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讨风湿宁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王永辉;张晓园;李艳彦;周然

关键词:风湿宁胶囊, 类风湿关节炎, 寒湿痹阻, JAK2/STAT3信号通路
摘要:目的:探讨风湿宁胶囊对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袁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ofacitinib组(15mg· kg-1)和风湿宁高、中、低剂量组(1.32,0.66,0.33 g· kg-1)每组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寒湿环境结合Ⅱ型胶原诱导的方法制备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大鼠灌胃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每日1次,连续28 d;观察药物对大鼠关节肿胀度、关节滑膜组织JAK2、STAT3及JAK2/STAT3通路负反馈抑制因子SOCS3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风湿宁胶囊可显著降低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的关节肿胀度,抑制JAK2、STAT3 mRNA及蛋白的过表达,促进SOCS3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风湿宁胶囊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作用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重要机制之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冠心病从痰论治的现代理论研究

    中医虽无“冠心病”之名,但其相关内容散见于“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等各篇.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人们在“以酒为浆、以妄为常”的生活方式主导下,中医对冠心病的治疗更加重视“治痰为先”的思想.故将从中医学痰邪致病的病机特点及痰与冠心病危险因素即炎症与感染、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血液流变学、心肌纤维化等相关性出发,从现代医学角度揭示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理论基础,提高其治疗的针对性,彰显中医治疗优势.

    作者:吴玉婷;周迎春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艾炷灸抗哮喘小鼠气道炎症机制研究

    目的:通过观察艾炷灸对哮喘模型小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其抗哮喘气道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昆明种小鼠32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哮喘模型组、艾炷灸治疗组、硫酸特布他林(Terbutaline Sulfate,TS)阳性组,空白组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其余各组采用卵清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和雾化激发哮喘,哮喘模型制作成功后,分别利用生理盐水雾化、TS雾化液、艾炷灸进行治疗,2周后测小鼠血清的MDA、SOD、NO值,观察对比各组肺组织形态.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MDA、NO水平显著增高;与哮喘模型组比较,TS阳性组、艾炷灸治疗组的MDA水平显著降低;与空白组比较,哮喘模型组小鼠血清SOD水平显著降低;与哮喘模型组比较,TS阳性组、艾炷灸治疗组的SOD水平显著增加.结论:艾炷灸能明显抑制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机体NO、MDA水平,增强SOD的活力有关.

    作者:谢玲玲;李品纯;潘凤霞;朱北胜;李梅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经间期出血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经间期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影响女性身体健康甚至造成不孕.其发病机制未明,西医治疗以补充雌激素为主但副作用大且易复发,中医学认为经间期出血主要责之于肾,以肾阴虚为主兼夹肝郁、湿热、瘀血等,其诊断明确,疗效显著.故对近10年来中医药临床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探讨和展望,以期了解其研究进展,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张紫薇;梁尚华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益气健脾法对脾虚痰浊AS猪肾组织AQP的影响

    目的:探讨脾虚痰浊动脉硬化(AS)巴马小型猪肾组织水通道蛋白的改变及益气健脾法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15只巴马小型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各5只,以高脂饮食喂饲加跑步劳倦结合冠脉球囊拉伤建立脾虚痰浊AS模型.正常组巴马小型猪喂饲正常饲料,模型组球囊冠脉拉伤后高脂饲料结合跑步过劳制备脾虚痰浊AS模型,益气健脾组在模型组处理基础上于高脂饲料中添加益气健脾中药,观察48周后各组巴马小猪的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肾组织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水通道蛋白(AQP)1、2、3及磷酸化蛋白激酶A(p-PKA)、磷酸化cAMP反应原件结合蛋白(p-CREB)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可见肾小球及肾小管损伤,肾组织AQP1、2、3下调,cAMP/PKA/CREB通路下调,与模型组比较益气健脾组可上调肾组织AQP1、2、3及cAMP/PKA通路.结论:脾虚痰浊AS模型可见肾组织病理损伤,肾组织AQP1、2、3下调,益气健脾法可改善肾组织病理损伤,上调脾虚痰浊AS模型肾脏水通道蛋白的异常,其机制可能与调节cAMP/PKA通路相关.

