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信息资源在现代化医院运营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魏媛;卢新翠;刘娟;高勇;孙晓阳

关键词:信息资源, 专科运营助理, 医院运营, 质量管理
摘要:医学信息是医院科学管理和正确决策及制定发展规划等多方面的主要依据,是医院决策系统的核心[1].医院每日产生海量的运营数据,如何将数据转化为信息资源,从异常数据中发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是当前亟待研究与探讨的问题.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于2017年运用10个月的时间培养了一支以数据分析为重要工具的职业化医院管理队伍,即专科运营助理.作者阐述了信息资源在专科运营助理分析专科运营损益与效率、评估医疗设备与人力资源、优化医疗服务流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科室文化与医院品牌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科室文化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锡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狠抓科室文化建设,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员工素养为重点,确立科室文化建设的三大准则、八项要求,制订推进科室文化建设的十项细则,以良好的科室文化推进专科品牌建设,创建以优秀文化为依托、医疗技术为根本的优质医院.

    作者:徐可君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科主任对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

    目的:强化科主任对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方法:分析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作用,阐述科主任与科室文化建设的关系,探寻强化科主任管理,推动科室文化发展的方法.结果:科室文化是医院文化的基石,良好的科室文化能增进科室的情感、凝聚力和上进心,也能培育团体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幸福感.医院可以从引导科主任建立正确价值观,创建和谐、奋进科室和提高科主任的沟通能力与人格魅力等方面,加强对科主任的培养与管理.结论:科主任对医院科室文化建设具有引领作用,强化科主任管理,能够推动科室文化蓬勃发展.

    作者:罗洪涛;姜东林;肖近;周小金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放射从业人员放射休假制度探讨

    目的:讨论医院科室内放射从业人员的放射假合理休假机制.方法:通过分析现行医疗规章制度,分析放射从业岗位的危害性,结合危害性程度将岗位级别分类,根据医院科室实际情况,确定从业人员本年度休假总天数为基础休假天数与额外休假天数的总和.结果:结合医院各科室业务开展的实际情况,建议放射从业高危岗位安排23天至28天休假,中危岗位安排18天至23天休假,低危岗位安排14天至19天休假.额外休假天数为0天至5天,休假原则为“错峰”与“均衡”,并灵活安排休假时间,给予当年度未休放射假的放射从业人员一定的薪酬补偿.结论:依照国家法规结合不同岗位和科室实际情况,有序、合理、均衡安排放射假,激励放射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保障其身心健康.

    作者:张希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某三甲综合性医院2006-2015年住院死亡病例分析

    目的:分析住院死亡病例构成特点,为有关部门制定卫生保健措施和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疾病分类以ICD-10为标准,应用excel,SPSS20.0软件对2006-2015年某院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病死率为0.98%,男性明显高于女性,集中于60岁以上年龄组,70岁以上年龄组死亡人数多,占死亡总数的72.80%.前五位死因为肿瘤(34.86%),循环系统疾病(28.07%),呼吸系统疾病(19.97%),消化系统疾病(5.59%),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3.86%).结论:提高男性公民健康水平,有效防治老年疾病,加强死因顺位前5位疾病的预防控制力度,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赵雨辰;徐颖;庞绍华;吴植茆;谢培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规范化管理浅析

    医疗技术可以说是凝聚着医务人员智慧的结晶,由于临床工作存在很多不确定的风险,如不加强监管,临床科室随意开展各种医疗新技术,很可能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甚至影响医院的声誉.新技术管理是医疗技术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技术准入、过程控制、效果评价、安全管理、伦理把握等方面.医疗技术的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工作,既需要常抓不懈,更需要与时俱进.一方面开展医疗新技术给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带来技术进步、声誉和经济上的获益,另一方面开展医疗新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实践,具有探索性特征,因此,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不断探索医疗新技术应用管理的理论和制度体系,在促进医疗新技术的健康发展的同时,维护患者健康安全,是非常有必要的[1].

