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流产中三种镇痛方法临床效果的比较

韩会娟

关键词:人工流产, 镇痛方法, 医药卫生事业, 米索前列醇, 医学模式, 无痛治疗, 利多卡因, 异丙酚, 流产术, 转变, 病人
摘要: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接受无痛治疗成已为众多病人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笔者将米索前列醇;异丙酚和利多卡因三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素与弥可保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评价葛根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治疗组36例,给予葛根素500mg加入NS 5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同时每日肌注弥可保500mg共8周.对照组32例,单用弥可保肌注,每日500mg,共8周.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改变及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上差异.结论:葛根素与弥可保联合应用可明显改善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

    作者:龚旭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比索洛尔治疗肺心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70例疗效评价

    用比索洛尔治疗70例肺心病伴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同期住院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用比索洛尔2.5mg,每日2次口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达77.1%,其中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反复短阵发作性房速的疗效优于多源性房速.临床上无应用比索洛尔后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证明比索洛尔对肺心病伴室上速疗效肯定;肺心病患者即使在急性加重期亦能很好耐受治疗剂量的比索洛尔.

    作者:廖文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温热浴疗康复器治疗冻伤87例体会

    冻伤是冬季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我院自应用温热浴疗康复器蜡浴法治疗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87例,男性17例,女性70例;年龄小12岁,大83岁.冻伤部位:手部.冻伤范围:双手者79例,单手者8例,溃损大面积为1.5×2cm,小为0.6×0.8cm.

    作者:吕美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胸腺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8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胸腺素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疗效.方法:设立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80例),所有患儿于入院时抽静脉血查四病毒IgM抗体及进行IL-2含量检测,给予穿琥宁抗病毒及平喘、镇静雾化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加用小牛胸腺素肌注治疗,连用5天,然后对所有患儿进行IL-2含量检测.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喘憋减轻、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01),咳嗽、干罗音、湿罗音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IL-2水平明显上升(P<0.001).结论:胸腺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是一种良好的细胞免疫功能调节剂和增强剂.

    作者:董懿珍;翟丽云;张曦;赫安娜;王惠丽;王文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与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的比较

    目的:比较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方法:对我科收治的62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93.55%,B组有效率87.09%.不良反应A组6例,B组23例,且A组比B组反应的程度轻.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较红霉素好,且副作用少.

    作者:邱素清;万胜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i)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CHB患者,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和4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LDH及LDHi.结果:LDH5和LDH5/LDH 4比值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0),且CHB组>AsC组>对照组(P均<0.05).在CHB组内,LDH5和LDH 5/LDH 4比值随CHB组内分级的增高而增加,重度>中度>轻度(P均<0.05);并LDH5与AST、ALT、GGT、TBA、LDH这些指标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LDH同工酶检测对判断CHB患者病情程度及监测AsC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作者:陆惠芬;钱佳平;何建方;陶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夹结扎胃肠大息肉再行高频电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径>2cm的有蒂或亚蒂胃肠大息肉22例作为实施对象,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3例,炎性增生性腺瘤3例.结果:22例金属夹结扎后切除全获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使用1枚金属夹15例(68.2%),使用2枚金属夹5例(22.7%),使用2枚以上金属夹2例(9.1%);近期随访12例,3个月内胃肠镜检查,创面肉芽形成或疤痕改变,金属夹经肠道排除.结论: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能有效预防术中即时出血和术后出血.

    作者:贾国法;王美玲;王秀侠;单红;牛家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渗性脑病16例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渗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高血压脑出血并发低渗性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经综合治疗4~5天后基本状况均明显改善,复查血钠示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大剂量脱水剂、利尿剂的应用及进食少是本组脑出血患者出现低渗性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吴金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ER阳性乳腺癌患者CerbB-2和pgp同时表达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CerbB-2和pgp同时表达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86例ER阳性乳腺癌中CerbB-2和pgp的表达.结果:86例患者两者均表达,其中之一表达及均不表达组的比例各为29.1%、44.2%、26.7%.三组淋巴结转移率和3年无瘤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erbB-2和pgp在乳腺癌中同时表达,预后更差.

