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竞晓;欧阳军
目的 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luorine-18 fluorodeoxyglucose,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对胸腔积液病因及性质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48例胸腔积液患者,经X线片、CT或MRI检查及胸腔积液常规生化检查等未明确病因而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18F-FDG符合线路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 48例中组织病理结果证实恶性肿瘤33例,良性疾病15例;33例恶性肿瘤患者中恶性胸腔积液26例、良性胸腔积液7例,良性疾病患者胸腔积液均为良性;与组织病理结果对照,33例恶性肿瘤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29例,2例肺腺癌及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卵巢癌胸膜转移误诊为良性;15例良性疾病者中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准确诊断12例,胸膜炎和胸膜结核各1例被误诊为胸膜间皮瘤,1例肺肉芽肿性炎伴胸膜炎误诊为肺癌并胸膜转移;26例恶性胸腔积液中,18F-FDG符合线路准确诊断23例,2例肺腺癌及1例卵巢浆液性腺癌胸膜转移未被检出;22例良性胸腔积液中,2例胸膜炎及1例胸膜结核被误诊为恶性胸腔积液;18 F-FDG符合线路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度为87.88%、特异性为80.00%、准确性为85.42%、阳性预测值为90.63%、阴性预测值为70.58%;诊断恶性胸腔积液的灵敏度为88.46%、特异性为86.36%、准确性为87.50%、阳性预测值为88.46%、阴性预测值为86.36%.结论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在不明原因胸腔积液患者原发病的诊断、胸腔积液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
作者:龙叶;高永举;闫新慧;武新宇;崔静;李晓飞;李夏黎;汤敏敏 刊期: 2016年第04期
25-羟基维生素D是一种有神经活性的类固醇激素,主要作用是预防骨质疏松和调节钙代谢,其缺乏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及心血管疾病有密切关系.近年随研究深入,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脑部疾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其与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本文就25-羟基维生素D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方厚盈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TGF)-β3联合肝素在体外诱导兔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stem cells,DPSCs)成骨向分化中的能力.方法 新西兰幼兔4只,采用酶解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兔DPSCs,传代培养至第3代兔DPSCs,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3组和TGF-β3+肝素组;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TGF-β3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加入20 μg/L TGF-β3,TGF-β3+肝素组在细胞培养基中同时加入20 μg/L TGF-β3和5 u/mL肝素.采用碱性磷酸酶(alkailine phosphate,ALP)试剂盒检测各组兔DPSCs成骨向诱导后第7、14天细胞内ALP活性,细胞爬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成骨细胞标记物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t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 2,RUNX-2)和骨钙素(osteocalcin,OC)表达情况,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矿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 兔DPSCs在诱导体系中生长状态良好;TGF-β3+肝素组第7、14天ALP活性[(27.20±1.01)、(29.06±1.39) u/(mg·pro)]高于TGF-β3组[(12.69±1.03)、(9.44±1.05)u/(mg· pro)]和对照组[(5.96±3.68)、(6.10±3.66)u/(mg·pro)](P<0.01),TGF-β3组高于对照组(P<0.01);TGF-β3组和TGF-β3+肝素组成骨诱导第7天RUNX-2开始出现阳性表达,第14天OC有阳性表达,对照组均为阴性;第21天茜素红染色对照组为阴性,TGF-β3组为阳性,TGF-β3+肝素组为强阳性.结论 肝素有促进TGF-β3体外诱导兔DPSCs成骨向分化的能力.
