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BALB/c小鼠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陈争光;汪受传;魏肖云;徐建亚

关键词:金欣口服液, 呼吸道合胞病毒, RIG-Ⅰ, IFN-β
摘要: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中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不同剂量金欣口服液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于首次滴鼻后24 h、72 h、144 h取各组小鼠肺组织,Real time RT-PCR分别检测RSV-M、RIG-Ⅰ、IPS-Ⅰ和IFN-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RIG-Ⅰ和IPS-Ⅰ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RSV感染24 h和72 h后,其肺组织中RIG-Ⅰ、IPS-Ⅰ和IFN-β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144 h后,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量显著下调,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能上调RIG-Ⅰ、IPS-Ⅰ和IFN-β的低表达.结论:RSV能诱导RIG-1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IFN-β的表达,而金欣口服液能通过调控RIG-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IFN-β的表达.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BALB/c小鼠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中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不同剂量金欣口服液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于首次滴鼻后24 h、72 h、144 h取各组小鼠肺组织,Real time RT-PCR分别检测RSV-M、RIG-Ⅰ、IPS-Ⅰ和IFN-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RIG-Ⅰ和IPS-Ⅰ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RSV感染24 h和72 h后,其肺组织中RIG-Ⅰ、IPS-Ⅰ和IFN-β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144 h后,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量显著下调,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能上调RIG-Ⅰ、IPS-Ⅰ和IFN-β的低表达.结论:RSV能诱导RIG-1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IFN-β的表达,而金欣口服液能通过调控RIG-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IFN-β的表达.

    作者:陈争光;汪受传;魏肖云;徐建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髓方探讨

    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资料源探讨补髓方剂的用药特点及组方规律.按照方剂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经过筛选得到补髓方剂365首,再将365首方剂所收集的中药进行正别名考证,并将异名同药进行合并,后得到387味药物,总频数为4394次.运用频数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确定70频次以上的高频药物有17味,其中包含药对2个、药组2个.分析认为,补髓方剂用药及组方有一定的规律,补益肝肾药物是补髓方剂的主药,经典补肾方剂是补髓方的基础方.

    作者:刘源香;杨继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复方鱼腥草糖浆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糖浆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鱼腥草糖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复方鱼腥草糖浆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保护机制的研究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以及槲皮素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肾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肾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光镜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大鼠血BUN、Scr、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血清IL-6、TNF-α、hs-CRP,PAI-1及肾内MDA和MCP-1表达均明显降低,肾内SOD活力明显升高,且明显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结论:槲皮素能改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和抗炎的作用有关.

    作者:常陆林;刘春杰;王兴红;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午年初之气心血管病诊治规律探讨及病案两则

    探讨运气学说推演甲午年及其初之气的气候变化及疾病发病规律,可知全年土运太过,初之气为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中,提出治疗以祛湿为主,再结合个体差异佐以疏肝解郁、助火温阳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辨病、辨证、辨体质、辨情志的基础上,加之辨五运六气,以期更全面地指导中医诊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孙京;陈守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用生物阻抗频谱法对循经体液分布的初步观察

    目的:比较胃经大腿段与非经体液分布的差异.方法:10例健康受试者平卧30 min后,使用四电极生物阻抗频谱测量大腿段胃经与旁开非经部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细胞内外液阻抗,结合大腿周长计算经上与经外细胞内外液电阻率.结果:经上细胞外液电阻率比经外小,差异百分比为1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上与经外细胞内液电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腿段胃经经脉线上细胞外液含量多于旁开非经部位,细胞内液含量基本相同.

    作者:云洁;王燕平;张维波;李刚;刘近贞;王广军;田宇瑛;贾术永;李宏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神经干细胞角度探索中医药介入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策略

    从内源性、外源性神经干细胞两方面总结分析其应用于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现状,并以中医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中医药疗法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中医药介入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对中医学关于神经干细胞、神经再生理论的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并提出以有效方药、腧穴为手段,从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神经再生微环境两方面入手,确立以“醒神”为治则的中医药疗法,有望促进中枢神经再生.

    作者:招远祺;乔利军;袁龙健;康妮妮;高红霞;卢爱丽;冯梅;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舒肝解郁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各种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肝解郁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患者痊愈情况及胃管拔除时间等.结果: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胃瘫总有效率100%,且胃管拔除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舒肝解都法能快速有效地治疗胃瘫综合征.

