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唑安定和丙泊酚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遗忘作用

赖军华;李敏

关键词:咪唑安定, 丙泊酚, 机械通气, 镇静-遗忘, 安全性
摘要:目的 评价咪唑安定、丙泊酚单独及联合应用对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遗忘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ICU行机械通气治疗需镇静患者60例,随机分为咪唑安定组(M组)、丙泊酚组(P组)及咪唑安定联合丙泊酚组(MP组),各20例.3组均静脉给予负荷量相应药物后以微量泵静脉泵注维持达到理想镇静深度,脱机前停用.观察3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用镇静药至苏醒、拔出气管插管时间,比较3组遗忘率、镇静费用、ICU住院时间.结果 P组5例用药2 min后平均动脉压下降>20%,立即停止用药,待平均动脉压上升后再继续用药,M组和MP组应用镇静药前、后血流动力学稳定;P组遗忘率与M组及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达到镇静目标时间、停药至苏醒时间、停药至拔管时间均高于P组及MP组(P<0.05);P组镇静费用高于M组及MP组(P<0.05);3组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ICU机械通气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和丙泊酚联合镇静,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镇静费用低,镇静遗忘效果肯定.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乳腺肿瘤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在BI-RDAS-US(超声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289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资料,并进行BIRADS-US评估.结果 乳腺恶性肿瘤血流检出率、肿瘤血流丰富程度2~3级者比例、收缩期高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高于良性肿瘤(P<0.01);随BI-RADS-US评估分类级别增高,血流检出率、肿瘤血流丰富程度2~3级者比例及PSV,RI均逐渐增高;BI-RADS-US评估分类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64.33%,特异性99.24%,准确性80.62%,阳性预测值99.01%;BI-RADS-US结合PSV(≥12 cm/s),RI(≥0.7),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88.30%,特异性99.15%,准确性92.73%,阳性预测值99.34%.结论 PSV,RI结合肿瘤二维声像图表现,可提高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准确性,有助于改善BI-RADS-US 4类病变的诊断.

    作者:王雁;郭晓霞;黄洁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子宫肌壁间妊娠超声误诊分析

    目的 总结子宫肌壁间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以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例子宫肌壁间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资料.结果 术前超声诊断为滋养细胞肿瘤、子宫肌瘤、宫角妊娠各1例.结论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妊娠囊位置可减少超声误诊.

    作者:温瑜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肝素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及血IgE和T细胞亚群改变

    目的 探讨雾化吸入肝素对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及外周血IgE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6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生理盐水3 mL+肝素300 u/kg雾化吸入,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水3 mL雾化吸入,均为2次/d,7d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儿喘息发作情况,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及血IgE和T细胞亚群的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咳嗽、喘憋及肺部啰音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及Ig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肝素雾化吸人联合常规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且能改善患儿气道炎症和免疫状态.

    作者:刘爽;王霞;马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断流术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35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断流术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5例门静脉高压症断流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断流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后患者自由门静脉压力较术前降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明显减轻、且肝功能明显改善,随访1~3 a再出血1例.结论 断流联合高位肠腔分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良好.

    作者:徐鹏;马秀现;孙玉岭;赵云峰;许培钦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不同药物洗脱支架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129例≥65岁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雷帕霉素组68例和紫杉醇组61例,分别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分析2组患者冠状动脉靶血管特点、手术成功率及术后12个月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及术后9个月晚期管腔丢失和支架内再狭窄情况.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2组术后9个月晚期管腔丢失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2个月病死率及心肌梗死、靶血管重建,主要不良心脏事件、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雷帕霉素或紫杉醇支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期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均较可靠.

    作者:宁尚秋;刘文娴;韩静;王绿娅;康铁朵;陈立颖;马长生;吕树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survivin表达与生存期的相关性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及survivin与生存期的关系,探讨其单独或联合作为预后指标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3例结直肠癌患者EGFR及survivin的表达情况,并随访其生存时间.结果 失访33例(29.2%),随访10 a者80例(70.8%),其中死亡50例(44.2%);EGFR与surv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7%与60.2%;EGFR与survivin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均为结直肠癌生存期的危险因素(P<0.01);survivin与VEGF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性(r=0.742,P<0.01).结论 EGFR与survivin单独或联合高表达均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是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指标.

    作者:张晓雨;杨金云;平洪;周建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MIBI及MDP显像在骨单发病灶诊断中价值

    目的 探讨99mTc-MIBI显像在骨单发病灶鉴别诊断中价值并与99(m)Tc-MDP骨显像进行比较.方法 对105例骨单发病灶患者(恶性肿瘤70例,良性病变35例)均进行99mTc- MDP并SPECT/CT融合及99mTc-MIBI检查,用ROC曲线评价99mTc- MDP平面并融合显像及99mTc-MIBI显像对骨单发病灶的诊断效能.结果 99mTc-MDP及99mTc-MIBI显像灵敏度分别为94.29%和87.14%(P<0.05),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2.86%(P<0.05);99mTc-MDP骨显像中良、恶性病灶的T/N(放射性计数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9mTc-MIBI早、晚期显像中T/N值恶性病灶分别为(2.45士0.79)和(2.96士0.89),均明显高于良性病灶(1.30±0.34)和(1.39±0.38)(P均<0.05);AUC依次为99mTc-MIBI晚期>99mTc-MIBI早期>99mTc-MIBI滞留指数>99mTc-MDP.结论 99mTc-MIBI显像较99mTc-MDP平面并融合显像灵敏度低、特异性高,对骨单发病灶有较好诊断效能.