作者:麦麦提依明·哈力克;木合塔尔·霍加;刘晓文;帕尔哈提·阿布都热合曼 刊期: 2016年第04期
依达拉奉是一种强效自由基清除剂,分子质量小、脂溶性高、易到达作用部位而发挥疗效,临床主要用于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近年临床及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均已证实依达拉奉可作用于多个器官,对心血管系统有较好保护作用,并可改善多种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本文对依达拉奉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夏长伟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比较电切镜、EMS肾镜、手术刨削器经尿道治疗膀胱内血凝块的手术效果.方法 46例膀胱内血凝块患者采用经尿道微创清除膀胱内凝血块手术,其中电切镜手术25例为电切镜组,EMS肾镜手术11例为肾镜组,刨削器手术10例为刨削器组.观察3组清除血块体积、清除血块时间及血块清除效率.结果 电切镜组、肾镜组、刨削器组清除血块体积分别为(258.19±66.37)、(300.57±70.62)、(310.53±81.37) mL,清除血块时间分别为(32.36±10.15)、(24.65±10.07)、(24.22±8.47)min,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镜组、刨削器组血块清除效率[(11.43±4.06)、(12.11±4.24) mL/min]高于电切镜组[(7.57±2.25)mL/min](P<0.05),刨削器组与肾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无中转开腹病例.结论 经尿道微创清除膀胱内凝血块安全、可行,应用EMS肾镜和手术刨削器清除膀胱内巨大血凝块效率高.
作者:朱明德;董焱鑫;高晓康;杨军昌;曾锐;霍双进;李东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散光矫治型人工晶体(toric implantable collamer len,TICL)植入治疗后房型有晶体眼近视散光术后轴向稳定性和视功能.方法 62例(80眼)屈光不正患者进行TICL植入手术,术后测量散光矫治情况;术后7d和术后6个月采用裂隙灯分别测量TICL散光轴位;术后随访6个月调查患者视功能满意度,填写视功能评价表.结果 术后6个月,患者术眼裸眼视力达0.5以上;术后7d和术后6个月,散光分别降至(-0.45±0.27)D、(-0.41±0.21)D,散光变化值为(0.040±0.012)D;术后7d至术后6个月,轴位偏离度为(2.46±1.28)°;术后患者对视觉功能改善满意度在90%以上.结论 TICL治疗中、高度近视散光安全、有效.
作者:董良;陈彬川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25、CA19-9对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BOT)及上皮性卵巢癌(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EOC)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术后组织病理为金标准,18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患者中60例BOT者为BOT组,120例EOC者为EOC组.比较2组患者血清CA125、CA19-9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EOC组血清CA125水平(361.75 u/mL)高于BOT组(17.61 u/mL)(P<0.01),EOC组和BOT组血清CA19-9水平(10.20、10.26 u/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A125、CA19-9鉴别BOT、EOC的AUC分别是0.850(95% CI:0.794~0.907,P=0.000)、0.448(95% CI:0.363~0.533,P=0.078),当CA125的cut-of值为51.21 u/mL时,其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分别为80%、80%、88.9%、66.7%、4.00、0.25,CA125鉴别BOT、EOC的准确性为80%;浆液性EOC、浆液性肿瘤(包括BOT、EOC)的CA125阳性率(88.2%、73.0%)高于CA19-9(18.6%、17.7%)(P<0.05);浆液性肿瘤的CA125阳性率(73.0%)高于黏液性肿瘤(30.8%),黏液性肿瘤的CA19-9阳性率(34.6%)高于浆液性肿瘤(17.7%)(P<0.05).结论 当CA125>51.21 u/mL,对EOC和BOT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而CA19-9对其鉴别无意义.
