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作用机理

逯波;王雅滨;刘磊

关键词:银杏叶提取物, 缺血性脑血管, 作用机理
摘要:银杏叶入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提取物是利用现代工艺和方法从银杏叶中提取,以银杏黄酮甙及银杏内酯、白果内酯等为主要成分的具有治疗作用的药物.银杏叶提取物临床应用范围颇为广泛,涉及神经、精神、循环、代谢、内分泌等多系统的数十种疾病,尤其是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就银杏叶提取物在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方面的应用和作用机理作一回顾,以期对该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舒肝解郁法治疗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各种术后出现的非机械性胃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45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舒肝解郁法进行干预治疗,观察患者痊愈情况及胃管拔除时间等.结果:采用舒肝解郁法治疗胃瘫总有效率100%,且胃管拔除时间及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舒肝解都法能快速有效地治疗胃瘫综合征.

    作者:刘淑刚;贾楠;安坤杰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活血定痫方在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的加减辨治过程中的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32例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戊酸钠或卡马西平进行常规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定痫方(桃仁、黄芪、赤芍、当归、川芎、石菖蒲等每天1剂)进行辨治,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脑电图改善结果、治疗效果和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变化.结果:对照组常规治疗后脑电图总改善率89.4%,实验组总改善率97.0%,实验组脑电图总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治疗后对照组治愈占47.0%,好转41.0%,未愈12.1%,治愈率87.9%.实验组治愈占51.5%,好转47.0%,未愈1.5%,治愈率98.5%.对照组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差异不大,分别治疗后对照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12.19±1.65)和实验组(9.38±2.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定痫方加减辨治脑梗死后继发性癫痫疗效明显,癫痫状态得到有效缓解.

    作者:周亚林;刘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国蒙医整骨术骨折固定特质及其临床意义

    中国蒙医整骨术基于骨折自我与自然固定属性,具备骨折“几何稳定”与“力学平衡”固定数理特质,它能够做到骨折“结构连续”与“功能完整”固定的根本给力点,更是当今骨折固定概念的无创伤、无遮挡、无后患发展方向.

    作者:李忠贤;王梅;照那木拉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评价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88例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4例,2组均给予必要的康复治疗,其中治疗组给予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评定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改良的Ashworth痉挛量表、简化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功能独立性测量表及中医证侯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228/244),优于对照组61.5% (150/244,P <0.05),2组患者治疗后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在肌张力Ashworth分级、Fugl—Meyer评分、功能独立性FIM评分及中医证侯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经筋排刺法配合皮肤针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疗效确切.

    作者:韩淑凯;郝海燕;刘凤辉;靳红强;杨新伟;杨伟红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疗效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PubMed、EMBASE、CENTRAL,检索时间从建库截止2014年3月7日,纳入中药或中西医结合治疗白塞氏病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 Reviewer's Handbook 5.1.0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质量,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获得相关文献73篇,纳入9篇符合标准的RCT,共645例患者(中药组348例,西药组2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西药组比较中药组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OR=2.89,95%CI:1.90~4.40,P<0.05),降低3个月复发率(OR =0.15,95%CI:0.05 ~0.41,P<0.05),降低C-反应蛋白含量(MD=-3.57,95%CI:-4.54 ~2.61,P<0.05),2组治疗后口腔溃疡和针刺反应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外阴溃疡、眼炎、皮肤病变、发热和关节病变积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治疗白塞氏病的疗效优于西医组,鉴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且质量较低,推荐今后开展大样本量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其疗效.

    作者:张志瑞;徐继莲;何等旗;田金徽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甲午年初之气心血管病诊治规律探讨及病案两则

    探讨运气学说推演甲午年及其初之气的气候变化及疾病发病规律,可知全年土运太过,初之气为太阳寒水加临厥阴风木.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病的临床诊治中,提出治疗以祛湿为主,再结合个体差异佐以疏肝解郁、助火温阳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在辨病、辨证、辨体质、辨情志的基础上,加之辨五运六气,以期更全面地指导中医诊治心血管疾病.

