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的语料库视角

朱剑飞

关键词:《黄帝内经》, 翻译, 语料库
摘要: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英文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对《黄帝内经》英文译本和翻译研究进行文献学梳理和分析,对《黄帝内经》中英文汉英平行语料库构建的目标、总体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对语料库建设和研究中出现的难点提出对策.结果:建成《黄帝内经》中英文语料库并用于中医典籍的翻译研究.结论:语料库技术对中医典籍英译和研究能够提供实证分析,中医典籍语料库的建设需要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医典籍翻译研究要以当代翻译学新翻译理论为指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心电图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心电图检查判断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将冠心痛心绞痛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32例)和西药组(30例),分别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4周,2组间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敷贴组显效率59.4%,西药组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组间疗效相当.结论:心电图检查可以有效判定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单纯服用西药在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方面的疗效.结果: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单纯服用西药有着同样的疗效,并具有可以减轻长期服用西药导致一系列副作用的优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栗新;姜爱平;魏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2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28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观察,了解各证候患者的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城乡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的关系.结果:本病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疼证居多,痰瘀阻络证和寒凝血瘀证次之,肝肾亏虚证少,各证侯之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在城乡居住环境和饮食结构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PN各证候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病情较轻,肝肾亏虚型病情较重,患者饮食结构及居住环境均可影响疾病的发展,早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尤为关键.

    作者:曲莲莲;魏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应用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临床探讨

    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KOA)和西药疗效差异性.方法:KOA患者85例以就诊先后顺序按数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治疗组给予乌头汤加减内服、药渣外敷,对照组给予戴芬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采用KOA疼痛程度评估、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KOA在疼痛程度评估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和戴芬对KOA都有治疗作用,但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疗效优于戴芬.

    作者:口维敏;口锁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基于文献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研究初探

    目的:通过收集及整理1998至2010年有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证候及拆分复合证候后的单证证候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型主要有肾虚型、肝郁型、痰湿型、血瘀型,复合证分型主要有肾虚痰湿肝郁型、肾虚痰湿型、肾虚肝郁型、肾虚痰湿肝郁血瘀型.拆分后单证证候分型主要为肾虚型、痰湿型、血瘀型、肝郁型.结论:肾虚型、痰湿型、肝郁型、血瘀型可能为PCOS单证的证候分型,而单证证候多以复合证型的形式出现,该病具有病理变化复杂的特点.

    作者:李亚茜;俞超芹;翟东霞;张丹英;沈凌霞;程雯;白玲玲;刘军敏;姚睿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消瘕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消疫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口服消瘕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5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瘕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疗效确切.

    作者:霍磊;齐兴;张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从肝阳虚治疗亚健康探析

    笔者认为肝阳虚型亚健康在辨证论治上很容易犯错.历代诸家常用肝气取代肝阳,不甚可取.无论是从阴阳存在的普遍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来看,肝阳在生理与病理方面均客观存在,它能温养肝系,促生与克制肝阴,使其不衰不盛.故通过挖掘整理关于肝阳及肝阳虚的历史文献,追溯其理论渊源,归纳与分析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治疗,并结合当代临床研究,证实肝阳虚切实存在,应提高临床对肝阳虚型亚健康的辨证论治水平.笔者认为暖肝煎对此往往收效见佳,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迪;唐国柱;张蕊;李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陈如泉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经验

    陈如泉教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50载,长期从事甲状腺痰病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善于将经典中的理论用于指导临床实践.他认为水瘀互结是甲状腺疾病的重要病理环节,依据血水同治理论运用活血利水法治疗甲状腺相关疾病,将活血利术与宣肺键脾、清热凉血、息风缓急、软坚散结相结合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用活血利水、健脾化温、化痰散结法治疗甲状腺囊肿,以活血利水法为主、结合辩证分型用药治疗胫前黏液性水肿,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陈继东;赵勇;徐文华;左新河;陈如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血液病名词术语整理与诠释》研究思路探讨

    中医血液病学是中医诊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临床工作中一直存在着中医血液病名词术语混淆、错误使用现象和欠缺规范等问题.为促进中医血液病学理论发展与创新,有必要继承和挖掘历代中医文献中与血液病相关的名词术语,并分门别类对其原义和新解予以诠释.

    作者:董青;侯丽;许亚梅;陈信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与痰湿、瘀血致病的关联性探讨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同时存在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的一种妇科疾病.大量研究表明,PCOS的发病与痰湿、瘀血有紧密联系.深入整理和发掘痰湿、瘀血与PCOS的关联,阐明其病因病机,对科学合理地预防及治疗PCO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久;李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汤液经法》图略解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图将古代方剂创制理论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该书所载方剂基本也是依照这一创制理论来组方的.在深入分析其方剂具体组方方法基础上,同时列举了《伤寒论》中方剂制方特点来说明该理论的合理性,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希望以此与学者互相发明,以推求古代经方创制之基本理论.

