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不孕疗效观察

岳爱珍;张秋香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 炔雌醇环丙孕酮, 二甲双胍
摘要: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伴胰岛素抵抗不孕的治疗效果.方法 102例PCOS伴胰岛索抵抗不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0例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口服,B组52例给予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二甲双胍口服,治疗3个周期后2组均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指数、性激素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及促排卵和妊娠结果.结果 2组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泌乳素、雌二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黄体素及睾酮较治疗前降低(P<0.05);B组治疗后体质量指数、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P<0.05),B组周期排卵率、妊娠率均高于A组(P<0.05).结论 PCOS伴胰岛素抵抗不孕患者应用炔雌醇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可改善其内分泌,纠正糖代谢紊乱,提高妊娠率.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大肠源性Krukenberg瘤术后疗效多因素分析

    目的 总结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分析影响肿瘤发生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Krukenberg瘤患者的临床组织病理特点,分析年龄、原发瘤直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腹腔积液、转移瘤直径、单双侧及预后等,并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1,2,3 a生存率分别为60.0%(15/25),20%(5/25),12%(3/25);年龄、有无腹腔积液及治疗方式为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而原发瘤直径、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瘤直径、单双侧对预后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rukenberg瘤主要预后因素是年龄和治疗方式,手术可改善患者生存率.

    作者:李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及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AMI患者86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各43例,分别应用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溶栓,比较2组溶栓治疗后2,4h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瑞替普酶组溶栓治疗后2,4h血管再通率高于尿激酶组(P<0.05);病死率、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尿激酶组(P<0.05).结论 AMI患者应用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效果优于尿激酶.

    作者:刘俊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分子诊断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作用

    肺癌致死率位居癌症之首,为大程度降低不良反应、发挥药效,现多采用个体化治疗,通过分子诊断对患者进行分类,采用适合的治疗方案,以期提高治疗效果.本文就分子分型与靶向药物和传统放、化疗方法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毕丽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剥脱性骨软骨炎MRI诊断分析

    目的 探讨MRI在剥脱性骨软骨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30例剥脱性骨软骨炎患者的MRI影像资料.结果 病变位于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及外侧髁26例,距骨滑车关节面内侧及外侧4例;MRI表现为软骨不光滑、粗糙、变薄甚至坏死,软骨碎片与宿骨脱落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不同程度积液21例;并关节退行性改变4例中3例为膝关节,1例为踝关节.结论 MRI检查可作为诊断剥脱性骨软骨炎首选检查方法.

    作者:尤壮志;于静红;朝鲁门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及与microRNA相关性研究进展

    microRNA是一种非蛋白编码小分子RNA,在基因表达及调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骨性关节炎是以软骨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microRNA在骨性关节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可直接或间接调控软骨细胞表达,防止骨性关节炎退行性病变.本文就microRNA在骨性关节炎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何仁豪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卡介苗不同给药途径对哮喘小鼠气道组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卡介苗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内外各种组织的影响.方法 28只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对照组、卡介苗鼻腔内和皮下给药组4组各7只.正常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致敏,哮喘模型用尘螨致敏激发,给药组在尘螨致敏同时鼻腔内或皮下给予1×105 CFUs卡介苗1次,1个月后计数肺泡灌洗液及肺组织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检测气道组织杯状细胞增殖程度和平滑肌厚度.结果 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正常对照组((0.34±0.12)%)和给药组(鼻腔给药组(0.43±0.21)%和皮下给药组(0.58±0.18)%)均低于哮喘对照组((5.54±1.02)%)(P<0.05),4组间淋巴细胞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气道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淋巴细胞计数正常对照组和卡介苗给药组均低于哮喘对照组(P<0.05),卡介苗皮下给药组嗜酸性粒细胞数((17.40±3.20)个/mm2)低于卡介苗鼻腔给药组 (36.96±5.86)个/mm2)(P<0.05);正常对照组和卡介苗给药组杯状细胞增殖程度低于哮喘对照组(P<0.05),卡介苗皮下给药组抑制杯状细胞增殖作用较卡介苗鼻腔给药组强(P<0.05);卡介苗鼻腔给药组平滑肌厚度 (32.89±5.02)×10-1 μm)较哮喘对照组 (54.41±8.32)×10-1 μm)减低(P<0.05).结论 卡介苗鼻腔内及皮下给药均可抑制气道组织的哮喘反应,且皮下给药作用更强.

