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帝内经》耳鸣耳聋与五脏相关性理论分析

尹金磊

关键词:《黄帝内经》, 耳鸣耳聋, 五脏, 相关性
摘要:通过《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认识,结合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互相深入联系,立足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窍和五脏的复杂关系,以便更好地治疗该类疾病,为中医耳鼻喉科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实践.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狐惑病现代研究概述

    狐惑病又被称为“白塞氏综合征”(Behcet's disease,BD),是一种病因不明的多系统炎症性疾病,该病的特征是反复发作的自限性炎症性反应,其主要表现为口腔及生殖器溃疡、角膜溃疡或虹膜炎以及皮肤丘疹脓疱、结节性红斑样皮损损害的症状.本病常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均可发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对“狐惑”病的病名和病因病机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指导该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陈忞超;史宏;冯媛媛;陆杰;陆良喜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黄帝内经》耳鸣耳聋与五脏相关性理论分析

    通过《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认识,结合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互相深入联系,立足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窍和五脏的复杂关系,以便更好地治疗该类疾病,为中医耳鼻喉科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冬胃颗粒对寒邪客胃型胃溃疡大鼠血清EGF、6-keto-PGF1a及ET-1的影响

    目的:探讨冬胃颗粒对寒邪客胃型胃溃疡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寒冷因素刺激复制寒邪客胃型动物模型,前3d先用0℃冰水浸泡,每次10 min,后3d用0℃冰水灌胃,治疗组同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测定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及溃疡抑制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冬胃颗粒组大鼠表现与大便性状优于西药组.药物治疗可使溃疡缩小,冬胃颗粒组优于雷尼替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溃疡模型及寒性溃疡模型大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降低,ET-1水平增高;与寒性溃疡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升高6-keto-PGF1α及EGF水平,降低ET-1水平,中药治疗组6-keto-PGF1α及EGF水平高于西药治疗组,ET-1水平低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寒性刺激可增加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害,冬胃颗粒通过调整攻击因子与保护因素平衡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包永欣;朱虹;吕冠华;贾金玲;毕殿红;石胜男;祝宁;都嵬;林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通过临床用药规律探讨乳腺增生的治疗思路

    整理近10年乳腺增生的中医证治文献,将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文献中的药物进行分类,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探讨其临床用药规律及特点.本研究发现,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为本病四大类常用药,与本病基本病机气滞、痰凝、血瘀、正虚相符.单味药用药频率研究表明,肝气郁滞为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贯穿本病的始终;血瘀为本病发病的另一重要病理因素,而血虚尤其是肝血亏虚是本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基础.本研究提示我们在临床治疗乳腺增生的过程中,应不忘调理肝经气血和养血活血.

    作者:张霄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肝论治糖尿病肾病兼证

    糖尿病肾病兼证从肝论治是以肝的生理功能、特性及肝与其他脏腑的关系为理论基础,阐述肝与糖尿病肾病兼证发生发展过程的关系和作用,在临床中把从肝论治用于治疗糖尿病肾病兼证,使患者蛋白尿、视物模糊、水肿、便秘、心悸的症状和体征得以改善,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糖尿病肾病兼证从肝论治有确实的理论依据,符合中医理论特点,并与现代医学研究结论相吻合,治疗糖尿病肾病兼证疗效显著.

    作者:汪超;周兰;姚诗清;陈莉;孙涛;柳雯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神经干细胞角度探索中医药介入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策略

    从内源性、外源性神经干细胞两方面总结分析其应用于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现状,并以中医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为基础,分析中医药疗法促进中枢神经再生的可行性,进一步探讨中医药介入中枢神经再生的研究思路与方法.通过对中医学关于神经干细胞、神经再生理论的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并提出以有效方药、腧穴为手段,从诱导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调控神经再生微环境两方面入手,确立以“醒神”为治则的中医药疗法,有望促进中枢神经再生.

