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松养心胶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程林忠;程瑜蓉;李青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 L-型钙电流, 瞬时外向钾电流, 抑制
摘要: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Ⅰca,L)和瞬时外向钾电流(Ⅰto)的抑制作用.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使用参松养心溶液(0.5 mg/100 mL,0.5%)灌流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Ⅰca,L和Ⅰto,在细胞破膜后的20 min内记录所有数据,对每个细胞给药前后做自身对照,观察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0.5%的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均有抑制作用,参松养心溶液时Ⅰto的缓慢电流成分Ⅰto无明显作用,但可以明显抑制Ⅰto的快速电流成分Ⅰtof.在-10 mV测试电压下,在0.5%的参松养心溶液作用后,Ⅰca.L.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从(-8.64+-2.43)pA/pF降为(-5.92+-2.15)pA/pF,抑制率为31.85%+ 10.25%,电流密度-电压(Ⅰ-Ⅴ)曲线上移;在-60 mV测试电压下,在0.5%的参松养心溶液作用后,Ⅴtof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从(23.53 +3.31) pA/pF降为(16.86 +2.34) pA/pF,抑制率为(28.33+ 10.59)%,Ⅰ-Ⅴ曲线下移.参松养心溶液不改变Ⅰca,L的通道动力学,但会使Ⅴto通道失活后的恢复变慢.结论: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甲午年初之气心血管病诊治规律探讨及病案两则

    探讨运气学说推演甲午年及其初之气的气候变化及疾病发病规律,可知全年土运太过,初之气为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中,提出治疗以祛湿为主,再结合个体差异佐以疏肝解郁、助火温阳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辨病、辨证、辨体质、辨情志的基础上,加之辨五运六气,以期更全面地指导中医诊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孙京;陈守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内膜客受性的影响.方法:将36例确诊为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口服补肾活血助孕汤,每日1剂,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排卵及终妊娠情况、B超监测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情况及子宫内膜血流变化情况.结果:补肾活血助孕汤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排卵率67.01%,妊娠率52.78%;治疗后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尿LH阳性日子宫内膜PI及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助孕汤能促进卵泡发育,提高排卵率,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及子宫内膜血流状况,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泡着床创造条件,提高妊娠率.

    作者:罗娟珍;潘兆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清开灵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COPD感染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清开灵联合抗生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合并感染的疗效优越性.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60例COPD患者分为抗生素组30例,根据病原菌结果确定给予敏感抗生素单一治疗;清开灵组30例,给予敏感菌抗生素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分别于治疗前1d和治疗14 d后第2天评价2组患者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呼吸困难量表评分及其临床疗效、细菌感染率比较,同时采集患者空腹静脉检测血清中CRP浓度及肺功能测定FEV1/FVC(%)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呼吸困难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4 d后与抗生素单一治疗组比较,清开灵组APACHEⅡ评分与呼吸困难评分均有显著性降低(t=-9.326,P=0.000 VS t=-18.04,P=0.001);与治疗前比较,清开灵组与抗生素组的CRP范围均呈极显著降低或显著性降低(=5.341,P=0.000 VSt=1.186,P=0.024),2组患者的FEV1/FVC(%)均较治疗前显著性升高(t=-4.712,P =0.0052VS t=-1.020,p=0.0421);在治疗14 d的临床疗效评定中,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45,P =0.105),但2治疗组显效率存在显著性差异,清开灵组显示出疗效的优越性(x2=5.5445,P=0.018);另外,清开灵联合用药组在抗感染及预后方面体现极显著优越性(x2=5.455,P=0.02).结论:清开灵联合抗生素应用可以有效纠正老年COPD患者各临床指标,可控制治疗过程中的细菌感染,避免耐药性发生的同时改善其临床症状特征.

    作者:张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肝解郁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各种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肝解郁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患者痊愈情况及胃管拔除时间等.结果: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胃瘫总有效率100%,且胃管拔除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舒肝解都法能快速有效地治疗胃瘫综合征.

