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影响

廖卫平;朱丽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心理学
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2例,均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应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健康情况,多元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果:女性患者SCL-90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155.43±26.56)分,男性患者评分为(133.45±25.21)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不能自理者自评量表评分为(154.78±27.13)分,生活可自理者评分为(134.25±22.55)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状况、性别、生活自理情况为影响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结论: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加强生活护理及心理支持治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血压管理

    脑出血早期血压升高常见,与不良预后关系密切.脑出血后血压升高可导致血肿扩大,脑水肿加剧;血压反射性升高有助于保证脑血流灌注,过度降低血压可能影响脑血流灌注.目前,许多国家脑出血治疗指南关于血压管理的推荐是谨慎适度控制血压,将血压维持在较高水平,但这主要是基于专家的观点,并无随机对照试验证据.2008年公布的几个试验提出新的观点:早期快速或强化降压可能是安全的,但能否为脑出血患者带来益处值得进一步探讨.本文就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血压管理做一综述.

    作者:冯亚忠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氯诺昔康预防麻醉苏醒期导尿管刺激躁动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对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苏醒期导尿管刺激引发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行上腹部手术男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观察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苏醒期因导尿管引发的膀胱刺激征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苏醒期均因导尿管刺激引发膀胱刺激征,观察组膀胱刺激征程度和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术后导尿管引发的膀胱刺激征是引发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可有效预防其发生或降低其程度.

    作者:彭志宏;李勇;邹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母血、脐血、羊水中激活素A水平对胎儿窘迫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临产时母血、脐血、羊水中的激活素A水平对胎儿窘迫的预测价值.方法:92例产妇依据胎儿窘迫诊断标准分为胎儿窘迫组72例与正常分娩组20例,分娩时留取母血、羊水、脐血检测激活素A水平,分析其与胎儿窘迫之间的关系.结果:胎儿窘迫组母血、脐血和羊水中的激活素A水平均较正常分娩组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产时母血、脐血、羊水中激活素A水平增高,对胎儿窘迫有预测价值.

    作者:方渝;徐志康;刘艳丽;沈润华;朱兆钧;吴梅花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胰高血糖素样肽-1生理学作用及其在2型糖尿病中应用

    胰高血糖素样肽-1是由肠道L细胞分泌的肠促胰岛素,与其受体结合后,促进葡萄糖依赖的胰岛素分泌、胰岛β细胞增殖和分化并抑制其凋亡、延迟胃排空,但不引起体质量增加和低血糖,从而保护了胰岛β细胞功能.在疾病早期应用此类药物,受损的β细胞功能和β细胞数量有逆转的可能.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及二肽基肽酶Ⅳ抑制剂给2型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作者:陈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进食困难食管癌患者静脉高营养下同步放化疗24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静脉高营养在进食困难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中的作用.方法:进食困难食管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行中心静脉置管静脉高营养,观察治疗前、后KPS评分、体质量、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的差异;记录治疗期间并发症并评价近期及远期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总蛋白、白蛋白高于治疗前;患者KPS评分由治疗前(58.4±8.2)分增加至治疗后的(74.6±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高营养下同步放化疗常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降低、贫血、血小板降低、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均为轻中度反应,无需中断治疗;其中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0例、疾病稳定2例.中位生存时间17个月.结论:进食困难食管癌患者静脉高营养支持下同步放化疗,有利于患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近期及远期疗效良好.

    作者:李琦;向森;陈运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及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酵母膏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在建立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0,5.0,2.5 mg/(kg·d)治疗6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和主动脉内皮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内皮损害模型组较对照组严重,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血管内皮损害呈剂量依赖性减轻,以高剂量组损害轻.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大鼠存在炎症反应,可损伤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瑞舒伐他汀钙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可降低血尿酸,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宋丽娟;张向阳;迪丽达尔·希力甫;赵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PPH联合芍倍注射液三腔双层注射固定治疗直肠脱垂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直肠脱垂临床治疗方法.方法:90例直肠脱垂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分别采取PPH手术治疗(PPH组)、单纯芍倍三腔双层注射固定治疗(注射组)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芍倍三腔双层注射固定疗法(联合组).观察3组术后临床疗效、并发症、复发率等.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远期复发率均优于PPH组、注射组(P<0.05),3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联合芍倍注射液三腔双层注射固定治疗直肠脱垂,临床疗效可靠,对直肠黏膜固定更稳固,术后复发率低.