    作者:招远祺;乔利军;袁龙健;康妮妮;高红霞;卢爱丽;冯梅;黄燕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古今中外生命教育看中医文化对当代生命健康教育的启示

    从梳理古今中外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入手,提出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从中医文化中蕴含的生命观、健康观、养生观及整体观的核心思想中,挖掘适合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的生命健康教育素材,有助于中医文化中的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在青少年中进行普及.深入开展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青少年热爱生命、健康生活、身心和谐发展,对当今提倡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颖洲;闫兴丽;陈绍红;周艳勇;陶丝雨;李萍;戴能革;周晓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柴苓汤对环孢素A肾病大鼠MCP-1、TNF-a的调控作用

    目的:观察柴苓汤对慢性环孢素A肾病大鼠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及肿瘤坏死因子-a(tumour necrosis factor-a,TNF-a)的影响,探讨炎症反应在环孢素A肾病中的作用及柴苓汤的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经口灌服环孢素A [30 mg/(kg·d)]的方法复制慢性环孢素A肾病大鼠模型,同时给予柴苓汤[3 g/(kg·d)]及缬沙坦[10 mg/(kg·d)]治疗共28 d,摘取肾脏观察肾脏病理变化.RT-PCR、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肾脏MCP-1、TNF-a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病理显示模型组大鼠肾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肾小管间质胶原成分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MCP-Ⅰ、TNF-a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增强.经柴苓汤及缬沙坦治疗,大鼠肾脏炎性细胞浸润及胶原沉积均减轻,MCP-Ⅰ及TNF-a高表达被显著下调.结论:柴苓汤可减轻炎症损伤,减少ECM沉积,从而延缓慢性CsA肾病纤维化进程.

    作者:黄晋红;潘秋霞;张城浩;王香婷;王聪慧;魏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血府逐瘀汤治疗风湿病验案举隅

    风湿病属于中医痹症范畴,此类疾病多病情复杂、迁延难愈,临床治疗颇为棘手.杨卫彬教授临证施以活血化瘀法,应用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进行治疗,同时针对病情随症施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其治疗的验案数则,希望时同道有所裨益.

    作者:杨钊田;杨卫彬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8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2组均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测量表及中医证侯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28/244),优于对照组61.5% (150/244,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作者: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靳红强;杨新伟;杨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应用生物阻抗频谱法对循经体液分布的初步观察

    目的:比较胃经大腿段与非经体液分布的差异.方法:10例健康受试者平卧30 min后,使用四电极生物阻抗频谱测量大腿段胃经与旁开非经部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细胞内外液阻抗,结合大腿周长计算经上与经外细胞内外液电阻率.结果:经上细胞外液电阻率比经外小,差异百分比为1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上与经外细胞内液电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腿段胃经经脉线上细胞外液含量多于旁开非经部位,细胞内液含量基本相同.

    作者:云洁;王燕平;张维波;李刚;刘近贞;王广军;田宇瑛;贾术永;李宏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肝与哮喘相关性及临床应用探析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上较难治的一种缠绵难愈的疾病,属于中医的“喘证、哮病”范畴.故首先论述瘀血的产生、气的升降出入失常、肝与痰的生成关系,若先天胎禀不足、后天失调、感受外邪可导致肺脾肾功能失调,使人体水液代谢出现异常,导致痰浊内生.水为痰之本、源于肾,痰性湿、主于脾、贮于肺,痰饮留伏是哮喘发生的基础.感受外邪、引动伏痰、痰气交阻、肺失宣肃、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击、气机升降失常,故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问痰鸣发为哮喘.论治哮喘不能只归肺、脾、肾,应重视对肝脏功能的调节,提高中医学时本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俞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综合性病理概念析《伤寒论》心下之“水气”

    《黄帝内经》早提出“水气”二字,不同时期的医家对《伤寒论》水气的论述各抒己见,故从水气之病位结合综合性病理概念,旨在探讨与心下之水气间的联系及其致病机理.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治疗“外寒内饮证”之代表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病机的概括,并为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水气病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疗效.

