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波术治疗宫颈息肉112例临床报告

纪伟青

关键词:微波, 术治疗, 宫颈息肉, 现报告如下, 慢性炎症, 疗效满意, 复发, 常见疾病, 摘除, 随访, 妇科
摘要:富颈息肉为妇科慢性炎症的一种常见疾病.且摘除后容易复发.本院利用微波术治疗宫颈息肉112例,疗效满意,随访1年无1例复发.现报告如下: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降之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舒降之片的降脂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确诊高脂血症的85例患者,口服舒降之10mg,每日一次,6周为1疗程.结果:舒降之治疗高胆固醇(CHO)、高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的总有效率为91%、51%、100%.在降低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方面有显著疗效.结论:舒降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脂药物.

    作者:杨苗玲;周明君;解洪泉;孙桂荣;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血清葡萄糖测定时间对结果影响的探讨

    随着自动化生化分析仪的普及,有的实验室为求方便,采用血清样品一次完成,包括血清葡萄糖测定在内的成套生化检查.由于成批测定时,标本多,标本采取时间和测定时间具有一定距离,以致造成葡萄糖体外消耗,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现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作者:吕云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变异干髓术治疗恒牙感染根管的临床观察

    牙髓病及慢性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的常见病,为解除患者的痛苦,近5年内我们采用了变异干髓术治疗86例,并经1~3年的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朱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管理是当前医院管理的一项重大课题,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必须严格控制医院的每个感染环节.供应室作为医院内各种无菌器材和物品的供应单位,它担负着大量医疗器材的清洗、包装、消毒和供应工作,由于供应种类多,涉及科室广,如消毒、灭菌不彻底,可造成全院性的院内感染,并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病情诊断及治疗效果.因此,充分发挥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对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如何充分发挥供应室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浅谈个人观点.

    作者:韩佩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气管切开病人意外情况的处理

    我科近五年来共行气管切开60余例,其中6例术后分别发生了伤口出血、皮下气肿、气管内套管阻塞、套管脱出、内管取出与安放困难、气管套管拔出困难等意外情况.对其发生原因及相应处理做了阐述,并从护理角度提出保持体位、调节室温和空气湿度、防止气管套管脱出、清洁内管等几项防止意外的有效措施.

    作者:张凤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全麻下温热蒸馏水腹腔灌洗对循环和体温的影响

    近年来,胃癌根治术后采用温热低渗液腹腔灌洗(IPHP)来预防腹膜种植转移,已取得明显的效果,但IPHP对循环及体温的影响报道不多.1997年以来,我们对80例IPHP病人进行了系统观察,现报告如下.

    作者:鲁国慧;王文钧;裘剑波;贺夫林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手术配合

    我院自1998年10月~2000年10月共实施胸腔镜下肺大泡缝扎治疗自发性气胸30例,均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要点总结如下.

    作者:范春竹;田金花;介小霞;杨苗玲;孙丽平;石振纲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药物治疗现状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病程与转归多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临床还缺乏特异性的治疗手段.本文就BA的药物治疗复习了相关文献,综述如下.

    作者:刘继华;刘秋莹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108例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老年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围手术期处理及疗效.方法:分析我院108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老年患者治疗经过.结果:老年人多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呼吸系统疾病,如能对围手术期做出合理处理,老年患者均在术后痊愈早期出院,无1例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结论:LC也适合于广大老年患者.

    作者:陈利民;云平;姚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胃手术后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诊断与治疗

    目的:临床研究胃手术后并发残胃功能性排空障碍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共施行各类胃手术5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本组并发残胃排空障碍17例,其中发生在毕罗氏2式14例,毕罗氏1式3例.除1例予以手术探查,其余均予以保守治疗.全组病人均获治愈.结论:该并发症为一种功能性疾病,可保守治愈.手术治疗无助病人恢复,可能反而延长残胃恢复时间.

