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慧青;谢素娟
我科在1998年3月~2000年4月期间,对1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遂机分为二组,在一般保肝基础上加用凯西莱治疗组65例和不用凯西莱47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喜增;裴旭东;张玉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比较X线与CT检查在脊柱骨折影像诊断中的不同作用,以便正确合理的使用这二种检查技术.方法:100例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用X线与CT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00例中椎体骨折112个,椎体后缘连线连续67例,不连续33例;CT扫描稳定性骨折52例,不稳定骨折48例,椎管狭窄10例,无狭窄8例.结论:X线平片与CT扫描对脊柱骨折诊断都很重要,相互补充.检查步骤应先X线平片观察椎体整体序列情况,及时发现有无多椎体骨折,发现骨折再作CT重点详细检查,CT扫描能精确判断椎管狭窄及稳定性,更有利于临床正确处理.
作者:刘学章;王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癌胚抗原(CEA)水平及其比值对良恶性胸腔积液(以下简称胸液)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析48例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的癌胚抗原水平及其比值.结果:恶性胸液患者胸水与血清中的CEA(ug/L)水平明显高于良性胸液患者,恶性胸液患者胸水/血清CEA比值超过1.5,恶性胸液组血清和胸水CEA水平与良性胸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患者胸水与血清CEA水平及其比值有助于临床胸水性质的诊断.
作者:蔡晓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开展AFP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评价消灭脊灰工作质量和进展的重要的客观指标.现将我市2000年AFP病例监测工作分析如下:
作者:武秋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梗死前心绞痛使心肌处于预适应状态,即仅短暂的缺血发作可使心肌在后续的持续性缺血中得到保护.我们近年来观察了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发作对其近期预后的影响,以了解缺血预适应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
作者:何晓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33例,冠脉造影前冠状静脉窦(CS)和冠脉开口处(AO)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浆NO水平.结果:冠心病组CS血浆NO水平(NOcs)及CS与AO血浆NO水平之差(NOcs-A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NOcs明显低于AO血浆NO水平(NOAO)(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Ocs-AO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P<0.05),AMI组和UAP组NOcs均明显低于NOAO(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冠脉循环系统血浆NO水平降低,AMI和UAP患者更为显著.
作者:杨卫芳;许文亮;郭新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灌洗法治疗幼女性阴道炎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璐;贺培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发生率高、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我科自1997年5月~2002年1月收治DAI病人4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总结如下.
作者:张彤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此类病人施行胆囊切除术不仅手术困难,而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如何确定手术适应症及选择手术时机,如何通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而使病人安全承受手术等等,均是外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的血脂变化.方法:对197例AMI患者进行血脂检测,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以及HDL-C/TC(H/T).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LDL-C升高,HDL-C降低,H/T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AMI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TC、TG、LDL-C水平差异无显著性,HDL-C水平及H/T则死亡组显著低于存活组,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HDLC下降、H/T下降是AMI发病及死亡的有意义的独立危险因素,调整血脂代谢治疗尤其应注重提高HDL-C水平.
作者:裘培恒;周中源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们对68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68例患者中,女45例,男23例,年龄17~58岁,平均28岁.其中接触性皮炎37例,湿疹20例,荨麻疹9例,神经性皮炎1例,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李雪莉;王西京;张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从2000年以来共收治急性脑出血病人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和吞咽困难,采取鼻饲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盛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其他因素心肌炎的减少,病毒性心肌炎逐年增多,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我院心内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4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占玲;马爱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自1989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结肠癌152例,其中有36例病例以急性肠梗阻入院,现将36例治疗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李淦;刘玉强;赵华;郭伟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桥本病与甲亢的关系,减少桥本病的误诊率.方法:回顾分析27例桥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全组病人在化验检查前均被诊断为甲亢,25例非手术治疗,21例病人随访2~36个月,8例治愈,11例好转,2例甲状腺机能减退.16例T3、T4增高的病人经治疗后T3、T4明显下降或恢复正常,24例TGAB、TMAB增高的病人治疗后恢复正常.结论:桥本病女性多于男性,掌握其临床特点,结合其自身免疫球蛋白的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率.必要时对可疑病人行诊断性治疗及穿刺细胞学检查,使病人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玉国;许建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缺血性心肌损伤已成为常见病.近年来,心肌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心肌损伤的主要手段,但也有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传统酶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
作者:边召允;王新华;端木素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2年5月误诊的16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首发症状以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咯血为多见.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易与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误诊,浸润型和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易与肺部感染、浸润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误诊.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临床及X线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早期开胸探查分别是诊断浸润型或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和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杭建明;李坚;赵夕武;张蓝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胃平滑肌肿瘤临床少见,因其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术前不易明确诊断,误诊率高.本文收集经手术治疗的胃平滑肌肿瘤98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胃平滑肌瘤48例,胃恶性平滑肌瘤50例(包括胃平滑肌肉瘤、胃平滑肌瘤恶变、胃平滑肌母细胞瘤).
作者:吴海明;华晓阳;陶革方;朱德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高血压病及慢支病患者对照分析,了解血尿酸的水平及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因素.结果:高血压病组血尿酸水平高于慢支组,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血尿酸的升高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者血脂升高,特别是甘油三脂.尿酸的升高与肾功能的改变有关,且相互影响.结论: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提示早期肾功的改变,在控制血压的同时纠正血尿酸及血脂的异常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有益.
作者:刘晓红;高庆江;周宏伟;高镜风;古力巴克;严玉梅;刘玉兰;张小刚;张艳红;张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为严重的问题,而及早对AMI进行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血管(TRA)再通,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急诊室急诊溶栓和住院病人择期溶栓的对比研究,探讨急诊室急诊溶栓治疗的优越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