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南京市中医院脑病诊疗平台的实践与成效

陈庆琳

关键词:中医院, 多学科一体化诊疗, 脑病诊疗平台
摘要: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在深化公立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中,南京市中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坚持依托重点专科,以疾病诊疗为纽带,遵循中医思维模式,合理调配医疗资源,改善服务流程和路径,探索并组建了多个多专业一体化诊疗平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培养提高护理人员信息素养的探索

    针对护理人员信息素养的现状,探讨提高护士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对医院图书馆提高护理人员信息素养的途径与方法进行了探索,以便更好地提升医院的医疗护理水平.

    作者:庞文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传统文化在“三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的契合点,阐明了现阶段实现传统文化与三型党组织建设契合的途径和方法.

    作者:杨晓莉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加强糖尿病眼病健康管理 共防糖尿病眼病致盲发生

    糖尿病的高发病率导致糖尿病眼部并发症成为我国工作人群中首位致盲原因,通过体检加强眼底筛查,增强患者跟底检查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控制原发糖尿病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依靠医院、社区和家庭的力量共同协作,共防糖尿病致盲.

    作者:贾文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多部门协作对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方法探讨

    目的 探讨多部门协作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方法,以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能力.方法 由分管院长统一领导,医院感染管理科、药剂处、微生物实验室、医务部、护理部、相关临床科室组成,明确职责分工,开展日常防控及监测工作.采用SPSS 13.0对2012-2013年微生物送检、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多重耐药隔离措施执行率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前后微生物标本合格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微生物标本送检率、手卫生依从率、多重耐药菌隔离措施执行率有显著差异,P<0.05.并讨论形成重点科室抗菌药物使用干预建议.结论 多部门协作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优势,临床科室是多重耐药菌防控的主体,手卫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多重耐药菌防控的关键.

    作者:谢金兰;秦颖;朱小平;李贤文;钱巧珍;姚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医政管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研究

    鉴于医院医政管理工作纷繁复杂,表现出了连续性、随机性、规范性等特点.我院基于《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年版)》和通过引入IS09000标准理念,构建医政管理标准化体系,不断创新医政管理的思路,促进医政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科学化,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与安全.

    作者:仇永贵;倪松石;赵建美;曹德林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提升青年医护人员人文素质的实践和思考

    无锡市人民医院通过开展一系列创新性实践活动,为增强青年医护人员的医患沟通素质、心理素质、责任意识等人文素质提供路径,力争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优化医患关系,提高社会满意度,促进公立医院现代化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卫生服务行业的行风建设.

    作者:黄伟;吉建伟;钱俊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我院设立社会服务部的实践

    为了拓展医疗服务的市场,我院于2005年成立市场部,现更名为社会服务部.1 社会服务部的工作职责(1)围绕公立医院公益性,以促进大众健康为宗旨,开展医疗服务工作.(2)制定符合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符合医院实际的医疗服务拓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3)开展市场宣传定位、竞争理论研究、行业竞争态势分析、市场调研等基础工作.服务部除了在医院内部帮助各临床专科更好地对外拓展我院的专科技术优势,更为重要的是承担了直接面向社会、面向患者的宣传工作.做大做强正面宣传,为医院吸引更多的病人是社会服务部的职责所在.

    作者:罗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院前救护车空车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 探讨院前急救空车返回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 收集靖江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4年6月期间的“120”电脑调度记录、出诊登记本资料,统计分析出车量、空车量和空车原因.结果 近5年我院共出车9 870次,空车2 411次,空车率24.43%.空车的原因有6个方面:患者自行人院、拒绝来院、院前死亡、留当地医院处理、未找到患者、谎报或者其他,分别占空车数的58.61%、12.82%、11.49%、9.12%、6.88%、1.08%.结论 通过建设完善布局合理急救半径适宜的急救网络,建立完善的院前急救通信指挥系统,加强院前急救队伍的建设,积极开展急救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政府加大对院前急救事业的投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院前急救空车率.

