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全面二孩政策下儿科医疗服务困境分析及改善措施初探

金心蕊;任元鹏;姜柏生

关键词:二孩政策, 儿科, 医疗服务, 困境, 改善
摘要:文章从儿科医生和医疗机构所面临的困境出发,展开对我国儿科医疗服务现状的简要分析,并从儿科人力资源、政策导向和生育观、人群就医习惯3个角度讨论其导致儿科医疗服务陷入困境的可能因素.同时,提出了应当改革儿科医生培养模式、整合优质资源、健全体系建设、提高儿科岗位吸引力、重视儿童预防保健等政策建议.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聚焦“后一公里”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

    “后一公里”问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普遍存在.文章重点介绍通过生命绿色通道的无缝隙对接、全员服务理念的提升、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的改进、医患沟通渠道的畅通、后勤服务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应用、服务文化融入医院文化的探索等相关举措的完善,从细节入手,解决“后一公里”问题,以此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作者:周全斌;郭亚萍;薛明宇;刘小祥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临床科室试行综合交班制度的实践与体会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通过试行综合交班制度,每周1次以一级科为单位,组织各临床二级专科科主任集中进行交班,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参加.加强了职能部门与临床科室之间的理解与沟通;促进了各二级专科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增强了科室主任的管理意识,提高了医疗管理的执行力,保障了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江淑秋;黄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目的 探讨“24小时生命救援队”院内急救的意义和运行模式,以期为院内急救提供参考.方法 当患者出现非预期的心脏骤停等突发情况时,在场医护人员应按照紧急意外抢救预案立即进行现场救护,同时启动紧急呼救与支援机制.当事科室立即拨打呼叫“8120”(急诊科内线电话),同时立即进行复苏程序.“8120”值班护士接听“求救”后,立即通知院内24小时生命救援队.救援队成员接到呼救电话后在5分钟内赶到现场,到达现场后主持心肺复苏,其他人员密切配合.对该模式运行方式和成效进行调研分析.结果 该急救模式运行近1年来收效显著,31名救治对象呼吸心跳全部恢复,复苏成功.结论 24小时生命救援队是行之有效的院内急救模式.

    作者:储晓彬;陈建荣;戴春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医改形势下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发展策略

    文章结合湖南省脑科医院的实践,从规范医院管理、提升医疗质量、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精神病专科医院的发展策略.

    作者:罗邦安;刘国阳;付文彬;肖亚洲;谭李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多措并举强化门诊住院收入管理

    医院收入主要来自门诊收入和住院收入.但收费系统内外收入流失时有发生,收入实现不及时等情况,是医院经济管理中亟需解决的问题,门诊住院收入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医院经济效益.因此,如何加强门诊住院收入的管理,避免收入的不合理流失,保护合法的收入及时实现,确保收入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提高内涵收入,是医院经营管理的当务之急.

    作者:王本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协同基地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建立初探

    江阴市人民医院构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简称“住培”)协同基地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框架.文章运用文献分析法分析住培协同基地在落实住培的培训大纲、师资培训、过程管理、各种考核及支撑条件等方面的均质化做法.在有条件的协同基地可以扩充专业基地数量,起到辅助国家基地的良好作用,既能减轻国家培训基地的繁重负担,又能保证住培学员的培训质量.

    作者:侯洁;徐冬;龚海;高恒;张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患纠纷分析与思考

    文章回顾分析某医院2010-2015年医患纠纷的现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医患关系和谐.

    作者:谭培;季晓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新时期医院青年社团化管理模式创新体会

    将高校社团化管理模式引进医院,创新共青团工作模式,充分调动青年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医院建设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尤玲玲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半年死亡网报质量分析与对策

    目的 通过分析某三甲医院2015年上半年居民死亡证明书网络直报质量情况,发现死因网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方法,提高死因网报质量.方法 通过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建立某院2015年上半年469份死因网报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469例,网报率100%,网报不合格率高达68.66%,不合格原因分析:一般项目信息填写不规范比例高,其次是死因疾病编码不规范,第三是死因疾病填写不规范,第四是死因不明者未填写调查记录.结论 提高死因网报质量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加强医师填写质量培训和网报质量控制.

