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及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宋丽娟;张向阳;迪丽达尔·希力甫;赵平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 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摘要: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酵母膏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在建立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0,5.0,2.5 mg/(kg·d)治疗6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和主动脉内皮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内皮损害模型组较对照组严重,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血管内皮损害呈剂量依赖性减轻,以高剂量组损害轻.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大鼠存在炎症反应,可损伤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瑞舒伐他汀钙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可降低血尿酸,呈剂量依赖性.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宫内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诊断指标分析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出生时HBsAg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苷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同时阳性对HBV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 532例分娩孕妇及其对应新生儿1 545例(双胎13例),检测新生儿出生时HBsAg和HBV-DNA,复查1月龄时HBsAg,计算HBV宫内感染率,分析HBsAg与HBVDNA同时阳性对HBV宫内感染初步诊断的准确性.结果:1 545例新生儿中,HBsAg和HBV-DNA 同时阳性者36例(2.33%).至1个月龄时剔除失访148例后,随访婴儿出生时HBV-DNA阳性36例中32例持续HBsAg阳性,而出生时HBsAg阳性、HBV DNA阴性婴儿中10例HBsAg持续阳性,HBV宫内感染率2.72%(42/1545);与出生时HBsAg和HBV-DNA同时阳性率2.33%相近.结论:HBsAg阳性母亲其新生儿出生时HBsAg和HBV-DNA同时阳性可作为HBV宫内感染的初步诊断指标.

    作者:白淑芬;杨立新;唐迅;王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内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癌致下腔静脉癌栓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治疗肝细胞肝癌致下腔静脉癌栓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伴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临床资料,26例单纯支架置入(单纯组),30例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联合组).患者均行支架置入,比较手术前、后下腔静脉梗阻段直径;联合组术后行体部伽玛刀治疗下腔静脉癌栓,处方剂量300~400 cGy,等剂量曲线50%~70%覆盖计划靶区,照射总剂量达3 000~4 800 cGy,术后1个月测量下腔静脉梗阻段直径;3,6个月了解下腔静脉通畅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1个月下腔静脉直径均有不同程度扩大,单纯组下腔静脉梗阻段直径增加(0.67±0.25)cm,联合组直径增大(1.7±0.21)cm,3,6个月随访单纯支架置入患者下腔静脉通畅率60.87%,21.74%,而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患者为10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支架置入联合立体定向放疗是治疗肝细胞肝癌致下腔静脉癌栓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季洪兵;吕光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组织工程血管材料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实验研究

    目的:为构建组织工程化血管选择支架材料,对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方法:以L929为实验细胞,采用四唑盐比色法、琼脂覆盖法对自行合成的4种构建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材料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评价实验.结果: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的聚氨酯、聚羟基烷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酯,经四唑盐比色法及琼脂覆盖法实验为合格的医用材料,四唑盐比色法中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材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为催化剂合成的聚氨酯经四唑盐比色法及琼脂覆盖法实验为不合格的医用材料,四唑盐比色法中吸光度值与阴性对照材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唑盐比色法、琼脂覆盖法在评判生物材料毒性方面,是快速、简便、有效的方法.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合成的聚氨酯、聚羟基烷酸酯、聚丁二酸丁二酯可用于进一步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燕搏;姜明;王强;唐秀杰;杨秀滨;胡平;吴清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频率脉冲电磁场对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骨质疏松影响

    目的:采用不同频率的脉冲电磁场干预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骨质疏松模型,探讨脉冲电磁场治疗骨质疏松的适宜频率.方法:8周龄雌雄各半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30只,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10只,A组为对照组,不进行干预;B组小鼠每天在强度为4 mT,频率为8 Hz的磁场中照射治疗20 min,共30 d;C组小鼠每天在强度为4mT,频率为32 Hz的磁场中照射治疗20 min,共30 d.各组小鼠在治疗前及治疗30 d后用双能X线检测骨密度值.结果:治疗后B,C组骨密度值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骨密度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冲电磁场对骨保护素基因敲除小鼠骨质疏松有治疗效果,频率为8~32 Hz的磁场治疗疗效相同.

    作者:刘亚林;魏丽;贺晓晔;张新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长托宁治疗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107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长托宁治疗老年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老年患者10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组52例.在洗胃、导泻、利尿、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长托宁,对照组给予阿托品,比较2组治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8.2%;对照组治愈率8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3,P=0.042 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P=0.000 3).结论:长托宁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疗效满意,安全性好.

