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水痘引起中耳炎致聋1例

安尼瓦尔;金波

关键词:水痘, 中耳炎, 淋巴结肿大, 口腔粘膜, 肺呼吸音, 湿罗音, 扁桃体, 学生, 心脏, 疱疹, 患者, 腹部, 发热, 粗糙, 查体
摘要:患者,男,11岁,汉,学生,因全身散在疱疹伴发热4天来我院就诊.查体:T39℃,双侧耳后淋巴结肿大,口腔粘膜未见柯氏斑,咽红,右侧扁桃体Ⅰ度肿大,双肺呼吸音粗糙,闻及少量湿罗音,心脏和腹部未见异常.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前的应用

    目的:观察人工流产术前使用米索前列醇对宫颈软化扩张的效果.方法: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的初孕妇,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术前5小时口服米索前列醇600μg,待宫颈软化宫口松弛后手术,时照组按传统宫颈扩张施行手术.结果:实验组宫颈充分软化扩张达83%,对照组为0.软化不佳实验组5%,而对照组85%,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人工流产前口服米索前列醇比传统的吸宫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及人流综合反应,减少受术者的痛苦.

    作者:陈碧雄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足月妊娠三种引产方法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催产素及蓖麻油用于晚期妊娠引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178例妊娠37~42周有引产指针的初产妇,随机分成三组,米索前列醇组58例,催产素组60例,蓖麻油组60例,分别用米索前列醇50ug阴道后穹隆内上药,催产素引产,蓖麻油60ml煎鸡蛋(3个),观察引产效果.结果:米索前列醇晚期妊娠引产的有效率94.82%,催产素组有效率83.33%,蓖麻油组的有效率91.67%.结论:阴道后穹隆内放置米索前列醇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能促宫颈成熟,诱发宫缩;蓖麻油餐服用后引产效果肯定,二者均是一种方便、有效、较安全的引产方法.

    作者:韩斌;龙雅慧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糖尿病合并肺部双重感染临床分析

    糖尿病合并肺炎或合并肺结核较多,但同时合并这两种感染很少,我院从1995年至2000年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肺部双重感染1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刘维娟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1335例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分析

    我院自1997年到1999年共做内镜检查14862例,其中内镜确诊为消化性溃疡的有1335例,本文着重分析遗传及其它因素对发病的影响.

    作者:赵理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洁霉素过敏致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皮疹1例

    患者,女性,71岁.因发热、头痛、鼻塞、流涕2天入院.病程中无恶心、呕吐.未服用任何药物.既往无药物过敏史.

    作者:郭其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谈成分输血与安全用血

    传统的输血方法就是不管病人需要什么血液成分都输注全血.

    作者:赵献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思美泰治疗药物性肝炎高胆红素血症疗效观察

    应用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32例,同时随机设对照组32例.治疗组用腺苷蛋氨酸注射液,同时用阿托莫兰、甘利欣、肝细胞生长因子等保肝药物.对照组不用腺苷蛋氨酸,其他保肝药物相同.并观察临床症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在临床症状两组均有好转,肝功能(SB、ATL、GGT、ALP)等指标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显效率50.00%,有效率40.63%,无效率9.38%,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显效率40.63%,有效率28.13%,无效率31.25%,总有效率68.75%.两组经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提示腺苷蛋氨酸治疗药物性肝炎肝炎有效.

    作者:刘业云;史罗明;龚菁;张锁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急性重症胰腺炎29例手术治疗体会

    急性重症胰腺炎系指形态学上有胰腺坏死,临床按危险因素分类属于Ⅱ、Ⅲ级的急性胰腺炎,约占急性胰腺炎的8%~15%.它的特点是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是外科临床中危重的良性疾病之一.笔者总结我院自1994年2月至2001年10月对2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行手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驰;马春峰;齐朝欣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口服有机磷农药48例临床分析

    1998年以来,我院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48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口服有机磷农药48例,男18例,女30例,年龄18~60岁.

