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刘巧;杨志波;段逸群;白彦萍;周冬梅
目的:建立化痰通腑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导用薄层色谱法对化痰通腑液中的大黄、丹参、栝楼皮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化痰通腑液中的丹参、栝楼皮、大黄薄层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重现性好.结论:本实验方法简单、可靠、实用,可用于化痰通腑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杜立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水液代谢紊乱可影响多个脏腑的功能并导致多种临床疾病,而中医药对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水通道蛋白(AQP)作为多种细胞膜上存在的特异性转运水分子的蛋白通道,在机体水液代谢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关于水通道蛋白表达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其中通过调节水通道蛋白的表达是诸多中医方药治疗水液代谢失常类疾病的机制之一.故将对近年研究概况加以分析和总结,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李雷兵;张琦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证候的分布特征,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通过对286例确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中医证候进行观察,了解各证候患者的分布特征,分析其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城乡居住环境、饮食结构的关系.结果:本病中医辨证以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疼证居多,痰瘀阻络证和寒凝血瘀证次之,肝肾亏虚证少,各证侯之间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病程有一定相关性;在城乡居住环境和饮食结构两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PN各证候气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病情较轻,肝肾亏虚型病情较重,患者饮食结构及居住环境均可影响疾病的发展,早期糖尿病健康教育尤为关键.
作者:曲莲莲;魏军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固肾安胎丸对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83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均于月经第10天给予口服戊酸雌二醇2 mg/d,试验组于月经第5天加服固肾安胎丸,观察成熟卵泡日子宫内膜厚度和分型.结果:2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服药前增加,试验组内膜增厚更优于对照组.结论:固肾安胎丸联合戊酸雌二醇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薄性不孕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且效果优于单用戊酸雌二醇.
作者:武红琴;阮祥燕;张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收集整理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疗效确切、处方完整、治愈率较高的复方92首建立数据库,并应用Acce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总结用药规律.结果:92首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中药复方中共用中药152味,总用药1280次,使用次数高的为白芍共78次.结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应以补虚泻实、标本同治为主,补肾疏肝、健脾养血、理气活血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基本治则,白芍为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首选药物,白芍、柴胡、麦芽、当归、茯苓、甘草、牛膝是治疗高泌乳素血症的基本方.
作者:郑慧颖;吴献群;林丽琴;连月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湿热证是湿邪和热邪胶结之证,其性黏滞,病程缠绵难愈,为临床常见证型之一,可见于多种疑难痛.湿与热分而为病则疾病轻浅,湿与热相互纠缠则疾病深重,临床将一些疑难杂病从温热论治效果甚佳.根据湿热证的特点及病因病机,提出淡渗利小便、通便导滞、疏理气机3条治湿热之法,使邪有所出,病有所解.故列举三则有效案例,结合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之法,将湿热致病化简驭繁.
作者:杨世红;曲强;郑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利水渗湿药在方剂中的配伍应用十分广泛.故细析利水渗温药在各类方剂中的配伍应用,认为利水渗湿药在方剂配伍中除发挥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等功效外,还发挥了祛痰、解表、清热、止泻、宁心安神、活血、平肝潜阳、温阳、祛浊及使补益剂滋而不腻等10种配伍作用,以期有助于医者临床活用利水渗湿药提高疗效.
作者:凌发样;华浩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收集及整理1998至2010年有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文献,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Excel建立数据库,对证候及拆分复合证候后的单证证候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证候分型主要有肾虚型、肝郁型、痰湿型、血瘀型,复合证分型主要有肾虚痰湿肝郁型、肾虚痰湿型、肾虚肝郁型、肾虚痰湿肝郁血瘀型.拆分后单证证候分型主要为肾虚型、痰湿型、血瘀型、肝郁型.结论:肾虚型、痰湿型、肝郁型、血瘀型可能为PCOS单证的证候分型,而单证证候多以复合证型的形式出现,该病具有病理变化复杂的特点.