    作者:张庆祥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N-端脑钠素前体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支架置入术的变化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端脑钠素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9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组56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43例.检测患者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观察对术后3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NT-proBNP水平术前分别为(776.8±219.2)pg/mL 与(351.2±123.4)pg/mL(P<0.01),术后即刻分别为(963.6±31 5.3)pg/mL与(372.5±142.1)pg/mL(P<0.01),术后7 d分别为(443.7±188.5)pg/mL 与(275.6±98.2)pg/mL(P<0.01);术后即刻NT-proBN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仅急性心肌梗死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 NT-proBNP水平较术前及术后即刻均降低(P<0.05),且急性心肌梗死组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下降趋势更明显.基线NT-proBNP≥300 pg/mL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率10.6%(7/66)高于NT proBNP<300 pg/mL患者的6.1%(2/33)(P<0.05).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支架置入术前、后NT-proBNP水平存在动态改变,并与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

    作者:王子超;孙刚;高传玉;于革文;郝毅;张文祥;李延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年轻恒牙龋坏对口腔颌面部影响

    目的:探讨恒牙早期龋坏对口腔颌面的影响.方法:分析1 200颗年轻恒牙龋坏及伴发颌面部各种症状.结果:年轻恒牙龋坏直接影响咀嚼功能,患侧颌骨长期处于废用状态,可导致颌骨生长不对称,并影响颞颌关节功能的稳定性.结论:年轻恒牙龋坏治疗不及时,可影响颔面部生长发育和功能.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40例心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在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行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组在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二维超声、单光子体层扫描和动态心电图检测;在术中、术后3,6个月观察2组是否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用量、运动时间及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心绞痛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灌注缺损明显减小(P<0.01).2组均无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及其他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

    作者:王世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达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经病理证实晚期食管癌患者32例随机分为DN组16例,DP组16例.DN组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达铂化疗,DP组给予多烯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2组均21 d为1个化疗周期,治疗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能接受的不良反应停止,多6个周期.每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7 d行胸、腹部CT检查,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DN组总有效率为37.5%,DP组总有效率为31.3%,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与D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P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与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迭铂或顺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疗效均满意,不良反应均可耐受,但多烯紫杉醇联合奈迭铂方案消化系统反应较轻,更适合老年或身体状况较弱者.

    作者:薛英波;蒋莹;李利波;李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婴幼儿体外循环前后血浆脑红蛋白变化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血浆脑红蛋白在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水平的变化,探讨血浆脑红蛋白在体外循环前后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检测24例婴幼儿体外循环前后血浆脑红蛋白水平.结果:体外循环结束时、术后第1,2天血浆脑红蛋白水平与体外循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体外循环术后血浆脑红蛋白水平升高,可能成为评价脑损伤的指标之一.

    作者:魏波;朱耀斌;刘迎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及炎性因子和血管内皮功能影响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钙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主动脉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各12只,分别为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模型组和瑞舒伐他汀高、中、低剂量组采用氧嗪酸钾联合酵母膏建立高尿酸血症模型,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在建立模型同时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钙10.0,5.0,2.5 mg/(kg·d)治疗6周,观察各组大鼠血清尿酸、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及肿瘤坏死因子-α的水平和主动脉内皮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病理结果显示主动脉内皮损害模型组较对照组严重,瑞舒伐他汀钙高、中、低剂量组血管内皮损害呈剂量依赖性减轻,以高剂量组损害轻.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变化与血清尿酸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高尿酸血症大鼠存在炎症反应,可损伤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瑞舒伐他汀钙有抑制炎症反应,保护主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可降低血尿酸,呈剂量依赖性.

    作者:宋丽娟;张向阳;迪丽达尔·希力甫;赵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9例,手术均采用牵引直视下复位骨折,自肱骨内、外髁向骨折近端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方法.术后石膏固定3~4周,8~12周拔除克氏针.随访并按照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解剖复位26例,随访6个月~4 a,平均2.5 a.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为优2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3例肱骨远端前倾角较小(<30°);2例轻度肘内翻畸形,1例肘关节伸直受限20°.结论: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迭较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作者:张仲宁;陈清汉;马希峰;邵佳;朱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干扰素-γ对小鼠白血病细胞株FBL-3体外侵袭能力影响

    目的:探讨干扰素-γ不同剂量、不同作用时间对小鼠白血病细胞FBL-3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小鼠白血病细胞株FBL-3分为6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E组分别用干扰素-γ5,50,200,500 ng/mL处理48 h;F组为干扰素-γ50 ng/mL 处理2周.应用 Transwell侵袭模型检测各组FBL-3细胞的体外侵袭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结果:与A组比较,C、D和E组穿过 Matrigel 胶的FBL-3细胞数目明显减少,且存在剂量依赖性效应(P<0.05).F组细胞侵袭能力增强,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干扰素-γ短期作用(48 h)可以剂量依赖性方式明显抑制FBL-3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小剂量干扰素-γ长期作用可促进FBL-3细胞的侵袭能力.