    作者:李刚;张薛光;陈广东;陈书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王旭高治头痛经验探析

    通过对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医案》及《医学刍言》等著作中关于头痛论治的理论和医案的分析,总结王旭高头痛论治的特色.王旭高认为头痛虽可分外感和内伤,但以内伤多见;证情有以虚为主者,有以实为主者,甚或虚中夹实者.治疗时必须讲究辨证,而不能采用头痛医头之法,一味用止痛药物来希冀疗效.除内服药物外,还常根据病情配合中药外用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美香;吴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中医理论体用思想科学性探微

    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中医学日渐式微,其理论被贴上伪科学的标签.故旨在通过系统科学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用哲学的思想,来阐明中医理论中精气形神、卫气营血和五行理论的系统科学内涵,得出五行体用这一复杂系统的认知模式.以此模式为方法论工具,以体用哲学为体,以系统科学为用,实现中医学基础理论的科学性阐释.

    作者:刘文平;赵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象皮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作用研究

    目的:通过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体外培养实验来研究象皮对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并加入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的提取液,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结果: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水提物在较高浓度下都能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生肌象皮膏相对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象皮可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证明象皮在生肌象皮膏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朔;李京向;陈宝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张仲景论治痹症思想探析

    《伤寒论》开理、法、方、药系统论治疾病的先河,充分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精髓.它对痹病的论述为后世痹病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认为痹症的病因以外感风寒湿为主,尤其湿邪为重要致病因素;病机为气机疼阻不畅,病变多在肌表,久则入筋骨;发病多伴外感病而起,素体温盛者更易发病;治疗大体分发汗、利小便、温阳、清热等,并创立了桂枝芍药知母汤和黄芪桂枝五物汤等方剂.

    作者:张留超;李高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三黄益肾胶囊联合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观察三黄益肾胶囊与依帕司他治疗早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中药三黄益肾胶囊(本院制剂)与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40例用依帕司他治疗,3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治疗前后有关指标.结果:治疗后2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治疗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作者:苏秀海;吕树泉;张淑芳;李书林;于文霞;郭瑞卿;王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汪昂痹症学术思想初撷

    汪昂为明末清初著名新安医家,诊余致力著述,多奏发蒙指路之功,为后世所宗.其痹症学术思想集中在《医方集解》与《本草备要》之中,上遵《黄帝内经》四时气候相关的痹症思想,中禀《金匮要略》祛邪治痹之法,下撷历代诸家之论不乏新解,并首次提出痹痿统一的观点,于方药后注明六经所归以明病所,重视外邪强弱与气血盛衰,以祛风、理血、补养为治痹大法,在服药方法上取用能够增进药力的酒水作为溶媒.

    作者:胡谦;杨永晖;冯云霞;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论三才思想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中的体现

    三才思想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命题,其核心理念在于天人的统一,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应用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三才思想在《黄帝内经》藏象学说中有多方面的体现,故以五行为主线,就自然界的外五行与人体的内五行系统以及二者间的贯通进行了论述,并对三才思想贯穿于藏象学说进行了临床举例,旨在说明三才思想与《黄帝内经》藏象学说的密切关系及学习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作者:姜青松;王庆其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457篇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报道分析

    目的:了解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从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献,分析其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结果:纳入文献457篇,文献数量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发文机构以县市级为主,经济发达地区较西部欠发达地区发文量多.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用药疗程多为14 d,剂量以每日6ml为主,溶媒多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与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抗凝等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较多,共有54篇文献报道了132例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相对较多.结论:近年来疏血通注射液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研究亦不断深入,多数遵照说明书用药,但仍需注意疗程、剂量、溶媒、联合用药等多方面,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雪超;谢雁鸣;姜俊杰;王永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李鲤应用保和丸化裁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经验

    李鲤教授认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发生,与当今人们脂肪摄入量明显增加、生活节奏加快、精神状态紧张,加之体力劳动减少等内外诸因素导致脾胃负担过重、肝胆疏泄失司、不能克脾助运有关.本病痛机为虚中夹实、痰瘀内生,故治疗不宜纯补,宜调和中焦、寓补于消.取保和丸升清降浊、宣通气机、化滞和胃、健脾渗温之功,灵活加减参以其他治法,促使气血阴阳和谐,因此效果显著.

    作者:李为民;何华;李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 《黄帝内经》英译研究的语料库视角

    目的:研究《黄帝内经》中英文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构建与应用.方法:对《黄帝内经》英文译本和翻译研究进行文献学梳理和分析,对《黄帝内经》中英文汉英平行语料库构建的目标、总体框架和研究内容进行论证;对语料库建设和研究中出现的难点提出对策.结果:建成《黄帝内经》中英文语料库并用于中医典籍的翻译研究.结论:语料库技术对中医典籍英译和研究能够提供实证分析,中医典籍语料库的建设需要多学科交叉与融合,中医典籍翻译研究要以当代翻译学新翻译理论为指导.

    作者:朱剑飞 刊期: 2015年第09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