    作者:石月萍;贾连群;宋囡;刘晶晶;杨关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气虚口干证治

    口干是临床出现频率很高的症状,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口干的治疗多参照消渴和燥证,认为肺胃津伤、热邪鹗张是其病机,多使用清热泻火、养阴润燥的清胃散、白虎汤、沙参麦冬汤、清燥救肺汤等治疗,大部分患者奏效,少部分患者罔效,只有拓宽思路、重新探究口干的病机并确定新的治法和方药,才能提高疗效.笔者在临床观察到很多口干以渴不思饮、渴而饮少为主要特征,故认为脾气亏虚、不能升清、津不上承是其重要病机,治疗时需健脾益气升清,使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可收到好的疗效.

    作者:雷枭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骨髓干细胞移植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大鼠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影响

    目的:探讨丹参通络解毒汤对骨髓干细胞(BMSCs)移植急性心肌梗死(AMI)模型大鼠核因子-κB (NF-κB)介导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8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H组(假手术组)、AMI组(模型组)、BMSCs组(BMSCs移植组)、DSTLJD组(丹参通络解毒汤组)、DSTLJD+ BMSCs组(丹参通络解毒汤+BMSCs移植)各10只,BMSCs细胞悬液直接注入梗死区边缘心肌组织,给予中药或生理盐水灌胃,4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免疫组化法观察心肌核因子-κB (NF-κB)蛋白表达,并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组织形态病理变化.结果:与AMI组比较,BMSCs组、DSTLJD组、DSTLJD+ BMSCs组大鼠心肌NF-κB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且血清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肌损伤程度明显改善;DSTLJD+ BMSCs组优于单纯BMSCs组、单纯DSTLJ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MSCs移植联合丹参通络解毒汤能够改善AMI模型大鼠的心肌损伤,减轻炎症反应,修复缺血心肌,其机制可能与调节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李鑫辉;李雅婧;黄淼鑫;许福丽;肖青;郭晨鹤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研究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配伍规律.方法:以“藏医”“藏药”“萎缩性胃炎”“复方”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数据库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纳入1992 ~2014间发表的相关文献对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18首方剂247味藏药材,其中使用次数高的藏药有白豆蔻、石榴子、荜茇、藏木香、寒水石、草红花等,使用次数高的药味有“苦”“甘”等,配伍剂量高的藏药有寒水石、石榴、白豆蔻、余甘子、甘青青兰、沙棘等,使用次数高的功效为“寒”“热”等.结论:藏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六味、八功效、剂量”等用药规律揭示,慢性萎缩性胃炎藏医可分型为隆型、赤巴型、培根型,而且表明赤巴型的出现率较高,其次为“隆型”或“培根型.”单药材中排序前4位的都具有“热性”功效,这为藏药治疗胃病以培根为主的配伍理论提供了依据.

    作者:仁青东主;华青措;斗周才让;尕藏多吉;多杰措;周加太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蠢子医》论治妇科病特色

    《蠢子医》系清代医家龙之章晚年所撰,记载了内外妇儿眼科诸疾的丰富诊疗经验,尤其对于妇科的治疗见解独到,阐述医理简要摄烦,诊疗经验独具一格.其论治妇科疾病首重脉理,安胎则强调治疗母病不必刻意顾护胎元,意在母病去则胎自安,治疗妇科产前产后疾病及催生善用风药,尚有巧周肉附、善用丸散剂之用药特色,并就此作一初步探析.

    作者:梁程程;雷磊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及体外抗菌作用

    目的:探讨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及体外抗菌作用.方法:利用番泻叶灌胃加饥饱失常复制小鼠脾虚模型,经金番止泻胶囊治疗后,以菌落计数法检测其盲肠内容物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的数量;采用纸片扩散法、试管2倍稀释法考察金番止泻胶囊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及肠杆菌数量均升高,金番止泻胶囊高(1.2 g-kg-1)、低剂量组(0.6 g· kg-1)指标均有一定的恢复并接近正常水平.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的MIC(mg·mL-1)分别为12.8、8.51、6.4、7.6、8.27.结论:金番止泻胶囊对脾虚小鼠肠道菌群有调节作用,在体外有抑菌作用.

