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探讨

口维敏;口锁堂

关键词:退行性膝关节病, 乌头汤, 内服, 外敷, 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KOA)和西药疗效差异性.方法:KOA患者85例以就诊先后顺序按数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治疗组给予乌头汤加减内服、药渣外敷,对照组给予戴芬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采用KOA疼痛程度评估、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KOA在疼痛程度评估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和戴芬对KOA都有治疗作用,但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疗效优于戴芬.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从阳明热毒立论辨治痤疮

    升麻葛根汤善清解阳明经郁热,方中芍药当用赤芍,清热凉血之中兼能活血,用以解血络热毒.面为诸阳之汇,使用升麻葛根汤能直达面部而治疗痤疮,可成为组方的引经之方.

    作者:刁作彬;赵红霞;贾海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湿热论治疑难病探讨

    湿热证是湿邪和热邪胶结之证,其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为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可见于多种疑难痛.湿与热分而为病则疾病轻浅,湿与热相互纠缠则疾病深重,临床将一些疑难杂病从温热论治效果甚佳.根据湿热证的特点及病因病机,提出淡渗利小便、通便导滞、疏理气机3条治湿热之法,使邪有所出,病有所解.故列举三则有效案例,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法,将湿热致病化简驭繁.

    作者:杨世红;曲强;郑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痰湿、瘀血致病的关联性探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同时存在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的一种妇科疾病.大量研究表明,PCOS的发病与痰湿、瘀血有紧密联系.深入整理和发掘痰湿、瘀血与PCOS的关联,阐明其病因病机,对科学合理地预防及治疗PCO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久;李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液质联用法筛选黄芩中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物质

    目的:用液质联用方法快速筛选黄芩药材中用于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方法:通过对黄芩中提取制得含4种单体(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黄芩素)的样品溶液,分别与各自由基制得的溶液混合,以甲醇为对照孵化培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黄芩提取液中各组分分离,以峰面积的变化来进行考察.结果:清除自由基实验结果显示,这4种成分经过与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反应后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黄芩中4种成分对DPPH、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作者:刘渊宏;宋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探析宋代漏泽园的防疫作用

    探讨宋代官办义冢漏泽园的设置原因、发展过程、管理制度等,指出作为宋代政府福利性救助措施,该助葬制度的建立与宋代灾害频发、军兵众多、疫病多见相关,其在妥善处理尸骸、隔离病源、预防疾疲和维护公共卫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杜菁;孟永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的语料库视角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英文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对《黄帝内经》英文译本和翻译研究进行文献学梳理和分析,对《黄帝内经》中英文汉英平行语料库构建的目标、总体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对语料库建设和研究中出现的难点提出对策.结果:建成《黄帝内经》中英文语料库并用于中医典籍的翻译研究.结论:语料库技术对中医典籍英译和研究能够提供实证分析,中医典籍语料库的建设需要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医典籍翻译研究要以当代翻译学新翻译理论为指导.

    作者:朱剑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王旭高治头痛经验探析

    通过对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医案》及《医学刍言》等著作中关于头痛论治的理论和医案的分析,总结王旭高头痛论治的特色.王旭高认为头痛虽可分外感和内伤,但以内伤多见;证情有以虚为主者,有以实为主者,甚或虚中夹实者.治疗时必须讲究辨证,而不能采用头痛医头之法,一味用止痛药物来希冀疗效.除内服药物外,还常根据病情配合中药外用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美香;吴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论三才思想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中的体现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其核心理念在于天人的统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应用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三才思想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中有多方面的体现,故以五行为主线,就自然界的外五行与人体的内五行系统以及二者间的贯通进行了论述,并对三才思想贯穿于藏象学说进行了临床举例,旨在说明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密切关系及学习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作者:姜青松;王庆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瘕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疫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口服消瘕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5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瘕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疗效确切.

