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敏;陈鹏;朱凤兰
目的:探讨宫颈分泌物中的脱磷酸化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在胎膜早破预测中的意义.方法:应用免疫层析法检测60例胎膜早破孕妇宫颈阴道分泌物中脱磷酸化的IGFBP-1的含量.结果:胎膜早破组,正常孕妇组IGFBP-1的阳性率分别为98.3%和8.3%两组结果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宫颈阴道分泌物中的IGFBP-1是诊断胎膜早破快速、准确的方法.
作者:冯淑群;屈煜;李宁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提高女性膀胱颈梗阻汽化电切术的疗效.方法:总结35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汽化电切术的经验.结果:本组35例均手术顺利,术后排尿通畅,无剩余尿,大尿流率大于18ml/s,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尿道膀胱颈汽化电切术治疗女性膀胱颈梗阻疗效佳.膀胱镜和尿动力学等检查是本病诊断的可靠手段.
作者:王诗建;曹用立;张沛永;秦允清;朱继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营造病人至上的护理服务文化.方法:在护理系统开展宾馆式服务: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语言,为病人创造舒心的环境,提供优质,高感情的护理服务.结果:住院病人满意度上升(P<0.001),护理差错发生率下降(P=0.035).结论:宾馆式服务体现了病人至上的护理服务文化,显示了护理专业的魅力.
作者:张小钗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以周期性麻痹为主要表现的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是甲亢病人较常见的神经肌肉并发症,有时甚至是甲亢病人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易导致临床漏诊、误诊.1996年7月~2002年12月我们共收治了17例甲亢合并周期性麻痹患者.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艳丽;张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上尿路结石为泌尿系结石中常见、发生率高的一种疾病,常因种种原因漏诊.我将本院近两年首次做KVB平片检查无明显异常发现或疑为它病的患者,经过追踪观察和进一步诊治后证实的上尿路结石共3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惠平;吕晓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临床分析.方法: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30例重症哮喘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呼吸(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3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缓解,与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改善明显(P<0.01).结论:面罩下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陶星法;杨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治疗耳鸣的疗效.方法:选择75例耳鸣患者,随机分为利多卡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利多卡因治疗组给予2%利多卡因每日1次静脉点滴,首次剂量为6ml,每日递增2ml直至12ml,维持此剂量3天;对照组给予西比灵等药物,两组均治疗15天,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47.22%,经χ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利多卡因为治疗耳鸣的一种有效药物.
作者:汪晓凯;赵玉林;董明敏;孙永强;朱国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夹层动脉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病急症,一旦发病来势凶猛,病死率较高,特别在发病后24h内,死亡率占未及时治疗的36~72%.积极配合医生早期诊断、早治疗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现将其观察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随着围产医学的发展和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建立,早产儿的成活率得到提高,但存活者损伤的比例也在增加,尤其是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损伤,及早发现异常并给予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现将本院2002年7月~2003年2月在本院住院的早产儿30例,定期进行发育随访至一岁的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迎红;李同川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化疗依然是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然而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精神、体力、食欲等,甚至产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及并发症.因此,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进而提高疗效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为了增效减毒,我科于2002年3月~2003年3月应用康艾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并与单纯化疗作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辉;马智勇;刘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斜角进针与垂直进针取材情况和并发症的区别.方法:超声引导下应用自动活检枪肾活检126例,67例采用斜角进针法穿刺,59例采用垂直进针法穿刺,对两组穿刺取材情况和并发症作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穿刺成功率、平均穿刺次数和取材长度无明显差异;斜角进针组取材满意度100%,取得肾球数为(19.9±6.5)个,单纯取得皮质和皮质+皮髓交界区组织者占61.2%,并发症为1.5%;垂直进针组相应为96.6%(14.3±5.9)个、27.1%、11.9%,两组取得的肾小球数、取得肾组织的构成和并发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声引导自动肾活检,斜角进针比垂直进针取材更满意,并发症更少.
作者:邓行江;李荣藻;黄洁平;李莉;肖雨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对照观察直接PTCA和择期PTCA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QTd和QTcd的不同影响.方法:对36例直接PTCA使病变血管血流达TIMI3级的AMI患者,测量其术量、术后2h、48h12导联心电图的QTd和QTcd,并与48例择期PTCA的AMI患者比较.同时与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对照.结果:AMI患者QTd和QTcd对照正常组有显著差异,有室性心律失常的AMI患者QTd和QTcd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P<0.05),直接PTCA和择期PTCA两组AMI患者与正常对照组QTd和QTcd均有显著性差异,两者的QTd和QTcd均有明显的下降,但前者下降的幅度远远大于后者,两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不论直接PTCA和择期PTCA均可降低患者QTd和QTcd,以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但直接PTCA明显优于择期PTCA.
