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佳培;张海涛;张琰;葛建一
口腔专科医院门诊服务标准化管理是门诊服务质量管理的基础.根据大型口腔专科医院门诊诊疗工作特点,重新构建门诊服务标准化体系,制定行之有效的标准化培训机制,规范与细化培训内容,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升服务标准化管理的实用性与人性化水平.运用多种考核考评机制对培训的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常态化运行情况及成效进行评价,与此同时,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控制体系,达到标准的凝练和细化,从而有效地提升了门诊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强化标准化管理降低了门诊管理的成本,形成了良好的工作秩序,从多方面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作者:邵倩;王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对医院所产生的成效和影响.方法:运用对比研究分析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医改前后相关指标动态监测数据,通过改革后推进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医药价格综合改革,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方面展开分析.结果:现行公立医院服务水平得到提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结论:针对医改机制和体制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探讨下一步推进改革的思路和举措.
作者:李国俊;曹兵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医院临床诊疗活动中,普遍存在住院患者向医务人员写“请假条”后离开医院这一现象,随后出现很多医疗管理安全上的问题.通过分析请假与请假条的定义,解读有关法律规定,严格把握请假患者的“准入标准”,规范请假流程,完善非医疗需求保障体系,保障医疗安全.
作者:张宇微;刘俊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尤其是奖金分配制度的改革,一直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如何加强针对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也是改革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医院管理者对行政职能部门绩效考核的逐渐重视,多家医院也进行了各种尝试和探索.该文对目前常用的两种绩效管理办法在行政职能部门绩效考核中的运用进行了调研和总结,旨在为科学合理地建设公立医院行政职能部门绩效管理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仲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护理干预措施对阿尔兹海默病伴抑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神经内科病区符合研究条件的40例阿尔兹海默病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基础护理措施组20例和新护理干预措施组20例,实施为期1年的护理干预.基础护理措施包括有日常起居、睡眠、用药及安全方面的护理工作,新护理干预措施是在基础护理基础上,加有心理及康复训练干预.采用CSDD、MMSE量表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分.结果:相比于实施护理措施前,两组护理措施对患者认知情况和抑郁情况均有显著好转,同时与基础的护理措施相比,新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症状的好转作用更加明显.结论:新护理干预措施对于阿尔兹海默病伴抑郁患者有良好的效果,应当优先加以推广应用.
作者:王兆霞;吴金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滨海县人民医院将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作为加强内涵建设的重中之重.从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强化专业基础的理论与实践、强化医疗风险防范等基本管理的源头预防;到加强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严格履行核心医疗制度等各环节过程的控制;后加强医院信息化能力提升,进行医疗质控指标分析、建立绩效评价考核体系、细化奖惩机制等结果管理.终构建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实现诊疗行为和流程环节的全面管控.
作者:孙文;戴斌;滕宏伟;王登艾;高夕雷;刘光亮;李莉;洪晔;孙思;周颖;单金丽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改进和完善总值班工作,确保医院日常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方法:分析现代医院管理中行政总值班的定义、现状,探讨如何提升行政总值班工作水平.结果:医院行政总值班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作用至关重要,要从思想重视、制度保障、加强培训、完善考核等多方面提升工作水平.结论:落实提升举措,充分发挥行政总值班之职能作用,积极为临床医务人员和就诊病患排忧解难.
作者:林智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结合国内外的新形势、新变化、新动向作出一系列关涉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部署,提出许多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更加彰显了这一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生命线”的时代价值.医疗卫生系统是维护人类健康、保障生命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做好医疗卫生行业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为人类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基础和保障.
作者:万付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该文通过对现行职称评聘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南京鼓楼医院的职称聘任工作及聘任考核体系进行探讨,分析现行制度下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增加用人单位自主权简化评审程序和建立长效机制等五点建议,旨在寻找大型公立医院职称改革的新思路,从而发挥职称工作的有效及正确导向性.
