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比较

李树杰;孙松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穿孔, 腹腔镜, 修补术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例数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心肌灌注显像在女性冠心病诊断中价值

    目的 评价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344例有胸痛、胸闷症状女性患者,行静息+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178例患者中心肌灌注显示异常者130例;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或不规则166例中心肌灌注显像异常50例,无异常11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0%,69.9%,72.2%,70.7%.结论 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是否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筛选有一定价值.

    作者:郭芳;王以新;陈明盈;李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观性耳鸣微波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主观性耳鸣微波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耳鸣患者60例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耳微波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耳鸣频率患者治疗前、后耳鸣响度改善率.结果 不同性别、听力下降程度患者治疗后耳鸣改善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耳鸣频率增高,微波治疗后耳鸣改善率逐渐下降.结论 年龄、病程、耳鸣频率是影响主观性耳鸣患者微波治疗效果的因素.

    作者:金建华;马婕;郑巍;李吉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BI-RDAS-US(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289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并进行BIRADS-US评估.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血流检出率、肿瘤血流丰富程度2~3级者比例、收缩期高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良性肿瘤(P<0.01);随BI-RADS-US评估分类级别增高,血流检出率、肿瘤血流丰富程度2~3级者比例及PSV,RI均逐渐增高;BI-RADS-US评估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64.33%,特异性99.24%,准确性80.62%,阳性预测值99.01%;BI-RADS-US结合PSV(≥12 cm/s),RI(≥0.7),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88.30%,特异性99.15%,准确性92.73%,阳性预测值99.34%.结论 PSV,RI结合肿瘤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有助于改善BI-RADS-US 4类病变的诊断.

    作者:王雁;郭晓霞;黄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贲门癌诊断中价值

    目的 总结贲门癌CT影像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贲门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贲门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结果 螺旋CT诊断贲门癌61例,诊断符合率89.71%;误诊为淋巴瘤1例,间质瘤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误诊率7.35%;漏诊2例,漏诊率2.94%;螺旋CT平扫显示贲门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增强扫描贲门部肿块明显强化,容积扫描多轴位重建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情况更清晰.结论 螺旋CT可显示贲门癌局部、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对贲门癌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秀民;刘晓梅;左自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保守治疗35例后牙纵折远期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后牙纵折保守治疗远期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35例纵折牙保守治疗5a牙齿随访结果.结果 35例中5例已拔出,正常使用15例,牙龈不适或反复发炎15例;治疗成功8颗、有效7颗、无效15颗.结论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远期疗效不佳,5 a成功率仅42.9%.

    作者:詹惠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病死率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随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增加病死率逐渐增高;死亡组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对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断流术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断流术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断流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后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较术前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且肝功能明显改善,随访1~3 a再出血1例.结论 断流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良好.

    作者:徐鹏;马秀现;孙玉岭;赵云峰;许培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5例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片1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16周后评定2组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小板参数,足背动脉搏动、踝肱动脉指数、足背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9.2%)高于对照组(25.0%)(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踝肱动脉指数较增高,足背血流速度增快,足背动脉动脉搏动强度增加(P<0.05).结论 西洛他唑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徐文俭;王旭桃;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伤并严重腹部脏器损伤患者血清前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rocalcito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严重腹部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6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及是否合并腹部损伤分为4组,ISS评分<25分无腹部损伤组22例,有腹部损伤组8例;ISS评分≥25分无腹部损伤组16例,有腹部损伤组19例;同期10名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比较多发伤患者入院即刻,入院24,48 h及不同腹部损伤部位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入院24,48 h多发伤各组血清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评分≥25分有腹部损伤组入院24,48 h血清PCT水平,入院即刻血清CRP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及肠道损伤患者入院24,48 h血清PCT水平较其他腹部损伤患者增高(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增高可对诊断腹部脏器损伤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小艳;王志伟;张青春;纪义国;李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2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35例(A组)及单纯高血压组198例(B组).计算体质量指数,常规测定2组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及24 h动态血压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A组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1,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舒张压水平呈下降趋势,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吸烟史延长,舒张压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舒张压控制不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高血压病因的诊断.