    作者:霍磊;齐兴;张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慢性胃炎中医证候舌象信息特征研究

    目的:研究与慢性胃炎中医证侯相关的舌象参数,以期为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数字一体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舌象参数.结果:脾胃温热及肝胃郁热型舌色、苔色指数显著低于脾虚湿阻、湿浊中阻、脾胃气虚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与脾胃气虚二型胖瘦指数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及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舌苔薄厚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肝胃郁热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温浊中阻及脾虚湿阻型腻苔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及肝胃郁热型.结论:舌象参数可以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付晶晶;李福凤;陆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张仲景论治痹症思想探析

    《伤寒论》开理、法、方、药系统论治疾病的先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它对痹病的论述为后世痹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为痹症的病因以外感风寒湿为主,尤其湿邪为重要致病因素;病机为气机疼阻不畅,病变多在肌表,久则入筋骨;发病多伴外感病而起,素体温盛者更易发病;治疗大体分发汗、利小便、温阳、清热等,并创立了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剂.

    作者:张留超;李高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肝阳虚治疗亚健康探析

    笔者认为肝阳虚型亚健康在辨证论治上很容易犯错.历代诸家常用肝气取代肝阳,不甚可取.无论是从阴阳存在的普遍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来看,肝阳在生理与病理方面均客观存在,它能温养肝系,促生与克制肝阴,使其不衰不盛.故通过挖掘整理关于肝阳及肝阳虚的历史文献,追溯其理论渊源,归纳与分析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治疗,并结合当代临床研究,证实肝阳虚切实存在,应提高临床对肝阳虚型亚健康的辨证论治水平.笔者认为暖肝煎对此往往收效见佳,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迪;唐国柱;张蕊;李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黄益肾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观察三黄益肾胶囊与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中药三黄益肾胶囊(本院制剂)与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40例用依帕司他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苏秀海;吕树泉;张淑芳;李书林;于文霞;郭瑞卿;王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应用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KOA)和西药疗效差异性.方法:KOA患者85例以就诊先后顺序按数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治疗组给予乌头汤加减内服、药渣外敷,对照组给予戴芬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采用KOA疼痛程度评估、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KOA在疼痛程度评估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和戴芬对KOA都有治疗作用,但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疗效优于戴芬.

    作者:口维敏;口锁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心电图检查判断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将冠心痛心绞痛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32例)和西药组(30例),分别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4周,2组间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敷贴组显效率59.4%,西药组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组间疗效相当.结论:心电图检查可以有效判定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单纯服用西药在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方面的疗效.结果: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单纯服用西药有着同样的疗效,并具有可以减轻长期服用西药导致一系列副作用的优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栗新;姜爱平;魏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固肾安胎丸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疗效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对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于月经第10天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d,试验组于月经第5天加服固肾安胎丸,观察成熟卵泡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服药前增加,试验组内膜增厚更优于对照组.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且效果优于单用戊酸雌二醇.

    作者:武红琴;阮祥燕;张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血液病名词术语整理与诠释》研究思路探讨

    中医血液病学是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中医血液病名词术语混淆、错误使用现象和欠缺规范等问题.为促进中医血液病学理论发展与创新,有必要继承和挖掘历代中医文献中与血液病相关的名词术语,并分门别类对其原义和新解予以诠释.

    作者:董青;侯丽;许亚梅;陈信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457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报道分析

    目的:了解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从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献,分析其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结果:纳入文献457篇,文献数量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发文机构以县市级为主,经济发达地区较西部欠发达地区发文量多.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用药疗程多为14 d,剂量以每日6ml为主,溶媒多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与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抗凝等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较多,共有54篇文献报道了132例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相对较多.结论:近年来疏血通注射液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研究亦不断深入,多数遵照说明书用药,但仍需注意疗程、剂量、溶媒、联合用药等多方面,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雪超;谢雁鸣;姜俊杰;王永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用药规律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研究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疗效确切、处方完整、治愈率较高的复方92首建立数据库,并应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总结用药规律.结果:92首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中药复方中共用中药152味,总用药1280次,使用次数高的为白芍共78次.结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应以补虚泻实、标本同治为主,补肾疏肝、健脾养血、理气活血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基本治则,白芍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首选药物,白芍、柴胡、麦芽、当归、茯苓、甘草、牛膝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基本方.

    作者:郑慧颖;吴献群;林丽琴;连月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象皮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体外培养实验来研究象皮对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并加入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的提取液,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结果: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水提物在较高浓度下都能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生肌象皮膏相对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象皮可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证明象皮在生肌象皮膏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朔;李京向;陈宝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