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韦艳鸿;庞翠军;肖常青

关键词:2型糖尿病,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
摘要: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优泌乐50)强化治疗的效果和用药依从性.方法 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晚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优泌乐50;2组均连续用药14 d.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出院后随访2个月,记录2组自行停药患者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4 d后FPG[(6.54±0.81)mmol/L]、2hPG[(9.66±1.24)mmol/L]较治疗前[(12.22±3.91)、(17.87±3.47) mmol/L]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FPG[(6.43±0.73)mmol/L]、2hPG[(9.27±1.18)mmol/L]较治疗前[(12.52±4.03)、(17.82±3.54)mmol/L]降低(P<0.05);2组治疗14 d后FPG、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对照组自行停药患者比率(40.5%)高于观察组(17.1%)(P<0.01).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泌乐50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满意,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较高.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大鼠心肌损伤模型已广泛用于临床实验研究.持续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即持续刺激β肾上腺素受体可导致氧化应激、钙超载、心肌炎症、脂质过氧化等,终引起心肌缺血样损伤、坏死.本文就异丙肾上腺素诱导心肌损伤的机制及不同剂量异丙肾上腺素在诱发心肌损伤模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侯玉玲;王凤月;赵发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应用液质联用技术定量分析尿酸氧化酶体外溶解痛风石疗效

    目的 探讨应用液质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技术分析尿酸氧化酶体外溶解痛风石的疗效.方法 收集行痛风石切除治疗患者的痛风石标本,将标本纯化、风干、称质量处理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尿酸氧化酶1 mg/mL溶解处理,对照组采用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解处理,应用HPLC-MS技术检测2组溶解产物尿囊素含量,称量2组溶解后痛风石质量.结果 实验组检出明显尿囊素色谱峰,定量尿囊素浓度为(0.377±0.090)μmol/L,对照组尿囊素峰不明显,未定量检测出浓度;实验组溶解后痛风石质量[(437.7±1.7)mg]明显低于溶解前[(549.7±0.8)mg](P<0.01),对照组溶解后痛风石质量[(523.2±4.7)mg]低于溶解前[(549.2±0.8)mg] (P<0.05);实验组溶解前后痛风石质量减少绝对值[(112.0±1.9)mg]明显高于对照组[(26.0±4.1)mg](P<0.01).结论 尿酸氧化酶与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液在体外条件下均对痛风石的溶解有一定作用,但尿酸氧化酶溶解效果优于5%碳酸氢钠溶液.

    作者:冉兵;谢远龙;冯帆;蔡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超声造影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目的 对比分析超声造影与二维超声评估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价值.方法 9例乳腺癌患者于新辅助化疗前及化疗1个周期后48 h分别行二维超声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新辅助化疗前、后病灶大小,病灶血流灌注及内部坏死情况,并比较2种方法评价新辅助化疗的效能.结果 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 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大横径[(11.44±3.94)cm]、上下径[(22.11±7.44)cm]较化疗前[(15.89±2.26)、(28.78±6.92)cm]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造影测量病灶大横径[(18.56±5.22) cm]、上下径[(24.56±6.95) cm]较化疗前[(23.89±4.34)、(30.33±7.35)cm]缩小(P<0.05);二维超声、超声造影在测量化疗前、后病灶大横径及上下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 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血流分级0~Ⅰ级7例,Ⅱ级1例,Ⅲ级1例,超声造影显示增强强度0~1级1例,2级6例,3级2例,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血流灌注强度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新辅助化疗1个周期后48 h,二维超声测量病灶内部伴极低或无回声1例,而超声造影显示病灶伴充盈缺损6例,超声造影在显示病灶坏死上优于二维超声(P<0.05).结论 与二维超声比较,超声造影在评价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中有明显优势.

