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心肌保护液温度和成分的研究进展

赵向东;秦建伟

关键词:心肌保护, 缺血再灌注损伤
摘要:自从1953年施行首例心内直视术以来,心肌保护作为心内直视术的首要考虑及主要辅助措施,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心肌保护液的温度和成分.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处理体会

    目的:总结胆囊切除术后胆瘘的治疗体会.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保守治疗4例,再手术治疗4例,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1例.结果:保守失败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保守治愈率不高、时间长;再手术治疗治愈率较高,但手术较困难、危险性高,易致副损伤的发生;内镜治疗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治愈率高等优点,可作为术后胆瘘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勇;杨绍雄;王青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治疗稽留流产2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配伍对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进行药物理流产的观察.方法:对20例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患者进行药物流产,妊娠囊排出后,7天复查B超,宫腹是否有残留物,1月后复查B超是否正常.结果:完全流产占92%,不全流产占4%,未流产占4%.结论: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不同月份、不同类型的稽留流产,疗效好,减少了宫腔手术,患者痛苦小,对机体损伤轻,恢复快.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罗比卡因复合曲马多用于硬膜外剖宫产术后镇痛的体会

    罗比卡因是一种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在低浓度时可产生感觉运动阻滞分离.曲马多为阿片受体激动药,可强化局麻药的镇痛作用.笔者将两者联合用于剖宫产病人硬膜外术后镇痛,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乳酸脱氢酶及其同工酶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i)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CHB患者,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和4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LDH及LDHi.结果:LDH5和LDH5/LDH 4比值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0),且CHB组>AsC组>对照组(P均<0.05).在CHB组内,LDH5和LDH 5/LDH 4比值随CHB组内分级的增高而增加,重度>中度>轻度(P均<0.05);并LDH5与AST、ALT、GGT、TBA、LDH这些指标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LDH同工酶检测对判断CHB患者病情程度及监测AsC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作者:陆惠芬;钱佳平;何建方;陶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直接和择期PTCA对AMI患者QTd和QTcd的不同影响

    目的:对照观察直接PTCA和择期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和QTcd的不同影响.方法:对36例直接PTCA使病变血管血流达TIMI3级的AMI患者,测量其术量、术后2h、48h12导联心电图的QTd和QTcd,并与48例择期PTCA的AMI患者比较.同时与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结果:AMI患者QTd和QTcd对照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有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QTd和QTcd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P<0.05),直接PTCA和择期PTCA两组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QTd和QTcd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的QTd和QTcd均有明显的下降,但前者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后者,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不论直接PTCA和择期PTCA均可降低患者QTd和QTcd,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直接PTCA明显优于择期PTCA.

    作者:李芝峰;袁正强;李杰;刘霞洪;聂鹏;徐敏;张文辉;刘明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413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的有效新手术方法.方法: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和气化术治疗BPH 413例.结果:疗效满意,术后3个月随访,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平均8.7分,大尿流率平均15.4ml/s,剩余尿量平均26ml,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气化和电切结合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的新手术方法.

    作者:郑军政;胡光明;丁勍;金一笑;丁光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75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利多卡因治疗组给予2%利多卡因每日1次静脉点滴,首次剂量为6ml,每日递增2ml直至12ml,维持此剂量3天;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等药物,两组均治疗15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47.22%,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多卡因为治疗耳鸣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汪晓凯;赵玉林;董明敏;孙永强;朱国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氩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方法:将90例DME(159眼)随机分成两组,氩激光治疗60例(114眼),药物治疗30例(45眼),治疗后经7~18个月随访,对比分析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视力情况.结果:激光组视力进步23眼,占20.2%,不变85眼,占74.6%,视力减退6眼,占5.3%;对照组视力进步2眼,占4.4%,不变35眼,占77.8%,视力减退8眼,占17.8%.结论:激光治疗可以改变局部组织代谢、循环,有利于局部病变的改善和恢复,从而延缓病程.

    作者:杜敏;陈鹏;朱凤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比索洛尔治疗肺心病伴室上性心动过速70例疗效评价

    用比索洛尔治疗70例肺心病伴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同期住院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用比索洛尔2.5mg,每日2次口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达77.1%,其中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反复短阵发作性房速的疗效优于多源性房速.临床上无应用比索洛尔后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证明比索洛尔对肺心病伴室上速疗效肯定;肺心病患者即使在急性加重期亦能很好耐受治疗剂量的比索洛尔.

