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误诊分析

温瑜鹏

关键词:超声, 子宫肌壁间妊娠, 误诊分析
摘要:目的 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宫角妊娠各1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妊娠囊位置可减少超声误诊.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右侧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目的 探讨右侧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应用指征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78例经右侧开胸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1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13例,法洛四联症根治术32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11例,三房心矫治术5例,其他畸形手术5例;本组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发生并发症28例,其中术后出血行开胸止血6例,迟发心包积液经心包引流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2 mm的残余分流19例,行二次气管插管1例.结论 右侧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切口隐蔽,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对患儿心理影响较小,在熟练掌握常规手术技术及特殊手术技巧的基础上,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较好选择.

    作者:李磊;范祥明;吴永涛;朱耀斌;陈哲;李志强;张晶;苏俊武;程沛;刘迎龙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扁桃体包膜内刨削切除术

    目的 探讨保留扁桃体包膜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117例慢性扁桃体炎及扁桃体肥大患者(A组)于鼻内镜下应用鼻刨削器沿包膜切割扁桃体、且保留扁桃体包膜;同期行扁桃体剥离法切除治疗的238例患者(B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过程均顺利,均治愈出院;A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口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 鼻内镜下保留扁桃体包膜的扁桃体切除手术方法安全、有效,术后患者疼痛程度轻,并发症少.

    作者:罗晓幸;李炜长;刘虹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检测意义

    目的 观察晚期妊娠孕妇凝血指标水平变化,为预防产后出血及血栓形成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散射光凝固法检测晚期妊娠孕妇176名(晚妊组)、早期妊娠孕妇165名(早妊组)、非妊娠育龄妇女140名(非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并检测3组血小板计数.结果 晚妊组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及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妊组、早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妊组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非孕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妊娠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作者:何磊;李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伤并严重腹部脏器损伤患者血清前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rocalcito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严重腹部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6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及是否合并腹部损伤分为4组,ISS评分<25分无腹部损伤组22例,有腹部损伤组8例;ISS评分≥25分无腹部损伤组16例,有腹部损伤组19例;同期10名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比较多发伤患者入院即刻,入院24,48 h及不同腹部损伤部位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入院24,48 h多发伤各组血清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评分≥25分有腹部损伤组入院24,48 h血清PCT水平,入院即刻血清CRP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及肠道损伤患者入院24,48 h血清PCT水平较其他腹部损伤患者增高(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增高可对诊断腹部脏器损伤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小艳;王志伟;张青春;纪义国;李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右旋美托咪啶临床应用

    右旋美托咪啶为新型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具有剂量依赖性的镇静催眠作用,还有镇痛、抑制交感活性、无呼吸抑制、稳定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减少麻醉剂及阿片类药物用量和抗寒颤等作用.美国药品与食品管理局于1999年批准,将其应用于ICU短时间(<24h)的镇静与镇痛,2009年批准用于全身麻醉的手术患者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时镇静.右旋美托咪啶现用于神经外科、儿科、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和困难气道管理等方面,临床应用状况良好,疗效佳且不良反应小,本文对右旋美托咪啶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苏靖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便携式睡眠监测仪与多导睡眠监测仪临床应用比较

    目的 探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对筛选呼吸暂停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和多导睡眠监测仪同步监测疑似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35例,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中31例监测纪录有效,多导睡眠仪结果与便携式睡眠监测仪相关数据有相关性,其中呼吸暂停次数、呼吸低通气次数、呼吸暂停低通气紊乱指数与平均血氧饱和度明显相关.结论 2种监测方法对诊断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具有良好一致性,便携式睡眠监测仪可用于大规模筛查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作者:席芳;郭欣欣;王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参麦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GP(吉西他滨+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证实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60 mL/次,1次/d,静脉滴注,连用15d.21d为1个周期,3个周期后比较2组近期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降低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付强;杜玉波;曹国臻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嗜铬粒蛋白A研究进展

    嗜铬粒蛋白A是神经肽类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广泛存在于神经内分泌细胞中,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有较高诊断价值的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人类心肌细胞能产生和释放嗜铬粒蛋白A,其可抑制细胞凋亡、保护心肌、抑制心肌纤维化的发展.嗜铬粒蛋白A在心力衰竭、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就嗜铬粒蛋白A对多种疾病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李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误诊分析

    目的 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宫角妊娠各1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妊娠囊位置可减少超声误诊.

    作者:温瑜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的效益评估与仪器设备调配中心的建立

    主动脉球囊反搏是抢救危重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本文通过对主动脉球囊反搏泵的效益评估,探讨建立仪器设备调配中心的必要性,以期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作者:张凤勤;韩春雷;陈默蓉;陈姗姗;侯宇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NYHA 心功能Ⅱ~Ⅳ级、心肌存在灌注缺损且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均通过冠脉动脉造影于冠状动脉内分别注入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理盐水.随访3个月并记录不同时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等指标,并通过24 h Holter方法记录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减小(P<0.05),对照组较术前增加(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较术前增加(P<0.05),与1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降低(P<0.05),对照组较术前降低(P<0.05);2组恶性临床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有效.

    作者:晏娟娟;高传玉;高永举;戴国友;肖文涛;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螺旋CT在贲门癌诊断中价值

    目的 总结贲门癌CT影像表现,探讨螺旋CT诊断贲门癌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贲门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结果 螺旋CT诊断贲门癌61例,诊断符合率89.71%;误诊为淋巴瘤1例,间质瘤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2例,误诊率7.35%;漏诊2例,漏诊率2.94%;螺旋CT平扫显示贲门壁增厚,软组织肿块,腹腔淋巴结及远处脏器转移,增强扫描贲门部肿块明显强化,容积扫描多轴位重建显示病变与周围结构情况更清晰.结论 螺旋CT可显示贲门癌局部、周围侵犯和转移情况,对贲门癌评估及治疗方案的制订有一定价值.