    作者:杨晓婧;王法;娜迪热·铁列吾汗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剂量甲氧明预泵注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甲氧明预防性泵注对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择期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剖宫产孕妇80例,随机分为4组各20例.M1组、M2组、M3组术前分别将2、4、6 mg甲氧明加入生理盐水配成20 mL溶液,并于麻醉穿刺成功即刻以0.1、0.2、0.3 mg/min速率泵注,对照组不泵注任何药物.记录4组产妇入室时(基础值)、麻醉后1、3 min,胎儿娩出时,胎儿娩出后1、3 min及术毕血压、心率变化,观察术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记录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气指标.结果 M1组、M2组、M3组、对照组麻醉后1 min时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 [(106.8±9.6)、(111.2±12.8)、(109.8±11.3)、(107.1±16.5)mm Hg]均较基础值[(119.8±7.8)、(121.5±8.9)、(116.8±8.9)、(123.4±8.1) mm Hg]下降(P<0.01),M1组、M3组、对照组麻醉3 min时SBP[(99.4±8.7)、(104.0±15.2)、(99.5±11.6)mm Hg]低于麻醉后1 min(P<0.05),M1组、M2组、M3组、对照组术毕SBP[(109.4±7.1)、(113.6±9.0)、(111.2±7.6)、(109.9±7.7)mm Hg]均低于基础值(P<0.01);麻醉后1 min,M1组、对照组心率较基础值增高(P<0.01),M3组心率较基础值下降(P<0.05),M2组心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娩出后1 min,仅对照组心率较胎儿娩出时增高(P<0.01);M1组、M2组分娩前低血压发生率(30%、15%)低于对照组(70%),M2组恶心呕吐发生率(5%)低于对照组(40%),M3组心动过缓发生率(40%)高于对照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脐静脉血pH、pa(O2)、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以0.2 mg/min速率泵注甲氧明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患者麻醉后低血压,且血流动力学平稳,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静脉血气指标稳定.

    作者:范育彩;孟凡民;杜献慧;刘贺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散光矫治型人工晶体植入治疗后房型有晶体眼近视散光临床分析

    目的 评估散光矫治型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TICL)植入治疗后房型有晶体眼近视散光术后轴向稳定性和视功能.方法 62例(80眼)屈光不正患者进行TICL植入手术,术后测量散光矫治情况;术后7d和术后6个月采用裂隙灯分别测量TICL散光轴位;术后随访6个月调查患者视功能满意度,填写视功能评价表.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术眼裸眼视力达0.5以上;术后7d和术后6个月,散光分别降至(-0.45±0.27)D、(-0.41±0.21)D,散光变化值为(0.040±0.012)D;术后7d至术后6个月,轴位偏离度为(2.46±1.28)°;术后患者对视觉功能改善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 TICL治疗中、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

    作者:董良;陈彬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化疗均给予卡培他滨口服,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第1、5天,对照组给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2组疗效,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期后CD4+、CD8+T细胞阳性率,计算CD4+/CD8+.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4.52%)(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T细胞阳性率及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阳性率[(55.23±7.36)%]、CD4+/CD8+ (1.59±0.19)较治疗前[(45.78±5.12)%、1.05±0.26]增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6.79±9.22)%、1.08±0.23],CD8+T细胞阳性率[(34.89±5.32)%]较治疗前[(43.66±3.94)%]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3.15±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结论 在化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帖晓静;徐志巧;徐月;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循环游离DNA甲基化研究进展

    循环游离DNA是存在于人体外周循环中的游离DNA.循环游离DNA甲基化与多种恶性肿瘤相关,其作为分子标志物有自身特性和优势.本文就循环游离DNA的来源和生物学特性、甲基化改变及其作为相关肿瘤标志物、检测方法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杨洁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不同压力滴定技术对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滴定技术对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使用手工压力滴定技术,对照组使用自动压力滴定技术.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和Calgary生活质量指数量表(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评分,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70.55±8.59)、(69.47±9.87)分]和SAQLI评分[(3.80±0.19)、(3.80±0.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SAQLI评分分别为76.90±6.50、4.83±0.18,对照组分别为70.55±8.59、4.22±0.26,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前采用手工压力滴定技术,可提高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李方方;宋葆云;闫秀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关系研究进展