    作者:廖文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 qd,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催乳素(PRL)、雄激素(T).结果: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85%和45.68%(P<0.01).血FSH LH E2 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P<0.01).其中以E2和P下降为显著,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HBVDNA定量与HBVM及病理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 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467例乙肝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同时检测其他乙型肝炎病原学标志物及肝功能,并对其中80例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变化.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HBVDNA水平无明显相关.80例患者HBVDNA定量与肝脏病理学分析,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结论:HBVDNA定量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HbeAg阳性有明显相关,是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的判断指标.但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

    作者:王敏;乐晓华;王辉;徐六妹;王火生;刘赛云;周伯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15例诊治分析

    十二指肠损伤在腹腔脏器损伤中较少见,本文收集15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认为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较复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避免漏诊是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疗效的关键.本文对其术式进行比较,从疗效来说十二指肠憩室化术式较优先于其他术式,此外,还对十二指肠瘘的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虞锦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母乳喂养婴儿160例情况调查

    本文对在我院分娩的160例产妇,就母乳喂养情况,在产后42天、4个月进行调查.发现生后4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随月龄增加而逐步降低.生后42天由原来的158例占总数的98.7%降到132例占总数的82.5%,生后4个月降至96例占总数的60%.未能坚持纯母乳喂养的64例中,因自觉奶量不足,恐婴儿吃不饱者占41%;因旧传统习惯添加辅食者占25%;因工作学习繁忙顾不上喂奶占20%;因宣传媒介误导的占9%;因母、婴患病影响哺乳的占5%;表明要防止生后4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中断,应进一步加强母乳喂养好处的宣传;取得社会的支持;加强产前、产后母乳喂养教育及技巧指导,并使其家属改变旧观念,支持和帮助母乳喂养;加强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发挥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罗杏红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预测胎膜早破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的脱磷酸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胎膜早破预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60例胎膜早破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脱磷酸化的IGFBP-1的含量.结果:胎膜早破组,正常孕妇组IGFBP-1的阳性率分别为98.3%和8.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IGFBP-1是诊断胎膜早破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冯淑群;屈煜;李宁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的体会

    目的:探讨经内镜金属夹结扎胃肠大息肉再行高频电切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直径>2cm的有蒂或亚蒂胃肠大息肉22例作为实施对象,管状腺瘤12例,绒毛状腺瘤4例,绒毛管状腺瘤3例,炎性增生性腺瘤3例.结果:22例金属夹结扎后切除全获成功,成功率100%,无并发症;使用1枚金属夹15例(68.2%),使用2枚金属夹5例(22.7%),使用2枚以上金属夹2例(9.1%);近期随访12例,3个月内胃肠镜检查,创面肉芽形成或疤痕改变,金属夹经肠道排除.结论:内镜金属夹结扎后电凝切除胃肠大息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能有效预防术中即时出血和术后出血.

    作者:贾国法;王美玲;王秀侠;单红;牛家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善得定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其中急重症胰腺炎由于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有较高的死亡率[1].随着新药善得定的临床应用,给胰腺炎病人的治疗带来了生机,我院收治的21例(1997年9月~2001年12月)住院病人中,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从2002年元月~2003年2月收治的17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善得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效果更佳,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通过随机分组,86例患儿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雾化吸入生理盐水;观察组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两组其它治疗相同.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咳嗽、喘憋、哮鸣音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变化及心力衰竭发生率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或P<0.05).结论: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能有效缩短病程,改善缺氧,减少心力衰竭的发生.

    作者:金海荣;马名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444例急性心肌梗死并37例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资料.结果:160例下后壁心肌梗死,发生房室传导阻滞28例,发生率17.5%,死亡6例,死亡率21%;284例前壁心肌梗死发生房室传导阻滞9例,发生率3.17%,死亡8例,死亡率89%(P均<0.005).结论: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好,前壁心肌梗死并房室传导阻滞预后差.

    作者:胡彩云;肖翠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贺普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临床观察

    贺普丁(拉米夫定)有很强的抑制HBV的作用[1],这已经由国内外大量的临床实践得到证明.我消化内科从2001年至今已经有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贺普丁,完成了1年的疗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毛永青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注射用针头固定指骨中末节骨折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指骨中、末节骨折病人用注射针头固定的效果.方法:12号注射针头对急诊36例指骨中末节开放骨折病人进行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月~3年,除2例因末端皮肤坏死截指外,余均临床愈合.结论:12号针头对指骨中末节开放骨折的疗效确切,取材方便,不失为基层医院急诊处理中末指骨骨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泓波;许杏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