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必可酮持续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

闫安平

关键词:小剂量, 必可酮, 吸入治疗, 小儿哮喘, 口服糖皮质激素, 吸入疗法, 抑制细胞因子, 气道炎症反应, 气道高反应性, 疗效与安全性, 支气管哮喘, 炎症性疾病, 中度哮喘, 哮喘治疗, 哮喘患儿, 临床安全, 控制情况, 合理使用, 肥大细胞, 不同剂量
摘要: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儿童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其中轻、中度占绝大多数.糖皮质激素能抑制气道炎症反应,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并能抑制细胞因子和肥大细胞的产生,是目前较肯定的治疗哮喘药物之一.由于具有高疗效与安全性,吸入疗法已逐渐替代口服糖皮质激素在哮喘治疗中的地位.本文通过研究哮喘患儿吸人不同剂量必可酮(一种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临床控制情况,来探讨小剂量治疗轻、中度哮喘的可能性,为临床安全合理使用吸入疗法提供借鉴.
临床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雌激素、甲硝唑合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

    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局部抵抗力下降,易受病菌入侵繁殖而引起炎症.现将我院小剂量雌激素、甲硝唑合用治疗老年性阴道炎30例的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俞莉;吴连凤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200例小儿医院感染调查分析

    医院感染是目前临床工作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控制医院感染是衡量医疗质量的指标之一.本文对某医院儿科1995年1月~1999年6月间出院的2108份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现将小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如下:

    作者:翟凤兰;白文杰;高菊英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流血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绝经年限和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分析266例50岁以上绝经后阴道出血并行诊断性刮宫及(或)子宫切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50岁以上妇女绝经后阴道出血的病理诊断分别是功能性子宫内膜(37.96%)、功能失调性内膜(19.17%)和恶性肿瘤(13.91%).结论:绝经年限愈长的妇女,恶性肿瘤发生率愈高.

    作者:周琼青;陶琨;袁亚;陆培新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经贵要静脉床边心内膜起搏的临床观察

    自1999年以来,笔者采用从左侧贵要静脉穿刺置入5F气囊电极导管进行床旁心内膜临时起搏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65.2±11.4(45~82)岁,SSS5例,Ⅲ°AVB3例,AMI3例,永久起搏器更换2例,外科手术保护5例.

    作者:卢建平;朱阳亮;邱林林;王琦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8例对比分析

    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为了缩短发病至溶栓治疗的时间,提高冠脉再通率,我们自1994年6月开始拟定实施了在急诊科内静脉溶栓治疗AMI方案.现将我院1994年6月至2000年12月急诊科内静脉溶栓治疗AMI42例与同期按同一方案住院部内静脉溶栓治疗AMI36例作对比分析.

    作者:王东海;郭丰亚;钟华阳;张勇刚;肖朝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头位难产200例分析

    1999年~2000年两年中,我院对200例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采取经阴道徒手转位矫治,成功率达90%,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资料:本组200例孕妇的年龄23~40岁.初产妇190例,经产妇10例.枕后位98例(49%),枕横位77例(38.5%),高直位17例(8.5%),前不均倾位5例(2.5%),面位3例(1.5%).宫颈扩张阻滞73例,扩张延缓99例,扩张正常28例.其中胎膜早破者占97例.本组200例均具备徒手转位条件.

    作者:段其民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维生素E与红花油局部用药辅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护理探讨

    为提高新生儿硬肿症的治愈率,缩短病程,我科自1996年1月以来,在复温、保暖、控制原发疾病及支持疗法的基础上,采用维生素E与正红花油联合局用药的综合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赵艳琴;赵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小儿急性灭鼠药中毒28例临床分析

    我院儿科自1991年1月~2001年5月共收治急性灭鼠药中毒患儿28例,现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8例患儿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小1 1/12岁,大12岁.其中《3 6/12岁12例,~5岁11例,~7岁3例,~12岁2例.

    作者:马爱琴;周清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C反应蛋白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是冠心病(CH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对人类血管内皮细胞具有直接促炎作用,而且和CHD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文通过对我院CHD患者CRP浓度的测定,探讨其对CHD患者的影响及对其预后的作用.