    作者:陈香丽;张王刚;郭建民;赵文利;张茵;雷平冲;朱尊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肾细胞癌中表达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6例肾癌组织、2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和16例正常肾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肾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和正常肾组织中膜联蛋白-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1.43%,35.00%和81.25%(P<0.05);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79%,45.00%和25.00%(P<0.05).肾癌组织中膜联蛋白-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337,P<0.05).结论:联合检测膜联蛋白-1 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肾细胞癌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作者:赵宪龙;李德明;文心;姬永忠;袁博丽;王建平;杜月霞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氯诺昔康预防麻醉苏醒期导尿管刺激躁动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对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苏醒期导尿管刺激引发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行上腹部手术男性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全身麻醉诱导后留置导尿管,观察组于手术开始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 mL,观察苏醒期因导尿管引发的膀胱刺激征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苏醒期均因导尿管刺激引发膀胱刺激征,观察组膀胱刺激征程度和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术后导尿管引发的膀胱刺激征是引发苏醒期躁动的主要原因,术前静脉注射氯诺昔康0.15 mg/kg可有效预防其发生或降低其程度.

    作者:彭志宏;李勇;邹磊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老年急性脑卒中6个月预后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观察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及相关因素,探讨其与6个月预后的关系.方法:老年脑卒中患者275例,连续记录入院后7 d的血压,在发病后6个月时评价预后(远期预后),对急性期血压及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6岁,入院NIHSS评分>7分,急性期平均收缩压≥200mm Hg,急性期平均舒张压≥100 mm Hg是老年脑卒中患者6个月预后的危险因素;坚持康复锻炼是老年脑卒中患者6个月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急性期收缩压≥200 mm Hg、舒张压≥100 mm Hg、高龄以及NIHSS评分愈高提示预后不良,积极康复锻炼可改善远期(6个月)预后.

    作者:陈金梅;周维智;刘晓红;夏菁;陈缪存;戚幼文;宋艳艳;田发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6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11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均口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ACEI)十螺内酯片,心功能Ⅳ级者联合硝酸甘油注射液5 mg+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1次/d,静脉滴注;心功能Ⅳ级以下者联合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观察组均停用ACEI类药物,螺内酯片、硝酸甘油、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口服厄贝沙坦75 mg/次,1次/d,于第7天增至150 mg/次,1次/d.2组疗程均为2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胸比;并行6 min步行试验,观察2组步行距离,步行前后心率、血压、心肌耗氧量.结果:2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增加,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心胸比较治疗前降低(P<0.05);2组治疗后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较对照组延长(P<0.05),心肌耗氧量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厄贝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优于ACEI类药物.

    作者:冯文学;吴利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价值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外孕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早期宫外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手术诊断早期宫外孕81例,其中胚胎存活完整38例,输卵管流产32例,输卵管破裂9例,陈旧性宫外孕2例,输卵管出血和黄体破裂各1例超声误诊为宫外孕,超声诊断符合率97.6%.66例包块内彩色多普勒可检测到滋养层血流及低阻型动脉频谱.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早期宫外孕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作者:邓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Tei指数评价工级高血压左心室功能价值

    目的:探讨Tei指数评价Ⅰ级高血压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高血压病患者107例,其中左心房径线正常35例(A组)、左心房增大72例(B组),同期健康体检30例为对照组.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内径、室间隔厚度、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二尖瓣口血流频谱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血流峰值之比(E/A),左心室射血分数及Tei指数.结果:B组左心房内径较A组和对照组增大(P<0.05);E/A值较A组、对照组减小(P<0.05),A组E/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Tei指数较对照组增高(P<0.05),且B组Tei指数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ei指数可敏感反映早期高血压痛患者左心房结构尚未改变时左心功能下降情况.

    作者:杨瑛;杨丽型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前后血压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血压变化情况.方法:OSAHS 合并高血压患者116例,分别行鼻甲部分切除术、鼻中隔矫正术、鼻息肉摘除术、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舌根部分切除术治疗,观察患者术后3,6,12个月血压变化情况.结果:术后3,6,12个月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术前下降(P<0.01),术后3,6,12个月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手术治疗后降压效果较满意.

    作者:肖玉芬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 河南省人民医院