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延武
目的:观察钟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计量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Bham)、模型组(OVX)、己烯雌酚组、电针组各1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饲养13用后开始治疗.分别给予己烯雌酚灌胃,针刺穴取“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脾俞”,连接电针每次15 min,所有治疗均连续5d,休息2d,共治疗13周.治疗结束后,测量全身骨密度(BMD),处死大鼠取左侧胫骨近端1/3,制作不脱钙骨切片,观察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小梁矿化率(MAR)、骨皮质矿化率(mAR).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显著降低,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BMD明显增高,胫骨TBV%明显增高,TRS%、TFS%、OSW、MAR和mAR均明显降低.结论:针刺可以提高去卵巢后大鼠的骨密度和大鼠胫骨TVB%,同时降低大鼠胫骨TRS%、TFS%、OSW、MAR和mAR,提示针刺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通过对骨吸收的影响发挥作用.
作者:王亚军;刘梅洁;鞠大宏;刘静;徐亚莉;刘丁龙;高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荣脑通络益智汤配合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选用荣脑通络益智汤联合益肾填精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8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中医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强化患者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东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资料源探讨补髓方剂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按照方剂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经过筛选得到补髓方剂365首,再将365首方剂所收集的中药进行正别名考证,并将异名同药进行合并,后得到387味药物,总频数为4394次.运用频数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确定70频次以上的高频药物有17味,其中包含药对2个、药组2个.分析认为,补髓方剂用药及组方有一定的规律,补益肝肾药物是补髓方剂的主药,经典补肾方剂是补髓方的基础方.
作者:刘源香;杨继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探讨运气学说推演甲午年及其初之气的气候变化及疾病发病规律,可知全年土运太过,初之气为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中,提出治疗以祛湿为主,再结合个体差异佐以疏肝解郁、助火温阳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辨病、辨证、辨体质、辨情志的基础上,加之辨五运六气,以期更全面地指导中医诊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孙京;陈守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认识,结合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互相深入联系,立足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窍和五脏的复杂关系,以便更好地治疗该类疾病,为中医耳鼻喉科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惠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配合服用黄芎抗栓胶囊(口服1.2g/次,每日2次),2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进行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13.67±6.84)低于对照组(19.46±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I评分(56.61±8.73)高于对照组(47.89±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作者:郑文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各种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肝解郁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患者痊愈情况及胃管拔除时间等.结果: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胃瘫总有效率100%,且胃管拔除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舒肝解都法能快速有效地治疗胃瘫综合征.
作者:刘淑刚;贾楠;安坤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遣方用药是中医诊疗处置的落脚点,对常用方剂的灵活运用,能体现医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覆盖广度.兹举儿科常用的四君子汤类方为例,以窥豹一斑.1 儿科尤重调补脾胃儿童处于生机旺盛的阶段,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多见易虚易实之病.儿科又称哑科,由于儿童表述困难、依从性差,加之不耐攻伐、不受苦味,用药受限,爱护有加,因此儿科临证的难度较大.清·石寿堂《医原·儿科论》称:“稚阳未充,则肌肉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弱,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小儿形气未充,脾胃常见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易伤于饮食而重伤脾胃.
作者:刘宏艳;尹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对2000至2013年间CNKI、维普、万方中收录的民国医药文献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主要是针对民国医药期刊、著作和地方文献进行研究,期刊主要是从办刊背景和特色、专科专病、特定主题开展研究;著作主要是从名医及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版本及史料和出版整理、著作评析三方面开展研究.针对内容分析的结果指出,国内民国医药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常迁延反复难治,从临床来看多伴有局部疼痛症状,会加重患者焦虑情绪,形成迁延性疾病.依据对中医络病理论的研究成果,慢性前列腺炎体现了中医学“久瘀入络”的病理演变过程.遂以桂枝茯苓丸合薏苡附子败酱散为主方加减变化,并以穿山甲、水蛭为主药治疗本病,符合慢性前列腺炎的病理特性和病位特征.
