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炳行;师天雄;谭焕东
2001年至2002年,我院对16例脑梗塞患者行尿激酶颈动脉注射治疗,效果满意.
作者:马海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烤瓷熔附金属冠桥简称金属烤瓷冠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体,由于它兼具了金属冠桥的强度和烤瓷的美观,其质地硬、耐磨损、色泽近于天然牙,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腐蚀变色、生物相容性好、抗冲击力强、对口腔组织刺激性小,在牙体缺损和牙列缺损固定修复中能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目前已在全国广泛开展.本文作者通过近年来的临床实践,现就烤瓷冠桥常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总结归纳如下:
作者:孟燕 刊期: 2002年第10期
1症状:大多数孕妇胎儿停止发育后无明显症状,部分孕妇可能有见红,一般无腹痛,这与先兆流产不同.
作者:常玉婷;荆信勇;孙明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高频彩超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的特征及评价其在鉴别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02例乳腺肿瘤患者高频彩超检查,二维图像上着重观察肿块边界、形状、内部回声特点,彩超上(CDFI)着重观察肿块内血流的频谱特征.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诊断.结果:102例乳腺肿瘤术后病理诊断为恶性43例,良性59例,超声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率为90.7%,良性符合率为91.5%.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良恶性肿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周萍;顾成章;芮逸飞;范莉;颜紫宁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比较疏血通与川芎嗪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98例,分为2组,疏血通组50例.用疏血通6ml加5%GS或0.9%NS注射液500ml,静滴,qd;川芎嗪组48例,用川芎嗪注射液160mg加5%GS或0.9%NS注射液500ml,静滴,qd,2组疗程均为20天.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94%,不良反应少.川芎嗪组总有效率79.1%,组间经Ridit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较川芎嗪显著.
作者:孙守福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患儿,男性,6岁,住院号:101106.因腹痛、腹胀、厌食4天入院,经X线摄片提示:中上腹部多个液平面.彩色超声提示,腹腔内少许积液.
作者:徐宝石;李家荣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甲状腺术后切口水肿,粘连在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主要表现为术后切口上皮瓣水肿外凸,吞咽时切口疤痕牵扯凹陷及主观局部牵拉异物感.术后切口粘连、水肿直接影响颈部美观,吞咽时不适感,且给患者精神上带来沉重负担.
作者:张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用日立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20份正常人血液标本溶血前和溶血后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蛋白(TP)、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尿素氮(BUN)、肌肝(CRE)、尿酸(UA)、葡萄糖(GLu)、胆固醇(CHO)、甘油三脂(TG)、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DHL-C)、钙(Ca)、乳酸脱氢酶(LDH)的值,并进行了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ALT、AST、ALP、γ-GT、TBIL、DBIL、CRE、GLu、APo-B、LDH的值在溶血前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别(P<0.001),APo-A的值在溶血前后有显著性差别(P<0.05),其中ALT、AST、TBIL、DBIL、LDH的值溶血后比溶血前测得的值高,ALP、γ-GT、CRE、GLu、APo-A、APo-B的值溶血后比溶血前测得的值低,而TP、ALB、BUN、DHL-C、CHO、TG、Ca、UA的值在溶血前后则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溶血对较多的生化检验项目有明显的干扰影响,其机制有多种原因,应尽量避免或减少标本的溶血,使检验结果更准确可靠.
作者:侯春瑛;王志新;赵利斌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整体护理的实施要求护士用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护理程序依据病人的基本需要为服务对象提供身心护理,它要求每一位护士不仅讲究工作效率,更要讲究工作质量,注意工作效果.从临床整体护理实施中发现,护理观念,护理管理,护士素质,诸多因素影响着整体护理的实施效果.
作者:宋保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对早期诊断的影响原因,讨论如何诊断与选择手术时机.结果:症状和体征不一定在每一个闭合性损伤病人都能全部显示出来,不少伤员即使经过仔细的、反复的检查,也可能仅有1~2个或少数几个阳性症状体征出现,此时临床医生就应该据此及时做出诊断,并进行剖腹探查,而不应坐待出现全部症状,徒失有利的治疗时机.结论:对腹部外伤的患者,通过全面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生命体征的观察,结合辅助检查进行综合评价进行早期诊断.