    作者:邱霞;吴旭辉;郭新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75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利多卡因治疗组给予2%利多卡因每日1次静脉点滴,首次剂量为6ml,每日递增2ml直至12ml,维持此剂量3天;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等药物,两组均治疗15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47.22%,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多卡因为治疗耳鸣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汪晓凯;赵玉林;董明敏;孙永强;朱国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诊断消化系肿瘤的意义

    目的:利用标记免疫分析CA19-9、CA72-4、CEA、AFP水平进行对食道癌、胃癌、肝癌、小肠癌、大肠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的诊断研究.方法:标记免疫分析了确诊食管癌6例、胃癌13例、肝癌21例、空肠癌2例、大肠癌13例、胰腺癌5例和胆囊癌1例,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4种肿瘤标记物中以CA19-9敏感性高达92%,特异性以AFP高达86%,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达81%.结论: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消化系恶性肿瘤诊断率.

    作者:季婷婷;任宗海;李荣洲;林勇;施正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3例夹层动脉瘤的护理

    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一旦发病来势凶猛,病死率较高,特别在发病后24h内,死亡率占未及时治疗的36~72%.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穿刺引流治疗严重脑室出血36例分析

    目的:探讨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脑穿刺,生理盐水冲洗,尿激酶液化引流对36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治疗存活22例,治疗成功率61.1%,其中恢复良好11例(30.3%).结论: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是治疗全脑室系统积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丘敏梅;魏健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阿奇霉素转换疗法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将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不同疗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50例患儿分为A组(阿奇霉素转换治疗组)、B组(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组)、C组(红霉素组)3组;每组50例.用临床试验的方法,比较三组间的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两两比较,除A、B组与C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A、B两组为高;其他组间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经方差分析,A组与B、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A组费用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A、B组与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A、B组为低.结论:阿奇霉素早期转换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好、痛苦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减少院内感染等优点,有明显的成本效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毒鼠强中毒血清心肌酶学与肌钙蛋白T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是心肌酶学及心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测定5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CK、CK-MB、AST、LDH、α-HBDH)及心肌钙蛋白T,同时以健康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中毒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K、CK-MB、LDH升高较为明显,而AST、α-HBDH升高不明显;而且心肌钙蛋白T阳性率中毒组明显低于心梗组.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升高可能为骨骼肌损伤所致,而非心脏损害.

    作者:周荣;李桂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 qd,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催乳素(PRL)、雄激素(T).结果: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85%和45.68%(P<0.01).血FSH LH E2 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P<0.01).其中以E2和P下降为显著,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和择期PTCA对AMI患者QTd和QTcd的不同影响

    目的:对照观察直接PTCA和择期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和QTcd的不同影响.方法:对36例直接PTCA使病变血管血流达TIMI3级的AMI患者,测量其术量、术后2h、48h12导联心电图的QTd和QTcd,并与48例择期PTCA的AMI患者比较.同时与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结果:AMI患者QTd和QTcd对照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有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QTd和QTcd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P<0.05),直接PTCA和择期PTCA两组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QTd和QTcd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的QTd和QTcd均有明显的下降,但前者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后者,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不论直接PTCA和择期PTCA均可降低患者QTd和QTcd,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直接PTCA明显优于择期PTCA.

    作者:李芝峰;袁正强;李杰;刘霞洪;聂鹏;徐敏;张文辉;刘明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骨不连

    目的:评估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骨不连的疗效.方法:使用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了21例外伤性骨折后的骨不连患者,平均年龄32岁.结果:在接受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术治疗后,所有病例均得到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为19周.结论:钢板内固定加植骨治疗骨不连的技术仍然有其适症症,尤其是在闭合穿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受到限制的情况下,它有确切、实用的疗效.避免过早负重,可以减少其并发症.

    作者:张涛;武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合并周期性麻痹17例临床分析

    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甲亢病人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有时甚至是甲亢病人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易导致临床漏诊、误诊.1996年7月~2002年12月我们共收治了17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丽;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老年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应激性溃疡临床分析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北方冬季常见病.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应激性溃疡临床较少见,然而一旦发生,则病情凶险,现将我院1999年11月~2002年11月收治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应激性溃疡做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步新;杨海侠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