    作者:林香花;时军;马希涛;商玉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意义

    目的 探讨早产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 67例早产儿依据病情分为感染患儿23例(感染组)与非感染患儿44例(非感染组),测定2组患儿白细胞计数、高敏C反应蛋白及降钙素原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感染组血清降钙素原与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非感染组(P<0.05);2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早产儿降钙素原水平对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作者:杨菊萍;孟丽萍;关丽霞;赵丹;赵倩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治疗术后转移卵巢透明细胞癌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伊立替康联合顺铂二线治疗术后转移卵巢透明细胞癌(ovarian clear cell adenocarcinoma,OCCA)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术后转移OCCA患者30例均给予伊立替康联合顺铂化疗,每21 d为1个周期,治疗3个周期后评价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随访1 a观察生存率.结果 30例中完成3个周期化疗者7例,完成4~5个周期化疗者4例,完成6个周期化疗者19例;早期转移(术后12个月以内转移者)、晚期转移(术后12个月以上转移者)患者总有效率、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灶位于肝脏者总有效率优于转移灶位于盆腔、肺及淋巴结者(P<0.05);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患者可耐受.结论 伊立替康联合顺铂方案适用于二线治疗术后肝脏转移OCCA患者,且不良反应轻.

    作者:耿淑美;张晓伟;陈连刚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4例胸椎结核一期手术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一期手术治疗胸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一期手术治疗胸椎脊柱结核患者14例,其中经前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9例,经后路病灶清除并内固定5例.结果 14例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者术前脊柱后凸角度平均27°(15°~40°),术后平均13°(6°~18°);5例术前合并脊髓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C~D级),术后1a内脊髓功能恢复正常.结论 正规抗结核药物应用、正确的手术及内固定指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胸椎结核治疗的关键.

    作者:周鹏;王海蛟;张永辉;张生;李玉伟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全髋关节置换术假体界面材料应用进展

    近年来,髋关节假体材料及形态不断发展,其在临床应用中各有优缺点.不同材料的髋关节假体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近、远期效果存在差异;对患者年龄、生活质量、骨质条件要求各异;其寿命与假体材料及配伍密切相关.比较不同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的性能,可为临床选择具有耐磨损、生物相容性好的理想人工髋关节假体材料提供依据.本文就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不同假体材料及其配伍在临床的应用与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王薪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激光腔内与浅静脉刨削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激光腔内治疗与浅静脉刨削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150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6例采用激光腔内治疗,对照组74例采用浅静脉刨削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但术后30 d时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 d下肢酸痛、肿胀、乏力及皮肤色素沉着等症状均消失;2组均未发生切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无皮肤烧灼现象,小腿皮下瘀斑、创口血肿、皮肤麻木及踝关节以下肿胀发生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激光腔内治疗和浅静脉刨削术均为治疗下肢浅静脉血栓的有效方法.

    作者:郑良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炎性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方法 72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中毒组和辛伐他汀组各24只.百草枯水剂按120mg/kg灌胃大鼠,建立大鼠急性百草枯中毒模型,辛伐他汀组在制备百草枯中毒模型前7d,以辛伐他汀20 mg/(kg·d)+生理盐水稀释后灌胃,对照组与中毒组均留置胃管并注射10 mL/(kg·d)生理盐水,连续7d,1次/d;于给药后6,24,72h采集血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3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2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结果 中毒组给药后6,24 h时血清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6h时血清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给药后6,24,72 h时血清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组给药后6,24,72 h时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中毒组(P<0.05),给药后6,72 h时血清IL-2水平明显低于中毒组(P<0.05).结论 辛伐他汀预处理可抑制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血清TNF-α、IL-1β和IL-2的释放,对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全身炎症反应有一定抑制作用.

    作者:杨贤义;刘梅;朱艳霞;张绪国;陈立东;谢华;肖敏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CO2气腹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

    目的 探讨CO2气腹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99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腹腔镜手术组50例和开腹手术组49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组患者结直肠癌手术组织标本中缺氧诱导因子-1α、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进行比较.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手术标本中缺氧诱导因子-1α(72%与67%)、β-链蛋白(38%与47%)和E-钙黏蛋白(50%与49%)的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与开腹手术组β-链蛋白(68%与65%)和E-钙黏蛋白(66%与57%)在细胞膜中表达缺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2气腹不影响缺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及β-链蛋白和E-钙黏蛋白的表达及结合,可能不促进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

    作者:梁鸿;张辉;张超;王旺河;曹俊;黄克俭;江弢;裘正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血浆置换与丙种球蛋白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或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治疗急性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 syndrome,GBS)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6例急性GBS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18例,PE组在营养神经、早期康复干预、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症支持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PE治疗,IVIG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IVIG静脉滴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1,7,14 d及1,6个月Hughes评分,治疗前、治疗后7d血浆IgG、IgA、IgM、补体C3、C4及总蛋白水平.结果 2组治疗后7d血浆补体C3,C4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治疗后14 d及1,6个月Hughe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或P<0.01);2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及各时间点Hugh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及IVIG均是治疗急性GBS安全有效地方法.

