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养荣汤改善化疗患者疲乏70例随机对照研究

冯烨;王薇;张燕;李元青;李占东;许轶琛;孙红

关键词:人参养荣汤, 疲乏, 生活质量
摘要:通过时患者的分组治疗观察中药人参养荣汤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大肠癌化疗患者疲乏症状的改善情况.治疗组给予化疗+人参养荣汤,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以第1周期自评分作为基线指标,采用BFI疲乏量表及QLQ-C30量表现察疲乏症状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采用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组间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现在疲劳程度、过去24 h内一般疲劳程度及过去24h内疲劳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人参养荣汤可改善化疗患者的疲乏症状,并可相应改善患者的一般活动情况、情绪、正常工作、享受生活及行走能力,对于患者总体生活质量、躯体功能及呼吸困难情况也有较明显改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伤寒论》论治失眠探析

    中医经典名著《伤寒论》对失眠的论治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基于失眠不同病因病机,《伤寒论》认为失眠的发生病位在心、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阴,治疗首当辨清阴阳之异,遵循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的原则,分别采用相应治法,并创制了多首治疗失眠的有效方.《伤寒论》中对失眠的论治,笔者从阴阳两方面对其进行总结,对失眠的临床诊疗进行探析,包括失眠的理论、治则治法、方证运用等.

    作者:王振;王敬卿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清肺润肺方辅助辨治对大鼠肺炎后气道高反应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清肺润肺方辅助辩治对大鼠肺炎后气道高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Wistar大鼠90只作为研究对象,经过自然感染途径建立支原体感染性肺炎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组和对照组3组,分别给予1% OVA溶液雾化吸入后诱发出气道高反应性表现,比较3组大鼠的肺炎支原体感染阳性率、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气道高反应性表现,评价清肺润肺方辅助辨治对大鼠肺炎后气道高反应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组大鼠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气道高反应阳性率差异不大,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的肺炎支原体阳性率、肺组织病理评分以及气道高反应阳性率分别为23.33% (2.18±1.02)分和30.00%,明显低于其他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清肺润肺方辅助辨治大鼠肺炎后的气道高反应,较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有明显改善.

    作者:宁涛;卢国豪;张奇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早期运用无烟艾灸对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运用无烟艾灸对抗运动训练所致运动性疲劳的影响.方法:将60名运动训练专业学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1组、实验2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分别在运动前5d及运动后30 min用灸法、仅在运动后30 min开始用灸法及常规休息,并在运动前、运动后即刻、运动后24 h3个时点检测血乳酸(Bla)、肌酸激酶(CK)、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结果:运动后即刻及24 h后Bla、CK、SOD及MDA水平极显著升高,提示机体已产生运动疲劳,机体整体机能下降,而运动前5d即开始或运动后运用艾灸干预,血清Bla、CK、SOD及MDA水平升高不明显或能较快下降并趋于正常水平.结论:早期运用艾灸能很好地对抗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作者:陈广勇;马界;王传恩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方小儿退热栓治疗小儿感冒发热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小儿退热栓辩治小儿感冒发热症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112例感冒发热门诊患儿,以就诊单双号分为2组,观察组56例患儿给予复方小儿退热拴治疗,对照组56例患儿给予小儿速效感冒片治疗,疗程结束后对2组患儿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同时记录2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痊愈19例,显效17例,有效18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83.9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48 h内有39例患儿退热占69.64%,对照组22例占39.29%,观察组退热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发热、咳嗽、喷嚏、流涕、咽部红肿、扁桃体肿大等各主要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小儿退热检给药方便,适合小儿的特点,且退热作用迅速、安全性好,是小儿感冒发热理想的治疗药物.

    作者:鲁承熙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的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骨伤后期消肿方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意义.方法:针对我院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骨折后期肿胀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骨折后期消肿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方法,对2组患者的伤患愈合情况观察1个月.结果:2组治疗骨折后期肿胀的疗效分析表明,治疗组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94%)明显高于对照组西药的治疗后总有效率(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骨伤后期消肿方对骨折后期肿胀的治疗分析,其疗效极为显著.

