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新献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51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每日1次;B组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4100U,皮下注射q12h,连续15d.结果: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较A组患者有显著减少、减轻(P《0.05).结论:LMWH是一种治疗UAP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生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检出颅外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2000年~2003年67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行高频超声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黄福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1996年6月~2004年2月,我们应用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46例,疗效和安全性均较好.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组46例男18例,女28例.年龄17岁~67岁,平均33.2岁.其中镇静剂中毒21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毒鼠强中毒6例,非有机磷农药中毒3例.中毒症状表现:其中32例处于休克状态,需升压药维持.28例呼吸功能衰竭,需人工呼吸支持,26例神志不清,16例凝血机制障碍.
作者:陈良仓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了解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中梅毒阳性率分布情况.方法:梅毒检测采用ELISA方法,利用Excel对结果进行卡方检验.结果:从54300名无偿献血者中检出梅毒阳性58人,梅毒平均阳性率为0.107%;男女梅毒阳性率存在明显的差异(X2=4.3,P《0.05).结论:焦作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阳性率属于低发病区,本地区梅毒高发人群是文化程度低的无偿献血者,高发年龄20~40岁,女性比男性更易感染梅毒.
作者:吕振普;张国平;韩惠云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总结老年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急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1995~2000年收治的60岁以上急性结石性胆囊炎43例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临床特征、手术时机与急诊手术方法、围手术期处理.结果:本组治愈42例(97.7%),死亡1例(2.3%),术后并发切口感染3例.肺部感染3例,胆总管结石残留1例.结论:老年结石性胆囊炎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符,应引起临床重视.急诊状态下,如有手术指征应尽早手术.术式应简单灵活.围手术期处理应全面检查,纠正内科伴发病,术后作好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的护理,保证切口愈合.
作者:冯新献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层次中年高血压病眼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807例(1614眼)中年高血压病和379例(758眼)健康人眼动脉频谱进行研究,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频谱第1峰(A)与第2峰(B)的比值(A/B).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对病人的危险性进行分层.低危组251例;中危组334例;高危组176例;很高危组46例.结果:高血压病中中危以后,眼动脉的PSV、EDV、RI、PI、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相应变化(P《0.01或P《0.05),PSV、EDV减低,RI、PI升高.A/B敏感性高(91.3%),且是唯一在低危与中危间即有显著差异的指标(P《0.01),该值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眼血流对于定量评估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顺和;沈贵林;钟志萍;管建明;郑哲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损伤48例作为非手术治疗对象,脾损伤及血腹量B超或CT评分《4分,37例经脐穿刺盆腔置管引流,观察引流的量和性质.结果:第一个24h内引流量在200~960ml,无1例因活动性出血而需要中转手术.48例中有2例因脾窝血凝块不吸收致发热中转手术.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损伤是安全可行的;经脐穿刺盆腔置管引流在脾损伤非手术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戴丐国;杜根安;马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心室重塑的影响.方法:入选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98例,左室射血分数(EF)≤40%,心功能(NYHA)Ⅱ-Ⅳ级,在基础治疗上随机分为比索洛尔组和对照组.观察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经(LVESD)、射血分数(EF)、左室缩短分数(FS).结果:观察治疗1年.比索洛尔小剂量开始,平均用量(4.11±1.21)mg/l.比索洛尔组症状和心功能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有效率明显上升(P《0.05).LVEDD、LVESD改善,EF、FS值上升(P《0.01).结论:在基础治疗上加比索洛尔长期治疗可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改善心室重塑,提高左室射血分数及左室缩短分数,且对老年人是安全的.
作者:徐培敬;陈颖;张枫林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院肾脏病科2001年3月~2003年12月共收治药物性血尿38例,其中头孢拉定所致者23例,均为上呼吸道感染和肠道感染时用该药引起,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和提高对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认识.方法:对26例体弱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结果:手术26例,随访19例,优9例,良5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73.6%.结论:对体弱,老年人新鲜股骨颈骨折,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及时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赵友仁;徐生根;徐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它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我们于1997年8月~2002年10月运用复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145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阿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手部挤压伤的综合治疗.方法:24例病人中,其中男15例,女11例,回顾性的分析了手部挤压伤的综合治疗和康复训练.结果:24例病人随访时间1~5a,按照TAM系统标准,总优良率达62.5%.结论:手部挤压伤的综合治疗非常重要,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提高手功能.
作者:崔庆元;王祥善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研究脂微球前列腺素E1(lipo-PGE1)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的影响,评估其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3年8月收治ARDS患者58例,随机分lipo-PGE1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在入院48h后静脉滴注lipo-PGE13ng·kg-1·min-1,维持2h,每天2次,连用7~14d.比较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生存率.结果:治疗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机械通气时间、患者住ICU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aO2、氧合指数(氧分压/吸氧分数)、肺顺应性恢复较对照组早(P《0.01,P《0.05,P《0.05)lipo-PGE1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加心排量.结论:lipo-PGE1对ARDS患者有较好疗效,提高生存率,缩短住ICU时间.
作者:柳元化;邵学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讨论硫普罗宁(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6)a)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200mg静脉滴注,qd×4w.对照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8)a)应用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肝功能指标SB、AST、GGT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显效率47.8%,总有效率89.1%,均优于对照组(37.0%,73.9%).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作者:刘惠敏;张导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格拉诺赛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致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设立治疗组30例,化疗后出现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减少则应用格拉诺赛特治疗,对照组20例,仅化疗及一般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外周血WBC变化及WBC持续低于2×109/L的天数,及两组感染发生情况.治疗组白细胞上升至4×109/L后复查骨髓了解细胞形态.结果:用格拉诺赛特治疗后3天WB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WBC持续低于2×109/L的天数明显缩短,感染发生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格拉诺赛特治疗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致白细胞减少症是有效的,且能降低感染率,保证化疗顺利进行.副作用少,不会导致白血病细胞增殖.
作者:翁立坚;林若玲;黄健美;蔡若吟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转归及影响致残因素.结果:临床治愈33.3%,好转4O%,总有效率73.3%,死亡率20%.讨论:房颤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是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差.
作者:周利霞;周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高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其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和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1].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院采用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外伤性脑干梗塞系指明确的头部外伤后出现的原发性脑干缺血性损伤,临床上较为少见[1,2作者1999年10月~2003年10月间,诊治11例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邵世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上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上肢(锁骨、肱骨、尺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镍钛环抱合金固定骨折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骨折临床愈合.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具有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稳固,手术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叶飞强;利春叶;黄日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如何做到合理有效给氧,以往缺乏可测量的客观指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应用,不仅为患者给氧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同时对早期发现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都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孟玉臻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