    随着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卵巢多出现多囊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出现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健康.本文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晓静;丁慧;于彩虹;王珊;李肖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眶隔脂肪联合腹部脂肪瓣矫正上睑凹陷4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眶隔脂肪结合腹部脂肪瓣转移填充矫正上睑凹陷的临床应用.方法 40例上睑凹陷患者应用眶隔脂肪联合腹部脂肪瓣矫正.注射足量局部麻醉药物后,于眼轮匝肌深面剥离,边界超过凹陷标记线约2 mm,先将眶隔脂肪释放并于凹陷处固定;再自脐周取适量脂肪组织,分别与眶隔脂肪及周围组织固定以填充上睑凹陷.结果 38例术后效果满意,2例因矫正不足再次行填充手术.结论 眶隔脂肪联合腹部脂肪瓣转移填充术是治疗上睑凹陷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效果自然、供区组织量充足等优点.

    作者:梁伟中;艾红梅;巩传红;赵作钧;王英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优泌乐50)强化治疗的效果和用药依从性.方法 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晚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优泌乐50;2组均连续用药14 d.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出院后随访2个月,记录2组自行停药患者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4 d后FPG[(6.54±0.81)mmol/L]、2hPG[(9.66±1.24)mmol/L]较治疗前[(12.22±3.91)、(17.87±3.47) mmol/L]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FPG[(6.43±0.73)mmol/L]、2hPG[(9.27±1.18)mmol/L]较治疗前[(12.52±4.03)、(17.82±3.54)mmol/L]降低(P<0.05);2组治疗14 d后FPG、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对照组自行停药患者比率(40.5%)高于观察组(17.1%)(P<0.01).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泌乐50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满意,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较高.

    作者:韦艳鸿;庞翠军;肖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肿块价值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乳腺数字化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乳腺肿块患者116例(121个肿块),均于术前7d行乳腺高频超声、钼靶X线摄影检查,与手术或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比较高频超声、钼靶X线单独及联合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组织病理诊断良性肿块37个,恶性肿块84个;高频超声诊断良性肿块42个,恶性肿块79个;钼靶X线诊断良性肿块64个,恶性肿块57个;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良性肿块46个,恶性肿块75个;以组织病理结果为标准,高频超声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为62.8%、敏感性为70.2%、特异性为45.9%、阳性预测值为74.7%、阴性预测值为40.5%、假阳性率为54.1%、假阴性率为29.8%,钼靶X线分别为56.2%、52.4%、64.9%、77.2%、37.5%、35.1%、52.4%,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分别为76.0%、77.4%、73.0%、86.7%、58.7%、27.0%、22.6%;高频超声联合钼靶X线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性、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高于高频超声、钼靶X线,特异性高于高频超声、假阳性率低于高频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频超声和钼靶X线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各具优势,二者联合可优劣互补,提高诊断准确率.

    作者:张巧霞;张永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变化

    目的 探讨非风湿性心房颤动(non-rheumatic atrial fibrillation,NRAF)患者射频消融手术前后左心房结构及功能的变化.方法 NRAF患者200例,其中100例行射频消融手术者为射频消融组,100例行药物保守治疗者为保守治疗组.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a后均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血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检测,比较2组左心房、左心耳结构和功能变化以及血清BNP、hs-CRP水平.结果 2组治疗前左心房内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左心房大容积(left atrial maximum volume,LAVmax)、左心房容积指数(left atial volume index,LAVI)、左心耳大容积(left atrial appendage maximum volume,LAAVmax)、左心房射血数(left atrial ejection fraction,LAEF)、左心耳射血分数(left atrial appendage ejection fraction,LAA-EF)、左心耳大排空速度(left atrial appendage emptying maximun speed,LAA-PEV)、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血BNP、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a,2组以上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且射频消融组LAD[(35.6±3.4)mm]、LAVmax[(66.5±4.4)mL]、LAVI[(72.6±5.4)mL/m2]、LAAVmax[(4.1±0.5)mL]以及血BNP[(17.80±5.30) ng/L]、hs-CRP[(4.23±1.59) mg/L]低于保守治疗组[(39.2±2.1)mm、(72.7±3.1)mL、(89.4±2.7)mL/m2、(4.5±0.6)mL、(30.10±6.30) ng/L、(5.50±2.20) mg/L],LAA-PEV[(38.1±6.5) cm/s]、LAA-EF[(22.2±3.5)%]、LAEF[(55.6±5.3)%]、LVEF[(65.0±1.4)%]高于保守治疗组[(33.6±7.3)cm/s、(20.2±3.1)%、(51.1±5.7)%、(60.1±1.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导管射频消融术可逆转NRAF患者左心房和左心耳结构及功能.