    作者:谢运周;李肖红;秦永德;巴雅;刘立水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冠状动脉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NYHA 心功能Ⅱ~Ⅳ级、心肌存在灌注缺损且左心室射血分数<40%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8例和对照组20例,均通过冠脉动脉造影于冠状动脉内分别注入等量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生理盐水.随访3个月并记录不同时期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心肌灌注缺损面积等指标,并通过24 h Holter方法记录恶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结果 观察组术后1,3个月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术前及同期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减小(P<0.05),对照组较术前增加(P<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均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较术前增加(P<0.05),与1个月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灌注缺损面积百分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降低(P<0.05),对照组较术前降低(P<0.05);2组恶性临床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安全、有效.

    作者:晏娟娟;高传玉;高永举;戴国友;肖文涛;刘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宫颈鳞癌组织中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

    目的 探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EZH2和PTEN蛋白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78例(CIN组)和宫颈鳞癌组织78例(宫颈鳞癌组)中EZH2和PTEN的表达情况.结果 宫颈鳞癌组EZH2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CIN组与对照组,PTEN蛋白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CIN组与对照组(P<0.01);宫颈鳞癌中EZH2与PTEN蛋白表达在组织学分期、淋巴转移及浸润深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年龄、临床分期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ZH2的表达与PTEN呈负相关(r=-0.675,P<0.05).结论 EZH2和PTEN蛋白可能在宫颈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定宫颈鳞癌恶性程度及进程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李兰玉;张蔚;郭婉茹;张文婷;钟亚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PCNA和P2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P21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antigen,PCNA)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20例(对照组)、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组织9例(非典型增生组)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57例(子宫内膜癌组)中P21蛋白和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P2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典型增生组与子宫内膜癌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PCNA高增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非典型增生组(P<0.05);P21蛋白阳性表达率及PCNA高增殖率在子宫内膜组织的手术-病理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PCNA高增殖率P21表达阳性者为37%,P21表达阴性者为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组织P21蛋白阳性表达率与PCNA高增殖率呈负相关(r=-0.414,P=0.002).结论 P21蛋白和PCNA异常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韦瑞红;黄海玉;彭碧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腹腔镜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腹腔镜组)与开腹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100例(开腹组)的临床资料.结果 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疼痛例数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 腹腔镜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作为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李树杰;孙松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利用母体血浆游离胎儿DNA进行胎儿SRY基因定量检测

    目的 探讨胎儿游离DNA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行产前诊断的孕妇87例,分为中期妊娠(16~24周)61例(中孕组)和早期妊娠(11~14周)26例(早孕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Taqman探针对妊娠早、中期孕妇血浆游离的胎儿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 region of Y-chromosome,SRY)进行扩增和定量分析.结果 孕13周后的样本均得到特异性扩增,特异度和灵敏度均为100%;中孕组男性胎儿SRY检测的平均DNA浓度为155.46 copies/mL血浆,实测范围为43.6~326.8 copies/mL血浆;早孕组平均浓度为26.42 copies/mL 血浆,实测范围为14.3~73.3 copies/mL血浆.结论 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在妊娠早、中期可稳定检测到胎儿游离DNA,可作为孕期性连锁遗传性疾病研究或产前诊断的有效补充手段.

    作者:侯巧芳;张卫华;吴东;廖世秀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价值

    目的 探讨CT诊断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34例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患者的CT影像学资料.结果 与手术组织病理结果进行对照,CT诊断椎体后缘软骨结节32例,诊断准确率为94.12%(32/34),1例误诊为突出椎间盘髓核钙化,1例误诊为后纵韧带骨化;椎体后缘软骨结节CT表现为椎体后缘类圆形或不规则形低密度骨质缺损区,骨质缺损区后壁见弧形或弓形条块状骨块.结论 CT有助于腰椎椎体后缘软骨结节及常见椎体后缘骨化性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杨建勇;解丙坤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多发伤并严重腹部脏器损伤患者血清前降钙素及C反应蛋白水平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血清前降钙素(procalciton,PCT)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多发伤患者严重腹部脏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65例多发伤患者根据损伤严重度(injury severity score,ISS)评分及是否合并腹部损伤分为4组,ISS评分<25分无腹部损伤组22例,有腹部损伤组8例;ISS评分≥25分无腹部损伤组16例,有腹部损伤组19例;同期10名健康献血者为对照组,比较多发伤患者入院即刻,入院24,48 h及不同腹部损伤部位患者血清PCT,CRP水平.结果 入院24,48 h多发伤各组血清PCT,C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SS评分≥25分有腹部损伤组入院24,48 h血清PCT水平,入院即刻血清CRP水平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及肠道损伤患者入院24,48 h血清PCT水平较其他腹部损伤患者增高(P<0.05).结论 血清PCT水平增高可对诊断腹部脏器损伤有一定价值.

