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荣;马名方
自从1953年施行首例心内直视术以来,心肌保护作为心内直视术的首要考虑及主要辅助措施,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心肌保护液的温度和成分.
作者:赵向东;秦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i)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CHB患者,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和4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LDH及LDHi.结果:LDH5和LDH5/LDH 4比值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0),且CHB组>AsC组>对照组(P均<0.05).在CHB组内,LDH5和LDH 5/LDH 4比值随CHB组内分级的增高而增加,重度>中度>轻度(P均<0.05);并LDH5与AST、ALT、GGT、TBA、LDH这些指标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LDH同工酶检测对判断CHB患者病情程度及监测AsC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作者:陆惠芬;钱佳平;何建方;陶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的心电图上始终不出现特征性的Q波,仅出现的ST段及T波改变又缺乏特征性,易被误诊.为探讨NQMI的心电图变化,掌握与类似心电图的鉴别,现将我院所收治的50例NQMI的心电图分析如下:
作者:孔令振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选择硬膜外阻滞完善的新式剖宫产患者,比较硬膜外单次注入吗啡及咪唑安定与硬膜外使用SHI持续注入器对剖宫产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副作用的影响.
作者:解克强;夏红梅;常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斜角进针与垂直进针取材情况和并发症的区别.方法: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肾活检126例,67例采用斜角进针法穿刺,59例采用垂直进针法穿刺,对两组穿刺取材情况和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和取材长度无明显差异;斜角进针组取材满意度100%,取得肾球数为(19.9±6.5)个,单纯取得皮质和皮质+皮髓交界区组织者占61.2%,并发症为1.5%;垂直进针组相应为96.6%(14.3±5.9)个、27.1%、11.9%,两组取得的肾小球数、取得肾组织的构成和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斜角进针比垂直进针取材更满意,并发症更少.
作者:邓行江;李荣藻;黄洁平;李莉;肖雨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用比索洛尔治疗70例肺心病伴不同类型的室上性心动过速,与同期住院肺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气结果相对照.结果表明用比索洛尔2.5mg,每日2次口服,对室上性心动过速总有效率达77.1%,其中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反复短阵发作性房速的疗效优于多源性房速.临床上无应用比索洛尔后气道阻力增加的表现,证明比索洛尔对肺心病伴室上速疗效肯定;肺心病患者即使在急性加重期亦能很好耐受治疗剂量的比索洛尔.
作者:廖文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病人血清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in,Ig)、补体C3(Complement,C3)之间的关系.方法:CI病人56例,同期神经内科住院其他疾病40例,于入院后第1天和治疗后第10天清晨取静脉血测定不同组别血清Ig及C3值.结果:CI患者血清IgG、IgA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C3则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治疗前后IgG、IgA、C3较对照组显著好转(P<0.01).结论:CI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有关系:IgG、IgA升高,C3下降可能是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也可能是缺血后自身免疫炎症反应所致的一个重要指标.
作者:李海军;于盈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一旦发病来势凶猛,病死率较高,特别在发病后24h内,死亡率占未及时治疗的36~72%.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科的常见病,其中急重症胰腺炎由于各种严重的并发症,有较高的死亡率[1].随着新药善得定的临床应用,给胰腺炎病人的治疗带来了生机,我院收治的21例(1997年9月~2001年12月)住院病人中,均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但从2002年元月~2003年2月收治的17名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善得定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柴芍承气汤治疗,效果更佳,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十二指肠损伤在腹腔脏器损伤中较少见,本文收集15例十二指肠损伤的临床资料,对其诊断与治疗进行分析.认为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较复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避免漏诊是提高十二指肠损伤疗效的关键.本文对其术式进行比较,从疗效来说十二指肠憩室化术式较优先于其他术式,此外,还对十二指肠瘘的诊治问题进行讨论.
作者:虞锦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接受无痛治疗成已为众多病人的迫切要求.近年来,笔者将米索前列醇;异丙酚和利多卡因三种方法用于人工流产术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韩会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指骨中、末节骨折病人用注射针头固定的效果.方法:12号注射针头对急诊36例指骨中末节开放骨折病人进行固定.结果:术后随访2月~3年,除2例因末端皮肤坏死截指外,余均临床愈合.结论:12号针头对指骨中末节开放骨折的疗效确切,取材方便,不失为基层医院急诊处理中末指骨骨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陈泓波;许杏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是心肌酶学及心肌钙蛋白T的变化及原因.方法:测定51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CK、CK-MB、AST、LDH、α-HBDH)及心肌钙蛋白T,同时以健康人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中毒组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均有不同程度升高,CK、CK-MB、LDH升高较为明显,而AST、α-HBDH升高不明显;而且心肌钙蛋白T阳性率中毒组明显低于心梗组.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值升高可能为骨骼肌损伤所致,而非心脏损害.
作者:周荣;李桂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标记免疫分析CA19-9、CA72-4、CEA、AFP水平进行对食道癌、胃癌、肝癌、小肠癌、大肠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的诊断研究.方法:标记免疫分析了确诊食管癌6例、胃癌13例、肝癌21例、空肠癌2例、大肠癌13例、胰腺癌5例和胆囊癌1例,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4种肿瘤标记物中以CA19-9敏感性高达92%,特异性以AFP高达86%,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达81%.结论: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消化系恶性肿瘤诊断率.
作者:季婷婷;任宗海;李荣洲;林勇;施正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严重脑室出血的治疗方案及其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脑穿刺,生理盐水冲洗,尿激酶液化引流对36例病人进行了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治疗存活22例,治疗成功率61.1%,其中恢复良好11例(30.3%).结论:脑室穿刺+液化引流是治疗全脑室系统积血的理想方法.
作者:丘敏梅;魏健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及对激素内分泌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43例心力衰竭患者口服依那普利10~20mg/日,连用8周.治疗前后进行NYHA心功能分级,超声心动图检测心功能指标,测定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栓素、前列环素、内皮素-1、一氧化氮.结果:治疗后所有病例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栓素、内皮素-1水平下降,前列环素、一氧化氮水平上升.结论:依那普利可使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肌收缩功能增强,舒张功能改善,可抑制心力衰竭时激素内分泌激活,改善血管内皮功能.
作者:汪玲;张金华;吕天河;徐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的脱磷酸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胎膜早破预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60例胎膜早破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脱磷酸化的IGFBP-1的含量.结果:胎膜早破组,正常孕妇组IGFBP-1的阳性率分别为98.3%和8.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IGFBP-1是诊断胎膜早破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冯淑群;屈煜;李宁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早产儿的成活率得到提高,但存活者损伤的比例也在增加,尤其是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损伤,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2002年7月~2003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儿30例,定期进行发育随访至一岁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迎红;李同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营造病人至上的护理服务文化.方法:在护理系统开展宾馆式服务: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为病人创造舒心的环境,提供优质,高感情的护理服务.结果:住院病人满意度上升(P<0.001),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P=0.035).结论:宾馆式服务体现了病人至上的护理服务文化,显示了护理专业的魅力.
作者:张小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将阿奇霉素、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不同疗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150例患儿分为A组(阿奇霉素转换治疗组)、B组(阿奇霉素静脉给药组)、C组(红霉素组)3组;每组50例.用临床试验的方法,比较三组间的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两两比较,除A、B组与C组显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以A、B两组为高;其他组间显效率、治愈率、总有效率两两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住院天数、治疗费用经方差分析,A组与B、C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A组费用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A、B组与C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以A、B组为低.结论:阿奇霉素早期转换治疗支原体肺炎,具有疗效好、痛苦少、费用低、住院时间短、减少院内感染等优点,有明显的成本效益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晓丽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