    作者:李素芳;肖爱萍;郭红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水平与预后观察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血钾含量与预后关系.方法:选择确诊为急性心肌梗塞,发病在2~12小时之内住院的病人100例,在治疗前采静脉血,立即送检,并同时对全部病人进行连续心电监护,监测4小时内血压、心率、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的情况,并对监护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血钾<3.5mmol/L组及血钾3.5~4.0mmol/L组心律失常、心衰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钾>4.0mmol/L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早期,无论血清钾是否正常,均应进行积极早期补钾治疗,补钾的目标使血清钾达4.0~5.0mmol/L左右,对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抢救成功有重要意义.

    作者:侯英伟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比较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主要针对三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即抗病毒、调节免疫和改善肝功能.其中肝炎病毒被清除是治愈的关键.本文就α-干扰素与LAK细胞输注治疗乙肝,尤其是对乙肝病毒的转阴作用进行了观察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陈运转;王洁翡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出血性输卵管炎30例临床分析

    出血性输卵管炎是因输卵管粘膜血管扩张、淤血、肿胀、细小血管自发破裂出血,血液流入腹腔,引起剧烈腹痛和腹腔内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腹症.近年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频繁的宫腔操作,致阴道内各种致病菌未得到有效治疗而诱发其发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现将我院收治的30例出血性输卵炎报告如下.

    作者:马海珍;李金枝;朱晓秀;耿协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Graves眼病的治疗经验

    Graves眼病(Go)是一独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伴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还可在甲亢经过药物、手术、放射碘等治疗后发生.1995年9月~1999年10月我院收治Go病人66例,现将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徐文俭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慢性重型肝炎的存活分析

    慢性重型肝炎病情危重,预后差,如何判断预后,及时治疗,提高存活率是临床医生关心的问题.我院1999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105例慢性重型肝炎,治疗成功60例,失败45例,现进行比较,分析其存活原因.

    作者:袁春蓓;陆伟民;庄华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川畸病77例临床分析

    川畸病是一种病因未明,表明为全身性血管炎的疾病.我院于1994年3月~2000年12月共收治川畸病77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李淑萍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乳腺红外光扫描引导穿刺细胞学检查62例临床分析

    乳腺肿物的确定性诊断决定着临床治疗的选择,我院自1997年开始有选择性对一些临床上不能排除乳腺恶性肿物的患者在红外光扫描的引导下行乳腺肿物穿刺细胞学检查,现将资料较完整的62例报告如下,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作者:曹海峰;赵建国;岳勇;贾智宏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美托洛尔在二尖瓣狭窄并发急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二尖瓣狭窄(mitral stenosis,MS)引起的急性肺水肿有别于其他心脏病引起的急性左心衰竭,确切地说,应是急性左房衰竭,因此,治疗上有其独特性.我们应用美托洛尔对这一临床病症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庆华;柴建平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妊高征并发急性心衰的护理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简称妊高征)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急性心衰为其常见的危重并发症之一.我院1985年4月至1999年月12月共收治25例妊高征并发急性心衰,现将其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亢黎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81例SLE患者EEG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为探讨EEG对SLE的诊断价值,我们随机选择了1991年1月~1999年12月在我院作过EEG检查的SLE患者81例.现将81例SLE患者的EEG改变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作者:林启文;蔡红宇;庄惠山;叶德富 刊期: 2001年第09期

  • 目测法估计新生儿黄疸水平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的常见症状.迁延不退,呈加重趋势及血清胆红素大于12mg/dl者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儿科中有很高的发病率,是新生儿期较严重的疾病之一.如果黄疸持久不退,不仅新生儿全身皮肤粘膜黄染(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而且可出现全身水肿、新生儿贫血、肝脾肿大、胆红素脑病(即核黄疸),其中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严重并发症,所以,快速有效准确地判定新生儿胆红素水平,不但能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并对预防胆红素脑病有重要临床意义,同时也可减少患儿因化验胆红素指数而行静脉采血所带来的痛苦,本文采用目测法估计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探讨其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黄国玉 刊期: 2001年第09期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杂志

主管:河南省卫生厅

主办: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