    作者:王小艳;王志伟;张青春;纪义国;李海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主观性耳鸣微波治疗疗效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影响主观性耳鸣微波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 耳鸣患者60例均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行耳微波治疗,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及耳鸣频率患者治疗前、后耳鸣响度改善率.结果 不同性别、听力下降程度患者治疗后耳鸣改善率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随年龄增长,病程延长,耳鸣频率增高,微波治疗后耳鸣改善率逐渐下降.结论 年龄、病程、耳鸣频率是影响主观性耳鸣患者微波治疗效果的因素.

    作者:金建华;马婕;郑巍;李吉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 82例足月妊娠待产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地诺前列酮栓、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2组给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临产、胎膜破裂阴道分娩总产程时间、胎儿窘迫发生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给药后12,24 h宫颈Bishop评分、促宫颈成熟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产时间、胎膜破裂时间、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胎儿窘迫发生率、产后出血量、经阴道分娩总产程、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用于足月妊娠产妇促宫颈成熟效果满意.

    作者:杨敬一;俞艇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检测评价胃肠腺癌术后患者化疗疗效

    目的 探讨血清角蛋白19(cytokeratin 19,CK1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gigen,CEA)和糖链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检测对胃肠腺癌复发和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50例胃肠腺癌术后患者,根据有无复发转移分为转移组和非转移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动态监测2组化疗前、化疗第1周期后、化疗第2周期前CK19水平,并检测化疗前和足疗程化疗后血清CEA及CA19-9水平.结果 化疗前转移组CEA,CA19-9及CK19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转移组(P<0.05);化疗前转移组CEA,CA19-9,CK19及3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75.00%,75.00%,100.00%;非转移组分别为3.85%,30.77%,15.38%,42.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与未转移组CK19中位数与总体中位数的总体偏离度(66.01%,33.3%)均明显大于CEA(61.62%,9.21%)和CA19-9(59.92%,2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前CEA或CA19-9高于正常,经足疗程化疗后降至正常范围的肿瘤患者,与首次化疗初期动态监测CK19变化的符合率为66.7%.结论 CK19与CEA和CA19-9联合检测对胃肠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预后评价有较高准确性;CK19对胃肠腺癌术后复发预测评价优于CEA和CA19-9;CK19的变化与肿瘤化疗疗效明显相关.

    作者:贾志凌;王莉;刘畅;柴丽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5种方法联合在南疆维吾尔族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目的 比较5种宫颈癌筛查方法在南疆维族宫颈癌高发地区的应用价值,评价理想的筛查方案.方法 2 116例年龄25~65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行肉眼下醋酸及碘试验联合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检查,并结合阴道镜下碘试验及HPV-DNA检测;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诊断金标准,比较不同筛查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 巴氏涂片对宫颈上皮内高度病变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35%,85.69%,8.59%和99.66%;肉眼下醋酸试验分别为50.00%,81.36%,4.35%和99.01%;肉眼下碘试验分别为38.24%,90.44%,6.57%和98.91%;阴道镜下碘试验分别为90.00%,57.43%,9.47%,99.15%;HPV-DNA检测法分别为41.18%,95.47%,48.28%,86.58%.结论 传统宫颈刮片细胞学涂片法与肉眼观察联合并于阴道镜下取材活检,可作为南疆维族聚集区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

    作者:于涛;王英红;张文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法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经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法行乳房良性肿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1 295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行经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手术切除术,观察手术效果和美学效果.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肿瘤彻底切除;术后未发生血肿、切口感染和皮瓣坏死等并发症;术后随访3~6个月无复发,患者乳房外形正常、乳晕切口无明显瘢痕增生,乳房感觉无异常.结论 乳晕弧形切口薄皮瓣法行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术安全、可行,术后无明显瘢痕形成,符合美学要求.

    作者:朱彩荣;马宏民;蔡媛璇;黄少丹;龙天柱;胡玲玉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心肌灌注显像在女性冠心病诊断中价值

    目的 评价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344例有胸痛、胸闷症状女性患者,行静息+药物负荷心肌灌注显像检测,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冠状动脉狭窄178例患者中心肌灌注显示异常者130例;冠状动脉造影无异常或不规则166例中心肌灌注显像异常50例,无异常116例;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3.0%,69.9%,72.2%,70.7%.结论 心肌灌注显像对女性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及是否进一步行冠状动脉造影的筛选有一定价值.

    作者:郭芳;王以新;陈明盈;李微 刊期: 2012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