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杨典秋;王桂芳;颜泽敏

关键词:涂片革兰氏染色, 重症肺部感染, 治疗结果, 诊断价值, 药物应用, 抗感染, 评价, 病原
摘要:我们回顾分析了31例病原明确的重症肺部感染的抗感染药物应用及治疗结果,评价了痰涂片革兰氏染色在重症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宗小儿暴发性伤寒肝功能酶学异常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一宗小儿暴发性伤寒的肝功能酶学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小儿伤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对发生于2002年9月~10月本市一所小学伤寒感染的78例儿童进行临床分析,并与成人伤寒进行对照.结果:儿童共发生肝功能损害46例,占58.9%,肝功损害者均有酶学升高,ALT、AST明显高于成人组(均P<0.05),肝损害与发热热程呈正相关,随热程延长,肝功能酶学逐步升高,不同热程间酶学改变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小儿伤寒肝损害临床表现不典型,以血清酶学改变为主,并与临床病情的发展相一致,与发热呈正相关,随热程的延长,酶学升高也越明显,热退后肝功能逐步恢复,预后较好.

    作者:王仁和;陈维顺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并存3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共存的临床特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的诊断价值以及探讨防止肝癌误诊的措施.方法:选择我科1993年6月~2003年6月间住院病历30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从无症状、到类似肝硬化以及特殊表现,症状特异性差.实验室诊断符合率AFP>r-GT>ALP.影像学诊断符合率CT=MRI>BUS.结论:尽管乙型肝炎与原发性肝癌病人临床表现特异性差,如果定期检查AFP、B超或CT、肝癌的漏诊和误诊可以避免.

    作者:昌荣林;张照如;刘轶群;陈红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病理分析

    我院2001年~2003年收治20例以肾病综合征为表现的IgA肾病的肾脏病理,着重分析此类IgA肾病的肾小球内免疫球蛋白的分布与肾小球、肾小管损伤程度及肾功能的关系.

    作者:王洪青;张锐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60例临床疗效观察

    1999年8月~2002年3月我科运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偏头痛6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彭立夫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大面积脑梗死的超早期诊断体会

    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的超早期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大面积脑梗死和46例非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超早期临床表现和OCSP(Oxfordshire Community Stroke Project)分型以及CT特点.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超早期意识障碍18例、眼球同向凝视18例.头部CT有异常改变30例,OCSP分型大面积脑梗死组以TACI型为主占80%.结论:将脑梗死的头部CT改变、眼球同向凝视、OCSP分型为TACI(total anterior ciculation infarction)型等三个方面相结合可超早期诊断大面积脑梗死.

    作者:孟宜良;金杨;赵荣荃;顾柏林;叶颖峰;宣海仙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中药灌肠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的护理体会

    我科采用中药灌肠的方法治疗多发性结肠息肉,取得较好疗效,现就其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胡艳芳;曾晓鸣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母乳性黄疸80例临床分析

    随着母乳喂养的逐渐普及和对母乳性黄疸(breastmilk jaundice,BMJ)认识的提高,BMJ的发生率有所增加.本院自1997年1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245例,其中BMJ 80例,占32.7%,现分析如下.

    作者:汤小园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慢性咳嗽76例诊治体会

    我院于1999年1月~2003年3月诊治76例慢性咳嗽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6例均符合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1].男32例,女44例,年龄20~66岁,平均46岁.咳嗽76例,伴咳痰52例,咽痒29例,有分泌物流动感18例,声嘶13例,烧心感7例及反酸8例,无咯血.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1例安装起搏器病人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体会

    对于高龄心脏病病人行非脏手术,病人是否能安全渡过手术期,围麻醉期处理非常关键.现将1例安装起搏器病人行直肠癌根治术的麻醉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刚;李俊杰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异维A酸胶丸治疗重度痤疮52例临床观察

    我科于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应用异维A酸胶丸(泰尔丝)治疗重度痤疮,取得了很好疗效.

