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蒲新
胺碘酮是心血管内科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心律失常的药物,是第Ⅲ类抗心律失常制剂,是治疗心律失常常用的药物之一。胺碘酮口服时吸收缓慢,静脉注射后大约15分钟作用达高峰,并在4小时内代谢[1]。因为该药物作用时间较短,临床上常采用静脉泵入的给药方法。另外其P H值较低为2~4,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性很大,容易损伤血管的内皮细胞,从而引发静脉炎。轻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发红、疼痛;重者静脉血管呈条索状改变伴剧痛,甚至血管周围皮肤结节状硬结、局部组织坏死,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2]。我科自2014年以来开始使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胺碘酮引起的静脉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洵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输液性静脉炎是静脉输液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病率为20%至80%。它影响治疗效果,延长住院时间,给继续输液带来了难度。本文就输液性静脉炎的发生原因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段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盲选法选择古浪县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C V A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班布特罗(立可菲)、茶碱缓释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71.11%,疗效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肺功能恢复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水平。结论:孟鲁司特治疗CVA的临床疗效显著,使用方便、安全、经济。
作者:张永明;张荣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美国科学家发现能再生出动脉的细胞,有助于开发出一种全新的心脏病疗法--“自然搭桥”疗法,即诱导心脏细胞在病变或者阻塞的血管周围形成新的动脉,再造供血通路。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营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营心通脉方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00m L;对照组30例,采用舒喘灵片0.4m g,每4小时1次口服,4周为1个疗程。共观察1个疗程。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为36.67%,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显效率为26.67%,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43.33%,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中医证候显效率为23.33%,总有效率为73.00%;经Ridit分析,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期间治疗组及对照组均未见不良反应,提示两种策略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结论:营心通脉方治疗冠心病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盛文娟;侯炽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药在我国医院非常常见,因为其有延缓衰老以及强身健体的功能,而中药的药理作用一般表现在调节抗氧化、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清除自由基、肌体免疫功能,修复DNA的损伤等方面,从而使机体寿命得以延长,以此实现抗衰老的作用,本文将中药当中抗衰老的药理作用进行分析。
作者:杨允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疼痛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缓解时间快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人工关节置换患者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患者疼痛,是有效的护理方法,可推广应用。
作者:郭芳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研究TDP治疗器加中药湿敷治疗外周静脉置管局部静脉炎的护理心得,从而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28例外周静脉置管局部静脉炎病人,进行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湿热敷或湿敷,观察组运用TDP治疗器加上冷露凉消散对病人实施综合救治。对比俩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外周静脉置管静脉炎病人实施运用TDP治疗器加上冷露凉消散救治,效果极佳。
作者:李景秀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在肝胆外科护理过程中,优质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肝胆外科患者80例,80例患者都在我院进行临床护理,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主要进行临床优质护理。结果: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临床焦虑情况和疼痛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优质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中的应用作用较大。
作者:潘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对比分析国产羟基磷灰石涂层髋臼假体与进口生物型假体的6年临床疗效。方法:对比分析60例使用羟基磷灰石涂层髋臼假体行全髋置换术的患者及20例采用进口生物型髋臼假体的患者随访影像学评估及髋关节功能评估,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本组均获得6年随访,末次随访国产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92分,进口髋关节评分平均90分。结论:两组髋臼假体的6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国产假体采用羟基磷灰石涂层可以增加髋臼假体的固定,但可能同时也是引起骨溶解的诱因。
作者:赵乐;李强;徐斌;李萌;李建锋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PN)应用于乳腺微创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82例拟行乳腺微创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CPN组与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实施护理,CPN组则实施CPN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CPN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健康知识掌握率及护理满意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乳腺微创手术患者中实施CPN护理有利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并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健康宣教效果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边彩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紫癜性肾炎临床病理分析和三联治疗效果。方法:以回顾性的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确认并进行治疗的66例紫癜性肾炎患者,并对其临床、病理、三联治疗的效果及随访后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从检查结果来看,66例患者的病例显示尿检正常、肾功能正常,经随访,无1例患者复发,也未发现严重的感染事件、死亡事件等,治愈率为100%,效果显著。结论:采用三联治疗紫癜性肾炎,疗效好、副作用小、起效快、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晋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星状神经节是全身大的交感神经节,其节后纤维分布广泛,不仅包括头面部以及上肢区域,而且还分布于心、肺和胃肠道等区域。星状神经节阻滞就是通过局部麻醉药物注入阻滞交感神经,从而治疗星状神经节所支配区域的疾病,例如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上肢、下肢及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多种疼痛及非疼痛类疾病。本综述围绕星状神经节阻滞来阐述其在临床应用情况及进展。
作者:申玉馨(综述);张析哲;周琪(审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药品质量关系着药物的使用效果以及患者的身体健康,因此药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对制药行业的发展意义重大。药学专业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它与生物学以及化学等学科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该专业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实验以及分析教学,从而使学生掌握实践操作知识,实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在大量实验教学中,药物分析实验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该课程能够提高学生的药物分析实验技巧以及创新能力。但是目前药学专业药物分析实验教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本文对其改革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与研究,希望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对于药物分析知识的掌握程度。
作者:胡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葡萄糖-胰岛素-钾溶液(Glucose-insulin-potassium,GIK,简称极化液)对脓毒症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脓毒症组(lipopolysaccharide,LPS8mg/kg),极化液组(LPS8mg/kg+GIK4ml?kg-1?h-1)。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腹腔注射LPS后3d和5d大鼠血清TNF-α和IL-10含量。结果:与对照比较,注射后3d脓毒症组和极化液组大鼠血清T N F-α,I L-10升高(P<0.05);与注射后3d比较,注射后5d脓毒症组大鼠T N F-α,I L-10升高,而极化液组T N F-α下降(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注射后3d和5d极化液组大鼠T N F-α,I L-10、TNF-α/IL-10比值较低(P<0.05),且极化液组TNF-α/IL-10比值在制模后5d接近对照组水平。结论:GIK能明显减轻LPS诱导的全身性炎症反应,对内毒素造成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杨秋燕;左友波;杨宇焦;蹇顺海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研究普外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相应的干预对策。方法:2014年8~2015年9月,选取我院20名护理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干预措施培训,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结果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经过观察,观察组在护理中的失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观察组的护理评价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了解分析普外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能有效避免护理失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李华琼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30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作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行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围术期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比例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外固定架骨搬运术治疗后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治疗效果,并减少并发症,应推广该护理模式。
作者:刘芹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衰竭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我院收治的43例心肌梗死后心肌衰竭的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一般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临床观察以及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俩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的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心肌梗死后早期心肌衰竭的病人实施临床观察以及科学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提高抢救速度,增加患者生存的几率。
作者:王迎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索在二级医院中如何更好地全面推进品管圈活动。方法:通过对我院开展品管圈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调查问卷,针对其中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分析,制定对策,并进行过程评价和管理,进行前后效果比较。结论:针对推行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有效对策,对推进品管圈活动是可行的,提高了员工自主自发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一线职工参与管理的意识和管理制度的执行力。
作者:姜文静;彭春敏;冯广伟;万菁;谢东浩 刊期: 2016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检验科的医院感染控制管理方法,达到预防与控制发生医院感染的目的。方法:分析检验科发生医院感染的原因,提出相关管理措施。结果:预防与控制检验科医院感染提高思想认识是根本,加强组织管理是保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是关键。结论:必须重视做好检验科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采取规范措施加以管理,才能有效保障医务人员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伤害,确保医疗安全。
作者:柯秀玲 刊期: 2016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