    作者:陈炳辉;朱聘礼;王观良;边明星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善得定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大出血疗效观察

    1临床资料90例病人中,男性67例,女性23例,年龄23~65岁,平均年龄44岁.所有病人均经内镜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合并活动性出血.

    作者:方黎明;沈乃亚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机械通气治疗胎粪吸入综合症38例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胎粪吸入综合症(MAS)的效果.方法:将38例重症MAS患儿根据血气及胸片结果分为肺不张组与肺气肿组,对两组所用呼吸器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38例治愈26例(68.4%),死亡(包括放弃)12例(31.6%);常见合并症为肺炎、气胸、持续肺动脉高压和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结论:根据不同病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及通气模式,积极防治并发症是治疗MAS的关键.

    作者:张振坤;武爱莲;钱秋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

    众所周知,冠心病的发生与很多因素有关,其中性别、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被视为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发现同型半胱氨酸与冠心病亦密切相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本文就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原因及其与冠心病的关系,以及有关防治等作一综述.

    作者:李朋合;田建华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治疗体会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63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24例,年龄大84岁,小46岁,平均63岁,均有高血压史.发病至手术时间:6小时以内者47例,6小时至24小时者13例,24小时以上者3例.

    作者:郭银章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肠内营养在残胃排空障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在治疗胃大部切除术后残胃排空障碍的效果.方法:通过肠内营养输注系统输入肠内营养制剂,观察临床表现,并监测营养支持前后血糖、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及其他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所有病人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残胃功能恢复较快.在治疗过程中血糖、肝肾功能、电解质、血气分析均处于正常范围.体重、血红蛋白、转铁蛋白、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氮平衡在营养支持后均有明显提高.结论:肠内营养支持能促进残胃功能的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是一种治疗残胃排空障碍的有效手段.

    作者:贺夫林;王梦炎;俞伟辰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婴儿颅内血肿临床特点及救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龄初产妇及巨大胎儿的增多,以及CT、MRI问世.婴儿颅内出血近年来越来越得到高度重视.我院1998年2月~2000年6月收治该病30例,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周炳华;徐锋;管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静滴丙球佐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长期反复呼吸道感染,危害着儿童的身心健康.我们1994年8月至1997年11月间以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作为临床观察对象,在给予一般抗感染治疗的同时,分别给予静脉输注及肌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球)辅佐治疗.在停用丙球后一年多的随访观察中,可以看出静滴丙球在预防和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李菊香;王书英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观察及其临床意义

    采用放免方法对20例正常对照和25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脑梗塞组血清TN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TNF水平变化与脑梗塞容积大小密切相关,即脑梗塞体积越大,TNF水平越高.本研究认为TNF参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并起重要作用.州F可做为判断病情及脑梗塞体积大小的有效指标.

    作者:王满侠;张庭华;李小平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237例恶性肿瘤的急诊症状特点

    随着癌症发病率逐年上升,急诊科接待的肿瘤患者也越来越多.我院从1992年~2000年3月在急诊科留观的恶性肿瘤患者237人次,占总留观人数的11.2%,不少患者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可以缓解病情,延长生存期.现就恶性肿瘤急诊症状特点报告如下:

    作者:周红;罗翌;刘涛 刊期: 2001年第04期

  • 口服抗凝治疗中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标准化意义

    目的:比较三种凝血活酶试剂对口服华法令抗凝治疗病人血标本测得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s),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和国际标准化比率(INR)间相关性及三种试剂的敏感性.方法:采用Quick一期法在凝血仪上测定50例华法令抗凝治疗病人的PT、PTR及INR值.结果:各组间PT和PTR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1),但各组间INR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ISI凝血活酶所测定的INR变异系数不同,ISI的值越高,INR的CV值越大.结论:三种试剂均可用于口服抗凝剂治疗的PT监测,但必须用INR报告结果,便于室间质评.应选用ISI值低的组织凝血活酶试剂,以确保PT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梁玉全;康彬 刊期: 2001年第04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