作者:张丽敏;刘广芝;崔海涛;赵琳;田文倩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体温控制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及Tau蛋白水平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体温控制组35例,亚低温组15例,常规降温组46例.检测各组治疗前及治疗第3、5、7天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3组治疗前NSE、Tau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体温控制组、亚低温组血清NSE[(31.82±11.24)、(30.24±9.79)μg/L]、Tau蛋白[(25.67±9.47)、(26.67±10.61)ng/L]均较治疗前[(72.15±15.84)、(72.38±18.91)μg/L,(79.84±18.59)、(77.50±19.69)ng/L]明显下降(P<0.01),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降温组治疗第7天血清NSE[(62.76±13.02)μg/L]、Tau蛋白[(57.50±15.09)ng/L]与治疗前[(75.43±12.83)μg/L、(80.83±17.36)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体温控制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NSE及Tau蛋白水平,起到与亚低温相同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文青;郑鹏;徐坡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60Coγ射线辐射损伤对小鼠血液miRNA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SPF级C57BL/6J小鼠2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0.5 Gy照射组、2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和10 Gy照射组,每组5只.0.5 Gy照射组、2 Gy照射组、6 Gy照射组和10 Gy照射组分别采用60Coγ射线0.5、2.0、6.0、10.0 Gy剂量进行射线照射,剂量率为10.0 Gy/h;对照组不进行射线照射.照射后6、24 h各组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应用Agilent microRNA生物芯片筛选小鼠血液中差异表达miRNA.结果 照射6h后,0.5 Gy照射组差异表达miRNA 11个,2 Gy照射组16个,6 Gy照射组12个,10 Gy照射组28个,对照组0个;照射24 h后,0.5 Gy组差异表达miRNA 32个,2 Gy照射组36个,6 Gy照射组30个,10 Gy照射组26个,对照组0个;照射6、24 h时各剂量照射组miRNA差异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5);10 Gy照射组照射6h时miRNA差异表达高于0.5、2、6 Gy照射组(P<0.05),照射24h时与0.5、2、6 Gy照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筛选27个miRNA组成的表达谱,对辐射损伤剂量和时间判断的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照射6、24 h后,6 Gy照射组和10 Gy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照射24 h低于6 h(P<0.05);照射6、24 h时,10 Gy照射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明显低于0.5、2、6 Gy照射组(P<0.05).结论 miRNA在血浆中差异表达与辐射损伤有关,有可能成为辐射损伤的新血液标志物.
作者:李刚强;焦成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混合注射液(50R)(优泌乐50)强化治疗的效果和用药依从性.方法 72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于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晚22:00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观察组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优泌乐50;2组均连续用药14 d.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h血糖(2-hour plasma glucose,2hPG);出院后随访2个月,记录2组自行停药患者比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14 d后FPG[(6.54±0.81)mmol/L]、2hPG[(9.66±1.24)mmol/L]较治疗前[(12.22±3.91)、(17.87±3.47) mmol/L]降低(P<0.05);对照组治疗14 d后FPG[(6.43±0.73)mmol/L]、2hPG[(9.27±1.18)mmol/L]较治疗前[(12.52±4.03)、(17.82±3.54)mmol/L]降低(P<0.05);2组治疗14 d后FPG、2hP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胰岛素日用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个月,对照组自行停药患者比率(40.5%)高于观察组(17.1%)(P<0.01).结论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优泌乐50强化治疗血糖控制效果满意,患者出院后治疗依从性较高.
作者:韦艳鸿;庞翠军;肖常青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的疗效和安全性,及其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 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2组化疗均给予卡培他滨口服,第1~14天,21 d为1个周期,共2个周期;化疗第1个周期第1、5天,对照组给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奈达铂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2个周期后评定2组疗效,并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2组治疗前和治疗2周期后CD4+、CD8+T细胞阳性率,计算CD4+/CD8+.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7.88%)高于对照组(64.52%)(P<0.05);对照组治疗后CD4+、CD8+T细胞阳性率及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T细胞阳性率[(55.23±7.36)%]、CD4+/CD8+ (1.59±0.19)较治疗前[(45.78±5.12)%、1.05±0.26]增高且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6.79±9.22)%、1.08±0.23],CD8+T细胞阳性率[(34.89±5.32)%]较治疗前[(43.66±3.94)%]下降且低于对照组治疗后[(43.15±9.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均为Ⅰ~Ⅱ级.结论 在化疗基础上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奈达铂腹腔热灌注治疗消化道肿瘤并恶性腹腔积液疗效满意,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安全性好.
