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东;赵勇;徐文华;左新河;陈如泉
目的:用液质联用方法快速筛选黄芩药材中用于清除人体内自由基的活性物质.方法:通过对黄芩中提取制得含4种单体(野黄芩苷、黄芩苷、野黄芩素、黄芩素)的样品溶液,分别与各自由基制得的溶液混合,以甲醇为对照孵化培养,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方法对黄芩提取液中各组分分离,以峰面积的变化来进行考察.结果:清除自由基实验结果显示,这4种成分经过与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过氧自由基反应后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结论:黄芩中4种成分对DPPH、超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都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
作者:刘渊宏;宋龙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肾消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TGF-β1/Smad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动物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中药组4组,免疫组化法测定肾组织TGF-β1蛋白表达,RT-PCR法测定TGF-β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测定Smad2/3及Smad7的表达.结果:中药组和厄贝沙坦组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有所降低,TGF-β1 mRN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Smad2/3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Smad7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肾消通络方可抑制TGF-β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同时抑制Smad2/3表达而提高Smad7的表达.
作者:丁英钧;梁文杰;庞金奎;刘洪斌;赵玉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28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观察,了解各证候患者的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城乡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的关系.结果:本病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疼证居多,痰瘀阻络证和寒凝血瘀证次之,肝肾亏虚证少,各证侯之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在城乡居住环境和饮食结构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PN各证候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病情较轻,肝肾亏虚型病情较重,患者饮食结构及居住环境均可影响疾病的发展,早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尤为关键.
作者:曲莲莲;魏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KOA)和西药疗效差异性.方法:KOA患者85例以就诊先后顺序按数字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治疗组(43例),治疗组给予乌头汤加减内服、药渣外敷,对照组给予戴芬口服,观察治疗前后采用KOA疼痛程度评估、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比较.结果:两种方法治疗KOA在疼痛程度评估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和戴芬对KOA都有治疗作用,但乌头汤加减内服外敷疗效优于戴芬.
作者:口维敏;口锁堂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杨士瀛诊法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四诊合参,临床诊察疾病以望诊、切诊为主,辅以问诊、闻诊.他精于望诊,善于问诊求因,深谙脉象理法,在现形望色、闻声嗅味、问诊求因、切脉变化等方面均有独到认识.尤其对脉象之形成机理、气血与脉象常变的关系、病变特点、治疗宜忌等有系统清晰的阐述,对脉证顺逆不但有深刻认识且应用细致娴熟,许多观点发前人所未发,于临证多有启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理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体外培养实验来研究象皮对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并加入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的提取液,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结果: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水提物在较高浓度下都能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生肌象皮膏相对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象皮可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证明象皮在生肌象皮膏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朔;李京向;陈宝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慢性胃炎中医证侯相关的舌象参数,以期为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数字一体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舌象参数.结果:脾胃温热及肝胃郁热型舌色、苔色指数显著低于脾虚湿阻、湿浊中阻、脾胃气虚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与脾胃气虚二型胖瘦指数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及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舌苔薄厚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肝胃郁热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温浊中阻及脾虚湿阻型腻苔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及肝胃郁热型.结论:舌象参数可以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付晶晶;李福凤;陆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择的对象为2011年4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9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其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采用药物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灯盏细辛组)、B(黄芪注射液组)和C(灯盏细辛联合黄芪注射液组),每组患者65例,观察指标主要包括3组患者的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细胞聚集系数)的变化,3组患者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以及3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有效率75.4%,B组73.8%,C组93.8%,C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组与B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缺血性卒中治疗后并发症(呕吐、癫痫、头晕、休克、药物过敏以及死亡)的发病率13.8%,B组患者13.8%,C组患者并发症发病率6.2%,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的治疗方案与单独采用黄芪注射液以及灯盏细辛治疗方案在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有效率方面有显著性提高,并可改善各项血流指标以及降低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病率,值得对其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贝宁;贝筝;王英;龙登毅;吴亚丹;符秀梅;梁培日;李乐雯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化痰消瘀汤剂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至江苏省人民医院与南京市鼓楼区中医院就诊的HP感染相关萎缩性胃炎患者13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口服中药汤剂化痰消疼汤剂和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四联疗法.对照组给予胃黏膜保护剂等对症治疗和标准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四联疗法,治疗前后均行电子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测.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胃镜、病理变化总有效率优于西药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P根除率治疗组75%,西药组77%,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化痰消疼汤剂治疗HP阳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肯定.