    作者:王静;李坤;刘志坚;韩光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胃癌患者住院费用的DRGs病例组合研究

    目的:探索适合南通市胃癌患者的病例诊断组合相关组(DRGs)及费用标准.方法:利用南通市肿瘤医院2006年-2013年以胃癌为主要诊断的5 771例病案首页数据,运用CHAID决策树方法进行病例分组,用变异系数(CV)于模型效度的组内同质性、方差减少量(RIV)对组间异质性进行评价,用绝对值法和相对权重法测算住院费用的相关标准.结果:胃癌患者住院费用的均数为16 896元,中位住院天数10天.治疗方法、首次入院、入院途径、转归、并发证、年龄等作为胃癌病例分类节点的关键变量,共形成13个DRGs组合.结论:病例分组结果合理,住院费用标准及病种权重可为医保部门制定支付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袁丽萍;高月霞;许琼琼;沈康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述涉医舆情对医疗行业形象的影响

    良好的社会形象对任何一个行业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无形资产,但近年来,国内重大涉医舆情层出不穷,医疗行业的社会形象受到非常严峻的挑战.因此,医疗行业自身应该制定有效措施,应对突发涉医舆情,积极维护自身治病救人、医者仁心的优良形象.

    作者:曹桐;施琳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集中信息系统在医院门诊管理中的研究与应用

    目的:将现代化的信息系统应用于门诊管理中,提取门诊运行中可量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门诊管理的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方法:2017年8月我院搭建集中式信息系统进行门诊流程与效率的管理,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集中信息系统集支持诊疗业务与管理为一体,使平均挂号、候诊时间均有大幅缩短,有效遏制了爽约率,大幅提升了门诊患者满意度,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中式信息系统使就诊流程及管理路径更加清晰,提升了门诊管理质量与效率,为医院门诊稳定、健康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作者:邵倩;王磊;周治宇;王繁可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儿童慈善医疗救助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儿童专科医院中慈善医疗救助工作的问题,加快推进儿童慈善医疗救助体系的构建.方法:以苏州某儿童专科医院为例,分析儿童慈善医疗救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果:针对儿童慈善医疗救助中的问题,总结了慈善救助在儿童专科医院中的意义,提出构建儿童慈善医疗救助体系的具体方法.结论:儿童慈善医疗救助体系构建需政府加强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慈善组织及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作者:凌靓;杨琦;张小伟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两种干手纸对外科手消毒效果的影响

    目的:通过对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干手后的外科手消毒效果检测,了解2种干手纸对外科手消毒效果的影响,为选择符合外科手消毒规范要求的干手方式提供参考数据.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10月,对医务人员术前外科洗手分2组各使用不同干手纸干手再进行外科手消毒后对双手进行采样,共采集159份样本.所有样本按规范要求接种于营养琼脂平皿,经37℃温箱培养48小时,计数菌落数.结果: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在医务人员外科洗手的干手环节使用,外科手消毒合格率均为100.00%,P>0.05.结论:一次性无菌干手纸与一次性消毒干手纸对外科手消毒效果的影响没有差别.

    作者:钱静;孔懿;姜亦虹;李阳;戈海;张亚英;张贤平;张新月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全自动血型常规检测影响因素探讨与应对

    目的:探讨血站全自动血型常规检测的影响因素和应对策略.方法:应用Hemotype全自动血型分析仪对52657位无偿献血者全血样本进行血型筛查,对影响初次鉴定的实验干扰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后期加以调整和改进.结果:排除特殊血型和血型亚型的干扰,各种因素导致的血型初次鉴定失误共168例.其中2014-2016年抽检39 796例,误判154例,血型分析初次判读准确率为99.61%.后经持续改进,在2017-2018年度抽检12 861例样本中,仅误判14例,初次鉴定准确率达到99.8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对干扰全自动血型检测的各类影响因素,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

    作者:刘海波;张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三维理论的内审评价路径在等级医院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评审

    从医疗质量的三维理论出发,以《江苏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7版)》为标准,结合医院实际设计内审评价路径,对自评等级进行质量监测、评估和反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麻醉质量与安全管理为例进行了内审经验的分享,注重制度、规范及各种管理规定的执行、落实和持续改进,保障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

    作者:蒋文君;过栋;谢志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思维导图在核医学技术实习带教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mind mapping)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具体化的思维工具,它运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把繁琐的文字信息变成层次分明的图,让学习者更有效地储存和提取信息,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1].核医学是研究核技术在医学中应用及其理论的学科,是多学科相互融合的产物.核医学专业的实践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需要有独立的思维和实践能力,笔者将思维导图应用到核医学技术的实习带教中,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曹艳;杨瑞;孟庆乐;王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浅析医院污水站节能更新改造的精细化管理