    作者:刘新华;韩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眼血流作用观察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对眼部血流的影响,探讨药物对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对12例22眼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静脉应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 d,观察用药前、后眼动脉、视网膜中央动脉以及睫状动脉的收缩期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阻力指数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用药后患者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明显增加,阻力指数明显降低.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可增加视网膜血液灌注量.

    作者:曾照年;董良;董仰曾;王琦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晚期食管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DN组16例,DP组16例.DN组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DP组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2组均21 d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接受的不良反应停止,多6个周期.每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7 d行胸、腹部CT检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DN组总有效率为37.5%,DP组总有效率为3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与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迭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均满意,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迭铂方案消化系统反应较轻,更适合老年或身体状况较弱者.

    作者:薛英波;蒋莹;李利波;李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长托宁治疗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长托宁治疗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老年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在洗胃、导泻、利尿、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托宁,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比较2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8.2%;对照组治愈率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2 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P=0.000 3).结论: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张庆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9例,手术均采用牵引直视下复位骨折,自肱骨内、外髁向骨折近端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方法.术后石膏固定3~4周,8~12周拔除克氏针.随访并按照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解剖复位26例,随访6个月~4 a,平均2.5 a.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为优2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3例肱骨远端前倾角较小(<30°);2例轻度肘内翻畸形,1例肘关节伸直受限20°.结论: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迭较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作者:张仲宁;陈清汉;马希峰;邵佳;朱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早期诊断膀胱尿路上皮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p21区带探针对20例健康成人晨尿脱落细胞及10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尿液脱落细胞行FISH,并分析膀胱尿路上皮癌FISH阳性表达的相关因素.结果:10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FISH检测均为阳性,膀胱尿路上皮癌FISH阳性表达在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病理分级越低FISH阳性突变越高(P<0.01).结论:FISH对膀胱尿路上皮癌的早期诊断年龄、性别、肿瘤类型有重要价值.

    作者:姚昊;韩永;蔡明;王强;苏家贵;石炳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前后血浆脑红蛋白变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血浆脑红蛋白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脑红蛋白在体外循环前后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前后血浆脑红蛋白水平.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第1,2天血浆脑红蛋白水平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浆脑红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成为评价脑损伤的指标之一.

    作者:魏波;朱耀斌;刘迎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uPA、VEGF和微血管密度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目的:探讨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微血管密度(microvascular density,MVD)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侵袭转移中的作用及其预后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3例MOGCT及1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uPA和VEGF蛋白的表达情况,同时标记CD34肿瘤新生血管,计算MVD.结果:uPA和 VEGF的阳性表达率及MVD值在MOGCT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不同腹腔积液程度、有无网膜转移、有无肝转移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uPA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表达强度及MVD值在不同FIGO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uPA蛋白阳性表达者的生存期较阴性表达者明显缩短,uPA与MOGCT的总生存期有关(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提示,uPA蛋白表达越强、MVD值越高患者预后越差,二者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期.结论:uPA,VEGF的表达及MVD值与MOGCT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uPA和MVD可作为判断MOGCT的预后指标.

    作者:王靖雯;刘涛;王伟;杨林青;程建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诊断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出生时HBsAg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同时阳性对HBV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 532例分娩孕妇及其对应新生儿1 545例(双胎13例),检测新生儿出生时HBsAg和HBV-DNA,复查1月龄时HBsAg,计算HBV宫内感染率,分析HBsAg与HBVDNA同时阳性对HBV宫内感染初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 545例新生儿中,HBsAg和HBV-DNA 同时阳性者36例(2.33%).至1个月龄时剔除失访148例后,随访婴儿出生时HBV-DNA阳性36例中32例持续HBsAg阳性,而出生时HBsAg阳性、HBV DNA阴性婴儿中10例HBsAg持续阳性,HBV宫内感染率2.72%(42/1545);与出生时HBsAg和HBV-DNA同时阳性率2.33%相近.结论:HBs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出生时HBsAg和HBV-DNA同时阳性可作为HBV宫内感染的初步诊断指标.