作者:张小顺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对30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分析.结果: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P<0.01),前壁心肌梗塞组QTd明显长于下后壁心肌梗塞组(P<0.01).结论:QTd是预测AMI近期预后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崔志红;杨香婷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IN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8例IN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4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及中药,对照组(14例),用强的松、环磷酰胺治疗.观察临床缓解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率(57.1%)和总缓解率(9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35.7%,78.5%)治疗组副反应发生率(42.8%)明显低于对照组(85.7%).结论:分阶段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张华 刊期: 2002年第10期
我院产科于2000年起使用胎心监护仪对产时产妇常规作短期胎心率监护,并证实其对预测产时胎儿缺氧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作者:解洪兰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提高对慢性咳嗽肺通气功能正常的部份患者呈气道高反应性(HBR)的认识.方法:对咳嗽3周以上168例作肺通气功能(FEV1)测定,其中158例肺通气功能正常者接受磷酸组织胺吸入激发试验.结果:158例中48例呈HBR.分别给予抗HBR及抗病毒治疗,均在3~5天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对病因不明的慢性咳嗽患者给予FEV1及气道反应性测定,可给临床治疗提供病因治疗依据.
作者:陆玲宝;施广懿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索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实验组48例在服用乙菧酚的第6天加服米非司酮,共2天,总量150mg,第8天晨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6小时后清宫.对照组36例单用乙菧酚7天,第8天直接清宫.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再次清宫率及自然流产率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过期流产中,优于单纯口服乙菧酚者,可以减轻病人痛苦.
作者:罗堂淑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苯那普利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及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在常规降糖治疗基础上,加用苯那普利10~20mg/d,不再加用其它降压药物,连用4周1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测量血压,24小时尿蛋白,血肌酐及血尿素氮.结果:治疗4周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明显减少(P<0.01),而且肌酐及尿素氮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伴高血压的患者服用苯那普利有较好的疗效,而且短期内对肾功能影响不大.
作者:马思中;马爱琴 刊期: 2002年第10期
非淋菌性尿道炎(NGU)是指由性接触传播的尿道炎,多发于青壮年性旺盛期,每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1998年2月~2001年6月,我们用阿奇霉素、西咪替丁治疗NGU65例,获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波;王慧林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并建立一种稳定的利福平含量测定方法,满足利福平质量控制之需要.方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8(4.6mm×10cm 5μm);流动相为甲醇-乙腈-0.1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0mol/L枸橼酸溶液(30:30:36:4);流速为1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54nm.结果:方法具有较高的专属性;精密度日内RSD为1.2%,日间RSD为1.5%.结论:建立了一种稳定、专属、灵敏、快速、简便的测定利福平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作者:刘英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观察高血压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及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999年1月~2002年2月临床诊断的AMI15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既往有无高血压随机分为高血压组和对照组,回顾性分析AMI的梗死部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临床表现两组间的区别.结果:45%的AMI有高血压史;高血压组发生Killip3级以上心力衰竭高于对照组(33%与17%,P<0.05);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在AMI的发生过程中占有很大比例,高血压病人合并AMI时严重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增多,临床上应予以重视,AMI并发心律失常与既往有无高血压无明显关系,可能与局部心肌缺血坏死有关.
作者:顿驭光;邢永生;王忠民;陈瑞阳 刊期: 2002年第10期
目的:随着对纳络酮的研究及临床应用日趋完善,很多新用途已值得交流、总结.方法:查阅近几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具有权威性的学术刊物,将其归类、分析、综合.结果:查阅到有价值的相关论著30余篇.结论:纳络酮同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昏迷;酒精或镇静催眠药中毒;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脑病;急性中重型脑外伤;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5种新用途,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罗金荣;张成明 刊期: 2002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