    作者:刘美荆;陆志夫;黄丽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针刺解溪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关刺解溪、斜刺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脑卒中后足下垂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即对照组、治疗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在神经内科常规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以太阴阳明平衡刺法针刺治疗,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针刺解溪、八风穴,解溪采用针尖向上关刺法、八风向上斜刺补法.2组均以3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7d,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逐一评定每位患者的踝背屈角度、患足的恢复阶段.并进行疗效统计、比较.结果:踝背屈角度、患足的恢复阶段,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关刺解溪、斜剌八风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疗效显著.

    作者:马娟春;蔡拉平;李军;张丽英;常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普济方》治肝实35方治法分析

    以《普济方》中治疗“肝实”的35个方剂为例,运用中医处方法探析选方用药的规律.从脏腑功能失调切入,在内经治疗原则及五行理论指导下,针对脏腑的生理病理特点,调整本脏及相关脏腑功能,以平衡脏腑的寒热虚实阴阳协调脏腑同的关系.

    作者:黄晓红;高琳;杨桢;刘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张士舜平衡阴阳法治癌经验

    张士舜主任医师认为阴阳失衡是积聚肿瘤的原始病理基础,主张从阴阳失衡论治,提出平衡阴阳法治疗肿瘤,其辨证分型为阴盛阳衰、阴盛阳亢、阴盛阳不虚、阴阳两虚、阴虚阳亢、阴虚阳不虚、阳虚阴不虚、阳亢阴不虚、阳亢阴不盛、阳虚阴不盛10个类型,选方用药精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李录花;李辉;宋利程;王永欣;王彩虹;王根民;安国辉;张士舜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益肾泄浊方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益肾泄浊方辨治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肾内科门诊收治的58例CRF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在此基础上实验组患者给予益肾泄浊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尿毒清颗粒,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肾功能各项指标检测及血红蛋白检测,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实验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治疗后Scr、BUN均明显降低,Ccr明显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对照组治疗后Scr、BUN和UA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Scr明显低于对照组,C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血红蛋白略高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期间1例发生腹泻,适量减少大黄用量后症状缓解;对照组2例发生腹泻,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益肾泄浊方辨治气阴两虚兼夹浊邪型CRF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CRF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延缓CRF病情进展,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杨小翠;郑有浩;秦应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乐德行治疗“肝痈”的经验体会

    肝痈(肝脓肿)是由病原菌引起的肝脏急性化脓性疾病,症状较重,治疗比较棘手.乐德行教授成功治疗1例肝痈病人,现将其治疗经验及体会介绍如下.1 病历介绍患者吴某,女,60岁,呼图壁县群众.2012年7月6日初诊:诉右胁疼痛20 d,发病时身热,右胁疼痛颇剧,伴有恶心、呕吐.当时去某医院住院,经B超检查,发现肝右叶实质内见一范围64×63 mm的中低回声结节,考虑为肝脓肿.经大量抗菌素治疗,并在右胁肝区抽取脓液,未果,1周后发热已退,但右胁疼痛未减,遂来我院门诊.查脉弦滑、苔薄腻质红,证属湿热毒邪蕴阻肝区,热胜肉腐,逆于肉里,故成肝痈,治以清热解毒利湿:蒲公英、败酱草、红藤、生薏苡仁各30 g,紫地丁、半枝莲、草河车各15 g,丹参、赤芍各20 g,青皮、桔梗各9 g,生甘草6 g,5剂水煎服.

    作者:乐永红;王宏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浅论通识教育与中医的创造性思维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强调通识教育、倡导国学知识的学习,旨在深刻认识中国文化传统的价值,丰富并提升精神境界,从而加强我们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识教育重要的目标在于打破人文与科技的畛域,证人文、社会、自然三大知识领域有效沟通和整合,激发创造性思雏.