    作者:刘凤双;李国庆;王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60Coγ辐射致小鼠血液中miRNA表达改变及意义

    目的 探讨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对小鼠血液mi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SPF级C57BL/6J小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0.5 Gy照射组、2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和10 Gy照射组,每组5只.0.5 Gy照射组、2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和10 Gy照射组分别采用60Coγ射线0.5、2.0、6.0、10.0 Gy剂量进行射线照射,剂量率为10.0 Gy/h;对照组不进行射线照射.照射后6、24 h各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应用Agilent microRNA生物芯片筛选小鼠血液中差异表达miRNA.结果 照射6h后,0.5 Gy照射组差异表达miRNA 11个,2 Gy照射组16个,6 Gy照射组12个,10 Gy照射组28个,对照组0个;照射24 h后,0.5 Gy组差异表达miRNA 32个,2 Gy照射组36个,6 Gy照射组30个,10 Gy照射组26个,对照组0个;照射6、24 h时各剂量照射组miRNA差异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10 Gy照射组照射6h时miRNA差异表达高于0.5、2、6 Gy照射组(P<0.05),照射24h时与0.5、2、6 Gy照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27个miRNA组成的表达谱,对辐射损伤剂量和时间判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照射6、24 h后,6 Gy照射组和10 Gy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照射24 h低于6 h(P<0.05);照射6、24 h时,10 Gy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0.5、2、6 Gy照射组(P<0.05).结论 miRNA在血浆中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有可能成为辐射损伤的新血液标志物.

    作者:李刚强;焦成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56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表型和遗传学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56例CLL患者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行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结果 56例CLL患者成熟B细胞相关抗原CD5、CD19、CD20、CD22及CD23高表达,T系相关抗原CD3、CD4、CD8低表达,早期造血标志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和CD38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32.1%,ZAP-70和FMC7阳性率分别为19.6%和8.9%;在Binet分期中,B期和C期CD38阳性抗原表达(41.1%,36.0%)明显高于A期(14.3%)(P<0.05);56例CLL患者中,38例至少有1种遗传学异常,12例有2种及2种以上遗传学异常;发现4种遗传学异常,依次为13q14基因缺失(42.8%)、+12(21.4%)、17p13基因缺失(12.5%)、atm基因缺失(10.7%),其中2例有2条染色体缺失(nulll3q14),异常细胞率分别为56.3%、69.3%;CD38≥30%组+12异常率(38.9%)和atm基因缺失发生率(27.8%)均明显高于CD38<30%组(13.2%,2.6%)(P<0.05);细胞遗传学异常在性别、年龄、Binet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和ZAP-70表达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L免疫表型主要表达CD5、CD19、CD20、CD2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检测CLL患者细胞遗传异常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