    随着国家在环保方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固体废弃物环境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监督管理越来越严格,医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生物性污染物、理化性污染物,特别是大量的致病菌、病毒及较高浓度的有机物等,如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必将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危及人类健康.目前医院污水处理工艺采用生化—消毒工艺,该工艺处理效果好、稳定性好.但是,二氧化氯发生器必须使用水资源进行动力驱动,按照我院目前编制床位1 500张,实际开放床位1 700张计算,医院每天的污水处理接近1200吨,二氧化氯发生器的驱动水每天至少72吨,一年累计使用自来水将近26 280吨,严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根据调查研究,处理后“污水”属于中水的一种,而且其中含有丰富的余氯,可以加强对污水的处理,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量,为了减少二氧化氯发生器动力用水浪费自来水的情况,通过处理后“污水”回收利用精细化管理方案的实施,实现绿色、安全、节能、创新的健康发展之路[1].

    作者:施跃东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基于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的医疗服务改善

    目的:通过南京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测评分析,为进一步改善医院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第一季度和2017年第一季度在医院门诊就诊的部分患者,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1000位患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与2016年第一季度比较,2017年第一季度门诊患者总体满意度提高了10.4%;(2)两个季度的门诊患者在等待时间、服务态度、治疗过程、总体满意度方面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来看,开展门诊患者满意度调查及分析对医院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具有显著成效.

    作者:孔璇;王静;程春娣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流程化管理的实践研究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是医院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但是,新技术、新项目开展风险大,必须进行科学的管理来规避医疗风险,保障患者安全.作者从某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实际情况入手,梳理该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进行流程化管理的每一个步骤,着重描述了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患者知情同意、疗效评价、质控管理等环节.对新技术、新项目开展的结果与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以进一步推动新技术、新项目的顺利开展.

    作者:宋静;刘卫东;孔德香;石晓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以色列灾害救援对我院卫生应急的指导意义

    目的:借鉴以色列灾害救援的相关体系建设及实施办法,汲取以色列对某医院灾害救援演练的指导意见,为提高医院灾害救援质量、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医疗卫生应急体系提供指导.方法:分析总结以色列灾害救援体系及实施办法;并以此作为理论基础,以该院为例,全面动员多部门及科室组织灾害救援演练,分析演练后院内总结要点,结合以色列灾害救援团队的演练点评,总结问题、指明演练过程中需要改进的方向.结果:以色列灾害救援在国际上影响深远;该院的灾害救援实施在制度建设、IT信息化管理及医院管理等方面仍有改进空间.结论:以色列灾害救援对于我国灾害救援具有指导意义,我国医院应从灾害救援的理论指导、策略分析和制度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改革完善以提高灾害救援质量.

    作者:薛超莉;窦英茹;常淑文;束余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集束化护理在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应用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对预防ICU病人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作用.方法:将入住在ICU,有中心静脉置管的危重症病人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病人的住院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并发证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等指标.结果:(1)观察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P=0.000 1)、平均住院时间(P=0.002 5)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的CVC-RI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5%(x2=5.165,P=0.048);观察组的CRBSI发生率为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 (x2=6.135,P=0.029).结论:入住ICU有中心静脉置管的病人实施集束化护理干预后,可明显缩短置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证,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金利玉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坚持区域联动推动医疗集团从谋篇起笔向高质量发展

    医疗联合体(以下简称医联体)是指一定区域内不同类型和层级的医疗机构共同组成的协作联盟.医联体在探索中不断前进,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三个时期.自2009年新医改实施以来,其类型和运营模式逐渐成形.截至2017年底,全国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实现了三级公立医院医联体建设全覆盖,其中321个分级诊疗试点城市共形成了362个医联体典型案例.开展医联体建设,是深化新医改、有效推动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的重要步骤和制度创新.医联体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有效途径和实践成果,已经成为新医改突破的一把利剑,在深化新医改中的作用被寄予厚望,但着眼于新的目标定位,其建立和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的医疗集团更是如此[1].

    作者:仲伟茂 刊期: 2018年第12期

  • PDCA循环在新药临床试验项目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PDCA应用于新药临床试验质量管理的可行性,促进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工作持续改进.方法:采用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项目启动时制定质控计划,实施过程中规范研究者的临床试验行为,分阶段对试验实施情况进行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在下一个循环中列为质控要点,持续改进.结果:PDCA循环引入项目质量管理工作,可有效监控试验质量.结论:通过PDCA循环质量管理模型的实施,有效地提高了新药临床试验项目的质量.

    作者:于茜;寇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