作者:张治国;李景远;刁作彬;贾海骅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李鲤教授认为,瘘证病源多端,虽涉及五脏但与脾肾关系为密切,该病以脾肾亏虚为基本病机兼有痰瘀阻络.李鲤根据《素问·瘘论》“治瘘独取阳明”的理论,临证将健运脾胃、补后天以养先天作为瘘证的主要治法,自拟保和丸化裁方保和滋肾汤,根据病情辨证加减,疗效显著.该疗法不但可明显改善症状,加快控制病情,缩短急性发作时间,而且可防治西药治疗的副作用,调节机体免疫状态,减少复发,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何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退翳汤治疗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的Haze患者60例(11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并口服益气活血退翳汤;对照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观察2组裸眼视力和角膜Haze级别及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57眼,治愈4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退翳汤对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风梅;李昊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放化疗目前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如何合理掌握放化疗使用分寸,不使其太过或不及是值得探讨的.放射线与化疗药按其毒性大小属于中医“大毒”范畴.故通过《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理论(简称为大毒理论),从大毒适用、大毒适度和大毒适时3方面进行了阐释,对临床上应用此理论指导癌症放化疗实践有的放矢,以达到邪祛正安的目的,并供同道借鉴.
作者:罗安明;戎志斌;郭文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整理近10年乳腺增生的中医证治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分类,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本研究发现,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为本病四大类常用药,与本病基本病机气滞、痰凝、血瘀、正虚相符.单味药用药频率研究表明,肝气郁滞为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本病的始终;血瘀为本病发病的另一重要病理因素,而血虚尤其是肝血亏虚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研究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过程中,应不忘调理肝经气血和养血活血.
作者:张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Ⅰca,L)和瞬时外向钾电流(Ⅰto)的抑制作用.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使用参松养心溶液(0.5 mg/100 mL,0.5%)灌流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Ⅰca,L和Ⅰto,在细胞破膜后的20 min内记录所有数据,对每个细胞给药前后做自身对照,观察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0.5%的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均有抑制作用,参松养心溶液时Ⅰto的缓慢电流成分Ⅰto无明显作用,但可以明显抑制Ⅰto的快速电流成分Ⅰtof.在-10 mV测试电压下,在0.5%的参松养心溶液作用后,Ⅰca.L.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从(-8.64+-2.43)pA/pF降为(-5.92+-2.15)pA/pF,抑制率为31.85%+ 10.25%,电流密度-电压(Ⅰ-Ⅴ)曲线上移;在-60 mV测试电压下,在0.5%的参松养心溶液作用后,Ⅴtof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从(23.53 +3.31) pA/pF降为(16.86 +2.34) pA/pF,抑制率为(28.33+ 10.59)%,Ⅰ-Ⅴ曲线下移.参松养心溶液不改变Ⅰca,L的通道动力学,但会使Ⅴto通道失活后的恢复变慢.结论: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程林忠;程瑜蓉;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风湿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此类疾病多病情复杂、迁延难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杨卫彬教授临证施以活血化瘀法,应用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进行治疗,同时针对病情随症施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其治疗的验案数则,希望时同道有所裨益.
作者:杨钊田;杨卫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中药固定配方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大肠杆菌内毒素联合氢化泼尼松龙制作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补气生骨方并分别加引经药牛膝和独活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血管分布、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IGF-1含量度血管VEGF的表达.结果:2周、4周、8周时牛膝组血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大于固定配方组与独活组.病理学观察该方加引经药牛膝可使骨小梁间隙降低,厚度和体积增加,空骨陷窝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小于固定配方组和独活组,并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论: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可通过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来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其中引经药对于药物作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作者:商震;程建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特惠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汤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4.12%,较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73.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待治疗后第6周末,观察组SDS评分为(53.17±5.02)分,时照组为(60.38±4.86)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1年内复发1例(2.9%),对照组复发5例(1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取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汤治疗失眠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冬胃颗粒对寒邪客胃型胃溃疡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寒冷因素刺激复制寒邪客胃型动物模型,前3d先用0℃冰水浸泡,每次10 min,后3d用0℃冰水灌胃,治疗组同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测定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及溃疡抑制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冬胃颗粒组大鼠表现与大便性状优于西药组.药物治疗可使溃疡缩小,冬胃颗粒组优于雷尼替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溃疡模型及寒性溃疡模型大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降低,ET-1水平增高;与寒性溃疡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升高6-keto-PGF1α及EGF水平,降低ET-1水平,中药治疗组6-keto-PGF1α及EGF水平高于西药治疗组,ET-1水平低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寒性刺激可增加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害,冬胃颗粒通过调整攻击因子与保护因素平衡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包永欣;朱虹;吕冠华;贾金玲;毕殿红;石胜男;祝宁;都嵬;林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质量,分析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搜索2013年前国内各期刊公开发表的中晚期胃癌针灸治疗的临床实验/观察类文献,参考Cochrane手册相关原则对其进行评价.结果: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RCT文献15篇.对所有文献就实验对象的纳入、实验的设计、实验的疗效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论:针灸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重要中医方法,但有关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节;李秘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