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

万仁平;罗德源;黄淼龙;黄文;古卫权

关键词:胸腔镜, 肌无力
摘要: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小儿重症肌力效果.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把32例MG分为二组,分别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及常规正中开胸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比较其方法及效果.结果:二种方法近期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05),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胸腺瘤1例,胸腺增生31例);随访半年~5年,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能获得常规手术效果,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4例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单纯以拉米夫定100mg/d,观察3~36个月,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谷酰氨传酞酶(r-GT),白细胞和血小板,eAg/eAb血清转换及HBV-DNA的阴转情况,B超观察肝脾及门脉情况.结果:ALT,AST,ALB,r-GT四项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12个月HBV-DNA阴转率为82.3%.结果:拉米夫定对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作者:叶蕾;朱肖鸿;赵慧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奥曲肽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本文通过对临床上使用奥曲肽与垂体后叶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63例的对照观察,发现奥曲肽疗效显著,总结如下.

    作者:吴勇;胡方晴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的作用.方法:将352例中、重度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172例接受HIE常规支持、对症等治疗;②干预组:180例在HIE常规支持、对症等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高压氧、视觉刺激、听觉刺激、触觉刺激、语言刺激、运动训练及刺激、经络导频、静滴丽珠赛乐(或脑活素)等早期干预措施,4~6个疗程甚至更长.对比两组患儿智力、运动发育状况及继发性癫痫、脑瘫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智能低下、运动发育迟缓、继发性癫痫,脑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对HIE进行早期干预能显著减少的发生,明显改善其预后.

    作者:罗启林;解福平;龙一成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胺碘酮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2000年3月~2001年6月65例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伴室性心律失常内科及ICU住院病人,年龄48岁~82岁,平均年龄62.5岁,男性49例,女性16例.

    作者:石新木;杨海燕;沈伟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介入治疗中晚期癌症的临床护理

    我院自1996年6月以来,对多种中晚期癌症进行放射介入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丽丽;欧阳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我科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艳芳;曾晓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急性心梗非早期疗效观察

    自1999年7月以来,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病人15例,从明确诊断到接受治疗时间均超过12h以上,我们对其中的13例进行了静脉溶栓并用低分子肝素、阿斯匹林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光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病理分析

    我院2001年~2003年收治2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洪青;张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内镜下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结果:25例放置胆道支架均获成功,术后二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7例(68%),明显减退8例(32%),2例(8%)发生胆管炎.随访6个月,4例死亡,9例发生支架阻塞再行支架置换术,3例失访.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可有效缓解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病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对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是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沈伟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妇科急腹症287例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妇科常见急腹症的临床特征,减少误诊.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妇科急腹症患者28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7例病人包括11个病种,分四大类:腹腔内出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并发症及其他疾病.结论:宫外孕及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在诊断时要注意认真询问病史,注意近期不洁同房史或宫腔手术史,监测HCG,行后穹隆穿刺是重要鉴别诊断的手段.

    作者:唐建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519份标本病原菌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通过对我院近期临床常见病原菌检测及其对各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敏感性进行分析,为临床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降低病人费用,提高医院床位周转率提供依据.方法:各类细菌的培养、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均严格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结果:519份标本中分离出17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菌34.1%(59/173),革兰氏阴性菌45.7%(79/173)真菌20.2%(39/173).结论:临床上在治疗因病原菌而感染的疾病时应考虑致病菌的菌种,抗菌药物的抗菌谱,正确、有效、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重视细菌检测.

    作者:蒋翠霞;刘祥朝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早期应用不同他汀制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他汀制剂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8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例)和辛代他汀组(18例),除外慢性活动性肝病,原因不明的转氨酶持续升高者,对他汀类过敏者等,于发病24h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10mg,晚上睡前一次服,总疗程一年,观察主要终点为心脏事件发生率,次要终点为安全性.结果:阿托伐他汀及辛伐他汀除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外,还可减少各种心脏事件发生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应用他汀疗效可靠,使用安全.

    作者:王少学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法:通过56例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停用原降压药的洗脱期后,使用缬沙坦80mg加氢氯噻嗪12.5mg联合治疗,连续使用四周,观察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及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药联合可以平稳而有效地降低血压,第一周有效率达58.7%,到第四周达86%,不良反应少.结论: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法.

    作者:沈国强;周文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

    我们近来临床应用硫酸依替米星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病例25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海华;李爱静;杨万勇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1999年8月~2002年3月我科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立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在人流术中SpO2变化的研究

    异丙酚复合芬太阳能尼麻醉目前被广泛应用于人工流产手术,但芬太尼对呼吸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现为频率减慢[1].本文旨在通过采用吸氧或不吸氧的操作方法观察术中SpO2变化,以寻找佳的麻醉方法.

    作者:方式统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超早期诊断体会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的超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大面积脑梗死和46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超早期临床表现和OCSP(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分型以及CT特点.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超早期意识障碍18例、眼球同向凝视18例.头部CT有异常改变30例,OCSP分型大面积脑梗死组以TACI型为主占80%.结论:将脑梗死的头部CT改变、眼球同向凝视、OCSP分型为TACI(total anterior ciculation infarction)型等三个方面相结合可超早期诊断大面积脑梗死.

    作者:孟宜良;金杨;赵荣荃;顾柏林;叶颖峰;宣海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戊型病毒肝炎73例护理

    戊型病毒肝炎我国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散发为主,约占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的10%.目前虽然发病率不高,而且以急性发病为主,但由于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也不容忽视.本文对73例戊型肝炎进行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月卿;饶和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综合疗法加血浆置换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分析

    目的:探讨应用血浆置换对重度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89例共行血浆置换治疗285次,平均3.2次,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指标及不良反应.设同期住院病情相似的病例76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好转;血TBIL、DBIL、ALT、AST明显下降,PTA、ALB升高;治愈好转率86.52%,不良反应率32.63%.对照组治愈好转率64.47%.治愈好转病例住院时间:治疗组(26.58±14.27)天,对照组(51.39±16.45)天,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血浆置换为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提供了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宝华;宋树芬;陈美珠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经胃镜放置金属支架治疗上消化道恶性狭窄

    我们采用国产记忆合金支架治疗上消化道恶性狭窄,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福元;范志宁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