    作者:钱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吸宫术前服用米索前列醇软化宫颈的临床观察

    近年来,药物流产已在国内广泛使用,大量的临床研究在验证了其高达90%的完全流产率和药物副反应十分轻微的同时,也发现了其不可忽视的缺点--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长,出血量较多,个别潜伏大出血危险,排囊后有10%左右仍需清宫,故药流只能部分替代而非完全替代吸宫术.鉴于以上情况,根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的扩张作用和对子宫肌的收缩作用引用至吸宫术,在人流术前应用米索前列醇,然后再行人工流产术,大大减轻了受术者的痛苦,收到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瞿丽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全身和局部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由于抗生素的应用,细菌性角膜炎的控制已得到改善.目前,眼科常见的角膜炎多是病毒性,特别是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不仅难治,且易复发,对视力造成危害.对于浅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一般应用阿昔洛韦(Acyelovy ACV)眼药水治疗有效.对于深层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我们应用阿昔洛韦局部和全身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郭卫红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伴AFP增高的临床疗效.方法:口服拉米夫定100mg/天,6个月后进行第一阶段评定,接连第二阶段仍以拉米夫定攻固.结果:8例病人经6个月治疗后HBV-DNA全转阴,AFP、ALT随HBV-DNA阴转而逐渐恢复正常.但是第二阶段治疗时有2例HBV-DNA复阳,其中一例YMDD变异.结论: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伴AFP增高疗效显著,但是用药时间不宜过长,长期服用会出现病毒耐药和变异.

    作者:傅淑艳;赵慧敏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多虑平治疗支气管哮喘2例

    本人近八年来对部分支气管哮喘临床治疗加服多虑平取得满意效果,现就其中两个典型病例特报告如下:

    作者:商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吉诺通治疗小儿复发性支气管炎34例疗效观察

    吉诺通是从植物中提取的粘液溶解剂,具有溶解粘液、杀菌及除臭作用,是近年用于治疗鼻窦炎、支气管炎的一种新药.我们从1999年6月以来采用吉诺通治疗小儿复发性支气管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崇晓;张海邻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脊柱结核伴截瘫的治疗

    手术治疗脊柱结核伴截瘫33例,均治愈.探讨了当已出现截瘫后,不应硬按常规抗结核2~3周,仅需抗结核3~5天即可行手术治疗以及术后坚持化疗18个月~24个月的重要性.

    作者:康毅;冯东禧;谭宏昌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保守治疗

    目的:探讨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保存治疗效果.方法:分别采用碘仿氧化锌糊剂和氢氧化钙糊剂填充法,对84例乳磨牙龋源性髓室底穿孔的患牙进行临床对比性穿孔修补术的保守治疗,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随访观察.结果:采用碘仿氧化锌糊剂治疗的成功率为84.85%,采用氢氧化钙糊剂治疗的成功率为83.87%,经统计两组材料治疗乳磨牙髓室底穿孔的成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彻底清除根管感染源及穿孔处炎症组织是保证髓底修复成功的前提和关键.

    作者:凌厉;王星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46例肾活检资料临床—病理分析

    肾组织检查是肾脏疾病诊治的金标准.为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判断预后,且无肾穿刺禁忌证时,内科各种原发、继发及遗传性肾实质疾病皆可穿刺[1].本院自1997年~2001年肾穿刺共46例临床分析如下:

    作者:金烈;吕春燕;黄渊;吕洪华;黄甘霖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118例治疗分析

    目的:研究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及疗程.方法:选择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118例,随机分成4组,1组用硝酸咪康唑200mg,每天早晚各1次塞阴道,共7次为一疗程,2组在1组基础上,下1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1疗程,3组在1组基础上,口服伊曲康唑200mg,每日1次,共3天为一疗程.4组在3组基础上,下1次月经干净后3天重复1疗程.停药后4、8周评定疗效.结果:停药后4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8周1、2、3组与4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用药延长用药周期能有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

    作者:杨敏;劳金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的排泄率观察

    目的:观察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有无早期肾病.方法:观察住院165例2型糖尿患者晨尿微量白蛋白,分初诊组,复诊组,对照组以t检验比较.结果:初诊2型糖尿病组有20%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可能诊为早期肾病,但无临床肾病发现.糖尿病病程愈长,尿微量白蛋白愈高,直到临床肾病期.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实际病程已数年,尽早诊断糖尿病并干预治疗对糖尿病患者预防十分重要.

    作者:吕国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颅内血肿合并糖尿病60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合并糖尿病的外科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60例该型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其高血糖的发生机理、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该型患者发生酮症酸中毒8例,高渗性昏迷2例,感染12例.临床治愈36例;好转9例:轻残3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12例.结论:尽早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及时确诊和治疗糖尿病,防治并发症,可减少死亡率和残存率.

    作者:杨本勤;丰喆 刊期: 2002年第11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