    作者:刘淑刚;贾楠;安坤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民国医药文献研究现状

    对2000至2013年间CNKI、维普、万方中收录的民国医药文献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主要是针对民国医药期刊、著作和地方文献进行研究,期刊主要是从办刊背景和特色、专科专病、特定主题开展研究;著作主要是从名医及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版本及史料和出版整理、著作评析三方面开展研究.针对内容分析的结果指出,国内民国医药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针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形态计量学的影响

    目的:观察钟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计量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Bham)、模型组(OVX)、己烯雌酚组、电针组各1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饲养13用后开始治疗.分别给予己烯雌酚灌胃,针刺穴取“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脾俞”,连接电针每次15 min,所有治疗均连续5d,休息2d,共治疗13周.治疗结束后,测量全身骨密度(BMD),处死大鼠取左侧胫骨近端1/3,制作不脱钙骨切片,观察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小梁矿化率(MAR)、骨皮质矿化率(mAR).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显著降低,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BMD明显增高,胫骨TBV%明显增高,TRS%、TFS%、OSW、MAR和mAR均明显降低.结论:针刺可以提高去卵巢后大鼠的骨密度和大鼠胫骨TVB%,同时降低大鼠胫骨TRS%、TFS%、OSW、MAR和mAR,提示针刺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通过对骨吸收的影响发挥作用.

    作者:王亚军;刘梅洁;鞠大宏;刘静;徐亚莉;刘丁龙;高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对ERK信号通路的脑缺血耐受诱导作用调控研究

    目的:研究ERK信号通路在脑缺血耐受诱导中的作用,观察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对其调控作用.方法:对大鼠行3 min脑缺血预处理,诱导其产生脑缺血耐受,24h后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预处理组),观察ERK/P-ERK的变化情况,并与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疏血通脉胶囊组及PD98059组进行比较,检测各组神经元凋亡数量,观察ERK/P-ERK与神经元凋亡的相关性.结果:缺血预处理组及疏血通脉胶囊组P-ERK表达水平均明显上调,同时神经元凋亡数量减少,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腔注射ERK抑制剂PD98059后,大鼠P-ERK表达水平受到明显抑制,神经元凋亡数量增加,并加重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论:脑缺血预处理能够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ERK信号通路激活有关,疏血通脉胶囊预处理可能通过激活该通路起到脑保护作用.

    作者:刘泰;黄德庆;张元侃;胡跃强;梁妮;胡玉英;何乾超;陈荣群;张青萍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BALB/c小鼠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中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不同剂量金欣口服液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于首次滴鼻后24 h、72 h、144 h取各组小鼠肺组织,Real time RT-PCR分别检测RSV-M、RIG-Ⅰ、IPS-Ⅰ和IFN-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RIG-Ⅰ和IPS-Ⅰ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RSV感染24 h和72 h后,其肺组织中RIG-Ⅰ、IPS-Ⅰ和IFN-β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144 h后,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量显著下调,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能上调RIG-Ⅰ、IPS-Ⅰ和IFN-β的低表达.结论:RSV能诱导RIG-1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IFN-β的表达,而金欣口服液能通过调控RIG-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IFN-β的表达.

    作者:陈争光;汪受传;魏肖云;徐建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姜黄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研究

    目的:探究姜黄素在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和CTGF、PAl-1过表达中的影响,探讨姜黄素与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心脏成纤维细胞原代的培养,分别用倒置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进行监测,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0~ 100 μmol/L)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real-time PCR检测CTGF、PAI-1 mRNA,用western-blot法分析不同浓度姜黄素时各组心脏成纤维细胞CTGF、PAI-1表达的影响.结果:在0~60μmol/L范围内,姜黄素未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因此在后续试验中我们选择5、10、30 μmol/L浓度姜黄素进行试验,试验说明姜黄素可以有效的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可以有效地抑制AngⅡ诱导的CTGF和PAI-1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CTGF、PAI-1 mRNA与蛋白的过表达,从而起到抗增殖作用.

    作者:杨蕙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定痫方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加减辨治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痫方(桃仁、黄芪、赤芍、当归、川芎、石菖蒲等每天1剂)进行辨治,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脑电图改善结果、治疗效果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脑电图总改善率89.4%,实验组总改善率97.0%,实验组脑电图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治疗后对照组治愈占47.0%,好转41.0%,未愈12.1%,治愈率87.9%.实验组治愈占51.5%,好转47.0%,未愈1.5%,治愈率98.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差异不大,分别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2.19±1.65)和实验组(9.3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明显,癫痫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固定配方加引经药牛膝对防治兔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固定配方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对兔股骨头坏死的修复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大肠杆菌内毒素联合氢化泼尼松龙制作激素性兔股骨头坏死模型,用补气生骨方并分别加引经药牛膝和独活治疗股骨头坏死,观察血管分布、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中IGF-1含量度血管VEGF的表达.结果:2周、4周、8周时牛膝组血管面积与模型组比较增加,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大于固定配方组与独活组.病理学观察该方加引经药牛膝可使骨小梁间隙降低,厚度和体积增加,空骨陷窝率下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小于固定配方组和独活组,并可明显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论:补气生骨方加引经药牛膝可通过提高血清中IGF-1含量以及VEGF的表达水平来促进股骨头坏死的修复,其中引经药对于药物作用的发挥起到了重要引导作用.