    作者:刘秀民;刘晓梅;左自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抗核抗体核型与条带免疫抗体谱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与抗核抗体谱(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s)的相关性.方法 2500例疑似或已确诊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患者,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其中826例同时应用条带免疫分析法行ANAs分析.结果 ANA阳性1 300例,同时行ANAs的826例患者中ANA(+)/ANAs(+) 182例(22.03%),ANA(-)/ANAs(-)529例(64.04%),ANA(+ )/ANAs(-)111例(13.43%),ANA(-)/ANAs(+)4例(0.50%);ANA阳性者中以颗粒型(62.2%)、胞质颗粒型(13.3%)、均质型(9.7%)、核仁型(8.9%)多见,颗粒型多见SSA/Ro52抗体,均质型多见dsDNA抗体,胞质颗粒型多见AMA-M2;ANAs的阳性率随ANA滴度增大而升高;当滴度为1∶800以上时,>20~40岁组ANA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各年龄组(P<0.01).结论 ANA-间接免疫荧光法是良好的筛查实验,ANA核型、滴度与ANAs相结合对自身免疫性风湿性疾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大文;张英辉;单娜;王冰;孟冬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西洛他唑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315例2型糖尿病并下肢动脉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洛他唑片1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16周后评定2组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脂、血小板参数,足背动脉搏动、踝肱动脉指数、足背血流速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79.2%)高于对照组(25.0%)(P<0.05);2组治疗后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分布宽度较治疗前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观察组踝肱动脉指数较增高,足背血流速度增快,足背动脉动脉搏动强度增加(P<0.05).结论 西洛他唑用于治疗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

    作者:徐文俭;王旭桃;刘国锋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IBI及MDP显像在骨单发病灶诊断中价值

    目的 探讨99mTc-MIBI显像在骨单发病灶鉴别诊断中价值并与99(m)Tc-MDP骨显像进行比较.方法 对105例骨单发病灶患者(恶性肿瘤70例,良性病变35例)均进行99mTc- MDP并SPECT/CT融合及99mTc-MIBI检查,用ROC曲线评价99mTc- MDP平面并融合显像及99mTc-MIBI显像对骨单发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99mTc-MDP及99mTc-MIBI显像灵敏度分别为94.29%和87.14%(P<0.05),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2.86%(P<0.05);99mTc-MDP骨显像中良、恶性病灶的T/N(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MIBI早、晚期显像中T/N值恶性病灶分别为(2.45士0.79)和(2.96士0.89),均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30±0.34)和(1.39±0.38)(P均<0.05);AUC依次为99mTc-MIBI晚期>99mTc-MIBI早期>99mTc-MIBI滞留指数>99mTc-MDP.结论 99mTc-MIBI显像较99mTc-MDP平面并融合显像灵敏度低、特异性高,对骨单发病灶有较好诊断效能.

    作者:谢运周;李肖红;秦永德;巴雅;刘立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BI-RDAS-US(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289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并进行BIRADS-US评估.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血流检出率、肿瘤血流丰富程度2~3级者比例、收缩期高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良性肿瘤(P<0.01);随BI-RADS-US评估分类级别增高,血流检出率、肿瘤血流丰富程度2~3级者比例及PSV,RI均逐渐增高;BI-RADS-US评估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64.33%,特异性99.24%,准确性80.62%,阳性预测值99.01%;BI-RADS-US结合PSV(≥12 cm/s),RI(≥0.7),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88.30%,特异性99.15%,准确性92.73%,阳性预测值99.34%.结论 PSV,RI结合肿瘤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有助于改善BI-RADS-US 4类病变的诊断.

    作者:王雁;郭晓霞;黄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关系.方法 233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高血压合并亚甲减组35例(A组)及单纯高血压组198例(B组).计算体质量指数,常规测定2组患者收缩期及舒张期血压、身高、体质量、空腹血糖、血肌酐、血尿酸、血脂水平、甲状腺功能及24 h动态血压并分析相关指标.结果 A组舒张压、24 h平均舒张压均高于B组(P<0.01,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舒张压水平呈下降趋势,随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吸烟史延长,舒张压水平呈上升趋势.结论 舒张压控制不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应行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高血压病因的诊断.

    作者:任京媛;余振球;张艳艳;王文化;杨敏;王绿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的疗效.方法 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正压通气呼吸机经鼻罩双向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56例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明显改善(P<0.05),4例无效者改为气管插管,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总有效率93.33%.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和低氧血症,有助于降低病死率.

    作者:单艳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遗忘作用

    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丙泊酚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遗忘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ICU行机械通气治疗需镇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丙泊酚组(P组)及咪唑安定联合丙泊酚组(MP组),各20例.3组均静脉给予负荷量相应药物后以微量泵静脉泵注维持达到理想镇静深度,脱机前停用.观察3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药至苏醒、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比较3组遗忘率、镇静费用、ICU住院时间.结果 P组5例用药2 min后平均动脉压下降>20%,立即停止用药,待平均动脉压上升后再继续用药,M组和MP组应用镇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P组遗忘率与M组及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药至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均高于P组及MP组(P<0.05);P组镇静费用高于M组及MP组(P<0.05);3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合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静费用低,镇静遗忘效果肯定.

    作者:赖军华;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survivin表达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survivin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单独或联合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3例结直肠癌患者EGFR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随访其生存时间.结果 失访33例(29.2%),随访10 a者80例(70.8%),其中死亡50例(44.2%);EGFR与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与60.2%;EGFR与survivin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均为结直肠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survivin与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742,P<0.01).结论 EGFR与survivin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均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张晓雨;杨金云;平洪;周建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