    作者:郑建新;孙顺成;李爱琴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小肠血管瘤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总结小肠血管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例小肠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患者均有反复黑便史,并发肠套叠1例,缺铁性贫血1例;小肠镜确诊1例,CT仿真肠镜发现病变2例;均行手术治疗;组织病理诊断为回肠单发海绵状血管瘤2例,空肠单发混合性血管瘤1例.结论 小肠血管瘤以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可并发肠套叠;病变好发于空肠、回肠;术前诊断困难,小肠镜和CT仿真肠镜易于发现病变;手术切除病灶为佳治疗方法.

    作者:史长松;李歌;王彦利;葛英辉;郭芳芳;高丽;贾百灵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病毒白细胞介素-6对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IL-6)对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甲基化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vIL-6真核表达质粒转染293T细胞(转染组)为实验,空载体转染的293T细胞(空载体组)和未转染的293T细胞(未转染组)为对照,3组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NA甲基转移酶1的表达情况,甲基化特异性PCR法检测p16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p16基因的表达.结果 转染组DNA甲基转移酶1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增加;转染组p16基因启动子区出现甲基化改变;转染组p16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组P16蛋白表达较未转染组和空载体组降低.结论 vIL-6可上调DNA甲基转移酶1表达,导致抑癌基因p16启动子区甲基化,抑制p16基因表达;vIL-6所致的DNA甲基化改变,可能是其致瘤机制之一.

    作者:吴静;许雨乔;徐建;潘世扬;孙瑞红;黄蕾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手术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52例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3种手术方法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 52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行手术治疗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3组,A组26例行前路减压椎体间撑开植骨内固定术,B组17例行后路经椎弓根钉椎体楔形截骨术,C组9例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比较3组术前及术后Cobbs角、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并通过Frankel分级评分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7个月~8 a,3组手术后Cobbs角、骨折椎体前后缘高度差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2个月时患者Frankel分级改善明显.结论 根据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病情选择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3种手术方式,均可获得满意神经减压和后凸畸形矫正,术后患者神经功能可得到不同程度恢复.

    作者:程少华;崔操;党红胜;吴五洲;常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MRI联合结肠镜术前诊断直肠癌价值

    目的 探讨MRI联合结肠镜检查在直肠癌术前诊断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组织活检或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直肠癌患者40例MRI影像和结肠镜检查资料,其中25例同时行上腹部MRI检查.结果 组织活检病理诊断黏液腺癌12例,管状腺癌20例,乳头状腺癌7例,管状腺瘤恶变1例;MRI表现为直肠壁不规则增厚,肠腔狭窄,可见向腔内突出之偏心性软组织肿块影或不规则环状增厚肿块影,表面欠光整,T1WI呈稍低信号,脂肪抑制T2WI快速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和高分辨率MRI-T2WI呈不均质稍高信号,MRI弥散加权成像呈明显高信号;术前MRI分期T1-2期11例,T3期20例,T4期9例.33例行手术治疗者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与术前组织活检病理结果一致,术后病理分期T1-2期14例,T3期17例,T4期2例.结论 MRI联合结肠镜检查对直肠癌术前治疗方案的拟定和手术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邵福明;孟祥;丁志伟;胡益民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影响因素.方法 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冠状动脉无明显狭窄患者340例,根据校正TIMI血流计帧法分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240例和血流正常组100例.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冠状动脉慢血流组男性、吸烟率、体质量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清肌酐、尿酸和三酰甘油水平高于血流正常组,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血流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OR=1.863,95%CI:1.069~3.245,P<0.05)和红细胞压积(OR=1.169,95%CI:1.083~1.261,P<0.01)是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吸烟和红细胞压积增高可促进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发生.

    作者:王苏;孙涛;孙俊平;黄觊;刘彤;吴翔宇;张冬花;高云;张京梅;李志忠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磁共振表观弥散系数的动态变化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行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前、后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的变化.方法 拟行射频消融治疗的49例结节型HCC患者分别于CT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术前及治疗后24~48 h,1,3个月行肝脏MRI弥散成像及动态增强扫描,观察各时间段ADC值变化及增强扫描结果.结果 正常肝脏ADC值在术前、术后24~48 h及1,3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消融术后病变高信号部分ADC值在1,3个月时与术后24~48 h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及可疑复发患者术后1,3个月ADC值与术前原病灶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后24~48 h病变肝脏的ADC值可反映术后1,3个月疗效,并可作为预测复发的指标.

    作者:谢辉;安维民;王华明;高原智;宿贝贝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