    作者:商震;程建姝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综合性病理概念析《伤寒论》心下之“水气”

    《黄帝内经》早提出“水气”二字,不同时期的医家对《伤寒论》水气的论述各抒己见,故从水气之病位结合综合性病理概念,旨在探讨与心下之水气间的联系及其致病机理.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治疗“外寒内饮证”之代表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病机的概括,并为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水气病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疗效.

    作者:卢锦东;谢平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活性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SGC-7901生长受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分别作用SGC-7901细胞后均能抑制细胞活性,且与剂量、时问呈依赖关系,并可诱导SGC-7901的凋亡.结论:同一浓度的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作用SGC-7901相同时间,左金方配方颗粒剂比传统汤剂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红祖;余惠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毒”的内涵解析

    对中药“毒”内涵的形成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药“毒”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既可以用来指代中药,也可以用来标识中药药性之偏、作用之峻厉以及对人体之损害等.

    作者:刘鹏;张成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柴苓汤对环孢素A肾病大鼠MCP-1、TNF-a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柴苓汤对慢性环孢素A肾病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ur necrosis factor-a,TNF-a)的影响,探讨炎症反应在环孢素A肾病中的作用及柴苓汤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经口灌服环孢素A [30 mg/(kg·d)]的方法复制慢性环孢素A肾病大鼠模型,同时给予柴苓汤[3 g/(kg·d)]及缬沙坦[10 mg/(kg·d)]治疗共28 d,摘取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变化.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脏MCP-1、TNF-a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胶原成分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MCP-Ⅰ、TNF-a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经柴苓汤及缬沙坦治疗,大鼠肾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均减轻,MCP-Ⅰ及TNF-a高表达被显著下调.结论:柴苓汤可减轻炎症损伤,减少ECM沉积,从而延缓慢性CsA肾病纤维化进程.

    作者:黄晋红;潘秋霞;张城浩;王香婷;王聪慧;魏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以及槲皮素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肾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肾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光镜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大鼠血BUN、Scr、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血清IL-6、TNF-α、hs-CRP,PAI-1及肾内MDA和MCP-1表达均明显降低,肾内SOD活力明显升高,且明显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结论:槲皮素能改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和抗炎的作用有关.

    作者:常陆林;刘春杰;王兴红;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小柴胡汤加味治疗带下病辨析

    带下病是指妇女带下绵绵不断、色泽异常或有腥臭.小柴胡汤化裁是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指导老师王晖主任医师临床治疗妇科疾病的常用方剂,尤其在治疗带下病中运用巧妙、奇效如神.故通过对王晖主任医师以小柴胡汤化裁治疗带下病的临床经验进行探讨分析,运用中医气化理论,阐述了带下病的病因病机、小柴胡汤治疗带下病的理论依据,选取一则临床运用实例,简述与方剂完带汤的选择性应用原则,以期为临床同行提供有益思路.

    作者:韩晶晶;王晖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8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2组均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测量表及中医证侯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28/244),优于对照组61.5% (150/244,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作者: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靳红强;杨新伟;杨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方剂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特惠者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汤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L)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治疗有效率94.12%,较对照组总治疗有效率73.5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在住院当天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待治疗后第6周末,观察组SDS评分为(53.17±5.02)分,时照组为(60.38±4.86)分,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在1年内复发1例(2.9%),对照组复发5例(1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取中医体质辨识理论结合解郁合欢汤治疗失眠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有利于提高其睡眠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孙淑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惠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配合服用黄芎抗栓胶囊(口服1.2g/次,每日2次),2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进行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13.67±6.84)低于对照组(19.46±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I评分(56.61±8.73)高于对照组(47.89±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作者:郑文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