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柱骨折临床观察

柳顺伟

关键词: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老年人, 胸腰段脊柱骨折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颈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4年8月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治疗优良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的65.79%,对比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脊柱后突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压缩率、椎体后缘高度压缩率等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后路经椎方根内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人胸膜段脊柱骨折的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医药前沿杂志相关文献
  • 常规护理和个性化护理在120例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常规护理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3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肱骨骨折患者120例,通过患者入院顺序,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每组各60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行常规护理+个性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数据组间差异统计意义具有显著性,即P<0.05.结论:对肱骨骨折患者行个性化护理,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的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以及患者术后疼痛感,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汤意;魏蓉;徐秀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移位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移位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及并发症.方法:选择2009年5月~ 2014年12月在我科治疗的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68例,其中男47例,女21例,年龄小18月,大13岁,平均年龄6.2岁;按Jakob移位分度Ⅱ度41例,Ⅲ度27例,按Milch分型Ⅰ型7例,Ⅱ型61例;所有病例均采用麻醉下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术后常规石膏托外固定3~4周.结果:术后平均6.6月返院取出内固定,也为平均随访时间;根据Hardacre的疗效判定标准,优43例,良22例,差3例.术后并发症有:肱骨外髁过度生长外观凸起18例,骨骺早闭肘外翻3例,鱼尾畸形8例,针尾刺激皮肤形成皮下滑囊12例,术后感染1例,3例肘关节活动较健侧受限.结论:对于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行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能使骨折块达到解剖对位,减少肘关节功能障碍、骨折不愈合的发生;故切开复位内固定是治疗移位型肱骨外髁骨折的很好的有效方法.

    作者:唐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目的:对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74例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为我院2013年3月~ 2014年1月收治,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性研究.结果:治疗组房性、室性以及交界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治疗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应用稳心颗粒联合美托洛尔药物,可显著改善患者期前收缩,提高治疗有效率.

    作者:翟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分析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的维持治疗.方法:选取消化性溃疡维持治疗患者36例临床方法效果进行分析.结果:3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维持治疗复发时间12 ~ 16周复发1例,16 ~ 20周复发1例,20 ~ 24周复发3例.经维持治疗有效25例,镜下复发7例,Hp阳性4例.结论维持治疗能减少消化性溃疡的复发,使第一年的复发率从80%左右降至20%左右,其中对症状性复发的控制尤为肯定.

    作者:鲁林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坚持临床医师电话回访的应用及体会

    由临床医师对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督查办对出院患者随机抽样进行电话再访的制度,规范了回访流程,完善了医院督促机制,从医疗和服务上都有效地提高了出院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施玲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围手术期的护理分析

    本文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皮瓣即刻乳房再造围手术期内的相关护理措施及体会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评价了护理效果,并得出结论:加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对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陈丽明;向川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病因与护理

    目的:观分析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的发病原因,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本院将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74例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n--37例)和观察组(n=37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慢性子宫颈炎及盆腔炎患者,给予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护理评价,值得借鉴.

    作者:闫爱民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当归补血汤在妇科临床中的应用分析

    当归补血汤作为经典的中药方剂,以其独特的优势及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一直被沿用至今,并且在现代医学技术发达的今天,仍然在临床上具有独特的应用优势.笔者以下就以两个典型病例为主,对当归补血汤在妇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进行了阐述.

    作者:齐彬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激光定位导航微创手术实现“探囊取物”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战创伤急救中心主任许硕贵教授及其团队,利用课题组自主研发成功的“天眼”激光定位导航仪,顺利为一患者取出扎入跟骨内的绣花针.手术历时17分钟,完全微创,伤口直接胶水粘合.这表明用激光定位导航创新技术取出人体内金属异物更快捷、更轻松.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对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妇炎胶囊治疗人流术后宫腔粘连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2月间110例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随机分为55例对照组和55例观察组,在进行宫腔镜治疗后,对两组患者使用安宫黄体酮以及口服戊酸雌二醇,并对观察组添加使用妇科康复炎胶囊,在一定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月经恢复正常率、宫腔恢复正常率以及子宫内膜增厚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联合妇科康复炎胶囊对人流术后宫腔粘连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月经、恢复正常宫腔,有效解决宫腔粘连问题,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张春红;麦日古丽艾尼外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15例行锁定加压钢板合并自体骨移植治疗的疗效评价

