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山
经股静脉穿刺置人双腔导管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快速、安全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对急性药物、毒物中毒的病人行血液灌流即确保了充足的血流量,又为病人赢得了抢救时机.我院自1 999年8月至2001年8月对35例中毒病人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收到了满意效果.
作者:谢明清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孕12~16周要求终止妊娠在临床上感到较棘手.为达到完全有效、简便的流产方法,本站使用羊膜腔外插管抗早孕药诱导12~16周妊娠流产188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东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阴式子宫切除术不作腹壁切口,不干扰腹腔脏器,术后发生肠胀气少,肠蠕动恢复快,进食又早,明显优于经腹部手术的术式.但手术野小,操作不方便,手术操作步骤与腹式相反,增加了手术难度,出血较多.近年来,我们对25例患者行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通过实践和术后效果观察,证实此术式既能减少操作步骤和出血,又能保留宫颈筋膜及子宫韧带组织的功能,为一种安全易行、效果好的手术方法.
作者:郭涛;白翠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急性胰腺炎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致死率极高,临床医师急需早期明确诊断,目前CT作为高科技无创伤技术,广泛应用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现收集我院39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CT资料,评价其诊断价值.
作者:张孟荣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评价并比较拜心同与氨氯地平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60例,给予拜心同30mg,po,qd;B组60例,给予氨氯地平5mg,p0,qd,疗程均为4W.结果:治疗4W后,A组SBP和DBP下降差值分别为(14±11)mmHg和(14±5)mmHg;B组为(17±7)和(16±8)mmHg(均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拜心同可能在第3、4W已发挥佳疗效,氨氯地平则可能需4W以上.两者对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及血清电解质无明显影响.治疗期间拜心同组心率无显著变化,氨氯地平组心率明显加快.结论:拜心同与氨氯地平均能显著降压,前者较后者发挥佳疗效快,氨氯地平可使心率加快.
作者:魏承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近年来,肺部绿脓杆菌感染日渐增多,作为条件致病菌,它严重威胁着体弱多病患者的生命.特别是肺结核合并绿脓杆菌感染,给肺结核患者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现将我院1988年以来收集到的68例肺结核并肺部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特点.
作者:王子玲;刘新;王秀玲 刊期: 2002年第09期
前列腺增生亦称前列腺良性肥大,是老年人常见病,理想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前列腺增生部分.现将前列腺增生切除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朱怀琴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一年来,我们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塞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作者:张琰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ACV)与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VIG)联合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VE)的疗效.方法:对确诊HSE13例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用HDIVIG治疗者,剂量200mg/kg/d,连用3~5天.结果: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快,疗程短,于发病2周内使用效果好,对病程超过2周且头颅CT有低密度灶者疗效欠佳.
作者:梁珍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TNF-a)和白细胞介素6(IL-6)在肝硬化腹水发病和转归等方面的作用.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和IL-6反应细胞株CESS测定法分别检测肝硬化腹水45例患者血浆或腹水中TNF-a和IL-6水平.结果:患者腹水中IL-6水平显著高于其血浆水平(P<0.001),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时,增高更明显(P<0.05,P<0.001).结论:TNF-a和IL-6在肝硬化腹水的发病机理、诊疗和转归中有重要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许文凯;张炳勇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脑膜脑炎为儿童期流腮常见的并发症,而流腮并化脑则鲜为少见,现将本院1999年10月~2001年8月收治入院的227例流腮中出现的3例并发化脑案例报告如下:
作者:陈幸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自1980年至2001年共收治腹部损伤1863例,其中胰腺损伤16例,现就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周校先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肝脏是腹腔内大的实质性脏器,位于右侧膈下和季肋部的深面,受胸廓及膈肌保护,由于质地脆弱,血管丰富,周围韧带固定,很容易因受外力或锐器伤而破裂出血,严重者治疗困难,死亡率高.我院自1995年9月至2001年3月共收治肝外伤68例,手术62例,现就我们对肝外伤处理的几个关键问题谈几点体会.
作者:胡晓壮;李晓君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为观察地高辛与倍他乐克联合治疗快速房颤的疗效,我们将64例心衰合并快速房颤患者随机分为地高辛与倍他乐克治疗组和地高辛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室率、收缩压、舒张压、心功能改变.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郭清晓;吕明秋 刊期: 2002年第09期
老年人由于体质差,心理负担重,或社会因素等影响,缺乏保健意识,缺乏防病治病的经验,因此,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维护老年人的健康是社区教育医疗、护理工作的重点.
作者:张惠萍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缬沙坦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56例,给予缬沙坦80mg每日1次口服,服药2周后未达标准者,则增至160mg每日1次,共治疗4周.于服药前及服药后每1周分别测偶测血压及心率.结果:缬沙坦治疗4周后,降压总有效率为69.6%,其中显效48.2%,有效21.4%,而心率在治疗前后无变化.结论:缬沙坦80~160mg每日1次口服,能有效的控制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血压水平,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作者:张静;陈岩;高传玉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肾脏损害情况.方法:对58例SLE肾脏损害患者的临床资料与病理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表现为肾病综合征34例,病理类型为Ⅱ型2例,Ⅲ型2例,Ⅳ型23例,V型7例;表现为肾炎综合征20例,Ⅱ型2例,Ⅲ型4例,Ⅳ型13例,V型1例;肾功能衰竭4例,Ⅳ型3例,V型1例,经治疗后36例完全缓解,部分缓解20例,死亡1例.结论:SLE对全身各系统可造成损害,尤以狼疮性肾炎(LN)表现多见,肾脏损害程度又直接影响SLE的预后,故临床上提高LN的认识和治疗十分重要.
作者:曾伟光;胡湘明;郝文科;李如恒;史伟 刊期: 2002年第09期
糖尿病肾病(DN)又名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症,是糖尿病常见而又难治的微血管并发症,为糖尿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研究提示糖尿病病程5年以上可能为DN的危险因素,但也有人认为DN也可发生于糖尿病早期和(或)亚临床期.
作者:刘志民 刊期: 2002年第09期
我院自1999年10月~2002年2月应用小剂量尿激酶治疗进展型脑血栓40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作者:陈振山 刊期: 2002年第09期
中老年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神经系统查体及CT、MRJ等检查多不能获得满意结果.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能无创伤地穿透颅骨,直接获得颅内动脉的血流动态信息,对研究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有独特的使用价值.
作者:刘笛 刊期: 2002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