燔证(15.74%)、气阴两虚证(10.19%)、卫气同病证(9.26%);病程及服用激素时间长短、CRP、SF均影响证型分布.结论:AOSD多见中青年女性,典型症状为发热、皮疹、咽痛、关节痛,中医证型以虚实夹杂的复合证型气阴两虚兼湿热痹阻证常见,卫气同病证少见,病程、服用激素时间、CRP、SF与证型有明显相关性,即病程及服用激素时间越长表现为虚证越明显,CRP、SF越高病程越短则实证越明显.

    作者:王宏莉;邓田莲;唐先平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毛冬青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影响

    目的:探讨毛冬青总皂苷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作用机制及特点.方法:将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金纳多组、毛冬青总皂苷大、中、小剂量组7组.采用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缺血10 min、恢复灌流10 min、再缺血10 min、恢复供血、再灌注24 h,研究毛冬青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的NO水平和NOS活力,Na+-K+-ATP酶、Mg2+-ATP酶、Ca2+-ATP酶的含量以及脑组织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复制成功,毛冬青总皂苷可显著降低脑匀浆中NO水平、NOS活力、升高脑匀浆中ATP酶活力,并显著减轻脑组织海马区和皮质区神经细胞的损伤,均以大剂量、中剂量为优.结论:毛冬青总皂苷可显著改善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脑缺血状况,具有抗脑缺血损伤的作用.

    作者:曹利华;刘蕊莉;苗明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主要传承脉络研究

    脉络即以张锡纯的故里盐山县学人研究为起点,阐述中西汇通学派在河北本邑的传承以嫡系家传为主,族外学者亦多以对其著作进行校点、编纂、学术研究为主的现状.着重以其行医、教学之地天津传人为研究重点,论述了现代张锡纯中西汇通学派形成张锡纯-柳学洙-陈宝贵-陈宝贵弟子及学生四代传承、脉络清晰的流派研究概况.

    作者:刘建;陈宝贵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望小儿指纹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望小儿指纹也称望虎口三关脉纹,是中医儿科临床诊断中重要的诊法之一.笔者参考多部古籍资料就望小儿指纹诊法起源、理论依据及其所包含望三关、颜色等内容进行梳理.该诊法融合经络学说、五色主病理论、寸口脉学说等思想,自唐朝起源,历经多代医家验证传承至今,是值得用现代科学探索发展并推广应用于临床的中医儿科诊断方法.该诊法补充完善了临床四诊信息,利于辨证论治,不仅可作为诊断用法,还可作为病情观测指标并判断疾病预后、转归,部分现代医学研究结果亦证实该诊法具有科学性及临床诊断意义.

    作者:侯雅静;陈家旭;刘玥芸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针刺治疗颈椎病取穴规律的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颈椎病选穴规律,为颈椎病的针灸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16~ 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筛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灸治疗颈椎病文献66篇,采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采用SPSS19统计软件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66篇文献,涉及到穴位83个,经脉11条,穴位使用总频次425次.使用频率较高的穴位依次是夹脊、风池、肩井、大椎、天柱、肩外俞、阿是、天宗等,穴位归经主要以足少阳胆经、督脉、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结论:针刺治疗颈椎病主要以经过颈肩部的阳经为主,且以阳经的局部穴位为主,局部穴位以痛点为主,颈夹脊、风池、肩井为常用穴.

    作者:郭浪涛;张豪斌;刘朝;杨金生;徐东升;王莹莹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慢性肾衰病机演变及证治探讨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为慢性肾衰)是多种慢性肾脏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出现肾功能减退直至衰竭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机演变错综复杂,病情缓慢进展,症状千变万化.由于三焦壅塞不通,诸脏腑无元气滋养温煦,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九窍均功能失常,诸证蜂起.对慢性肾衰的中医治疗以健脾益气固肾培元为本,利湿泄浊清热解毒为标,活血化瘀通络贯穿始终,软坚散结消瘢于其中.

    作者:杨帆;贾泽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03例(脱落3例),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单硝酸异山梨脂缓释片、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同对照组西药治疗并口服脑心通胶囊,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其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试验组总有效率高达84%,显效22例,有效20例;2组在心电图疗效比较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4%,显效16例,有效21例;试验组总有效率88%,显效28例,有效16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作者:丛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黄祥武应用当归四逆汤临床经验探讨其应用适应证

    目的:从黄祥武主任应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疑难杂症的临床经验中探索其应用适应证.方法:选择黄祥武主任以当归四逆汤为基础方的有效医案238例,对四诊信息规范处理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涉及病种广泛,如内分泌科、妇科、皮肤科、神经内科、骨科、外科、心血管科等,病位主要在营、卫及肝、脾、肾,厥阴等,病性多为阳虚、寒凝、血瘀等,主要四诊信息包括舌淡+舌暗占80.3%,有瘀点瘀斑占29.0%,阳虚+寒凝十血瘀+营卫不和占79.4%.总计涉及中药128味,每例患者每次用25.7味药,与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四类药物配伍占85.1%.结论:当归四逆汤的应用指征可概括为手足冰冷或偏凉,面色少华,舌质淡暗,苔白,脉沉细缓,在临床上要把握“阳虚寒凝血瘀”病机主要信息特征,随证灵活加减.

    作者:王永贞;黄蔚;张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出现的证候.故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文献,从手法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陆福;赵亚男;刘浩伟;宋佳;袁金玲;刘慧;刘熠赫;刘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清代岭南医家谢完卿《会经阐义》学术思想述评

    《会经阐义》是一部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内容齐备的岭南综合性医书,成书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为清代岭南医家谢完卿著.该书仿《景岳全书》体例,首言阴阳经脏,次述诊要本草,再论伤寒杂病,末附古方八阵,共21卷40余万字.本书论医首重阴阳,认为阴阳本同一气,论经脉脏腑尤重脾肾,对命门进行了系统论述,按八阵方略归类诠释临证组方用药原则.该书为岭南医家私淑景岳学说的代表著作之一,继承了张景岳学术思想并有所发挥,对推动景岳学说在岭南的传播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也随之出现滥用温补辛热药物的偏向,引起众多岭南医家学术上的一时争鸣.

    作者:陈俊榕;刘小斌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