作者:李亚茜;俞超芹;翟东霞;张丹英;沈凌霞;程雯;白玲玲;刘军敏;姚睿嫔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杨士瀛诊法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四诊合参,临床诊察疾病以望诊、切诊为主,辅以问诊、闻诊.他精于望诊,善于问诊求因,深谙脉象理法,在现形望色、闻声嗅味、问诊求因、切脉变化等方面均有独到认识.尤其对脉象之形成机理、气血与脉象常变的关系、病变特点、治疗宜忌等有系统清晰的阐述,对脉证顺逆不但有深刻认识且应用细致娴熟,许多观点发前人所未发,于临证多有启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孙理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对王旭高《环溪草堂医案》、《王旭高医案》及《医学刍言》等著作中关于头痛论治的理论和医案的分析,总结王旭高头痛论治的特色.王旭高认为头痛虽可分外感和内伤,但以内伤多见;证情有以虚为主者,有以实为主者,甚或虚中夹实者.治疗时必须讲究辨证,而不能采用头痛医头之法,一味用止痛药物来希冀疗效.除内服药物外,还常根据病情配合中药外用治疗,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朱美香;吴小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了解疏血通注射液的临床用药特征.方法:从CNKI、VIP、万方数据库中检索获得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文献,分析其外部特征和内容特征.结果:纳入文献457篇,文献数量大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发文机构以县市级为主,经济发达地区较西部欠发达地区发文量多.研究类型以随机对照试验为主,用药疗程多为14 d,剂量以每日6ml为主,溶媒多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与抗血小板聚集、保护脑细胞、抗凝等药物联合应用的情况较多,共有54篇文献报道了132例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相对较多.结论:近年来疏血通注射液的应用日益广泛,相关研究亦不断深入,多数遵照说明书用药,但仍需注意疗程、剂量、溶媒、联合用药等多方面,以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李雪超;谢雁鸣;姜俊杰;王永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黄褐斑中医临床验证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本协作组内达成共识的方药、中医药外治手段等综合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验证.452例患者中中医组352例给予中医临床验证方案治疗100例西医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结果:中医观察组352例,总有效率75%,西医对照组治疗100例,总有效率38%.结论:中医临床验证方案治疗对黄褐斑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同时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明;刘巧;杨志波;段逸群;白彦萍;周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笔者认为肝阳虚型亚健康在辨证论治上很容易犯错.历代诸家常用肝气取代肝阳,不甚可取.无论是从阴阳存在的普遍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来看,肝阳在生理与病理方面均客观存在,它能温养肝系,促生与克制肝阴,使其不衰不盛.故通过挖掘整理关于肝阳及肝阳虚的历史文献,追溯其理论渊源,归纳与分析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辨证治疗,并结合当代临床研究,证实肝阳虚切实存在,应提高临床对肝阳虚型亚健康的辨证论治水平.笔者认为暖肝煎对此往往收效见佳,为临床提供参考.
作者:刘迪;唐国柱;张蕊;李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疫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5例口服消瘕饮加减治疗,对照组38例采用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9.1%,对照组57.9%,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瘕饮治疗气滞血瘀型卵巢囊肿疗效确切.
作者:霍磊;齐兴;张大伟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研究与慢性胃炎中医证侯相关的舌象参数,以期为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指标.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脉象数字一体化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常见证型的舌象参数.结果:脾胃温热及肝胃郁热型舌色、苔色指数显著低于脾虚湿阻、湿浊中阻、脾胃气虚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与脾胃气虚二型胖瘦指数显著高于肝胃郁热型及肝郁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舌苔薄厚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肝胃郁热型及正常组;脾胃湿热、温浊中阻及脾虚湿阻型腻苔指数显著高于脾胃气虚型及肝胃郁热型.结论:舌象参数可以为慢性胃炎中医证候临床诊断提供客观依据.
作者:付晶晶;李福凤;陆雄;何建成;燕海霞;庄燕鸿;王忆勤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汪昂为明末清初著名新安医家,诊余致力著述,多奏发蒙指路之功,为后世所宗.其痹症学术思想集中在《医方集解》与《本草备要》之中,上遵《黄帝内经》四时气候相关的痹症思想,中禀《金匮要略》祛邪治痹之法,下撷历代诸家之论不乏新解,并首次提出痹痿统一的观点,于方药后注明六经所归以明病所,重视外邪强弱与气血盛衰,以祛风、理血、补养为治痹大法,在服药方法上取用能够增进药力的酒水作为溶媒.
作者:胡谦;杨永晖;冯云霞;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通过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体外培养实验来研究象皮对成纤维细胞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株L-929,并加入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的提取液,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和胶原分泌的影响.结果:生肌象皮膏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水提物在较高浓度下都能显著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生肌象皮膏相对于无象皮的生肌象皮膏促进细胞增殖的作用更为明显.结论:象皮可明显促进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证明象皮在生肌象皮膏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朔;李京向;陈宝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同时存在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的一种妇科疾病.大量研究表明,PCOS的发病与痰湿、瘀血有紧密联系.深入整理和发掘痰湿、瘀血与PCOS的关联,阐明其病因病机,对科学合理地预防及治疗PCOS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常久;李晓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通过文献考证及对相关临床资料的搜集,探讨张仲景运用麻黄汤的方法、麻黄汤的适用范围及其对现今临床所具有的指导意义.麻黄汤的运用已远超表证范畴,在多种内外科杂病中也取得了良好疗效,其关键在于通过把握腠理闭塞的程度调整用量,从而实现发汗程度的不同,终起到改善不同程度风寒郁闭的作用.
作者:王一;周春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病机关键为外感风热或湿热邪毒导致心脉痹阻,在病机演变过程中,瘀血既为病理产物又为致病因素,故活血化瘀至关重要.故按照不同分期论述了病机演变进程、瘀血之成因及临床表现,并据此应用不同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初期清热解毒、凉血化疼,中期祛痰化瘀,后期益气养阴温阳祛瘀,有气滞者兼以理气,且据肝心气血之密切关系疏肝理气以活血化瘀.笔者还论述了选择不同活血化瘀药物的心得及临证注意事项,证实了从瘀论治临床效果甚佳.
作者:宋惠霄;吴金勇;袭雷鸣;李燕宁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