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结肠黑变病156例临床分析

常越;杨明

关键词:结肠黑变病, 便秘
摘要: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156例结肠黑变病患者(MC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黑变病患者15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伴发结(直)肠癌、息肉及炎症等情况.结果 结肠黑变病>60岁患者占55.13%,>30~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96.15%患者有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剂史,便秘为其主要症状(88.47%),病变易累及全结肠(46.79%)、右半结肠(35.90%);MC组患者结(直)癌、息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黑变病发病与便秘、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好发于60岁以上者,有发生息肉、癌变倾向.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利用母体血浆游离胎儿DNA进行胎儿SRY基因定量检测

    目的 探讨胎儿游离DNA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产前诊断的孕妇87例,分为中期妊娠(16~24周)61例(中孕组)和早期妊娠(11~14周)26例(早孕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对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浆游离的胎儿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SRY)进行扩增和定量分析.结果 孕13周后的样本均得到特异性扩增,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为100%;中孕组男性胎儿SRY检测的平均DNA浓度为155.46 copies/mL血浆,实测范围为43.6~326.8 copies/mL血浆;早孕组平均浓度为26.42 copies/mL 血浆,实测范围为14.3~73.3 copies/mL血浆.结论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在妊娠早、中期可稳定检测到胎儿游离DNA,可作为孕期性连锁遗传性疾病研究或产前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

    作者:侯巧芳;张卫华;吴东;廖世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足月妊娠待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2组给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临产、胎膜破裂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产时间、胎膜破裂时间、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经阴道分娩总产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满意.

    作者:杨敬一;俞艇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急性胰腺炎并肝脏损害3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37例急性胰腺炎伴肝脏损害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中轻症急性胰腺炎25例,重症急性胰腺炎12例;与轻症比较,重症急性胰腺炎肝脏损害程度更严重.结论 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脏损害程度与胰腺炎症程度有关.

    作者:张惠娟;申民强;张凤丽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检测意义

    目的 观察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水平变化,为预防产后出血及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散射光凝固法检测晚期妊娠孕妇176名(晚妊组)、早期妊娠孕妇165名(早妊组)、非妊娠育龄妇女140名(非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并检测3组血小板计数.结果 晚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妊组、早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妊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作者:何磊;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9例≥65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68例和紫杉醇组61例,分别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2组患者冠状动脉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术后9个月晚期管腔丢失和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2组术后9个月晚期管腔丢失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病死率及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雷帕霉素或紫杉醇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可靠.

    作者:宁尚秋;刘文娴;韩静;王绿娅;康铁朵;陈立颖;马长生;吕树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误诊分析

    目的 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宫角妊娠各1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妊娠囊位置可减少超声误诊.

    作者:温瑜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价值

    目的 探讨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CT诊断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2例,诊断准确率为94.12%(32/34),1例误诊为突出椎间盘髓核钙化,1例误诊为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为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骨质缺损区,骨质缺损区后壁见弧形或弓形条块状骨块.结论 CT有助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及常见椎体后缘骨化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杨建勇;解丙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5例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片1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16周后评定2组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小板参数,足背动脉搏动、踝肱动脉指数、足背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9.2%)高于对照组(25.0%)(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踝肱动脉指数较增高,足背血流速度增快,足背动脉动脉搏动强度增加(P<0.05).结论 西洛他唑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徐文俭;王旭桃;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78例(CIN组)和宫颈鳞癌组织78例(宫颈鳞癌组)中EZH2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CIN组与对照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CIN组与对照组(P<0.01);宫颈鳞癌中EZH2与PTEN蛋白表达在组织学分期、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临床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的表达与PTEN呈负相关(r=-0.675,P<0.05).结论 EZH2和PTEN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及进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兰玉;张蔚;郭婉茹;张文婷;钟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价胃肠腺癌术后患者化疗疗效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gigen,CEA)和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检测对胃肠腺癌复发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胃肠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动态监测2组化疗前、化疗第1周期后、化疗第2周期前CK19水平,并检测化疗前和足疗程化疗后血清CEA及CA19-9水平.结果 化疗前转移组CEA,CA19-9及CK19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化疗前转移组CEA,CA19-9,CK19及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75.00%,75.00%,100.00%;非转移组分别为3.85%,30.77%,15.38%,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K19中位数与总体中位数的总体偏离度(66.01%,33.3%)均明显大于CEA(61.62%,9.21%)和CA19-9(59.92%,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CEA或CA19-9高于正常,经足疗程化疗后降至正常范围的肿瘤患者,与首次化疗初期动态监测CK19变化的符合率为66.7%.结论 CK19与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胃肠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预后评价有较高准确性;CK19对胃肠腺癌术后复发预测评价优于CEA和CA19-9;CK19的变化与肿瘤化疗疗效明显相关.

