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构建和谐医院的关心帮扶机制

徐正青;刘岩

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医院, 职工, 和谐的劳动关系, 医院工会工作, 基本生活保障, 工作积极性, 知识分子, 思想政治, 救助办法, 工作效应, 处理办法, 忠诚度, 基金会, 归属感, 大环境, 组织, 住院, 制度, 章程
摘要:在构建和谐社会大环境下,医院如何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从而提高知识分子工作积极性,是新时期医院工会工作的重要任务.有效利用职工因病住院或家庭重大变故后需要组织关心帮助这一特点,对于改善劳动关系,放大和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效应,具有十分重要和明显的作用.2006年我院在规范因病职工《工会走访慰问制度》《职工丧事工作处理办法》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建立了《职工重病救助办法》《职工医疗互助基金会章程》等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帮扶办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相关文献
  • 医患沟通——优化医疗服务的新课题

    市场经济环境中,医患双方都增强了许多内在需要,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卫生服务方式难以适应这种需要的变化.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反映现代医学模式本质特征并符合国情,能较好地满足新环境下医患双方的需要,也是对传统医学模式下的医疗服务方式的优化,具有现实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王锦帆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医疗设备经济效益浅析

    医院对医疗设备经济效益进行系统分析,是医院经济管理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利用本量利分析原理从三个过程中对医疗设备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期充分发挥医疗设备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作者:吴向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科学规划

    医院信息化建设是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为避免重复投资、减少浪费,科学的策略思考很重要,本文提出确立一个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专业队伍,创建一套科学合理的诊疗流程的策略,并提出了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硬件与软件、信息技术与法规四对关系.

    作者:崔国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门诊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医院服务能否让患者感到优质、安全、高效、便捷,为病员提供更优质的就医环境,满足各种人群需求和多层次的服务,是门诊管理者面临的重要课题.我院门诊部以病人为中心,对门诊管理进行了有效尝试.在门诊服务流程的再造、建立现代科学的管理模式、科学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增强医务人员法制观念等方面开展了一些具体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者:龚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全面小康指标视角下江苏卫生事业的存在问题

    小康社会的全面达成离不开卫生事业的协调发展.通过全面小康社会的卫生指标分析,指出江苏卫生事业存在医疗资源投入和配置相对不足、卫生资源地区分布差异明显、社区卫生建设相对滞后、医疗保障建设缓慢、农村合作医疗尚处在建设阶段、农村依旧是江苏卫生事业的薄弱环节等问题.

    作者:徐爱军;申俊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绩效管理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公立医院如何正确制定绩效计划,设计绩效考核指标,及时反馈考核结果并使考核结果得到正确应用,是绩效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本文针对公立医院绩效管理工作中不足及对策作粗浅探讨.

    作者:严育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诚信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之本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已经影响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之一,已引起部分有识之士高度重视.分析原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诸如:医疗保障体制不健全,政府对医疗机构投入不到位,医院靠营利维持运行和发展,患者期望值过高、维权意识过强,患者对医疗行为的风险认识不足、对医院信任度下降,医务人员行风不正,拿红包吃回扣,滥检查滥开药,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随意炒作等等.

    作者:方如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手术护理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如何加强手术护理安全管理.方法 结合笔者20余年的手术室护理实践,对患者在术中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措施.结论 提高了对手术护理安全的认识,采取确实可行的护理措施,术中病人安全.

    作者:胡爱青;白珍美;旷玉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化病案质量意识预防医疗纠纷

    病案属于医药卫生科技档案,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处理医疗纠纷、工伤鉴定、评残、交通事故、人身伤害的重要法律依据.因此,医院医务人员如何增强法律意识,规范病案书写质量,保存具有法律效应的医疗文件,为调解医疗纠纷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据至关重要[1].

    作者:袁春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监狱医疗风险的防范

    随着监狱的现代化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罪犯维权保护意识也日益增强,但监狱医院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实际医疗保障能力与罪犯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还有一定距离,监狱医疗的风险不容低估.因此我们必须抱着对监狱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树立科学理念、提高技术水平;依据法律行医、规范医疗行为;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严格检查监督;控制要害部位、强化环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确保监狱医院的医疗安全.

    作者:卢学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性病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目前无锡市131家性传播疾病诊疗机构存在的问题:性病诊疗不规范;性病诊治不集中;忽视性病疫情报告;医疗废物、污水处置不当.建议:加强宣传培训,提高防治意识;严格医疗废物、污水的处置;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作者:李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从社会、医务人员和病人三个角度,初步分析了影响和谐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原因,并提出了尊重病人权利,倡导人文、诚信理念,医患双方共建共享平等、互爱、互信的和谐发展对策.

    作者:戴洪峰;崔道富;李微浩;张革;朱翔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建立医疗纠纷医事鉴定制度的必要性探讨——附62例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例分析

    客观公正的鉴定结论是医疗纠纷调解的依据和诉讼的重要证据,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范围过窄,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法医司法鉴定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通过对62例医疗纠纷民事诉讼案例的归纳分析,应扩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范围,规范鉴定程序,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医疗纠纷统一的医事鉴定制度,使鉴定工作与民事诉讼对接,客观公正处理医疗纠纷,更好地服务于民事审判工作.

    作者:朱朝阳;姜柏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循序渐进建立医院信息系统

    建立先进实用的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迈向现代化必不可缺的一步.然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达到很高的水平;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只能迈一步上一个台阶,需要医院管理层和全体医务人员共同参与,从提高认识做起,通过加强管理,充分发挥医院信息系统的作用.

    作者:张跃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管理在传染病管理中的作用

    传染病历来是危害人类健康、威胁人民生命安全严重的因素之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增加的同时,一些老传染病有所抬头,新传染病又不断出现,近年多起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如艾滋病疫情,SARS的暴发流行,使得主要承担传染病救治和预防的传染病医院任务增加,同时也增强了对医院感染管理科重要性的认识.

    作者:戴玲;毛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临床医学生预备党员教育管理的思考

    医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工作是医学院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目前,医学院校对医学生党员的发展工作都非常重视,但对进入临床的医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却存在抓得不到位的现象,尤其是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工作,存在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衔接不好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应当通过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制度建设,抓好目标管理,形成监督机制,做好衔接工作等途径加以解决.

    作者:吴红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议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医学人才的业务素质与技术水平,特别是医学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能力,是医疗行业整体技术水平的具体体现.加强医学人才选拔与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各级医疗单位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结合卫生行业特点,对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创新,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作者:管文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加强考核工作扩大基础效能

    近年来,我院积极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新情况,不断探索绩效考核的新路子、新方法,有力地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实现了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作者:魏远馨;金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规范陪护工的管理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南京的陪护工大约出现于20纪90年代中期.大多数医院没有专门的陪护工管理部门,给医院的护理管理带来许多不安全隐患.南京市鼓楼医院是一家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三甲医院,为了维护医院的品牌形象,先后对陪护工进行了多次整顿.一是由保卫处牵头,要求陪护工相对集中,避免大量陪护工在急诊中心逗留;二是,委托物业公司对陪护工进行初步整顿;三是由院长挂帅成立专门的陪护工专项整治小组,整顿陪护工队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者:王卉卉;韦来平;夏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强制医疗关系的法律思考

    当前对于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问题,国内学术界多数学者的观点倾向于其为民事法律关系,应当受民法调整.笔者对此较为赞同,但在民法之外,确实还存在着一部分行政法律调整的强制医疗关系.对这种国家、医疗机构、患者三方参与下的强制医疗关系进行法律上的探讨是本文的旨趣所在.

    作者:孟雅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杂志

主管:江苏省卫生厅

主办:江苏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