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颖洲;闫兴丽;陈绍红;周艳勇;陶丝雨;李萍;戴能革;周晓菲
对中药“毒”内涵的形成发展历程进行梳理,研究发现中药“毒”在不同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内涵,既可以用来指代中药,也可以用来标识中药药性之偏、作用之峻厉以及对人体之损害等.
作者:刘鹏;张成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比较胃经大腿段与非经体液分布的差异.方法:10例健康受试者平卧30 min后,使用四电极生物阻抗频谱测量大腿段胃经与旁开非经部位,通过MATLAB软件处理后得到细胞内外液阻抗,结合大腿周长计算经上与经外细胞内外液电阻率.结果:经上细胞外液电阻率比经外小,差异百分比为1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上与经外细胞内液电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腿段胃经经脉线上细胞外液含量多于旁开非经部位,细胞内液含量基本相同.
作者:云洁;王燕平;张维波;李刚;刘近贞;王广军;田宇瑛;贾术永;李宏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钟刺对去卵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骨密度、骨计量的影响.方法:雌性SD大鼠5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Bham)、模型组(OVX)、己烯雌酚组、电针组各10只.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复制骨质疏松模型,造模饲养13用后开始治疗.分别给予己烯雌酚灌胃,针刺穴取“三阴交”、“足三里”、“肾俞”、“脾俞”,连接电针每次15 min,所有治疗均连续5d,休息2d,共治疗13周.治疗结束后,测量全身骨密度(BMD),处死大鼠取左侧胫骨近端1/3,制作不脱钙骨切片,观察骨小梁体积百分比(TBV%)、骨小梁吸收表面百分比(TRS%)、骨小梁形成表面百分比(TFS%)、类骨质平均宽度(OSW)、骨小梁矿化率(MAR)、骨皮质矿化率(mAR).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BMD显著降低,胫骨TBV%显著降低,TRS%、TFS%、OSW、MAR和mAR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BMD明显增高,胫骨TBV%明显增高,TRS%、TFS%、OSW、MAR和mAR均明显降低.结论:针刺可以提高去卵巢后大鼠的骨密度和大鼠胫骨TVB%,同时降低大鼠胫骨TRS%、TFS%、OSW、MAR和mAR,提示针刺治疗骨质疏松主要是通过对骨吸收的影响发挥作用.
作者:王亚军;刘梅洁;鞠大宏;刘静;徐亚莉;刘丁龙;高原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姜黄素在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大量增殖和CTGF、PAl-1过表达中的影响,探讨姜黄素与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心脏成纤维细胞原代的培养,分别用倒置显微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进行监测,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姜黄素(0~ 100 μmol/L)对心脏成纤维细胞活性的影响,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姜黄素对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real-time PCR检测CTGF、PAI-1 mRNA,用western-blot法分析不同浓度姜黄素时各组心脏成纤维细胞CTGF、PAI-1表达的影响.结果:在0~60μmol/L范围内,姜黄素未显示明显的细胞毒性,因此在后续试验中我们选择5、10、30 μmol/L浓度姜黄素进行试验,试验说明姜黄素可以有效的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并具有浓度依赖性,可以有效地抑制AngⅡ诱导的CTGF和PAI-1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够有效地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和CTGF、PAI-1 mRNA与蛋白的过表达,从而起到抗增殖作用.
作者:杨蕙宇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绝经后冠心病因其发病时间的特殊性,决定了与男性冠心病在治疗上应有所不同,其始动因素与“肾虚天癸竭”有关,故该病的发生发展也与肾虚有密切关系.肾与心之间经络相联,精血互化、水火既济、君相互助的生理关系是肾虚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生理病理基础.肾阴虚、肾阳虚作为根本原因所致痰浊瘀血、脉道不通之标,是形成绝经后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治疗中应以补肾为治疗绝经后冠心病的治本之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为治标之法.
作者:张延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方法:选取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终观察组29例,对照组27例.观察组采用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对照组采用克罗米芬.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卵泡直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雌二醇(E2)、促黄体生成素(LH)与对照组患者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妊娠率为41.38%,对照组妊娠率仅为1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肾助孕汤联合克罗米芬能调节性激素水平,协调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促使卵泡发育,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妊娠率.
作者:王春霞;褚玉霞;陈建设;李永伟;史莲花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复方鱼腥草糖浆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采用抗感染、平喘、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复方鱼腥草糖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总有效率77.5%,2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复方鱼腥草糖浆是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有效药物.
作者:张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中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不同剂量金欣口服液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于首次滴鼻后24 h、72 h、144 h取各组小鼠肺组织,Real time RT-PCR分别检测RSV-M、RIG-Ⅰ、IPS-Ⅰ和IFN-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RIG-Ⅰ和IPS-Ⅰ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RSV感染24 h和72 h后,其肺组织中RIG-Ⅰ、IPS-Ⅰ和IFN-β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144 h后,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量显著下调,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能上调RIG-Ⅰ、IPS-Ⅰ和IFN-β的低表达.结论:RSV能诱导RIG-1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IFN-β的表达,而金欣口服液能通过调控RIG-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IFN-β的表达.
作者:陈争光;汪受传;魏肖云;徐建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放化疗目前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如何合理掌握放化疗使用分寸,不使其太过或不及是值得探讨的.放射线与化疗药按其毒性大小属于中医“大毒”范畴.故通过《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理论(简称为大毒理论),从大毒适用、大毒适度和大毒适时3方面进行了阐释,对临床上应用此理论指导癌症放化疗实践有的放矢,以达到邪祛正安的目的,并供同道借鉴.