    作者:任京媛;余振球;张艳艳;王文化;杨敏;王绿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糖链抗原对早期胰腺癌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9-9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 胰腺癌患者35例(观察组)与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血清CA19-9水平,比较2组CA19-9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CA19-9水平、CA19-9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胰腺癌分期增加,患者CA19-9水平增高,但不同分期患者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可作为诊断早期胰腺癌及判断病情分期的指标.

    作者:颜伟;张克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全球糖尿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逐渐年轻化.除应用药物控制外,胃旁路术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术方式,但其具体降糖机制尚未阐明,本文就胃旁路术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贺永刚;杨善智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转GM-CFS基因瘤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实验研究

    目的 构建Lewis肺癌C57BL/6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瘤苗抑制Lewis肺癌的作用.方法 5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5组,A组为生理盐水组,B组为顺铂组,C组为恩度组,D组为恩度与顺铂联用组,E组为瘤苗组,每组10只.观察各组小鼠的生存质量情况,描绘肿瘤生长曲线,称小鼠体质量及肿瘤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 治疗后第23天B,C,D,E组肿瘤体积、肿瘤质量均小于A组(P<0.05),D,E组小于B,C组(P<0.05),D组与E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E组抑瘤率分别为32.19%,55.08%,54.30%,均高于C组(21.96%)(P<0.05);A,C,E组小鼠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E组大于B,D组(P<0.05),B组小于D组(P<0.05).结论 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基因瘤苗对Lewis肺癌的抑瘤作用优于单用顺铂治疗,且不减轻小鼠体质量.

    作者:张国明;朱涛;庞作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检测意义

    目的 观察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水平变化,为预防产后出血及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散射光凝固法检测晚期妊娠孕妇176名(晚妊组)、早期妊娠孕妇165名(早妊组)、非妊娠育龄妇女140名(非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并检测3组血小板计数.结果 晚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妊组、早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妊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作者:何磊;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旋美托咪啶临床应用

    右旋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其应用于ICU短时间(<24h)的镇静与镇痛,2009年批准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镇静.右旋美托咪啶现用于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困难气道管理等方面,临床应用状况良好,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小,本文对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苏靖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嗜铬粒蛋白A研究进展

    嗜铬粒蛋白A是神经肽类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的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人类心肌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嗜铬粒蛋白A,其可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嗜铬粒蛋白A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嗜铬粒蛋白A对多种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种方法联合在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5种宫颈癌筛查方法在南疆维族宫颈癌高发地区的应用价值,评价理想的筛查方案.方法 2 116例年龄25~65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行肉眼下醋酸及碘试验联合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并结合阴道镜下碘试验及HPV-DN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巴氏涂片对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85.69%,8.59%和99.66%;肉眼下醋酸试验分别为50.00%,81.36%,4.35%和99.01%;肉眼下碘试验分别为38.24%,90.44%,6.57%和98.91%;阴道镜下碘试验分别为90.00%,57.43%,9.47%,99.15%;HPV-DNA检测法分别为41.18%,95.47%,48.28%,86.58%.结论 传统宫颈刮片细胞学涂片法与肉眼观察联合并于阴道镜下取材活检,可作为南疆维族聚集区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

    作者:于涛;王英红;张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1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优15例,较好1例,良1例;1例术后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痊愈;术后随访5~14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患髋关节伸屈活动良好,未发生断钉、松动、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可靠.

    作者:段军富;王博;张峰;张小冰;张红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的效益评估与仪器设备调配中心的建立

    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抢救危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本文通过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的效益评估,探讨建立仪器设备调配中心的必要性,以期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张凤勤;韩春雷;陈默蓉;陈姗姗;侯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CNA和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9例(非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57例(子宫内膜癌组)中P21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PCNA高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非典型增生组(P<0.05);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PCNA高增殖率在子宫内膜组织的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PCNA高增殖率P21表达阳性者为37%,P21表达阴性者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PCNA高增殖率呈负相关(r=-0.414,P=0.002).结论 P21蛋白和PCNA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韦瑞红;黄海玉;彭碧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