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明;朱涛;庞作良
目的 总结贲门癌CT影像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贲门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贲门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结果 螺旋CT诊断贲门癌61例,诊断符合率89.71%;误诊为淋巴瘤1例,间质瘤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误诊率7.35%;漏诊2例,漏诊率2.94%;螺旋CT平扫显示贲门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增强扫描贲门部肿块明显强化,容积扫描多轴位重建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情况更清晰.结论 螺旋CT可显示贲门癌局部、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对贲门癌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秀民;刘晓梅;左自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 19-9在胰腺癌早期诊断中价值.方法 胰腺癌患者35例(观察组)与同期4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2组血清CA19-9水平,比较2组CA19-9水平及阳性率,并分析不同分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血清CA19-9水平、CA19-9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胰腺癌分期增加,患者CA19-9水平增高,但不同分期患者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19-9可作为诊断早期胰腺癌及判断病情分期的指标.
作者:颜伟;张克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经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法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 29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经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手术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和美学效果.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肿瘤彻底切除;术后未发生血肿、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患者乳房外形正常、乳晕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乳房感觉无异常.结论 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法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无明显瘢痕形成,符合美学要求.
作者:朱彩荣;马宏民;蔡媛璇;黄少丹;龙天柱;胡玲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胰腺炎伴肝脏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轻症急性胰腺炎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与轻症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程度更严重.结论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症程度有关.
作者:张惠娟;申民强;张凤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结核分枝杆菌是重要传染性病原体之一,其引起的结核病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的发生是引起结核病治疗失败及结核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耐多药结核病的出现和流行是造成结核病疫情回升的主要原因之一,随全球范围对耐多药结核病的重视,各种关于耐多药结核病的新耐药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研究不断提出.本文就耐多药结核病的耐药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gigen,CEA)和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检测对胃肠腺癌复发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胃肠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动态监测2组化疗前、化疗第1周期后、化疗第2周期前CK19水平,并检测化疗前和足疗程化疗后血清CEA及CA19-9水平.结果 化疗前转移组CEA,CA19-9及CK19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化疗前转移组CEA,CA19-9,CK19及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75.00%,75.00%,100.00%;非转移组分别为3.85%,30.77%,15.38%,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K19中位数与总体中位数的总体偏离度(66.01%,33.3%)均明显大于CEA(61.62%,9.21%)和CA19-9(59.92%,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CEA或CA19-9高于正常,经足疗程化疗后降至正常范围的肿瘤患者,与首次化疗初期动态监测CK19变化的符合率为66.7%.结论 CK19与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胃肠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预后评价有较高准确性;CK19对胃肠腺癌术后复发预测评价优于CEA和CA19-9;CK19的变化与肿瘤化疗疗效明显相关.
作者:贾志凌;王莉;刘畅;柴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156例结肠黑变病患者(MC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黑变病患者15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伴发结(直)肠癌、息肉及炎症等情况.结果 结肠黑变病>60岁患者占55.13%,>30~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96.15%患者有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剂史,便秘为其主要症状(88.47%),病变易累及全结肠(46.79%)、右半结肠(35.90%);MC组患者结(直)癌、息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黑变病发病与便秘、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好发于60岁以上者,有发生息肉、癌变倾向.
作者:常越;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例数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树杰;孙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的疗效.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患者1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7例给予黛力新片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黛力新治疗,2组均于达到有效维持剂量后继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体质量、睡眠、精神心理状态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质量增加率、睡眠改善率、精神心理状态改善率(65.00%,82.00%,57.00%)高于对照组(48.45%,67.01%,38.1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氮平联合黛力新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疗效优于单用黛力新片.
作者:陈香宇;张东辉;李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后牙纵折保守治疗远期疗效.方法 分析总结35例纵折牙保守治疗5a牙齿随访结果.结果 35例中5例已拔出,正常使用15例,牙龈不适或反复发炎15例;治疗成功8颗、有效7颗、无效15颗.结论 后牙纵折保守治疗远期疗效不佳,5 a成功率仅42.9%.