作者:罗安明;戎志斌;郭文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非药物疗法在艾滋病脾气虚腹泻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艾滋病脾气虚腹泻诊断标准患者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灸组15例,穴位贴敷组15例;艾灸组选取穴位后点燃艾条灸约30 min,穴位贴敷组将药物调成糊状贴于神阙穴纱布覆盖固定.结果:治疗后艾灸组总有效率86.7%,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66.7%,治疗时间比较艾灸组与穴位贴敷组治疗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疗法和穴位贴敷在艾滋病脾气虚腹泻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疗效,值得临床中推广.
作者:张敏;郭会军;陈秀敏;张丽;王丹妮;田爱玲;刘静静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槲皮素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以及槲皮素组,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肾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测定肾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光镜观察肾小球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槲皮素组大鼠血BUN、Scr、24 h尿蛋白、肾脏肥大指数、血清IL-6、TNF-α、hs-CRP,PAI-1及肾内MDA和MCP-1表达均明显降低,肾内SOD活力明显升高,且明显改善肾小球病理变化.结论:槲皮素能改善糖尿病早期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改善氧化应激和抗炎的作用有关.
作者:常陆林;刘春杰;王兴红;李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银杏叶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提取物是利用现代工艺和方法从银杏叶中提取,以银杏黄酮甙及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为主要成分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临床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涉及神经、精神、循环、代谢、内分泌等多系统的数十种疾病,尤其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机理作一回顾,以期对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逯波;王雅滨;刘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医理论体系在建构过程中受到哲学思想和社会人文背景的影响,体系中的每个概念都负载着多面的信息,传递着丰富的文化,因此对概念的相关理论思想、综合背景的立体研究才更具意义.对于中医藏象理论中“脾”的特有概念在不同层面诠释不尽相同.故着眼葳象理论中的“脾”,从脾的文字内涵、脾的古代哲学内涵、脾藏象文化内涵方面进行探讨.
作者:秦微;王彩霞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蒙医整骨术基于骨折自我与自然固定属性,具备骨折“几何稳定”与“力学平衡”固定数理特质,它能够做到骨折“结构连续”与“功能完整”固定的根本给力点,更是当今骨折固定概念的无创伤、无遮挡、无后患发展方向.
作者:李忠贤;王梅;照那木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退翳汤治疗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的Haze患者60例(114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治疗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并口服益气活血退翳汤;对照组30例(57眼)氟美童滴眼液点眼,观察2组裸眼视力和角膜Haze级别及消退情况.结果:治疗组30例57眼,治愈45眼,显效9眼,有效3眼,总有效率100%,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退翳汤对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风梅;李昊洋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质量,分析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搜索2013年前国内各期刊公开发表的中晚期胃癌针灸治疗的临床实验/观察类文献,参考Cochrane手册相关原则对其进行评价.结果: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RCT文献15篇.对所有文献就实验对象的纳入、实验的设计、实验的疗效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论:针灸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重要中医方法,但有关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节;李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观察活血定痫方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加减辨治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痫方(桃仁、黄芪、赤芍、当归、川芎、石菖蒲等每天1剂)进行辨治,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脑电图改善结果、治疗效果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脑电图总改善率89.4%,实验组总改善率97.0%,实验组脑电图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治疗后对照组治愈占47.0%,好转41.0%,未愈12.1%,治愈率87.9%.实验组治愈占51.5%,好转47.0%,未愈1.5%,治愈率98.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差异不大,分别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2.19±1.65)和实验组(9.3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明显,癫痫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目的:探讨冬胃颗粒对寒邪客胃型胃溃疡大鼠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乙酸注射法制备大鼠胃溃疡模型,采用寒冷因素刺激复制寒邪客胃型动物模型,前3d先用0℃冰水浸泡,每次10 min,后3d用0℃冰水灌胃,治疗组同时给予药物灌胃.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测定大鼠胃黏膜溃疡指数(UI)及溃疡抑制率,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含量.结果:冬胃颗粒组大鼠表现与大便性状优于西药组.药物治疗可使溃疡缩小,冬胃颗粒组优于雷尼替丁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溃疡模型及寒性溃疡模型大鼠血清6-keto-PGF1α水平降低,ET-1水平增高;与寒性溃疡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升高6-keto-PGF1α及EGF水平,降低ET-1水平,中药治疗组6-keto-PGF1α及EGF水平高于西药治疗组,ET-1水平低于西药治疗组.结论:寒性刺激可增加胃溃疡大鼠胃黏膜损害,冬胃颗粒通过调整攻击因子与保护因素平衡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包永欣;朱虹;吕冠华;贾金玲;毕殿红;石胜男;祝宁;都嵬;林一帆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医儿科学在民国时期理论与临床均有发展,出现了大批的儿科名家和总结性的儿科著作.这一时期中医儿科学医家承袭古人观点,同时受西学影响,融合新知,不仅时胎毒、变蒸等儿科特有的生理病理现象进行总结探索,还在婴幼儿护养、儿科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儿科推拿等方面有所论述,具有一定的发展和创新.故对这一时期各医家的临床思想进行总结整理,以展现民国时期中医儿科学的发展简史.
作者:赵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通过《黄帝内经》对耳鸣耳聋的认识,结合五行互藏思想,五脏和面部官窍互相深入联系,立足五脏整体观,充分考虑窍和五脏的复杂关系,以便更好地治疗该类疾病,为中医耳鼻喉科提供更加充分的理论依据并指导临床实践.
作者:尹金磊 刊期: 2015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