作者:帖晓静;徐志巧;徐月;张燕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免疫分型和细胞遗传学特点.方法 56例CLL患者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进行免疫分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行细胞遗传学特点分析.结果 56例CLL患者成熟B细胞相关抗原CD5、CD19、CD20、CD22及CD23高表达,T系相关抗原CD3、CD4、CD8低表达,早期造血标志人白细胞DR抗原(HLA-DR)和CD38阳性率分别为100.0%和32.1%,ZAP-70和FMC7阳性率分别为19.6%和8.9%;在Binet分期中,B期和C期CD38阳性抗原表达(41.1%,36.0%)明显高于A期(14.3%)(P<0.05);56例CLL患者中,38例至少有1种遗传学异常,12例有2种及2种以上遗传学异常;发现4种遗传学异常,依次为13q14基因缺失(42.8%)、+12(21.4%)、17p13基因缺失(12.5%)、atm基因缺失(10.7%),其中2例有2条染色体缺失(nulll3q14),异常细胞率分别为56.3%、69.3%;CD38≥30%组+12异常率(38.9%)和atm基因缺失发生率(27.8%)均明显高于CD38<30%组(13.2%,2.6%)(P<0.05);细胞遗传学异常在性别、年龄、Binet分期、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和ZAP-70表达水平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LL免疫表型主要表达CD5、CD19、CD20、CD23;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一种检测CLL患者细胞遗传异常快速、准确和敏感的方法.
作者:王会芳;牛慧艳;张占强;张硕;蒋玉兰;于彩霞 刊期: 2016年第04期
随着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甲状腺功能异常,尤其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卵巢多出现多囊改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常合并肥胖、胰岛素抵抗,其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常出现的自身免疫功能紊乱之间有一定相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均可导致妊娠结局不良,影响女性生殖系统健康.本文就多囊卵巢综合征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之间相关性及对妊娠结局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尹晓静;丁慧;于彩虹;王珊;李肖肖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本院泌尿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 yticum,Uu)及人型支原体(Mycoplasma hominis,Mh)分布情况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集2 744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泌尿生殖道标本,应用Uu和Mh培养、鉴定、药物敏感检测试剂盒进行培养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分析Uu及Mh感染率,统计Uu及Mh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和耐药率.结果 2 744份标本中共分离出支原体菌株1 088株,其中Uu 956株、Mh 132株;共检出支原体感染患者982例(35.8%),女性支原体感染率(49.9%)高于男性(17.6%) (P<0.05),Uu感染率(31.0%)高于Mh感染率(0.9%)、Uu+ Mh感染率(3.9%)(P<0.05);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Uu及Mh对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的耐药率≥85%,对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四环素的耐药性较低.结论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尤其是女性患者支原体感染率较高,敏感度较高的原始霉素、强力霉素、交沙霉素等是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陈浩宇;郭海波;吴晓蔓;嘉红云 刊期: 2016年第04期
急性阑尾炎为临床常见急腹症,实验室检查可辅助急性阑尾炎的早期诊断,且方便、快捷、廉价、客观.多项实验室检查指标联合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病情程度的判断,可指导临床选择合适治疗方法.本文对实验室检查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汪鑫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甲型血友病(hemophilia A,HA)型血友病基因携带者检出及产前诊断的准确性和诊断率.方法 12个HA家系66名成员和2名胎儿,采集外周血或脐血,采用FⅧ基因第13内含子的(CA)n重复多态性、第18内含子内Bcl-1位点和第22内含子内Xba-1位点的多态性连锁分析进行间接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结果 12个HA家系筛查成功率为100%,12个HA家系中41名女性成员,其中27例确定为HA致病基因携带者,14名排除携带状态;对其中2个家系的2名胎儿进行产前诊断,1例诊断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1例诊断为血友病患儿,建议终止妊娠.结论 联合采用上述3个多态位点可对HA家系作出快速、准确的基因诊断和产前基因诊断.