    作者:孙京;陈守强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绝经后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理论探讨

    绝经后冠心病因其发病时间的特殊性,决定了与男性冠心病在治疗上应有所不同,其始动因素与“肾虚天癸竭”有关,故该病的发生发展也与肾虚有密切关系.肾与心之间经络相联,精血互化、水火既济、君相互助的生理关系是肾虚导致冠心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和生理病理基础.肾阴虚、肾阳虚作为根本原因所致痰浊瘀血、脉道不通之标,是形成绝经后冠心病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治疗中应以补肾为治疗绝经后冠心病的治本之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等为治标之法.

    作者:张延武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治疗进展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较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性痰患,目前其病因及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现有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西药、中药内服、针灸、心理行为矫正治疗等.西药以中枢神经兴奋剂为有效的方法,中医药相对具有优势,治疗以调理肝脾为重点,兼以补肾、养心、益智、安神、豁痰、开窍;心理行为矫正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故对该病有关治疗的研究及进展进行分析评价,以期对临床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作者:黄羚;王俊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民国医药文献研究现状

    对2000至2013年间CNKI、维普、万方中收录的民国医药文献研究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发现目前主要是针对民国医药期刊、著作和地方文献进行研究,期刊主要是从办刊背景和特色、专科专病、特定主题开展研究;著作主要是从名医及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版本及史料和出版整理、著作评析三方面开展研究.针对内容分析的结果指出,国内民国医药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作者:张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国内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文献的质量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质量,分析临床研究的现状.方法:搜索2013年前国内各期刊公开发表的中晚期胃癌针灸治疗的临床实验/观察类文献,参考Cochrane手册相关原则对其进行评价.结果: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RCT文献15篇.对所有文献就实验对象的纳入、实验的设计、实验的疗效分析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论:针灸是治疗中晚期胃癌的重要中医方法,但有关针灸治疗中晚期胃癌的文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吴节;李秘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理论对放化疗的指导作用

    放化疗目前仍然是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但如何合理掌握放化疗使用分寸,不使其太过或不及是值得探讨的.放射线与化疗药按其毒性大小属于中医“大毒”范畴.故通过《素问·五常政大论》中“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的理论(简称为大毒理论),从大毒适用、大毒适度和大毒适时3方面进行了阐释,对临床上应用此理论指导癌症放化疗实践有的放矢,以达到邪祛正安的目的,并供同道借鉴.

    作者:罗安明;戎志斌;郭文鹏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综合性病理概念析《伤寒论》心下之“水气”

    《黄帝内经》早提出“水气”二字,不同时期的医家对《伤寒论》水气的论述各抒己见,故从水气之病位结合综合性病理概念,旨在探讨与心下之水气间的联系及其致病机理.小青龙汤出自《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治疗“外寒内饮证”之代表方.“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是对小青龙汤证外寒里饮病机的概括,并为临床运用小青龙汤治疗水气病提供理论参考,以提高疗效.

    作者:卢锦东;谢平金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金欣口服液对RSV感染BALB/c小鼠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

    目的:研究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BALB/c小鼠肺组织中RIG-Ⅰ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抗病毒机制.方法:RSV滴鼻感染BALB/c小鼠,不同剂量金欣口服液灌胃给药进行干预,于首次滴鼻后24 h、72 h、144 h取各组小鼠肺组织,Real time RT-PCR分别检测RSV-M、RIG-Ⅰ、IPS-Ⅰ和IFN-β在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RIG-Ⅰ和IPS-Ⅰ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情况.结果:RSV感染24 h和72 h后,其肺组织中RIG-Ⅰ、IPS-Ⅰ和IFN-β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升高,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较RSV组明显下调;144 h后,RIG-Ⅰ、IPS-Ⅰ和IFN-β表达量显著下调,金欣口服液不同剂量组能上调RIG-Ⅰ、IPS-Ⅰ和IFN-β的低表达.结论:RSV能诱导RIG-1信号传导通路的激活从而促进IFN-β的表达,而金欣口服液能通过调控RIG-1信号通路从而调节IFN-β的表达.

