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九月
随着其他因素心肌炎的减少,病毒性心肌炎逐年增多,已成为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且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手段.我院心内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4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倪占玲;马爱群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当今,布-加氏综合征(B.C.S)的诊断及治疗愈来愈明确实用,我院自1994年~1999年已对114例不同类型的B.C.S病人分别进行外科手术及介入治疗.现根据随访结果,对其疗效进行评价.
作者:高鹰;冯自成;王学庆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患者足部在局部缺血,神经营养不良情况下易破溃感染并发坏疽,称为高危足.及时的预防、治疗和护理此类患者,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苌朝阳;王守俊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惠儿机体免疫功能状况和特点.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和激光免疫比浊法检测37例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T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1)患儿组血清CD3、CD4、CD4/CD8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而CD8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2)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以细胞免疫功能降低为主,体液免疫不占主导地位.
作者:蒋红;王振开;万喻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评价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在大量心包积液治疗时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收治的大量心包积液患者62例分成两组:A组使用猪尾巴导管,B组使用动静脉留置针.所有患者均行经皮穿刺心包置管引流术.结果:两组置管成功率均为100%,A组穿刺口炎症反应高于B组,而B组的导管堵塞次数高于A组.结论:两种心包置管引流术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作者:刘成加;霍纲娣;童步高;葛均波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恙虫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其病原体为立克次体,是由恙虫病的幼虫(恙螨)为媒介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该病起病急,累及器官多,以心、肺、脑、肾为显著.1998年5月~2002年5月我院共收治恙虫病患者396例,经过治疗及细心观察、精心护理,取得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作者:王家仙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院自1999年6月至2002年3月采用灌洗法治疗幼女性阴道炎38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晓璐;贺培秀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开展AFP监测,是消灭脊髓灰质炎(以下简称脊灰)工作的主要措施之一,也是评价消灭脊灰工作质量和进展的重要的客观指标.现将我市2000年AFP病例监测工作分析如下:
作者:武秋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死亡率很高(30~50%),老年性颅脑损伤发生率约占10%,其死亡率可高达37.8~70%[1].现将GCS≤8分的广泛脑挫裂伤及颅内血肿的60例老年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孙含蓄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近年来研究证实,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是造成急性脑梗塞(ACI)神经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虽先后出现了扩张血管、溶栓抗凝、血液稀释等一系列疗法,但讫今尚缺乏切实能够减轻ACI迟发性神经元损伤的临床实用药物[1].
作者:汤建清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急性心肌梗塞(AMI)和心绞痛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表现形式.在我国缺血性心肌损伤已成为常见病.近年来,心肌酶及其同工酶的检测已成为诊断心肌损伤的主要手段,但也有不少国内外学者认为传统酶学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不够理想.
作者:边召允;王新华;端木素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肾病综合征(NS)患者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并发血栓形成.肝素可防止血管内凝血及肾小球内凝血,但因易出血和需反复监测凝血时间而临床应用受到限制.低分子量肝素(LMWH)是由普通肝素通过酶学的或化学的降解而产生,具有普通肝素的抗凝作用,而其出血的副作用则很少.
作者:梁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误诊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2年1月~2002年5月误诊的16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首发症状以咳嗽、进行性呼吸困难及咯血为多见.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易与结核球和炎性假瘤误诊,浸润型和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易与肺部感染、浸润型肺结核和血行播散型肺结核等误诊.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临床及X线表现多样,易误诊误治.经支气管镜肺活检和早期开胸探查分别是诊断浸润型或弥漫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和孤立结节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可靠方法.
作者:杭建明;李坚;赵夕武;张蓝石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TMJD)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原因很多,对28例少年TMJD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体征、(牙合)及咬合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少年时期及时纠正不良的胎关系、矫治错胎畸形可以有效阻止TMJD的发生与发展.
作者:范慧青;谢素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2000年7月~2002年4月我院诊治慢性前列腺炎(CP)致勃起功能障碍(ED)9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新立;常艳华;武宝通;宋贯杰;卢燕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急性白血病的诊治已引起人们重视.我们对12例70岁以上的老年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患者进行联合化疗疗效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文纪;刘兴贵;桑桂珍;史军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科在1998年3月~2000年4月期间,对112例慢性病毒性肝炎病人遂机分为二组,在一般保肝基础上加用凯西莱治疗组65例和不用凯西莱47例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喜增;裴旭东;张玉山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加强对原发性附睾肿瘤的认识,提高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分析18例附睾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17例良性肿瘤中12例行附睾肿瘤单纯切除术,5例行全附睾切除术;1例恶性肿瘤行根治性睾丸附睾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4个月~9年,良性肿瘤术后无复发,1例恶性肿瘤术后13个月死于全身衰竭及广泛转移.结论:诊断取决于病史、体检与B超检查,必要时埔以针刺活检,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
作者:郭关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由于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车辆急剧增加,多发性骨折的发病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我院自1995年1月~2002年5月共收治多发性骨折105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卫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我们对68例不同病种的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现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1.1病例资料:68例患者中,女45例,男23例,年龄17~58岁,平均28岁.其中接触性皮炎37例,湿疹20例,荨麻疹9例,神经性皮炎1例,支气管哮喘1例.
作者:李雪莉;王西京;张敏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