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笑气吸入性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李新;丁彩云

关键词:笑气, 无痛, 人工流产
摘要:目的:研究笑气吸入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疗效.方法:将260例自愿要求终止早孕的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手术过程中给予吸入50%的笑气),对照组(手术过程中不用任何药物),观察术中、术后的反应.结果:观察组术中疼痛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无一例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术中出血少,术前、术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笑气吸入方法简便、安全、能有效减轻孕妇人工流产术中的痛苦.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手术配合的体会

    我院2002年8月~2003年8月,开展全子宫内膜电切术26例,效果满意.现将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作者:宋春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剖宫产术的术中护理及相关因素分析200例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剖宫产适应证的扩大,剖宫产率也随之急剧上升.因此,加强剖宫产术术中护理,能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稳定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现将我院200例剖宫产术中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孟玉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硫酸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及抗栓作用

    硫酸氯吡格雷是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临床上已广泛用于心脏病、中风、确诊的外周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中能防止复发缺血事件(CURE)的出现,降低死亡率.另外,硫酸氯吡格雷对进行经皮腔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也有好处.

    作者:江启蓉;肖顺林;谢川黔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寿胎丸加减治疗胎漏胎动不安50例临床观察

    胎漏、胎动不安是妇科的常见病.寿胎丸作用显著,为临床保胎的常用方.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味,临床治疗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刁莉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231例单胎臀位分娩情况分析

    我们就231例单胎的分娩方式及臀位新生儿窒息、死亡情况作如下回顾.

    作者:刘文莲;尹卓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在绝经后阴道流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集绝经后阴道流血204例,分析其病因诊断中B超、宫腔镜和分段诊刮术的配合使用情况.结果及结论:良性疾病177例(占86.8%),恶性疾病27例(占13.2%).良性疾病中以生殖器炎症多,86例(占42.2%).恶性疾病中以子宫内膜癌多,15例,占恶性肿瘤的55.6%.宫腔镜配合子宫内膜诊刮能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内膜癌和肌瘤的检出率,尤其适用于持续性出血的患者.B超初筛可使部分患者避免不必要的诊刮.6例宫颈癌和2例CIN均累犯宫颈管,因此对疑为宫颈癌者行宫颈活检前应强调作颈管刮术.

    作者:施红旗;胡旻;周一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医源性烧伤38例临床分析

    目的:讨论医源性烧伤的原因、治疗及预防.方法:回顾分析38例医源性烧伤.结果:医源性烧伤各级医疗单位均有发生,绝大部分系人为造成,少部分存在客观原因,烧伤面积不大,但大部分较深,手术治疗效果好.结论:加强医护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改进治疗措施,是预防医源性烧伤的关键.手术是治疗深度烧伤的积极、有效措施.

    作者:钟永富;杨晓春;刘华;谭益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机械通气治疗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33例

    本文报道33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结果.通过对有机磷中毒引起急性呼吸衰竭发病机理的探讨,我们认为在康复过程中合理脱机很重要,并详细介绍呼吸机的操作步骤以及在脱机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动脉血气等变化.

    作者:廖文方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

    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并不少见,有报道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的9.19%[1].我院自1998年10月~2003年10月共收治小儿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29例.报告如下.

    作者:邵世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11例垂体泌乳素瘤的临床治疗

    在垂体腺瘤中泌乳素瘤占40%~60%,经治疗2~6个月小腺瘤妊娠可达70.3%,大腺瘤为39.5%.本文收集了1997年~2003年11月间收治该类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梁欣;周爱萍;粟春敏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治疗手部感染创面

    目的:总结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治疗手部感染创面的经验.方法:采用腹股沟轴型皮瓣带蒂转移覆盖手部感染创面,供区、受区创面均一期闭合,术后3~4周断蒂.结果:应用腹股沟轴型皮瓣修复手部感染创面8例,全部手术获得成功.结论:以旋髂浅动、静脉为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位置隐蔽、血管口径较粗大,血供丰富,手术方法简单,抗感染能力强,适用于手部感染创面的修复.

    作者:刘建惠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前胆汁引流利弊的探讨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ancreaticoduodenectomy,PD)术前胆汁引流(PBD)减轻梗阻性黄疸对于手术后结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自1991年以来收治的胰头及总胆管下段恶性肿瘤手术治疗病例89例,其中35例患者PD术前进行胆汁引流减黄手术,54例患者未行PD术前减黄手术,从术前血清胆红素水平、术中胆汁培养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比较.结果:PD术前减黄组由于PBD引起胆汁性腹膜炎2例,胆道感染1例.术前减黄组PD术中胆汁培养阳性16例,明显高于未减黄组3例(P<0.05).减黄组PD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7/35)明显低于未减黄组(28/54)(P<0.05).结论:PD术前减黄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但减黄确能降低P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季堃;乔世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基质金蛋白酶在冠心病的意义

    1 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概述基质金属蛋白(MMPs)是一类以一个锌依赖的蛋白酶家族,其对细胞外基质有降解作用,从而在基质重塑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李海鹰;季康挺;张怀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经阴道超声(TVS)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56例子宫内膜息肉的经阴道超声图像表现与病理的比较.结果: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准确率为91.1%(51/56).结论:经阴道超声是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一种简便有效的诊断方法.

    作者:栗河舟;栗河莉;刘云;李洁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40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老年糖尿病并低血糖,应及时诊断,先静注50%葡萄糖(GS),继以5%~10%GS维持静滴,并给予营养脑细胞药物、吸O2等治疗,防止再次低血糖反应.

    作者:李绍祥;刘奎贤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高血压性脑出血定向抽吸术后再出血因素的探讨

    目的:探讨定向抽吸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引起术后再出血的因素.方法:立体定向组使用立体定向仪.CT定位定向组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结果: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舒张压P=0.032.结论:高血压是否得到较好控制是决定再次脑出血的首要因素.控制血压是防止术后再次脑出血的重点.

    作者:陆川;孙军;何学雄;肖达荣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42例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的经验方法.方法:对我院血透中心2000年1月~2003年12月间,开展的血液透析个体化治疗的42例老年C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患者通过个体化透析治疗后,透析期间心血管系统并发症明显减少,患者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提高.结论: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个体化血液透析治疗,是提高老年CRF治疗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作者:张满生;王关乔;寿苗林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观察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的疗效.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治疗组)和B组(对照组),分别用凯西莱与护肝片类治疗,疗程均为4周.治疗组总有效率9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显效所需时间平均为9.8+6.5d,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ALT、AST、γ-GT复常分别为96.7%、93.3%、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组ALT、AST、γ-GT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凯西莱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较好,优于护肝片类.

    作者:王均科;牟小平;张鹏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肝功能测定及意义

    甲亢合并肝脏损害在临床上较为多见.为了探讨甲亢患者甲状腺素(thyroiu hormore,TH)变化,对肝功能的影响,本文对92例甲亢患者血清进行测定,并与43例健康对照者相比较.

    作者:江榕;林峻 刊期: 2004年第06期

  • 50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处理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4年3月~2003年12月收治的50例GIST患者的临床和组织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应用4种抗体(C-kit,CD34,SMA,S-100)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GIST主要发生在胃(60% 30/50)和小肠(26% 13/50),结直肠较少(14% 7/50)良性14例.潜在恶性6例,恶性30例,C-kit阳性表达率(92% 46/50),CD34阳性表达率(88% 44/50)肿瘤切除率100%.结论: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质性肿瘤,C-kit(CD117)和CD34标记阳性是确诊GIST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手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中的正确判断,指导术式选择也至关重要.

    作者:李建胜;钱萍;莫善兢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