    作者:殷平善;张国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胃癌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研究

    目的:探讨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巩固治疗模式对胃癌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7月于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胃癌患者5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医药序贯治疗组及中医药巩固治疗组,每组28例.通过观察患者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34月/21月,P<0.05),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高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17.3月/8.2月,P<0.05),中医药序贯治疗组患者1年、2年和3年总生存率显著长于中医药巩固治疗组(1年67.9%/57.1%,2年28.6%/17.9%,3年17.9%/10.7%,P<0.05).结论: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和中医药巩固治疗模式能够延长胃癌患者的总生存和中位生存期,且中医药序贯治疗模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雪莲;陈荣;陈永忠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扶正解毒方对前胃癌荷瘤小鼠术后复发模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干预研究

    目的:观察扶正解毒方对近交系615小鼠移植性前胃癌术后复发模型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方法:以615小鼠前胃癌术后复发模型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扶正解毒方组(FZJD-treated)、化疗组(5-FU-treated)、中西医结合组(FZJD+ 5-FU)、模型组(Untreated)、正常术后组(Normal-operation)和正常空白组(Normal),比较观察对肿瘤相关巨噬细胞表型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肿瘤组织中M2型巨噬细胞表型,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结合组可明显降低M2型巨噬细胞表达,M1型巨噬细胞表达同M2型具有相反趋势.药物对患癌小鼠机体内M2/M1表现出强干预能力;ELISA检测相关细胞因子,模型组明显高于其他组,中西医结合组可降低4种细胞因子分泌(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抑制M2型巨噬细胞的表达,提高M1型巨噬细胞的表达,降低血清中肿瘤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对肿瘤的转移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肿瘤微环境,促使M2型巨噬细胞向M1型转化,进而影响肿瘤的转移复发.

    作者:贾程辉;李枋霏;何莉莎;李杰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薏苡竹叶散加减治疗湿疹验案一则

    从临床验案出发,通过与《温病条辨》的薏苡竹叶散原方从药物组成、药量、剂型、服法、病症方面比较,说明白疟与湿疹治法有别,提醒医者在具体辩证时,既要辨病也要辨证,更要审因,做到“师古而不泥古”,才能辩治准确,药到病除.

    作者:贾志新;冯五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评价

    目的:探讨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肾病基础西医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金匮肾气丸治疗,疗程1个月,并比较2组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组间和组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统计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86.67%,优于对照组有效率65.2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医基础治疗结合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肾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忠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整合素在慢性肾小球肾炎病变中的作用及中医理论探讨

    整合素是细胞黏附分子家族之一,其功能主要是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黏附,且在细胞与细胞间的黏附中发挥作用.整合素的主要功能与形态发生、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整合素是细胞内外信号传导通路的重要环节之一.研究表明,整合素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故对于整合素及其作用特别是中医药治疗的调控作用进行论述.

    作者:魏明刚;何伟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30例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将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1%阿昔洛韦点眼,治疗组加用连花清瘟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治疗组治愈率和复发率分别为96.67%和15.00%,对照组为80.33%和36.36%,2组疗效和随访复发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疗效显著.

    作者:谢有良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健脾补肾治遗尿108例临床观察

    运用中医理论治疗小儿遗尿,采用自拟方健脾补肾法对108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108例患儿治愈72例,显效24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且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姚献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从“心与小肠相表里”探讨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临床常见、多发的功能性消化系统疾病.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分析,从心主神志、心主血脉及“心与小肠相表里”的生理联系、病理影响、经络联系探讨与IBS的内在紧密关系,结合临床辨证论治IBS经验:采用经方加减,联合有宁心调神功效的经方专药;针灸治疗多选取心、小肠经等相关穴位随症配穴,为中医从“心与小肠相表里”论治IBS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为临床治疗开辟新思路.

    作者:周正华;马玲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 复元活血汤对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运用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复元活血汤对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年来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复方活血汤,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实验组痊愈18例,显效7例,好转4例,无效3例;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13例,2组有效率分别为90.6%和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钾浓度有明显增加,而对照组却比治疗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元活血汤对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患者效果不错,能显著缓解腹胀、便秘等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欧海芳;邢叶红;杨海波;魏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