    作者:宋艺斌;郁文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创新科普活动 服务社区居民

    南京医学会发挥学科与资源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健康科普社区行”自2008年启动至今已有6年,共组织了近200场科普进社区活动,参加人数近20 000多人次,提升了社区居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成为了南京市科协科普活动的知名品牌.

    作者:方莹;林庆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关于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机制的思考

    社区卫生服务是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模式,也是我国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解决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的基础性环节.近,我们就建立社区卫生健康发展机制进行了调查,并作了深入的探讨.1 全省社区卫生工作概况近年来,我省各地认真贯彻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始终把这项工作作为坚持科学发展、着力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根本措施,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加强领导,落实措施,积极推进,取得明显进展.

    作者:沈志洪;王晓芳;华海庆;徐妍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谈医院文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推动作用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党委通过大力推进医院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医院发展大局,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服务能力建设为中心,探索整合医院文化优质资源,实现了医院各项工作健康、稳步、可持续发展.

    作者:杨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门诊药房药患纠纷的预防措施与处理技巧

    目的 减少门诊药房药患纠纷,提高药师对纠纷的应急处理能力.方法 通过分析药患纠纷产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总结药患纠纷的处理技巧.结果 分析药患纠纷的原因:包括药师、医师、患者和其他等方面的因素.通过多项预防措施和处理技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结论 门诊药房采用综合措施,掌握药患纠纷的处理技巧,能较大限度地降低纠纷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作者:蒋军;王明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移动点餐系统的实施与应用

    移动点餐系统以现有无线网络为依托,采用无线医用PDA作为数据终端设备,应用病人腕带条码技术,实现订餐员在病人床边实时输入、修改、查询病人订餐信息,以及快速打印出患者点餐单,快速准确地完成点餐、退餐等操作,从而实现点餐的实时化和移动化.

    作者:吴红星;陈广花;陈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几点体会

    新的历史时期,作为党的干部工作、组织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老干部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和新要求.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新挑战和新要求,作为老干部工作者必须在工作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思想、工作、作风、能力等方面寻找差距,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扎扎实实地做好老干部工作,以适应老干部工作的新发展.

    作者:季春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以严格的考核制度保障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通过不断探索和努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方案,重视院内考核的3大阶段,重视“三基三严三合理”培训,依托临床技能培训中心,顺利完成培训考核,提高医学技术和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师队伍结构.该文探讨了当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存在的部分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高素质住院医师的培养.

    作者:佘宛达;季国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医院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的实践

    根据医疗单位开展青年文明号创建的现状,从健全组织、完善制度、注重培养、加强监督等多方面,对青年文明号创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查找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创建成功率,多举措促进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从而保障创建活动的有序推进.

    作者:杨昌松;韩烨;刘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公益性视角下公立医院社会责任浅析

    该文就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必要性、公立医院社会责任的内涵和表现以及就如何强化公立医院社会责任3个方面提出一些看法.

    作者:尚志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重视媒体效应 和谐医患关系

    1 医院宣传的内涵医院宣传是现代医院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宣传党和国家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途径,又是沟通医患关系、塑造医院良好公众形象,扩大医院知名度与美誉度,增强医院核心竞争力,拓展医疗市场的桥梁和纽带.重视媒体效应,和谐医患关系,是当今公立医院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作者:杨红波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江苏医学科技奖4年获奖项目分析与思考

    介绍了江苏医学科技奖设立4年的评审情况,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江苏医学科技奖对江苏医学科技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以期为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提供参考.

    作者:徐秋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荧光标记法在环境物表清洁效果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荧光标记法在ICU环境物表清洁效果监测的应用.方法 应用荧光标记法在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进行标记,监测荧光清洁率.结果 荧光检测结果显示,在第一阶段标记的6个高频接触表面清洁消毒的比例较低,清洁范围从10.9%到40.9%.将清洁率反馈给保洁公司及其管理部门,采取措施,促使所有6个高频接触表面的清洁率明显改进,范围从32.7%到85.2%.结论 荧光标记能够敏感地识别特定的表面,促进清洁人员提高清洁消毒效果,适用于环境清洁程度的评价.

    作者:李阳;韩光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