    目的:锁定加压钢板合并自体骨移植治疗15例股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年接收并行股骨干骨折术治疗的15例未愈合患者进行试验,对这些患者重新进行锁定加压钢板合并自体骨移植治疗,评价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5例患者治疗后,平均6个月的时间骨折完全愈合,且愈合情况较好,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钢板与自体骨移植联合治疗股骨骨折术后不愈合,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

    作者:李述刚;李自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治探讨

    目的:讨论与分析利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产生的疗效情况,以便增强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 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共计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随机划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3例.其中治疗组利用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予以诊治,对照组则选择西医的药物治疗方法,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病症产生数量与效果状况.结果:经过治疗效果的对比后发现,排除好转患者,显著好转和无效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显著,其中相较于治疗组25例(47.32%),显著好转患者的对照组1 0例(19.28%)较少,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中依然产生咳嗽、痰多、气短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气短方面,治疗组存在2例(2.84%)对照组存在16例(30.4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呈现日益增长的势态,运用合理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增强治疗效果,并使其他类病症产生几率降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具有一定实践价值.

    作者:邱建烽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ELISA法和ECLIA法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电化学发光技术(ECLIA)检测乙肝五项的结果差异.方法:分别用ELISA法和ECLIA法测定1 07例乙肝病人血清标本的HBsA g、HBsAb、HBeAg、HBeAb、HBcAb,检测结果用阴性和阳性来表示,并用x 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对于HBsAg、HBsAb、HBeAg、HBeAb检测结果无统计学差异,对于HBcAb检测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ECLIA法检测灵敏度可能高于ELISA法,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尽量采用ECLIA法检测乙肝五项.

    作者:刘志洲;吕波;刘杨;张晓雷;郑俞;杨鹏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抽取46例为试验组行辛开苦降法治疗,另46例为对照组行胃复春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与病理积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开苦降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李珩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中风后汗证病例均予补阳还五汤加减,水煎,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口服,疗程4周.结果:35例中风后汗证病例,经过四周治疗,治愈24例;好转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中风后汗证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孟长君;孟国玮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120例血液病骨髓穿刺活检的病理形态分析

    目的:观察骨髓穿刺活检各类血液病的组织病理形态变化.方法:对120例血液检查异常病人的骨髓穿刺片进行回顾性观察.进行常规制片,H.E染色体,部分切片并作PAS染色,Gomeri氏网状纤维染色以及Massom结缔组织染色.部分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正常骨髓象12例,再障及再生性低下10例,增生12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2,白血病24,骨髓纤维化18,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1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1,转移癌2例,其他5例.结论:骨髓活检对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骨髓纤维化、骨髓增生等异常综合征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张明英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社区医院治疗3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我院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和孟鲁司特口服.治疗4~8周,随访3~ 12个月.结果: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治疗有效率为91.43%.患者治疗后的PEF为(415.35±52.89)ml,PEF日间变化率(15.87±3.56)%,FVC为3.21±0.86 L,PEV1为80.12+8.90.停药后3~ 12个月内复发率为22.85%.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效果较好,适合推广社区医院应用.

    作者:刘勇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顽固性鼻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及治疗满意度.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来我院就诊的96例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给予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观察分析对比两组间的疗效、安全性及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47.9%),试验组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其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顽固性鼻出血患者,采取鼻内窥镜双极电凝术治疗,不但能取得不错的疗效,而且安全性、满意度均较高,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喻继康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患者58例随机分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SpO2、PaO2升高,PaCO2降低.观察组治疗后SpO2、PaO2、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呼吸衰竭,可明显改善氧和功能,提高疗效.

    作者:董强;鲁平海;李少雄;周辉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HPLC法测定胃痛平胶囊中原阿片碱的含量

    目的:建立胃痛平胶囊中原阿片碱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Ultimate XB-C18(C18 5um,4.6mm×200nm);流动相:甲醇-三乙胺醋酸溶液(每100ml水中加入三乙胺1ml、冰醋酸2ml)(56∶44);检测波长为:289nm;柱温:30℃;流速:0.9ml/min;理论塔板数按原阿片碱峰计算不得低于3000.结果:原阿片碱在17.9μ g/ml ~179.0μ 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原阿片碱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0.41%.结论:该方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胃痛平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潘彦荣 刊期: 2016年第24期

医药前沿杂志

医药前沿杂志

主管:河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