    作者:贾志凌;王莉;刘畅;柴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肠黑变病156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结肠黑变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156例结肠黑变病患者(MC组),同期结肠镜检查排除结肠黑变病患者150例(对照组),分析比较2组伴发结(直)肠癌、息肉及炎症等情况.结果 结肠黑变病>60岁患者占55.13%,>30~60岁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P<0.05);96.15%患者有长期或间断服用蒽醌类泻剂史,便秘为其主要症状(88.47%),病变易累及全结肠(46.79%)、右半结肠(35.90%);MC组患者结(直)癌、息肉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肠黑变病发病与便秘、服用蒽醌类泻药有关,好发于60岁以上者,有发生息肉、癌变倾向.

    作者:常越;杨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5d.21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强;杜玉波;曹国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56例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4例无效者改为气管插管,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总有效率93.33%.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单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血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目的 探究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荨麻疹患者393例,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193例;对照组给予一清胶囊、西替利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自血疗法,4周1个疗程,共3个疗程.疗程结束及随访至12周时进行疗效评定,并行2组间比较.结果 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有效率(93.00%)与对照组(80.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12周末,观察组有效率与疗程结束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率低于疗程结束时(P<0.05).结论 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有效.

    作者:庞利涛;冯霞;高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仪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筛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和多导睡眠监测仪同步监测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中31例监测纪录有效,多导睡眠仪结果与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相关数据有相关性,其中呼吸暂停次数、呼吸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紊乱指数与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相关.结论 2种监测方法对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良好一致性,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可用于大规模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者:席芳;郭欣欣;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小剂量米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小剂量米氮平联合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的疗效.方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患者19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97例给予黛力新片治疗,观察组100例给予小剂量米氮平联合黛力新治疗,2组均于达到有效维持剂量后继续治疗3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体质量、睡眠、精神心理状态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体质量增加率、睡眠改善率、精神心理状态改善率(65.00%,82.00%,57.00%)高于对照组(48.45%,67.01%,38.14%)(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米氮平联合黛力新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并心理障碍疗效优于单用黛力新片.

    作者:陈香宇;张东辉;李淑英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失代偿期肝硬化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45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与病死率评估患者预后.结果 随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增加病死率逐渐增高;死亡组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评分高于生存组(P<0.05).结论 终末期肝病的预后模型对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国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迟发表现的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免疫失败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迟发表现的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迟发表现HBV宫内感染免疫失败4例母婴临床资料.结果 HBV母婴传播中存在迟发表现的宫内感染免疫失败发生率为0.16%,较正常表现的宫内感染免疫率低;与其他HBV感染母亲所生的婴儿无明显差异.结论 对HBV感染母亲所生婴儿需加强随诊监测.

    作者:白淑芬;李萍;陈庚;杨立新;吴岷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OEMS综合征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POEMS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POEMS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3例临床均有不同程度周围神经病、异常球蛋白血症、骨骼损害、脏器肿大、内分泌异常及皮肤改变;1例放弃治疗,1例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停药复发后再次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21个月后死亡;1例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者随访至2012年1月仍存活,病情平稳,继续用药控制.结论 POEMS综合征目前无特效治疗方法,环磷酰胺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效果.

    作者:李鸣远;哈斯也提·木拉提;米娜瓦尔·胡加艾合买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贲门癌诊断中价值

    目的 总结贲门癌CT影像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贲门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贲门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结果 螺旋CT诊断贲门癌61例,诊断符合率89.71%;误诊为淋巴瘤1例,间质瘤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误诊率7.35%;漏诊2例,漏诊率2.94%;螺旋CT平扫显示贲门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增强扫描贲门部肿块明显强化,容积扫描多轴位重建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情况更清晰.结论 螺旋CT可显示贲门癌局部、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对贲门癌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秀民;刘晓梅;左自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