作者:周立婧;叶树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公立医院志愿者作为社会工作领域的组成部分,其能力的发挥有赖于对医院的高度认可,即高满意度.在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下,医院要为社会公众提供高品质的服务质量,志愿者的满意度也必将影响整体满意度.本文从志愿者培训体系出发,通过精心设计,探索提高志愿者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作者:刘笑明;陆燕梅 刊期: 2017年第03期
为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符合医改要求的标准化康复医疗服务四级网络体系.利用“院府合作”平台,实行康复分级诊疗,基层医院发现新发重症病人后,立即转至上级医院救治;患者进入稳定期、恢复期转入下级医院治疗、康复.通过三年时间探索建设,四级康复治疗体系在我区基本建立,栖霞医院康复医学科从无到有,并向市重点专科努力,患者享受到同质化医疗服务及精准医疗,实现了人民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
作者:印正国;许光旭;俞学洋;黄琳;吕俊;顾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通过“一对一”亲情导师制带教模式的引入和实施,探索新入职医护人员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与管理方法.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对照组对照的方法,比较实行“一对一”亲情导师制带教模式前后新入职医护人员在医患沟通能力方面的效果.结果:实施“一对一”亲情导师制带教模式后,新入职医护人员在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减少了因沟通不良导致的医疗纠纷的发生,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一对一”亲情导师制带教模式,有利于增加师生的互动交流、通过开展医患沟通课程,增强了新员工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能,切实提高临床工作中医、患、护三方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了新入职医护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作者:任建兵;姚丽娟;达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梅州市自2014年至2016年的出厂水、管网末梢水以及二次供水的水质状况,为卫生监管和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2014年至2016年梅州市城市饮用水进行必要的监测和采样,并将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梅州市整体生活用水的合格率在近三年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线,其中消毒剂指标、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以及细菌指标的合格率基本保持在同等水平.结论:梅州市整体生活用水的水质合格率相比往年有了较好的改善,只是对于二次用水的水质合格率还有待加强.建议对二次用水的水质质量进行必要的严格监控,以保证居民用水的安全性.
作者:丘懿洋;钟桂红;侯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分析医院行政后勤人员绩效管理现状,提出影响考核分配的主要因素.并以一家三级妇幼保健院为背景,初步探索行政后勤部门绩效考核与分配的方式,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效能,合理设置考核指标”等措施,以调动行政后勤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职能科室效能与执行力.
作者:朱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新时期、新思想、新环境下青年职工的思想观念日趋复杂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变化.如何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终实现医院的跨越式发展成为医院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该文根据医院青年特点,发挥医院党团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坚持建立工作机制,明确管理项目,落实保障措施,积极探索新形式和新内容,引领青年成长成才.
作者:徐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2017年是我国爱国卫生运动65周年.这些年来,爱国卫生运动在保护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如何传承爱国卫生运动的光荣传统,把握新形势、明确新任务、担负新使命,推动新发展,值得每一位“爱卫人”思考.
作者:周云鸿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颅脑手术部位Ⅰ类切口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颅脑手术部位感染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9月30日,所有Ⅰ类切口颅脑手术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感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169例颅脑Ⅰ类手术患者为本次调查对象,其中男性为85人,女性为84人.发生手术部位感染13例,感染率为7.69%(13/169).患者预后恶化或死亡、麻醉ASA评分风险高者、手术过程中输血、术前没有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者,发生手术部位感染率风险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I的影响因素很多,应结合患者自身情况,严格掌握每-操作环节,采取严密的预防控制措施,尽可能减少发生率.
作者:许琴芬;蔡英华;孙维敏;仇桑桑;郁燕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麻醉药品的用量、用药频度(DDDs)和排序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每种麻醉药品使用是否合理;同时对我院麻醉药品管理进行总结,包括组织建设、采购与验收、储存与保管、药房调配与使用管理、专项检查等环节,以规范和完善临床科室麻醉药品使用.
作者:徐丽亚;刘小平;李晓敏 刊期: 2017年第03期
通过梳理医院高值耗材临床规范使用的监管环节包括准入管理、物流路径管理、使用者的管理和操作者的管理,探讨加强高值耗材管理的有效手段.抓系统抓环节,强化临床规范使用,提升医院高值耗材管理水平达到以保障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作者:葛良君;刘志坚;李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原体肺炎门诊红霉素序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的164例门诊患儿根据登记号码的单双数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82例和对照组82例.2组均进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还进行治疗、预防、保健、认知等综合护理干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红霉素序贯治疗效果护理干预组显效率达47.56%,高于对照组的28.05%;总有效率护理干预组(89.02%)高于对照组(78.05%),Z值为9.851,P<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门诊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治疗能够增强疗效,尽快缓解患儿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顾红;朱雪凤;杨海燕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