作者:李芝峰;袁正强;李杰;刘霞洪;聂鹏;徐敏;张文辉;刘明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选用7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72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辛伐他汀治疗组.制成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后于0、12、24、48、72h及7天处死大鼠,测定脑组织一氧化氮合酶(NOS)各型活性,并与假手术组及生理盐水对照组测定结果比较.结果:0小时HIE组结构型一氧化氮合酶(cNOS)活性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辛伐他汀组24、48、72h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及72hcNOS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辛伐他汀对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NOS的活性有一定关系.
作者:缪红军;蒋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HBV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 M)表现模式、肝功能状态、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467例乙肝肝炎病毒单纯感染的患者进行HBVDNA定量检测,同时检测其他乙型肝炎病原学标志物及肝功能,并对其中80例患者进行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血清HBVDNA水平与HBVM表现模式有关,HBsAg与HbeAg的存在影响HBVDNA水平变化.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与HBVDNA水平无明显相关.80例患者HBVDNA定量与肝脏病理学分析,HBVDNA定量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结论:HBVDNA定量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与HbeAg阳性有明显相关,是乙型肝炎诊断和观察抗病毒治疗的一项可靠的判断指标.但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无明显相关.
作者:王敏;乐晓华;王辉;徐六妹;王火生;刘赛云;周伯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例1,男,46岁.主因右腹股沟直疝于2000年12月26日入院.行Bassini修补术,术后3天伤口无疼痛,愈合良好,病人于术后5天开始下地活动,并在直立时出现持续性腹股沟初伤口疼痛,疼痛于平卧曲髋时消失.观察伤口无红肿,无明显触痛,体温正常,一周后伤口拆线一期愈合,但直立活动时腹股沟区疼痛仍存在,给予右髋前上棘上内侧封闭处理,直立活动后腹股沟处疼痛无明显缓解.术后四周病人于池浴时直立活动突然右腹股沟处疼痛消失,行走如常无性功能异常.
作者:吴长安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自从1953年施行首例心内直视术以来,心肌保护作为心内直视术的首要考虑及主要辅助措施,已有了长足的进展,尤其是心肌保护液的温度和成分.
作者:赵向东;秦建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LDHi)在慢性乙型肝炎(CHB)中的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测定111例CHB患者,42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和40例健康体检人血清LDH及LDHi.结果:LDH5和LDH5/LDH 4比值三组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0),且CHB组>AsC组>对照组(P均<0.05).在CHB组内,LDH5和LDH 5/LDH 4比值随CHB组内分级的增高而增加,重度>中度>轻度(P均<0.05);并LDH5与AST、ALT、GGT、TBA、LDH这些指标有良好相关性(P<0.01).结论:LDH同工酶检测对判断CHB患者病情程度及监测AsC的健康状况是一个很好的指标.
作者:陆惠芬;钱佳平;何建方;陶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利用标记免疫分析CA19-9、CA72-4、CEA、AFP水平进行对食道癌、胃癌、肝癌、小肠癌、大肠癌、胰腺癌和胆囊癌的诊断研究.方法:标记免疫分析了确诊食管癌6例、胃癌13例、肝癌21例、空肠癌2例、大肠癌13例、胰腺癌5例和胆囊癌1例,并比较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4种肿瘤标记物中以CA19-9敏感性高达92%,特异性以AFP高达86%,联合检测可提高其敏感性达81%.结论: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消化系恶性肿瘤诊断率.
作者:季婷婷;任宗海;李荣洲;林勇;施正超 刊期: 2004年第04期
1 材料和方法1.1 对象:我们随机选择本院2001年4月13日~2001年6月28日体检儿童482例,男性325例,女性157例,年龄从1个月~15岁.
作者:岳晓红;宋继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例确诊为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口服米非司酮12.5mg qd,连服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前后均行彩色超声监测子宫肌瘤大小,实验室观察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催乳素(PRL)、雄激素(T).结果:30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闭经.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缩小率分别为26.85%和45.68%(P<0.01).血FSH LH E2 P测定治疗后平均水平也较用药前下降(P<0.01).其中以E2和P下降为显著,而PRL和T用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好,副反应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马锦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