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穴埋药(压丸)法治青少年近视眼

侯红梅

关键词:耳穴, 法治, 青少年近视眼, 潜心研究, 治疗
摘要: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通过耳穴埋药(压丸)法治疗青少年近视眼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一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体会

    有机磷农药中毒在临床急救中较为多见,已成为内科急症,尤其是有机磷中毒,因其服毒量大,抢救较晚常引起呼吸肌麻痹,脑水肿,昏迷等严重后果而危及生命,救治成功率低.2001年6月我科成功救治一名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现将抢救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素红;张永艺;刁新红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本文分析应用国产鲁南欣康注射液(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8例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张金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首诊于眼科的神经系统疾病误诊分析

    某些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视力及视野改变,患者常首诊于眼科,易引起误诊.我院眼科自1996年~2001年就诊的患者中,有12例经神经科会诊后确诊为神经系统疾病,现就12例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水平.

    作者:翟国锁;张金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121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恶化因素与转归

    慢性肾功能不全(CRF)是一自身进展性疾病,除了原发肾脏疾患的广泛程度和严重性外,很多因素可以加速其恶化.本文通过对121例CRF病例的总结,对这些因素及其转归分析如下:

    作者:张弘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频彩超对乳房良恶性肿瘤的诊断

    目的:高频彩超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及评价其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02例乳腺肿瘤患者高频彩超检查,二维图像上着重观察肿块边界、形状、内部回声特点,彩超上(CDFI)着重观察肿块内血流的频谱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102例乳腺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43例,良性59例,超声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为90.7%,良性符合率为91.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萍;顾成章;芮逸飞;范莉;颜紫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阿霉素致心脏毒性伴β-肾上腺素受体反应亢进综合征1例

    病例:患者,女,38岁.以乳腺癌术后5月,心悸、胸闷1月入院.患者于2001年5月在当地医院查体时发现,左侧乳房内上象限有一大小约2.0cm×2.0cm×2.0cm无痛性包块,活动度差,穿刺活检病理证实左侧乳腺导管浸润性癌,于2001年5月10日行左侧乳腺癌根治术,未发现淋巴结转移,术后愈合良好,于6月10日行CAP方案化疗,CTX0.4IV d1、3、5,ADM60mgIV d1,DDP 40mg CD d1,连用三个周期.

    作者:李军凯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关系 (附30例AMI病例分析)

    目的:探讨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分析.结果: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P<0.01),前壁心肌梗塞组QTd明显长于下后壁心肌梗塞组(P<0.01).结论:QTd是预测AMI近期预后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崔志红;杨香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肺隔离症误诊1例报告

    患者女性,45岁,因左胸部疼痛不适伴低热2年入院.患者既往无结核、肝炎病史.一年前因上述症状在外院诊断为:肺囊肿并感染住院抗炎治疗7日,症状好转后出院.

    作者:孙国强;姜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98例急性心肌梗塞的护理体会

    心肌梗塞后由于心肌持续缺血缺氧,代谢产生多肽类致痛物质,刺激神经末梢,经神经元传导至大脑产生痛觉,患者因这种剧烈心前区疼痛而有濒死感,使病人产生紧张、恐惧的心理,这种紧张刺激丘脑下部交感神经和肾上腺可引导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作者:姜梅香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15例

    弥散加权磁共振成像(DWI)技术在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方面已日益显示其诊断及时、定性正确的优越性.现报道我院运用磁共振DWI技术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15例如下:

    作者:胡纪根;吴力源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甘露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进展

    脑梗死急性期是指自发病至14天以内.随梗死病灶数目、大小、病程和个体差异程度不同,脑水肿的发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作者:王怀忠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体会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开展20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经验体会.方法:手术采取四孔操作法.结果:完成LC2000例,出现各种并发症41例.胆管损伤、胆瘘、出血等严重并发症20例.其中,死亡2例,均为非技术性死亡,轻度并发症21例.结论:严格规范化培训,聘请专家指导,开展初期从严掌握手术指针,采取正确的胆囊三角解剖技巧,适时中转开腹,合理放置引流,是顺利开展LC的关键.

    作者:王修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大黄与西药的相互作用

    大黄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一味中药,近研究和临床证明,大黄具有显著的清热解毒、消炎抑菌、利胆通便等多种功效.随着对其药理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医药学界的重视.本品与西药联用现象亦与日俱增.大黄中的多种有效成分尤其是蒽醌类和鞣质类成分与西药发生作用,对临床疗效有很大影响.因此,了解其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周占业;卢鹏伟;刘红涛;郭淑丽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结果分析

    肌酸激酶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重要酶学指标之一,灵敏度高,特异性也较强,为了探讨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细胞的损伤程度,对我院2001年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78例窒息新生儿进行血清CK水平监测,采用酶偶联测定方法,结果发现窒息组新生儿血清CK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经有效治疗二周后,各组新生儿CK水平趋向一致.

    作者:常彩红;牛德亮;贾莉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手术时机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对早期诊断的影响原因,讨论如何诊断与选择手术时机.结果:症状和体征不一定在每一个闭合性损伤病人都能全部显示出来,不少伤员即使经过仔细的、反复的检查,也可能仅有1~2个或少数几个阳性症状体征出现,此时临床医生就应该据此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剖腹探查,而不应坐待出现全部症状,徒失有利的治疗时机.结论:对腹部外伤的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合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价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张小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胎停育的早期诊断与处理

    1症状: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有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

    作者:常玉婷;荆信勇;孙明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异丙酚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

    异丙酚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静脉全麻药.它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苏醒迅速,镇痛效果好等特点.现已逐步运用于人工流产术.它可明显减轻手术刺激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我院2001年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87例,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花香;李华春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作用和对左心室肥厚的影响.方法:受试者停服各种药物2周,每人卡维地洛5~10mg/次、1~2次/d,连续服药6个月.观察用药前后患者血糖、血脂、血尿酸、血压和左心室肥厚的变化以及血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患者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显著下降、左心室肥厚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舒张功能有明显改善.对TC、HDL-ch、血糖、血肌酐及血尿酸无显著影响.结论:卡维地洛对高血压患者的疗效确切,在降低血压的同时,可减轻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心室舒张功能,对高血压合并心肾功能不全和糖尿病的患者较安全.

    作者:李凌;董建增;张金盈;陈庆华;赵洛沙;张彦周;黄振文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高危人流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分析

    近年来,由于未婚先孕的增加,剖腹产比率的增长等一些因素,造成高危人流呈现上升趋势.高危人流具有手术难度大,并发症多的特点.本站自1999年至2000年期间采用米索400mg,术前2~3小时置入阴道后穹窿的方法,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戴玉珍 刊期: 2002年第10期

  • 静脉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现况

    血栓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并有上升趋势,研究发现静脉系统的血栓发生率多于动脉系统,前者的发生为25%,后者为16%[1].溶栓在治疗静脉血栓性疾病中非常重要,现在对静脉血栓性疾病溶栓的治疗现况综述如下:

    作者:郑炳行;师天雄;谭焕东 刊期: 2002年第10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