    作者:白淑芬;杨立新;唐迅;王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早期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手术诊断早期宫外孕81例,其中胚胎存活完整38例,输卵管流产32例,输卵管破裂9例,陈旧性宫外孕2例,输卵管出血和黄体破裂各1例超声误诊为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97.6%.66例包块内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滋养层血流及低阻型动脉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应激反应影响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对行肺叶切除术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肺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L组30例,C组30例.2组均采用全身静脉麻醉,行明视经口支气管插管.气管插管前1 min,L组在气管导管前1/3均匀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2 g,C组气管导管表面不涂任何药物.比较2组诱导前5 min(T1)、停药后角膜反射恢复(T2)、拔管时(T3)、拔管后5 min(T4)、拔管后10 min(T5)血液中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及有创血压、心率.结果:C组T2~T5时间点各指标高于T1时间点(P<0.05);L组T3时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心率较T1增高(P<0.05),T2~T5时间点各项指标均低于C组(P<0.05).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少肺叶切除术行双腔支气管插管患者围拔管期儿茶酚胺释放,维持围拔管期血压、心率的稳定.

    作者:张璐瑶;董铁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肿瘤容积测量在胶质母细胞瘤疗效评价中价值

    目的:通过与高分辨率三维(3D)增强T1 WI上肿瘤容积的比较,评价二维(2D)增强T1 WI上肿瘤容积测量在脑胶质母细胞瘤疗效评估中的价值.方法:36例成人脑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72次MRI扫描,采用3.0T MRI进行头颅常规MRI平扫和2D(层厚5 mm)及高分辨率3D(1 mm各向同性体素)增强T1 WI,在2D及高分辨率3D增强T1 WI上分别测量肿瘤容积,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二者间差异;并对同一患者测量结果进行配对,根据肿瘤大小的变化,把肿瘤治疗疗效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稳定和肿瘤进展,采用Kappa加权检验评价2种方法的一致性.结果:2D及高分辨率3D增强T1 WI上的肿瘤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0,P=0.23),有高度相关性(r=0.95,P<0.01).当根据2种方法测得的肿瘤容积的百分比变化将肿瘤反应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肿瘤稳定和肿瘤进展时,2种方法的Kappa系数为0.80,总体一致率为86%.结论:在评价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疗效中,2D增强T1WI上肿瘤容积与高分辨率3D增强T1WI上肿瘤容积具有可比性,可作为后者的实用替代方法.

    作者:王梅云;韩艳红;程敬亮;史大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青年女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

    目的:探讨青年女性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6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青年女性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2组,有冠心病者159例为冠心病组,无冠心病者309例为对照组.观察2组吸烟史、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家族史及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高尿酸血症比例(11.32%)明显高于对照组(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合并高血压痛、2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依次为2型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病.结论:高尿酸血症是青年女性冠心病的独立相关危险因素.

    作者:周芸;苏工;李菁;米树华;马长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16排螺旋CT诊断臂丛区神经源性肿瘤价值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诊断臂丛神经源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臂丛区神经源性肿瘤患者的16排螺旋CT影像学资料.结果:CT检查示肿瘤位于前及中斜角肌间隙5例,其中2例沿椎间孔伸入椎管内,位于锁骨上窝2例,经胸廓入口突入胸腔1例;肿块约4.5 cm×5.0 cm×4.8 cm大小;呈哑铃形5例,梭形3例;边界不清晰者3例,边界清晰者5例;平扫肿瘤密度等于肌肉2例,密度略低于肌肉6例;5例病变内见低密度影,2例可见小点状钙化,1例高密度区包绕裂隙样低密度区.增强扫描示轻度均匀强化2例,中度强化5例、较明显不均匀强化1例,4例病灶呈缓慢强化特点,4例有囊变病灶者囊变区呈低度强化或无强化,其实性部分不同程度强化.结论:臂丛神经区神经源性肿瘤CT表现典型,有助于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作者:边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