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与CT诊断

蔡先应;闫庆栋

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断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早期5例,髋关节间隙内侧增宽,股骨头稍变形,有轻微的散在碎裂.从中央到表面可见点状及小道状骨质增生,正常星芒征变形或周围呈丛状及簇状,部分相互融合;晚期13例,股骨头变形呈园帽状或蕈状,病变内发生囊变和碎裂,星芒征明显变形或消失,骨小梁均失去原有之均匀排列而融合成不规则、不均匀之粗大丛状及簇状,或呈不规则之粗大颗粒状.股骨颈缩短、增粗,大转子升高,沈通氏线不连续,髋臼窝宽而浅.髋关节普遍骨质疏松,肌肉萎缩.8例股骨头前方骨皮质骨折不连续.结论:CT扫描对早期发现病变及了解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受累范围及程度具有重要价值,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年高血压病眼动脉彩色多普勒频谱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危险层次中年高血压病眼动脉血流参数变化规律,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显像对807例(1614眼)中年高血压病和379例(758眼)健康人眼动脉频谱进行研究,检测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液速度(EDV)、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频谱第1峰(A)与第2峰(B)的比值(A/B).根据1999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对病人的危险性进行分层.低危组251例;中危组334例;高危组176例;很高危组46例.结果:高血压病中中危以后,眼动脉的PSV、EDV、RI、PI、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相应变化(P《0.01或P《0.05),PSV、EDV减低,RI、PI升高.A/B敏感性高(91.3%),且是唯一在低危与中危间即有显著差异的指标(P《0.01),该值随着危险层次的提高而下降.结论:彩色多普勒检测眼血流对于定量评估高血压病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徐顺和;沈贵林;钟志萍;管建明;郑哲岚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钝性脾损伤非手术治疗经验

    目的:探讨钝性脾损伤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脾损伤48例作为非手术治疗对象,脾损伤及血腹量B超或CT评分《4分,37例经脐穿刺盆腔置管引流,观察引流的量和性质.结果:第一个24h内引流量在200~960ml,无1例因活动性出血而需要中转手术.48例中有2例因脾窝血凝块不吸收致发热中转手术.结论:选择性非手术治疗脾损伤是安全可行的;经脐穿刺盆腔置管引流在脾损伤非手术治疗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戴丐国;杜根安;马红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

    目的:讨论硫普罗宁(凯西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随机分组,治疗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3±6)a)常规护肝治疗基础上加用硫普罗宁200mg静脉滴注,qd×4w.对照组46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0±8)a)应用常规护肝治疗.结果:治疗组治疗后4周肝功能指标SB、AST、GGT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显效率47.8%,总有效率89.1%,均优于对照组(37.0%,73.9%).结论:硫普罗宁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脂肪肝安全有效.

    作者:刘惠敏;张导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

    目的:分析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提高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临床证实的80例粟粒性肺结核患者的X线及CT片,与7例肺转移瘤和3例尘肺的影像表现进行比较.结果:粟粒性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的粟粒样大小结节阴影,急性者结节的大小、分布及密度均匀,结节大小平均为2.8mm;亚急性及慢性者则大小、分布及密度都不均匀,结节平均5.7mm,伴钙化结节32例,肺纤维化11例,局限性肺气肿12例;肺转移瘤结节平均5.2mm;尘肺结节平均6.2mm,均有钙化、肺纤维化和局限性肺气肿.结论:高分辩率CT对肺内弥漫性结节性病变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作者:孙俊凯;刘洪娟;王玉梅;刘仲方;陈炎汉;张洪涛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我们选择118例足月妊娠阴道分娩者在第三产程早期口服米索前列醇,预防产后出血,并与肌注催产素106例对照,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郑秀玲;马楠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子痫的发生特点及预防

    目的:探讨子痫发生特点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1988年5月~2003年4月我院住院子痫患者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①子痫发生率0.39%,76.5%为不定期或从未产前检查的患者;②近5年发生率明显下降,但院内产时、产后子痫发生率却明显增多;③冬春寒冷季节发病率高;④6例有血钙检测的患者中,5例存在低血钙.结论:加强孕产妇管理,重视孕期宣教及产前检查,应用足够量的硫酸镁,减少产时、产后的不良刺激,开展术后镇痛等,可降低子痫的发生.

    作者:魏璐华;蒋云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缓解后联用大剂量阿糖胞苷化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缓解后维持强化阶段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化疗对延长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无病生存期(DFS)的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用HD-Ara-C 1~2g/m2,q12h,持续3h以上静脉输注,第1、3、5天使用,每年1~2次,连用3年.对照组仅常规化疗.比较两组的DFS.结果:治疗组DFS(1年、3年、5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HD-Ara-C用于AML缓解后的维持强化治疗疗效较好,是延长患者的DFS的有效措施之一.HD-Ara-C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可以加强支持治疗,避免死亡发生.