    作者:甘才斌;张艳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拉米夫定治疗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对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4例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单纯以拉米夫定100mg/d,观察3~36个月,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白(ALB),谷酰氨传酞酶(r-GT),白细胞和血小板,eAg/eAb血清转换及HBV-DNA的阴转情况,B超观察肝脾及门脉情况.结果:ALT,AST,ALB,r-GT四项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P<0.05),治疗12个月HBV-DNA阴转率为82.3%.结果:拉米夫定对乙肝后活动性肝硬化患者近期疗效显著,可作为治疗首选药物.

    作者:叶蕾;朱肖鸿;赵慧敏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戊型病毒肝炎73例护理

    戊型病毒肝炎我国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以散发为主,约占散发性急性病毒性肝炎的10%.目前虽然发病率不高,而且以急性发病为主,但由于病后免疫力不持久,也不容忽视.本文对73例戊型肝炎进行护理分析,报道如下.

    作者:陈月卿;饶和平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常温下阻断肾血流手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6例报告

    2000年11月~2003年3月我院应用常温下阻断肾血流方法对6例复杂性肾结石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柳宏林;王华强;覃宝笋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社区护理干预提高糖尿病人遵医行为的研究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给病人和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和精神负担,其病情发展和转归与病人的遵医行为有很大的关系.对30例社区糖尿病人实行护理干预,并与26例未实施干预的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在规律用药、定期复查、规律生活、合理饮食几个方面的遵医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提示社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院外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而加强健康教育,促使病人主动自觉遵医.

    作者:唐云菊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皮瓣修复截瘫病人骶尾坐骨部褥疮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截瘫病人骶尾坐骨部复杂性褥疮治疗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截瘫合并骶尾坐骨部褥疮病例,褥疮面积大17cm×11cm,小8cm×6cm,分别应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做好术前术后的皮肤和心理护理,术后保持正确卧位、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结果:9例皮瓣完全存活,褥疮均在手术后半月痊愈,术后随访半年至2年,无1例复发.结论:截瘫合并骶尾坐骨部褥疮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心理护理十分重要,手术后应加强皮瓣的观察和护理,有效的皮肤护理措施是防止感染保证皮瓣存活的一个关键.

    作者:黄水云;贝抗胜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手术修补7例报告

    颅脑损伤后并发脑脊漏较为多见,大多数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而愈.经保守治疗后仅2%~5%患者还需手术治疗[1].本文总结7例此类患者(5例来自华山医院,2例来自义乌市中心医院),经扩大额下硬脑膜外入路修补,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向东;高亮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小儿重症肌力效果.方法:通过临床随机对照实验方法,把32例MG分为二组,分别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及常规正中开胸术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比较其方法及效果.结果:二种方法近期效果差异无显著意义(P>0.005),住院时间及术后疼痛时间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胸腺瘤1例,胸腺增生31例);随访半年~5年,效果满意.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胸腺扩大切除治疗小儿重症肌无力能获得常规手术效果,并能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万仁平;罗德源;黄淼龙;黄文;古卫权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内镜下胆道支架治疗恶性胆道梗阻

    目的:探讨内镜下胆道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5例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患者,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结果:25例放置胆道支架均获成功,术后二周内血清胆红素恢复正常17例(68%),明显减退8例(32%),2例(8%)发生胆管炎.随访6个月,4例死亡,9例发生支架阻塞再行支架置换术,3例失访.结论:内镜下胆道支架可有效缓解恶性胆道梗阻病人的病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符合生理等特点,对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恶性胆道梗阻病人,内镜下放置胆道支架是佳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王建华;沈伟明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缬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缬沙坦与氢氯噻嗪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等.方法:通过56例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患者自身前后对照的临床试验,在停用原降压药的洗脱期后,使用缬沙坦80mg加氢氯噻嗪12.5mg联合治疗,连续使用四周,观察血压、心率、血钾、肾功能及引起的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两药联合可以平稳而有效地降低血压,第一周有效率达58.7%,到第四周达86%,不良反应少.结论:两药联合治疗原发性老年人高血压是安全有效的,是值得推荐的用药方法.

    作者:沈国强;周文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 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围术期护理

    我院于2002年2月22日成功为-74岁高龄的冠心病、心肌梗塞病人实施了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效果确切.现将该例围术期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刘君美;张正芳;于美;贾进 刊期: 2003年第12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