    作者:陈亚梅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基于目标管理导向的公立医院员工考评机制的探索

    通过精细化目标管理提升医院建设内涵已经成为公立医院的重要管理方向,这种管理模式强调的是目标导向、流程控制和绩效考核,注重调动和激发员工的自我能动性.实践表明,科学的员工考评机制在公立医院中能发挥重要的目标管理导向力,通过内在激励机制推动个人与组织目标的实现.

    作者:马晓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县级公立医院发展战略规划探讨

    县级公立医院在卫生资源配置失衡、政府投入不足、医药分开、高层次人才匮乏、运行机制先天不足的困境下,要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提高医疗市场份额,必须制定出符合外部环境和内部实情的医院发展战略.该文结合盱眙县域医疗卫生现状和县级公立医院实际进行探讨.

    作者:陈红红;王宏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南京医科大学眼视光学就业现状及教学思考

    自制调查表,分别对南京医科大学四年制眼视光学专业70名本科毕业生及96名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就业方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是我校眼视光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去向,眼科特殊检查技师、验光师及教师等为主要就业岗位;同时,88.58%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技能对就业选择影响较大,95%的毕业生认为本科阶段基础理论知识积累在工作中作用较大;在专业认同度方面,对专业满意程度,大多数维持在“基本满意”及以上,普遍认为就业容易但工作并不理想的毕业生比例明显高于在校生;在专业课程设置及见习等安排方面,在校生及毕业生均表达了较高的认同度.提出要不断优化相关课程的理论及实践课程设置,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提高专业认同度及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专业思想凝聚力.

    作者:商卫红;颜智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品管圈在降低新生儿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的应用

    将2014年8月10日至8月24日期间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980例作为对照组,将2015年1月1日至1月15日品管圈活动实施后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的新生儿1050例为干预组,比较两组患儿在品管圈活动前后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结果新生儿外周静脉留置针可留置时间内非计划性拔管率由35.1%降至21.4%,主要影响因素的发生率由原来的81.7%下降至79.1%,留置针留置时间由原来的平均1.21天提高至2.3天.

    作者:李芳;鲍莹;陈秀利;戎惠;童千红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运用第三方调查提高患者满意度

    目的 运用第三方调查了解患者满意度,分析存在问题并及时解决.方法 对医院2013年以来第三方调查满意度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 3年来总体满意率95.36%,总体满意度得分92.60分,呈逐年上升态势.其中满意的是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和技术,不满意的是膳食.结论 运用第三方调查及时了解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和意见建议,采取有效措施大限度纠正不足和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志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海门市中医院医患关系调查与分析

    通过调查分析医学模式转变的现实困境和有利因素,对现代医学模式在医患关系管理领域的应用展开研究并提出建议.

    作者:黄庆辉;胡敏;赵晓敏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江苏省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探讨

    该文结合江苏省卫计委直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论述并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作者:顾曼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充分发挥工会作用 增强地市级公立医院核心竞争力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高度重视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通过维护员工权益、举办岗位练兵、丰富文化生活、给予人文关怀等多项举措,为全体员工提供用心的服务,增强了医院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作者:丁碧岚;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强化内部控制 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

    文章阐述公立医院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指出当前存在3大问题:内部环境比较松懈,执行力度差;执行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制度更新滞后;缺乏合理的监督与评价机制.提出建立健全制度、提高员工素质、建立风险预警系统、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发挥内审部门作用5条对策.

    作者:张萌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连云港市—院医疗集团综合改革融合发展实践探索

    探索建设医疗集团,通过构建以纵向医联体为基础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使医疗资源布局进一步优化,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切实缓解群众看病就医问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方便、价廉、连续、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作者:仲伟茂;高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孕产妇分级诊疗关键点管理

    分级诊疗是指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形成合理的就医秩序.根据分级诊疗管理要求,妇幼保健机构通过整合市、县、区、乡镇妇幼保健资源,成立医联体来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开展.基层妇幼保健机构,主要承担孕产妇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根据孕期生理、心理特点,给予咨询、建卡、指导、体检、治疗、健康教育等多种干预措施,消除危险因素,保障妇幼健康;市级妇幼保健院主要承担孕产妇疑难危重症处理、重点医疗保健项目研究、应用与推广,不断解决基层妇幼保健机构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实现上下级妇幼保健机构之间良性互动,促进医疗保健服务分级管理.

    作者:王业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