    作者:刘佩沂;赖岳晓;田素英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越鞠保和丸之浅探

    通过全面查阅越鞠保和丸的古今相关文献,系统探究越鞠保和丸的历史源流、现代临床运用以及实验研究进展等,并结合研究现况提出了一些研究的设想,从而对该方形成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见解和认识.越鞠保和丸是以中医名方越鞠丸与保和丸合而命名,兼具越鞠丸与保和丸的特点,有开都消食等功效,适用于神经精神、消化等多方面临床疾病.故意在明晰其创立滥觞,解析其运用范围,理清其研究脉络,这对于进一步促进与其相关科研、临床等工作均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作者:冯岩;李爽姿;李志更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恶性肿瘤患者两种脉象信息特征的临床观察研究

    目的:揭示恶性肿瘤患者的脉象信息特征.方法:在前期实验的基础上应用三探头中医脉诊采集及分析系统,采用三部九候的方法,对各组受试者进行双手寸口六部脉象的同步采集、分析.结果:恶性肿瘤组出现明显的特征性改变,脉波上升支出现锯齿样波,主波顶端有凹陷并形成M形走势,此两种特征波检出率为55.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脉象信息中存在特异性波形,为中医脉诊的客观化研究和重大疾病的早期中医客观化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徐刚;魏红;李凤珠;依秋霞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从络病学谈偏头痛的针刺防治

    偏头痛病在脑络,其脑络病变既包括脑气络病变也包含脑血络病变,且在偏头痛的病程发展过程中,脑络可由功能性障碍逐渐发展到结构性损伤.针刺是治疗偏头痛的有效方法,可通过疏通脑络而达到防治偏头痛的目的.在偏头痛的发展过程中,其脑络病变具有动态演变的特点,因此针刺防治偏头痛的方案也应作出动态调整.在偏头痛发作期需积极止痛,缓解期需预防症状反复,偏头痛的发病之初需调整脑络功能障碍,病久不愈则需预防脑络的结构性损伤.

    作者:张树森;鲁凌云;赵妍;李瑛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中医药治疗甲状腺癌术后之临床体会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现率明显升高,甲状腺癌术后人群也随之显著增多.患者存在诸多西医药无法解决的临床不适症状,临床治疗表明中医药辨证论治在改善甲状腺癌术后各种临床不适症状方面优势显著.经过我们多年的临床观察,总结出甲状腺癌术后的病因有肝气郁结、饮食失调、手术损伤、碘及激素治疗等,病机为本虚标实,标实以气郁、痰阻、血瘀、热毒为主,本虚包括气血阴阳俱虚.临床证候主要有风热犯表证、肝火旺盛证、气郁痰阻证、气滞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血两虚证、阴阳两虚证、瘀毒阻滞证等,现将我们的临床经验作一总结.

    作者:邵灿灿;吕久省;余丹丹;韩青青;胡晓;王萍;刘元炜;潘研;燕树勋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对照组和雷火灸对照组、五禽戏对照组、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各30例,艾灸治疗组和雷火灸治疗组以及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均选取气海穴、关元穴、双侧足三里穴、双侧三阴交穴、心腧穴、脾腧穴,点燃灸条开始施灸.艾灸组和雷火灸组均采用温和灸方法,五禽戏治疗组患者和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患者五禽戏练习方法:从起势调息,依虎戏、鹿戏、熊戏、猿戏、鸟戏至引气归元收功,按照程序进行练习1遍然后行雷火灸治疗,每周1至周6连续治疗6d,周日休息1d,4周为1个疗程.结果: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在改善疲劳症状方面优于3个对照组,4组对改善患者体液免疫(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作用;(外周血CD3+、CD4+、CD8+)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治疗后与3个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雷火灸+五禽戏治疗组治疗后总体疗效优于3个对照组.结论:雷火灸结合五禽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显著.