    作者:陈争光;汪受传;魏肖云;徐建亚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四君子汤类方的儿科运用探讨

    遣方用药是中医诊疗处置的落脚点,对常用方剂的灵活运用,能体现医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和覆盖广度.兹举儿科常用的四君子汤类方为例,以窥豹一斑.1 儿科尤重调补脾胃儿童处于生机旺盛的阶段,本为稚阴稚阳之体,多见易虚易实之病.儿科又称哑科,由于儿童表述困难、依从性差,加之不耐攻伐、不受苦味,用药受限,爱护有加,因此儿科临证的难度较大.清·石寿堂《医原·儿科论》称:“稚阳未充,则肌肉疏薄,易于感触;稚阴未长,则脏腑柔弱,易于传变,易于伤阴.”小儿形气未充,脾胃常见不足,加之饮食不知自节,易伤于饮食而重伤脾胃.

    作者:刘宏艳;尹玉芳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从古今中外生命教育看中医文化对当代生命健康教育的启示

    从梳理古今中外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入手,提出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从中医文化中蕴含的生命观、健康观、养生观及整体观的核心思想中,挖掘适合中国国情和本土文化的生命健康教育素材,有助于中医文化中的生命健康教育内容在青少年中进行普及.深入开展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青少年热爱生命、健康生活、身心和谐发展,对当今提倡的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徐颖洲;闫兴丽;陈绍红;周艳勇;陶丝雨;李萍;戴能革;周晓菲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益气活血法对缺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观察以黄芪注射液和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用药为代表的益气活血法对缺氧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缺氧损伤模型,实验设对照组、模型组、黄芪组、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采用MTT检测法、AnnexinV-FITC/PI双染结合流式细胞术凋亡检测法和ELISA检测法,观察药物对HUVEC增殖、凋亡和功能(分泌NO和ET)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和川芎嗪组及联合用药组均可不同程度地减轻缺氧对HUVEC的损伤,提高其生存率,降低其凋亡率,促进NO的分泌,抑制ET的分泌,两药联用比单用效果好.结论:益气活血法可通过促进增殖、抗凋亡及改善细胞分泌功能,有效减轻缺氧后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陈冰;李玉梅;张立石;薛欣;马雅銮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作用比较

    目的:比较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的活性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SGC-7901生长受抑制情况,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分别作用SGC-7901细胞后均能抑制细胞活性,且与剂量、时问呈依赖关系,并可诱导SGC-7901的凋亡.结论:同一浓度的左金方配方颗粒剂与传统汤剂作用SGC-7901相同时间,左金方配方颗粒剂比传统汤剂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

    作者:周红祖;余惠旻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电项针结合电头针治疗帕金森病7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电项针结合电头针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分别给予单纯美多芭治疗和美多芭联合电项针和电头针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UPDRS评分和Webster总有效率评价.结果:UPDRS评分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2组评分均见明显下降,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2组评分仍持续下降,治疗组表现更为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ebster总有效率显示,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略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高于同期对照组.结论:电针结合药物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比单纯使用药物作用更持久,疗效更显著.

    作者:索庆芳;王丽晔;彭明华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常见抑郁症的辨治经验

    介绍辨治常见抑郁症之经验,指出躁狂抑郁性精神病(简称躁郁症)双相型抑郁患者就诊率颇高,临证时需特别注意此类患者之“郁转躁”,对此笔者提出治疗与防治方药,还就各种常见抑郁症的症状特点、失眠特点以及躁郁症抑郁之心气虚与肝气虚之“朝重暮轻”症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作者:丁德正 刊期: 2015年第07期

  • 荣脑通络益智汤配合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5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荣脑通络益智汤配合益肾填精法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9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观察组患者选用荣脑通络益智汤联合益肾填精法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56%,明显优于对照组82.2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选用中医联合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强化患者的认知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贾东佩 刊期: 2015年第07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