    作者:卢锦东;谢平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连翘败毒散不同煎煮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作用观察

    目的:了解连翘败毒散不同煎煮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方剂煎煮提供参考.方法:体外药敏实验采用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押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连翘败毒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押菌作用.结论:连翘败毒散不同煎煮时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不同.

    作者:路广义;郭洁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常见抑郁症的辨治经验

    介绍辨治常见抑郁症之经验,指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双相型抑郁患者就诊率颇高,临证时需特别注意此类患者之“郁转躁”,对此笔者提出治疗与防治方药,还就各种常见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失眠特点以及躁郁症抑郁之心气虚与肝气虚之“朝重暮轻”症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EMBASE、CENTRAL,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4年3月7日,纳入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获得相关文献73篇,纳入9篇符合标准的RCT,共645例患者(中药组348例,西药组2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OR=2.89,95%CI:1.90~4.40,P<0.05),降低3个月复发率(OR =0.15,95%CI:0.05 ~0.41,P<0.05),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MD=-3.57,95%CI:-4.54 ~2.61,P<0.05),2组治疗后口腔溃疡和针刺反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外阴溃疡、眼炎、皮肤病变、发热和关节病变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优于西医组,鉴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推荐今后开展大样本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作者:张志瑞;徐继莲;何等旗;田金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参松养心胶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和钾电流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讨参松养心胶囊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Ⅰca,L)和瞬时外向钾电流(Ⅰto)的抑制作用.方法:酶解法分离大鼠心室肌细胞,使用参松养心溶液(0.5 mg/100 mL,0.5%)灌流心室肌细胞,利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Ⅰca,L和Ⅰto,在细胞破膜后的20 min内记录所有数据,对每个细胞给药前后做自身对照,观察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通道电流的影响.结果:0.5%的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均有抑制作用,参松养心溶液时Ⅰto的缓慢电流成分Ⅰto无明显作用,但可以明显抑制Ⅰto的快速电流成分Ⅰtof.在-10 mV测试电压下,在0.5%的参松养心溶液作用后,Ⅰca.L.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从(-8.64+-2.43)pA/pF降为(-5.92+-2.15)pA/pF,抑制率为31.85%+ 10.25%,电流密度-电压(Ⅰ-Ⅴ)曲线上移;在-60 mV测试电压下,在0.5%的参松养心溶液作用后,Ⅴtof的大激活峰值电流密度从(23.53 +3.31) pA/pF降为(16.86 +2.34) pA/pF,抑制率为(28.33+ 10.59)%,Ⅰ-Ⅴ曲线下移.参松养心溶液不改变Ⅰca,L的通道动力学,但会使Ⅴto通道失活后的恢复变慢.结论:参松养心溶液对Ⅰca,L.和Ⅰto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程林忠;程瑜蓉;李青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电项针结合电头针治疗帕金森病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项针结合电头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纯美多芭治疗和美多芭联合电项针和电头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UPDRS评分和Webster总有效率评价.结果:UPDRS评分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2组评分均见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2组评分仍持续下降,治疗组表现更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bster总有效率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比单纯使用药物作用更持久,疗效更显著.

    作者:索庆芳;王丽晔;彭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四君子汤类方的儿科运用探讨

    遣方用药是中医诊疗处置的落脚点,对常用方剂的灵活运用,能体现医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覆盖广度.兹举儿科常用的四君子汤类方为例,以窥豹一斑.1 儿科尤重调补脾胃儿童处于生机旺盛的阶段,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多见易虚易实之病.儿科又称哑科,由于儿童表述困难、依从性差,加之不耐攻伐、不受苦味,用药受限,爱护有加,因此儿科临证的难度较大.清·石寿堂《医原·儿科论》称:“稚阳未充,则肌肉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弱,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小儿形气未充,脾胃常见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易伤于饮食而重伤脾胃.

    作者:刘宏艳;尹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退翳汤治疗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退翳汤治疗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的Haze患者60例(11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并口服益气活血退翳汤;对照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观察2组裸眼视力和角膜Haze级别及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57眼,治愈4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退翳汤对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风梅;李昊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