作者:石红松;李长钢;尹艳;王缨;王纯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压力滴定技术对重度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78例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组无创通气治疗使用手工压力滴定技术,对照组使用自动压力滴定技术.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进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和Calgary生活质量指数量表(sleep apnea quality of life index,SAQLI)评分,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70.55±8.59)、(69.47±9.87)分]和SAQLI评分[(3.80±0.19)、(3.80±0.24)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评分、SAQLI评分分别为76.90±6.50、4.83±0.18,对照组分别为70.55±8.59、4.22±0.26,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无创通气治疗前采用手工压力滴定技术,可提高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李方方;宋葆云;闫秀文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胆红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半暗带区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胆红素干预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各16只.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血管,不结扎不插入线栓;胆红素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再灌注2h后,胆红素干预组经腹腔注入2 mmol/L胆红素2.5 mL,对照组经腹腔注入2.5 mL生理盐水.再灌注24 h后,各组采用TNUEL检测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凋亡率,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缺血半暗带区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缺血半暗带区域氧化应激分子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和8-羟脱氧鸟苷(8-hydroxydeoxyguanosine,8-OHdG)含量.结果 再灌注24 h后,胆红素干预组和对照组半暗带区细胞凋亡率[(27.8±2.6)%、(47.8±7.0)%]、半暗带组织Bcl-2相对灰度值(1.9±0.3、1.4±0.3)、Bax相对灰度值(2.0±0.1、2.8±0.2)、caspase-3相对灰度值(1.9±0.2、3.0±0.1)、MDA[(4.9±0.3)、(11.3±0.2)μmol/g]和8-OHdG[(3.5±0.1)、(5.3±0.2)μg/L]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4.7±2.5)%、0.8±0.3、1.2±0.1、1.2±0.1、(2.7±0.2)μmol/g、(2.1±0.1)μg/L] (P<0.05),SOD和GSH水平明显低于假手术组;胆红素干预组细胞凋亡率、Bax、caspase-3、MDA和8-OHd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Bcl-2、SOD和GSH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红素可降低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凋亡率,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cl-2、下调Bax和caspase-3表达,并提高脑组织抗氧化应激能力相关.
作者:张仁伟;刘煜敏;封红亮;于晴;王美瑶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胸微创封堵术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拟采用非体外循环经胸壁微创封堵术(off-pump occlusion of trans-thoracic minimal invasive surgery,OPOTTMIS)治疗的简单性先天性心脏病117例为OPOTTMIS组,同期体外循环下(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心内直视修补术108例为CPB直视修补组,统计OPOTTMIS组治疗成功率,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带管时间、ICU住院时间以及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率,并与CPB直视修补组进行对照.结果 OPOTTMIS组中103例成功实施OPOTTMIS,治疗成功率88.03%,中转CPB开胸手术14例;OPOTTMIS组手术时间[(33.28±8.15)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3.33±2.13)h]、ICU住院时间[(3.94±0.81)h]较CPB直视修补组[(125.00±20.13) min、(7.05±6.25)h、(30.54±12.45)h]短(P<0.05);OPOTTMIS组术后1例并发心包积液,经超声引导心包穿刺引流治愈,术后24 h并发症发生率(0.85%)低于CPB直视修补组(15.74%)(P<0.05).结论 采用OPOTTMIS治疗简单先天性心脏病疗效确切、安全,术后恢复快.
作者:杨秋蓝;张燕搏;潘湘斌;常硕;蒙延海;史晨;黄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应用液质联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PLC-MS)技术分析尿酸氧化酶体外溶解痛风石的疗效.方法 收集行痛风石切除治疗患者的痛风石标本,将标本纯化、风干、称质量处理后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尿酸氧化酶1 mg/mL溶解处理,对照组采用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解处理,应用HPLC-MS技术检测2组溶解产物尿囊素含量,称量2组溶解后痛风石质量.结果 实验组检出明显尿囊素色谱峰,定量尿囊素浓度为(0.377±0.090)μmol/L,对照组尿囊素峰不明显,未定量检测出浓度;实验组溶解后痛风石质量[(437.7±1.7)mg]明显低于溶解前[(549.7±0.8)mg](P<0.01),对照组溶解后痛风石质量[(523.2±4.7)mg]低于溶解前[(549.2±0.8)mg] (P<0.05);实验组溶解前后痛风石质量减少绝对值[(112.0±1.9)mg]明显高于对照组[(26.0±4.1)mg](P<0.01).结论 尿酸氧化酶与质量分数5%碳酸氢钠溶液在体外条件下均对痛风石的溶解有一定作用,但尿酸氧化酶溶解效果优于5%碳酸氢钠溶液.
作者:冉兵;谢远龙;冯帆;蔡林 刊期: 2016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