    作者:王会芳;牛慧艳;张占强;张硕;蒋玉兰;于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抗体在特发性膜性肾病诊断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anti-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价值.方法 76例肾脏病患者,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证实IMN患者31例,非IMN患者45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抗PLA2R抗体水平;以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抗PLA2R抗体诊断IMN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Kappa系数.结果 31例IMN患者中,抗PLA2R抗体阳性28例、阴性3例,45例非IMN患者抗PLA2R抗体均为阴性;与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进行对照,抗PLA2R抗体诊断IMN的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100.00%,假阴性率为9.68%,假阳性率为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93.75%,阳性似然比为0,阴性似然比为9.68%,Kappa系数为0.917.结论 抗PLA2R抗体作为IMN的特异性标志物,可用于IMN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刘莎莎;张丽;李素华;米娜瓦尔·玉努斯;刘健;桑晓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半暗带区神经保护作用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半暗带区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红素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6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血管,不结扎不插入线栓;胆红素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h后,胆红素干预组经腹腔注入2 mmol/L胆红素2.5 mL,对照组经腹腔注入2.5 mL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各组采用TNUEL检测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域氧化应激分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8-羟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结果 再灌注24 h后,胆红素干预组和对照组半暗带区细胞凋亡率[(27.8±2.6)%、(47.8±7.0)%]、半暗带组织Bcl-2相对灰度值(1.9±0.3、1.4±0.3)、Bax相对灰度值(2.0±0.1、2.8±0.2)、caspase-3相对灰度值(1.9±0.2、3.0±0.1)、MDA[(4.9±0.3)、(11.3±0.2)μmol/g]和8-OHdG[(3.5±0.1)、(5.3±0.2)μg/L]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4.7±2.5)%、0.8±0.3、1.2±0.1、1.2±0.1、(2.7±0.2)μmol/g、(2.1±0.1)μg/L] (P<0.05),SOD和GSH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胆红素干预组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MDA和8-OHd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cl-2、SOD和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红素可降低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相关.

    作者:张仁伟;刘煜敏;封红亮;于晴;王美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血清糖类抗原CA125和CA19-9对鉴别卵巢交界性肿瘤及上皮性卵巢癌的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25、CA19-9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及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组织病理为金标准,18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中60例BOT者为BOT组,120例EOC者为EOC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OC组血清CA125水平(361.75 u/mL)高于BOT组(17.61 u/mL)(P<0.01),EOC组和BOT组血清CA19-9水平(10.20、10.26 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鉴别BOT、EOC的AUC分别是0.850(95% CI:0.794~0.907,P=0.000)、0.448(95% CI:0.363~0.533,P=0.078),当CA125的cut-of值为51.21 u/mL时,其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0%、80%、88.9%、66.7%、4.00、0.25,CA125鉴别BOT、EOC的准确性为80%;浆液性EOC、浆液性肿瘤(包括BOT、EOC)的CA125阳性率(88.2%、73.0%)高于CA19-9(18.6%、17.7%)(P<0.05);浆液性肿瘤的CA125阳性率(73.0%)高于黏液性肿瘤(30.8%),黏液性肿瘤的CA19-9阳性率(34.6%)高于浆液性肿瘤(17.7%)(P<0.05).结论 当CA125>51.21 u/mL,对EOC和BOT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CA19-9对其鉴别无意义.

    作者:张丽敏;刘广芝;崔海涛;赵琳;田文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经尿道微创治疗膀胱血凝块填塞临床分析

    目的 比较电切镜、EMS肾镜、手术刨削器经尿道治疗膀胱内血凝块的手术效果.方法 46例膀胱内血凝块患者采用经尿道微创清除膀胱内凝血块手术,其中电切镜手术25例为电切镜组,EMS肾镜手术11例为肾镜组,刨削器手术10例为刨削器组.观察3组清除血块体积、清除血块时间及血块清除效率.结果 电切镜组、肾镜组、刨削器组清除血块体积分别为(258.19±66.37)、(300.57±70.62)、(310.53±81.37) mL,清除血块时间分别为(32.36±10.15)、(24.65±10.07)、(24.22±8.47)min,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镜组、刨削器组血块清除效率[(11.43±4.06)、(12.11±4.24) mL/min]高于电切镜组[(7.57±2.25)mL/min](P<0.05),刨削器组与肾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经尿道微创清除膀胱内凝血块安全、可行,应用EMS肾镜和手术刨削器清除膀胱内巨大血凝块效率高.

    作者:朱明德;董焱鑫;高晓康;杨军昌;曾锐;霍双进;李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足细胞损伤在IgA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IgA肾病(IgAnephropathy,IgAN)是一类以累及肾小球系膜细胞为主的肾小球疾病,主要组织学改变是以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弥漫性系膜细胞增殖及系膜基质增生.IgAN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足细胞损伤在IgAN发生、发展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唐阳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