作者:詹惠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78例(CIN组)和宫颈鳞癌组织78例(宫颈鳞癌组)中EZH2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CIN组与对照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CIN组与对照组(P<0.01);宫颈鳞癌中EZH2与PTEN蛋白表达在组织学分期、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临床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的表达与PTEN呈负相关(r=-0.675,P<0.05).结论 EZH2和PTEN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及进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兰玉;张蔚;郭婉茹;张文婷;钟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水平变化,为预防产后出血及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散射光凝固法检测晚期妊娠孕妇176名(晚妊组)、早期妊娠孕妇165名(早妊组)、非妊娠育龄妇女140名(非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并检测3组血小板计数.结果 晚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妊组、早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妊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作者:何磊;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影响主观性耳鸣微波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耳鸣患者60例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耳微波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耳鸣频率患者治疗前、后耳鸣响度改善率.结果 不同性别、听力下降程度患者治疗后耳鸣改善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耳鸣频率增高,微波治疗后耳鸣改善率逐渐下降.结论 年龄、病程、耳鸣频率是影响主观性耳鸣患者微波治疗效果的因素.
作者:金建华;马婕;郑巍;李吉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5种宫颈癌筛查方法在南疆维族宫颈癌高发地区的应用价值,评价理想的筛查方案.方法 2 116例年龄25~65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行肉眼下醋酸及碘试验联合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并结合阴道镜下碘试验及HPV-DN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巴氏涂片对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85.69%,8.59%和99.66%;肉眼下醋酸试验分别为50.00%,81.36%,4.35%和99.01%;肉眼下碘试验分别为38.24%,90.44%,6.57%和98.91%;阴道镜下碘试验分别为90.00%,57.43%,9.47%,99.15%;HPV-DNA检测法分别为41.18%,95.47%,48.28%,86.58%.结论 传统宫颈刮片细胞学涂片法与肉眼观察联合并于阴道镜下取材活检,可作为南疆维族聚集区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
作者:于涛;王英红;张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5d.21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强;杜玉波;曹国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恶性黑色素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带血管神经蒂的拇展肌肌皮瓣修复足跟部恶性黑色素瘤广泛切除术的软组织缺损18例,其中伴有溃疡出血者7例.皮肤缺损面积(2~6) cm× (5~9) cm,肌皮瓣切取面积(4~8) cm×(7~11) cm,深层拇展肌肌肉面积3 cm×7 cm,供区均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并进行随访.结果 术后18例肌皮瓣完全存活,创面Ⅰ期愈合;随访时间7~36个月,平均25个月,局部无复发;肌皮瓣质地优良,外观满意,未出现行走异常,皮肤感觉恢复良好.结论 拇展肌肌皮瓣血液供应可靠,转移方便,是修复足跟部位恶性黑色素瘤广泛切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选择.
作者:商冠宁;孙平;王玉名;赵岩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治疗17例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疗效优15例,较好1例,良1例;1例术后发生患肢深静脉血栓,经及时治疗痊愈;术后随访5~14个月,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患髋关节伸屈活动良好,未发生断钉、松动、骨不连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操作简便、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骨折固定可靠.
作者:段军富;王博;张峰;张小冰;张红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与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的相关性.方法 2500例疑似或已确诊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其中826例同时应用条带免疫分析法行ANAs分析.结果 ANA阳性1 300例,同时行ANAs的826例患者中ANA(+)/ANAs(+) 182例(22.03%),ANA(-)/ANAs(-)529例(64.04%),ANA(+ )/ANAs(-)111例(13.43%),ANA(-)/ANAs(+)4例(0.50%);ANA阳性者中以颗粒型(62.2%)、胞质颗粒型(13.3%)、均质型(9.7%)、核仁型(8.9%)多见,颗粒型多见SSA/Ro52抗体,均质型多见dsDNA抗体,胞质颗粒型多见AMA-M2;ANAs的阳性率随ANA滴度增大而升高;当滴度为1∶800以上时,>20~40岁组A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结论 ANA-间接免疫荧光法是良好的筛查实验,ANA核型、滴度与ANAs相结合对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大文;张英辉;单娜;王冰;孟冬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保留扁桃体包膜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117例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患者(A组)于鼻内镜下应用鼻刨削器沿包膜切割扁桃体、且保留扁桃体包膜;同期行扁桃体剥离法切除治疗的238例患者(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治愈出院;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保留扁桃体包膜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方法安全、有效,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
作者:罗晓幸;李炜长;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足月妊娠待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2组给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临产、胎膜破裂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产时间、胎膜破裂时间、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经阴道分娩总产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满意.
作者:杨敬一;俞艇蔚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