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锋;刘晓辉;王武兴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目前威胁患者健康与生命为严重的问题,而及早对AMI进行溶栓治疗,使梗死相关血管(TRA)再通,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急诊室急诊溶栓和住院病人择期溶栓的对比研究,探讨急诊室急诊溶栓治疗的优越点,现报告如下:
作者:冯丽霞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近年来研究证实,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是造成急性脑梗塞(ACI)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虽先后出现了扩张血管、溶栓抗凝、血液稀释等一系列疗法,但讫今尚缺乏切实能够减轻ACI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临床实用药物[1].
作者:汤建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是指孕37周后,胎儿出生体重小于2500g,或低于同孕龄平均体重的两个标准差,或低于同孕龄正常体重的第10百分位数.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6.39%.IUGR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和智能发育[1].
作者:张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从2000年以来共收治急性脑出血病人5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昏迷和吞咽困难,采取鼻饲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盛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996年以来,我科收治新生儿破伤风52例,采用综合治疗措施,病死率明显降低,现将临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刘九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糖尿病病人由于组织修复和抵抗力降低,容易引起各种感染,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尤其是女性绝经后发病率更高且常易复发,我们在1999年5月至2000年12月,在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绝经期后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同时,合用小剂量女性素,治疗19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英姿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病毒性肝炎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此类病人施行胆囊切除术不仅手术困难,而且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如何确定手术适应症及选择手术时机,如何通过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而使病人安全承受手术等等,均是外科医生感到棘手的问题.
作者:陈红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自1989年1月至2002年1月共收治结肠癌152例,其中有36例病例以急性肠梗阻入院,现将36例治疗体会小结如下:
作者:李淦;刘玉强;赵华;郭伟鹏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脑梗塞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我科自2001年7月至2002年7月应用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白桂红;李彩娟;徐斌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硫普罗宁对抗结核药所致轻、中度肝损害的疗效.方法: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病人98例,分成2组,治疗组53例,不停用抗结核药,加用硫普罗宁注射液0.2g,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4周.对照组45例,停用抗结核药且不用硫普罗宁.两组均采用基础治疗(肌苷、维生素B1).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4.34%和71.11%(P<0.01),治疗组中ALT、AST、γ-GT、AKP和TB治疗前后的测定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分别为ALT173±50与48±16U·L-1;AST132±36与53±42U·L-1;γ-GT93±32与61±8U·L-1;AKP168±43与120±23U·L-1;TB70±48与21±5μmol·L-1.治疗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硫普罗宁对抗结核药所致的轻、中度肝损害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作者:柳锋;刘晓辉;王武兴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特点,找出易误诊的原因及诊断、治疗要点.方法:所有病例均拍摄X线胸片,必要时加拍左、右侧位胸片或X线多轴透视或胸部CT检查.测定肺压缩的程度,并用人工气胸器测压确定气胸的类型,确诊后立即给予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结果:COPD并发气胸患者年龄较大,临床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为原发病加重,误诊率为(22.4%),大部分病例(75.9%)需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病死率较高(5.2%).结论:对经积极治疗无效的COPD患者,要想到是否并发气胸,要常规拍摄胸片或X线多轴透视,一旦确诊为气胸,多需紧急胸穿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治疗.
作者:张栋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胃癌穿孔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本院17例胃癌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非切除组仅1例存活大于1年,余者均于半年内死亡.切除组中有6例(6/12例,50%)获得3年以上生存期.结论:对胃癌穿孔患者治疗须持积极态度,尽可能施行根治性或姑息性切除术.
作者:林李波;陈少逸;邓兰树;何新卫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PEG)是一种适宜于进食困难的患者进行长期肠道营养摄入的优良方法,我院自2000年7月以来共完成8例操作,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杨楠;陆美仙;汪朝惠;刘珍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血尿酸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高血压病及慢支病患者对照分析,了解血尿酸的水平及差异并分析相关的因素.结果:高血压病组血尿酸水平高于慢支组,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血尿酸的升高与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高尿酸血症者血脂升高,特别是甘油三脂.尿酸的升高与肾功能的改变有关,且相互影响.结论: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提示早期肾功的改变,在控制血压的同时纠正血尿酸及血脂的异常对改善病人的预后有益.
作者:刘晓红;高庆江;周宏伟;高镜风;古力巴克;严玉梅;刘玉兰;张小刚;张艳红;张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消化性溃疡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随着心理-社会-生物模式的发展,目前普遍认为消化性溃疡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范畴之一[1].近年来,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消化性溃疡病人常有抑郁症状,并认为在消化性溃疡的治疗上,除了制酸剂及解痉剂以保护粘膜并促进愈合外,予以小量抗焦虑或抗抑郁剂以调节情绪[1],可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夏追军;徐斌;章义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MONW与2型糖尿病的关系.方法:选择33例MONW患者及50例健康者,分别观察5年,每年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各两次,并计算其糖耐量异常的发生率,进行X2检验.结果:在观察期内,MONW组糖耐量异常发生率明显大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1).结论:①MONW患者有明显的2型糖尿病发生倾向;②MONW概念的提出是对既往理想体重标准的一次修正;③应该尽早对诊断为MONW的患者采用节食及运动等有效的方法来预防2型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曾建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为立克次体,是由恙虫病的幼虫(恙螨)为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起病急,累及器官多,以心、肺、脑、肾为显著.1998年5月~2002年5月我院共收治恙虫病患者396例,经过治疗及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家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在大量心包积液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62例分成两组:A组使用猪尾巴导管,B组使用动静脉留置针.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A组穿刺口炎症反应高于B组,而B组的导管堵塞次数高于A组.结论: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刘成加;霍纲娣;童步高;葛均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冠心病患者33例,冠脉造影前冠状静脉窦(CS)和冠脉开口处(AO)取血,比色法测定血浆NO水平.结果:冠心病组CS血浆NO水平(NOcs)及CS与AO血浆NO水平之差(NOcs-AO)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NOcs明显低于AO血浆NO水平(NOAO)(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NOcs-AO明显低于稳定性心绞痛(SAP)组(P<0.05),AMI组和UAP组NOcs均明显低于NOAO(P<0.05).结论:冠心痛患者冠脉循环系统血浆NO水平降低,AMI和UAP患者更为显著.
作者:杨卫芳;许文亮;郭新贵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发生率高、预后差,目前尚缺乏明确的诊断手段和治疗措施.我科自1997年5月~2002年1月收治DAI病人42例.现就其临床特点、诊断及预后总结如下.
作者:张彤旭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