作者:孔岩君;魏睦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水液代谢紊乱可影响多个脏腑的功能并导致多种临床疾病,而中医药对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水通道蛋白(AQP)作为多种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转运水分子的蛋白通道,在机体水液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关于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其中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是诸多中医方药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的机制之一.故将对近年研究概况加以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李雷兵;张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疏肝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及对心理指标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药疏肝消痤方口服,对照组给丹参酮胶囊口服,对患者疗效及心理指标、病情程度总积分变化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91.67%,优于对照组67.80%;治疗组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及病情程度总积分下降均较治疗前明显;对照组治疗后SDS、SAS总积分下降较治疗前不明显,病情程度总积分下降较治疗前明显;治疗组SDS、SAS、病情程度总积分下降均较对照组明显,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疏肝消痤方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疗效及对心理指标改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小.
作者:方玉甫;王丽;徐俊涛;屠远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文献考证及对相关临床资料的搜集,探讨张仲景运用麻黄汤的方法、麻黄汤的适用范围及其对现今临床所具有的指导意义.麻黄汤的运用已远超表证范畴,在多种内外科杂病中也取得了良好疗效,其关键在于通过把握腠理闭塞的程度调整用量,从而实现发汗程度的不同,终起到改善不同程度风寒郁闭的作用.
作者:王一;周春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不同灸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模型的抗炎效应,探索其对实验性RA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A)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法造模,将家兔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直接灸组、隔姜灸组及温和灸组.于造模前及治疗后第7、14、21天测量各组膝关节周长,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S)含量.结果:各艾灸组膝关节周长明显低于模型组;其中隔姜灸组下降幅度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模型组,各艾灸组CRF、CS含量明显降低,ACTH明显升高;各艾灸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灸法对实验性RA均有明显的抗炎作用,隔姜灸可能有更好的作用趋势;不同灸法对HPAA功能均有明显的调整作用,这可能是艾灸抗炎效应的重要机制之一,但不同灸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作者:高秀花;王兴丽;刘旭光;贾敏;黎海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探讨宋代官办义冢漏泽园的设置原因、发展过程、管理制度等,指出作为宋代政府福利性救助措施,该助葬制度的建立与宋代灾害频发、军兵众多、疫病多见相关,其在妥善处理尸骸、隔离病源、预防疾疲和维护公共卫生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者:杜菁;孟永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心电图检查判断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治疗冠心痛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将冠心痛心绞痛患者62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32例)和西药组(30例),分别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和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后4周,2组间分析结果显示,穴位敷贴组显效率59.4%,西药组50.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治疗后组间疗效相当.结论:心电图检查可以有效判定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单纯服用西药在治疗冠心痛心绞痛方面的疗效.结果:中药穴位敷贴疗法与单纯服用西药有着同样的疗效,并具有可以减轻长期服用西药导致一系列副作用的优势,为临床用药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栗新;姜爱平;魏立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利水渗湿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十分广泛.故细析利水渗温药在各类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认为利水渗湿药在方剂配伍中除发挥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外,还发挥了祛痰、解表、清热、止泻、宁心安神、活血、平肝潜阳、温阳、祛浊及使补益剂滋而不腻等10种配伍作用,以期有助于医者临床活用利水渗湿药提高疗效.
作者:凌发样;华浩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外感热病(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津液不足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因外感热病住院患者.结果:外感热病患者津液不足证总发生率49.4%,老年组发生率64.6%,中青年组发生率31.7%,老年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因素、有慢性基础肺病、病程长、高热状态、使用激素、使用退热药的OR值分别为3.77、4.56、1.27、3.75、3.59和5.88.结论:老年患者较中青年患者易出现津液不足证,而慢性基础肺病、病程长、高热、使用激素、多次使用退热药等是发生津液不足的高危因素.
作者:周岁锋;侯杰;赖贵龙;刘芳芳;刘锦文;苏立成 刊期: 2015年第09期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汤液经法》图将古代方剂创制理论以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而该书所载方剂基本也是依照这一创制理论来组方的.在深入分析其方剂具体组方方法基础上,同时列举了《伤寒论》中方剂制方特点来说明该理论的合理性,揭示它们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希望以此与学者互相发明,以推求古代经方创制之基本理论.
作者:李刚;张薛光;陈广东;陈书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建立化痰通腑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导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痰通腑液中的大黄、丹参、栝楼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化痰通腑液中的丹参、栝楼皮、大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可靠、实用,可用于化痰通腑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黄褐斑中医临床验证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协作组内达成共识的方药、中医药外治手段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验证.452例患者中中医组352例给予中医临床验证方案治疗100例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中医观察组352例,总有效率75%,西医对照组治疗100例,总有效率38%.结论:中医临床验证方案治疗对黄褐斑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同时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明;刘巧;杨志波;段逸群;白彦萍;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