    作者:刘淑刚;贾楠;安坤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活性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SGC-7901生长受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分别作用SGC-7901细胞后均能抑制细胞活性,且与剂量、时问呈依赖关系,并可诱导SGC-7901的凋亡.结论:同一浓度的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作用SGC-7901相同时间,左金方配方颗粒剂比传统汤剂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红祖;余惠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8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2组均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测量表及中医证侯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28/244),优于对照组61.5% (150/244,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作者: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靳红强;杨新伟;杨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帝内经》耳鸣耳聋与五脏相关性理论分析

    通过《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认识,结合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互相深入联系,立足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窍和五脏的复杂关系,以便更好地治疗该类疾病,为中医耳鼻喉科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补肾活血法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补肾活血助孕汤对排卵障碍性不孕者子宫内膜客受性的影响.方法:将36例确诊为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患者给予口服补肾活血助孕汤,每日1剂,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排卵及终妊娠情况、B超监测卵泡发育、子宫内膜生长情况及子宫内膜血流变化情况.结果:补肾活血助孕汤治疗肾虚血瘀型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排卵率67.01%,妊娠率52.78%;治疗后卵泡直径和子宫内膜厚度平均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尿LH阳性日子宫内膜PI及RI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活血助孕汤能促进卵泡发育,提高排卵率,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局部微环境及子宫内膜血流状况,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为胚泡着床创造条件,提高妊娠率.

    作者:罗娟珍;潘兆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定痫方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加减辨治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痫方(桃仁、黄芪、赤芍、当归、川芎、石菖蒲等每天1剂)进行辨治,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脑电图改善结果、治疗效果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脑电图总改善率89.4%,实验组总改善率97.0%,实验组脑电图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治疗后对照组治愈占47.0%,好转41.0%,未愈12.1%,治愈率87.9%.实验组治愈占51.5%,好转47.0%,未愈1.5%,治愈率98.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差异不大,分别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2.19±1.65)和实验组(9.3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明显,癫痫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毒”的内涵解析

    对中药“毒”内涵的形成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药“毒”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既可以用来指代中药,也可以用来标识中药药性之偏、作用之峻厉以及对人体之损害等.

    作者:刘鹏;张成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

    银杏叶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提取物是利用现代工艺和方法从银杏叶中提取,以银杏黄酮甙及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为主要成分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临床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涉及神经、精神、循环、代谢、内分泌等多系统的数十种疾病,尤其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机理作一回顾,以期对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逯波;王雅滨;刘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通过临床用药规律探讨乳腺增生的治疗思路

    整理近10年乳腺增生的中医证治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分类,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本研究发现,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为本病四大类常用药,与本病基本病机气滞、痰凝、血瘀、正虚相符.单味药用药频率研究表明,肝气郁滞为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本病的始终;血瘀为本病发病的另一重要病理因素,而血虚尤其是肝血亏虚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研究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过程中,应不忘调理肝经气血和养血活血.

    作者:张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法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以黄芪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为代表的益气活血法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采用MTT检测法、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观察药物对HUVEC增殖、凋亡和功能(分泌NO和ET)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和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缺氧对HUVEC的损伤,提高其生存率,降低其凋亡率,促进NO的分泌,抑制ET的分泌,两药联用比单用效果好.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促进增殖、抗凋亡及改善细胞分泌功能,有效减轻缺氧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陈冰;李玉梅;张立石;薛欣;马雅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荣脑通络益智汤配合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荣脑通络益智汤配合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选用荣脑通络益智汤联合益肾填精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8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中医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强化患者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东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EMBASE、CENTRAL,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4年3月7日,纳入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获得相关文献73篇,纳入9篇符合标准的RCT,共645例患者(中药组348例,西药组2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OR=2.89,95%CI:1.90~4.40,P<0.05),降低3个月复发率(OR =0.15,95%CI:0.05 ~0.41,P<0.05),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MD=-3.57,95%CI:-4.54 ~2.61,P<0.05),2组治疗后口腔溃疡和针刺反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外阴溃疡、眼炎、皮肤病变、发热和关节病变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优于西医组,鉴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推荐今后开展大样本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作者:张志瑞;徐继莲;何等旗;田金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惠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配合服用黄芎抗栓胶囊(口服1.2g/次,每日2次),2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进行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13.67±6.84)低于对照组(19.46±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I评分(56.61±8.73)高于对照组(47.89±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作者:郑文旭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