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瑞玲;肖春燕;蔡娟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存在问题.方法:专职人员按照设计表格要求,对1654例住院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1654例住院患者中1333例患者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高达80.60%,预防用药占64.14%,治疗用药占32.41%,无指征用药占3.45%,外科系统多以新型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经验用药占85.82%,根据药敏选药仅占14.18%.结论:加强管理,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合理用药.
作者:杜瑞玲;肖春燕;蔡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1998年2月~2003年6月对15例结肠梗阻急诊手术采用在术中肠管插管灌洗清洁肠道配合手术,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达到了一期手术条件.现将手术中肠道清洁的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余瑞乐;金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方法:辛伐他汀每晚10mg,非洛贝特100mg,口服2次,共四周.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对照组,P《0.01.结论:辛伐他汀合非洛贝特治疗高脂血症,疗效满意.
作者:吕英;潘根富;王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睾丸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分型.方法:分析21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仪检查的阴囊外伤患者的声像图改变和手术所见.结果:21例阴囊外伤患者中睾丸挫伤型4例,睾丸血肿型9例,睾丸破裂型7例,正常1倒,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符合率95.2%(20/21).结论:超声检查睾丸损伤准确率高,方便易行,其声像图分型与病理改变接近,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正平;胡正彪;吴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45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过敏性紫癜,青少年好发;单纯皮肤型(12例)及混合型(14例)占多数;治疗采用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全部治愈.结论: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在急诊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具有损伤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费用低等优点[1,2],同时手术安全性较高,但其有一定的适应证和术中、术后应注意的事项.1995年3月~2003年6月我院在行急诊胆囊切除术时应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74例,无并发症发生,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臻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综合比较四种不同方法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四种不同治疗方法治疗94例肱骨髁上骨折,34例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22例采用闭合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18例采用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2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并随访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及肘内翻的发生率.结果: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组优良率为73.5%.但避免了手术的再次创伤及手术并发症,经济负担低;闭合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组优良率81.8%;切开复位交叉穿针内固定组优良率为83.3%;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组优良率95%.结论:对于无移位或轻度移位的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可采用手法整复石膏外固定.对于移位严重或伴有血管神经损伤者,可采用切开复位钢丝张力带内固定.
作者:王玉玲;赵淑芳;张连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3~2003年收治的十二指肠损伤46例临床经验.结果:全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损伤部位以降部为主,共26例(57%),全组并发症发生率43%,病死率15%.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掌握手术探查指征和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可提高治愈率.
作者:毕成;刘海玉;宋展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超声特点、检查及诊断方法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9000余例胃十二指肠超声检查病人,57例超声诊断为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的声图像特征、检查方法、注意事项.结果:57例超声诊断十二指肠球后溃疡病人,48例经胃镜证实,9例不宜做内镜检查的经X线钡餐造影及治疗后随访检查确诊.超声图像主要特征表现为:胃内潴留物、肠腔狭窄、肠壁增厚水肿、不全梗阻、与周围组织粘连及动力学的改变.结论:超声能准确的反映溃疡的大小、病变的程度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伴有梗阻情况下更能体现超声检查的优势,应该作为临床的一种较好选择.
作者:顾世明;陈红霞;马红艳;裴晴晴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HBsAg阴性的乙肝患者血清DNA及肝组织中HBsAg HBcAg的表达.方法:对近四年33例病因不明的慢性肝病患者及HBsAg自然转阴的1 7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3例HBsAg阴性的慢肝患者中,8例血清中可检测到HBVDNA;2例HBVDNA阴性患者肝组织中可检测到HBsAgHBcAg.17例HBsAg自然转阴的乙肝患者中,12例血清中可检测到HBVDNA阳性者共20例,18例肝活检,肝组织中均可检测到HBsAg和/或HBcAg.结论:HBsAg阴性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转阴并意味着病毒血症的清除和乙肝的痊愈,须进一步检测血清DNA及肝组织中的HBsAg HBcAg.
作者:余卫华;万建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左室射血分数(EF)≤40%,心功能(NYHA)Ⅱ-Ⅳ级,在基础治疗上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对照组.观察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分数(FS).结果:观察治疗1年.比索洛尔小剂量开始,平均用量(4.11±1.21)mg/l.比索洛尔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LVEDD、LVESD改善,EF、FS值上升(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比索洛尔长期治疗可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缩短分数,且对老年人是安全的.
作者:徐培敬;陈颖;张枫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胆汁酸(TBA)的生成和代谢与肝脏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血清TBA水平能反映肝实质性损伤[1].因此它的诊断价值已越来越受重视,它不仅用于临床诊断,还能反映病情发展和评估预后.本文采用循环酶速率法测定血清TBA浓度,对各类型肝病进行分析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魏丽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虽然目前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手段,但心肌梗死的发生并非都是因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导致管腔闭塞所致,如冠状动脉的粥样斑块内或其下出血、冠脉持续痉挛、循环血量骤降导致冠脉灌注锐减、心肌需氧量突然猛增、餐后血酯过高等也是造成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原因.
作者:吴志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家族性大肠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 polyposis FAP)是一种可累及结、直肠,具有很大癌变倾向的遗传性疾病.现结合13例病例资料就其临床特性及诊治方法进行讨论.
作者:卢红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高锰酸钾液外用对烧伤晚期顽固性复发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成4组,每组均为15例,分别与换药时加用1:5000、1:2000、1:1000高锰酸钾液湿敷30min及1空白对照组,观察疗效.结果:各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的有效率作X2检验,P《0.05或P《0.01,均有显著性差异;除用药时创面有疼痛外,未见其它全身毒副反应.结论:外用高锰酸钾不失为治疗烧伤晚期顽固性复发创面的良好手段,且方便、价廉.
作者:林邦长;孙菊妹;叶礼岳;王史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部挤压伤的综合治疗.方法:24例病人中,其中男15例,女11例,回顾性的分析了手部挤压伤的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24例病人随访时间1~5a,按照TAM系统标准,总优良率达62.5%.结论:手部挤压伤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手功能.
作者:崔庆元;王祥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对照研究乳管内视镜与乳管造影在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方面的差别.方法:乳头溢液病人175例先行X线下造影检查,后行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对比乳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率,作统计学处理.结果: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占位性病变的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X线造影检查.结论:乳腺导管内视镜对乳腺导管内病变的检查明显优于X线造影检查,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X线造影检查.
作者:王文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肾脏病科2001年3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药物性血尿38例,其中头孢拉定所致者23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时用该药引起,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提高对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认识.方法:对26例体弱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26例,随访19例,优9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3.6%.结论:对体弱,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友仁;徐生根;徐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3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征、手术时机与急诊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治愈42例(97.7%),死亡1例(2.3%),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符,应引起临床重视.急诊状态下,如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术式应简单灵活.围手术期处理应全面检查,纠正内科伴发病,术后作好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护理,保证切口愈合.
作者:冯新献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