    作者:那坤;赵冬琰;胡菱;李莹;何建根;武亮;孙洁;陈婷婷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冠心病心绞痛病例103例(脱落3例),其中对照组50例,给予阿托伐他汀片、单硝酸异山梨脂缓释片、美托洛尔片、阿司匹林片等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给予同对照组西药治疗并口服脑心通胶囊,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及心电图变化.结果: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70%,其中显效15例,有效20例;试验组总有效率高达84%,显效22例,有效20例;2组在心电图疗效比较中,对照组总有效率74%,显效16例,有效21例;试验组总有效率88%,显效28例,有效16例.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治疗后血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改善更加明显.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效.

    作者:丛敬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大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对正常男性志愿者泻下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大承气汤与调胃承气汤在通便能力上的差异.方法:严格依《伤寒论》制备两方原液,12位受试者先后服用两方,观察基本生命体征变化并收集粪便,记录腹泻时间、次数和体质量变化,测定粪便上清Na+、C1-、K+、Ca2、SO42、葡萄糖、蛋白和密度、隐血.结果:在调胃承气汤服用剂量减半的情况下,受试者不适程度明显较服大承气汤为重,但基本生命体征无明显变化;在首次腹泻时间、6h、24 h内腹泻次数和体质量变化方面,调胃承气汤较大承气汤强30% ~40%左右;Na+、K+、Ca2、SOi-浓度较原液明显降低,隐血试验为阴性.结论:调胃承气汤的泻下力较大承气汤峻烈,二方均影响小肠的吸收功能而无肠黏膜损害,其安全性均较高.

    作者:吴中平;韩燕;朱文清;储成志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王祖龙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药经验分析

    目的:分析整理王祖龙教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用药经验.方法:收集王祖龙教授治疗的26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资料,采用频率、频数以及指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常用28味药使用频率>10%,聚类分析法将药物聚为补肾、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络7大类.结论:在中医审证基础上,王祖龙巧妙地运用补肾、健脾益气、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通络类药物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以脾虚、肾虚为主者当用补脾益肾之法以固其本,以膀胱湿热、肝气郁结、浊瘀阻滞为主者当用清利湿热、理气活血通络之法以治其标,标本兼治,效如桴鼓.

    作者:赵文;王诗琦;张琦;马慧杰;王祖龙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药临床治疗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以椎动脉受压或刺激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而出现的证候.故通过检索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文献,从手法治疗、中药治疗、针灸治疗、针刀治疗及中医综合疗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陆福;赵亚男;刘浩伟;宋佳;袁金玲;刘慧;刘熠赫;刘红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岳景林从痰论治肿瘤病思路探析

    吉林省已故名老中医岳景林擅治疑难病症,主张从痰论治恶性肿瘤病.他认为肿瘤病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正气不足痰浊凝聚是发生肿瘤病的病机关键,根据痰具有易行善变、变化多端,易化寒、化热,挟风、夹湿、夹瘀的特点,从辨证施治的角度出发,标本兼顾,总结出清热化痰、散寒化痰、行气化痰、健脾化痰、活血化痰、养阴化痰、宣肺化痰、峻下逐痰、化痰软坚散结9种化痰法,视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从而达到控制肿瘤患者术后复发、转移,提高晚期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的目的.

    作者:杨世红;赵伟红;曲强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对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50只SD大鼠随机取10只作为正常组,其余制备大鼠关节炎模型,将成模大鼠分为模型组(CIA组)、川芎嗪组(TMP组)、来氟米特组(LEF组)、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组(T+L组),各药物干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计算关节炎指数并观察关节病理变化,检测血清CRP及PDGF-BB水平,血浆GMP-140及VCAM-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CIA组大鼠关节滑膜出现明显细胞增生、炎细胞浸润、血管翳形成浸入软骨,CRP及PDGF-BB水平、GMP-140及VCAM-1水平均显著上升;与CIA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关节病理变化中滑膜增生、炎性细胞浸润、血管翳和骨破坏形成均有改善,大鼠关节炎指数均减小,双后肢关节红肿程度评分均降低,CRP、PDGF-BB蛋白水平、GMP-140水平及VCAM-1水平均降低,其中联合用药组效果优于TMP组和LEF组.结论:川芎嗪联合来氟米特能够显著抑制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的血小板活化和炎症反应,对于RA患者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作者:白菁安;边艳琴;牛旭艳;樊丹平;吕诚;姜淼;赵宁 刊期: 2017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