    作者:何玲;邓莉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在手指复合伤中的应用

    目的:用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修复手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方法:根据掌背动脉的解剖特点,设计以第二、三掌背动脉为蒂的肌腱皮瓣、骨皮瓣、肌腱骨皮瓣逆行移位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共16例.结果:14例皮瓣顺利成活,2例出现静脉危象,皮缘部分坏死,经拆线,换药后伤口愈合.术后3周开始系统功能练习,9例术后随访3个月~2年6个月,皮瓣柔软有弹性,外形佳,感觉、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第二、三掌背动脉复合组织瓣血运可靠,并含有感觉神经,手术操作简单,用于修复示、中、环指掌背侧复合组织缺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作者:林浩;邓少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过敏性紫癜45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临床诊断为过敏性紫癜45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结果:过敏性紫癜,青少年好发;单纯皮肤型(12例)及混合型(14例)占多数;治疗采用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全部治愈.结论:皮质激素及环磷酰胺治疗本病是安全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秀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结肠梗阻急诊手术中肠道清洁的配合

    我院1998年2月~2003年6月对15例结肠梗阻急诊手术采用在术中肠管插管灌洗清洁肠道配合手术,使手术安全性大大提高,达到了一期手术条件.现将手术中肠道清洁的配合要点介绍如下:

    作者:余瑞乐;金凯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11例青年肺癌误诊分析

    青年人肺癌近年发病有增长趋势,临床上误诊率较高,本文介绍分析了近年遇到的16例中11例误诊病人,误诊率高达68.3%,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程度.

    作者:宋国趁;马德青;张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高频超声检测Ⅱ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病变

    脑血管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致残的主要原因.早期检出颅外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斑块,对防治脑血管病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对我院2000年~2003年67例Ⅱ型糖尿病(DM)患者颈动脉行高频超声检查,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伟;黄福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上消化道出血69例分析

    根据胃镜检查,结合临床对我院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9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69例均为呕血或黑便的病人.男,58例,女11例,年龄25~70岁,其中20~30岁1 5例,31~55岁36例,56~70岁18例.①诊断诊据:有呕血、黑便病史1~3天,61例经胃镜确诊,急诊手术3例.

    作者:王国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复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145例疗效观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几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呈年轻化,它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我们于1997年8月~2002年10月运用复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145例,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阿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睾丸损伤的超声诊断及其声像图分型

    目的:探讨睾丸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及其声像图分型.方法:分析21例经二维及彩色多普勒仪检查的阴囊外伤患者的声像图改变和手术所见.结果:21例阴囊外伤患者中睾丸挫伤型4例,睾丸血肿型9例,睾丸破裂型7例,正常1倒,超声检查与手术对照符合率95.2%(20/21).结论:超声检查睾丸损伤准确率高,方便易行,其声像图分型与病理改变接近,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正平;胡正彪;吴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DSA表现及介入治疗的价值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大出血各自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表现,探讨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本文收集17例产后大出血病人,其中经阴道分娩后7例,剖腹产后8例,人工流产后2例.均行DSA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后栓塞子宫动脉或(和)髂内动脉,栓塞剂为明胶海绵和(或)金属弹簧圈.结果:DSA表现为宫腔内弥漫性出血8例,宫腔内局灶性出血2例,子宫动脉分支受损出血4例,出血部位不明3例.栓塞靶动脉后均成功止血.结论:不同原因引起的产后大出血DSA表现各有特点,介入治疗疗效佳,并发症少,可取代传统的子宫切除术.

    作者:胡文豪;周为中;胡哲;余昶;黄士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298例分析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的常见病、高发病,是诱发宫颈癌的高危因素.大量研究资料表明,其发生与单纯疱疹病毒-Ⅱ型(HSV-2)和人乳头状病毒(HPV)感染有关[1].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很多,我院采用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其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班慧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镍钛环抱式记忆合金治疗上肢骨折48例分析

    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治疗上肢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上肢(锁骨、肱骨、尺桡骨)骨折,行切开复位,镍钛环抱合金固定骨折端.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12个月.结果:切口均一期愈合,全部病例骨折临床愈合.结论:镍钛记忆合金内固定器具有创伤小,组织相容性好,固定稳固,手术操作简单等特点.

    作者:叶飞强;利春叶;黄日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UAP)的疗效.方法:将51例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阿司匹林肠溶片75mg每日1次;B组加用低分子肝素(LMWH)4100U,皮下注射q12h,连续15d.结果:B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心电图上心肌缺血范围和程度较A组患者有显著减少、减轻(P《0.05).结论:LMWH是一种治疗UAP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陈生立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15例心源性脑栓塞致残死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心源性脑栓塞的病因及对策.方法:分析心源性脑栓塞的转归及影响致残因素.结果:临床治愈33.3%,好转4O%,总有效率73.3%,死亡率20%.讨论:房颤合并心脏瓣膜病变是脑梗塞的主要原因之一,预后差.

    作者:周利霞;周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